在全球交往體系下,從13世紀旅行家馬可·波羅到17世紀傳教士安文思,“物的描寫”與“物的想像”已然成為他們建構良好“中國形象”的重要途徑。然而到了1793年馬戛爾尼使團來華後,良好的“中國形象”在歐洲人心目中轟然倒塌。
本著以歐洲“文藝復興”時期(14—16世紀)來華傳教士馬可•波羅撰寫的《馬可•波羅遊記》(1299年)和門多薩撰寫的《中華大帝國史》(1585年)以及“啟蒙運動”時期(17—18世紀)利瑪竇、曾德昭、安文思、杜赫德分別撰寫的《基督教遠征中國史》(1615年)、《中華帝國》(1642年)、《中國新志》(1688年)、《中華帝國全志》(1735年)為案例,較為詳實地描述了歐洲近代兩大思想解放運動時期來華傳教士在歐洲中心主義立場下對中華工匠文化的另樣回應,確證了中華諸物對歐洲文藝復興和啟蒙思想的深遠影響,顯示了中華諸物在歐洲世界崛起中的作用,並進一步闡釋了全球文明交往中的工匠文明之獨特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