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艾柯生前最後一本論文集,符號學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它首先是一本關於符號學的書,其次是一本關於符號學歷史的書,正如艾柯的副標題“對符號和詮釋的歷史研究”所表明的那樣。艾柯意圖從三條線索來刻畫“符號”從樹長成迷宮這一激動人心的情節,這一過程的形象化展示就是從樹到迷宮。樹,艾柯這裡指的是像波菲利樹那樣的分類或範疇系統。這是亞里士多德的範疇表在中世紀的一次形象化。以波菲利樹的結構,人們可以獲得一個東西的定義,以及它與其他東西的關係。這樣節點與節點之間就可以形成一種有層級的符號關係(代表與被代表)。
但在艾柯看來,這種樹形結構至少有兩個不足:一是它無法將所有的存在或可能存在納入樹上;二是它將任何認識的存在放入這個預先設定的結構中太過僵硬。而迷宮,尤其是作為網狀的迷宮正好能彌補這兩個不足。在這樣的迷宮中,每個節點都與其他節點存在聯繫,不管從哪一個節點出發,總存在到達目標節點的可能性。迷宮的結構打破了樹的嚴格層級,並且使得更多節點可以結合,從而能產生出新的節點。因此這就像是在原來的樹上長出了貫穿整個樹的新枝,而這新枝是像四面八方伸展的。
翁貝托·艾柯,一位享譽世界的哲學家、符號學家、歷史學家、文學批評家和小說家。被譽為20世紀後半期最耀眼的意大利作家。艾柯的世界遼闊而多重,除了隨筆、雜文和小說,還有大量論文、論著和編著,研究者將其粗略分為8大類52種,包含中世紀神學研究、美學研究、文學研究、大眾文化研究、符號學研究和闡釋學研究等。代表作有《符號學與語言哲學》《開放的作品》《美的歷史》《丑的歷史》《帶着鮭魚去旅行》《玫瑰之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