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從流動性獲得的角度來全面理解中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狀況的社會學新著。它是從“選擇性市民化”入手,考察市民化過程中農業轉移人口內部的流動分化和流動不平等,有序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關注進城農民工、城郊失地農民、在地居村農民三種農業轉移人口在市民化背景、特點、路徑方面的不同,展開了類型學的分析。把“市民化”理解為農業轉移人口跨越多重城鄉邊界而接近平等的權利和福祉的過程,其中涉及多維度的“市民化”內涵——經濟參與、權利與城市福利獲得、社會文化融入以及心理角色轉型。
書中將市民化的討論拉回到對流動性本身的討論,集中展現了農民轉型中流動性獲得的群體差異性以及圍繞市民化產生的結構與行動之間的拉鋸與博弈。正如她在書中開頭所言,為什麼不同類型的農業轉移人口在跨越城鄉邊界的過程中表現出了不同程度及不同形式的社會流動性,這構成了本書寫作的中心問題。著作以“選擇性市民化”作為重要切口對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中的一些“門檻”和“邊界”問題做出了討論。寫作圍繞兩個主要邏輯:一是縱向的時間線索,即從歷時性的視角來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宏觀進程的歷史嬗變以及不同時期的選擇性特點;另一是橫向的類型線索,即從共時性的視角從當前中國主導的三種城鎮化模式入手,在差異化的地方情境中來考察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現實狀況。調研體現出三種類型轉移在制度選擇、市場選擇和社會選擇的作用下,體現出不同的取向特徵與分化特點。
作者認為,在中國城鄉二元結構的背景下,“市民化”更多地具有平等化和共享化的意涵。而在當前,“市民化”尤其應當從社會文化層面來被認識。在本書中,“市民化”被理解為農業轉移人口跨越多重城鄉邊界而接近平等的權利和福祉,共享現代生產生活方式,完成市民角色轉型的社會流動過程(具體操作化為四個基本面向:經濟參與、權利與城市福利獲得、社會文化融入以及心理角色轉型)。市民化的重要內涵突出地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市民化不是一個一次性的事件,而是一個動態的社會過程;2.市民化是一個在更大層面上與社會流動相關聯的議題,其實現方式越來越多元化並具有開放性;3.在中國特殊的語境中,市民化同時具有規範性定義和事實性定義的兩個面向。
吳越菲,社會學博士,現為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社會學系副教授。2017年入選華東師範大學“晨暉學者”、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和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晨光計劃”。主要從事城鄉社會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社區發展與社區治理等領域的研究。兼任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移民社會工作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社會學會發展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社會學會理論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曾先後在《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研究》《學術月刊》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出版多本著作。多次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其學術成果曾多次獲得教育部、上海市等省部級以上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