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善待他人?如果自然選擇青睞的是基因的“自私性”,那麼為什麼人類有時會為了非親屬而自我犧牲?是人類發展出的“自由意志”使我們能夠超越“基因命令”而做出真正的利他舉動,還是這類行為其實也是進化的產物?在群體內部和群體之間,我們經常看到衝突、爭鬥和暴力,為什麼人性中還保留着如此不光彩的一面?為什麼人群中會有“黑暗三人格”?為什麼會有賭徒心理?為什麼人類的記憶、思維、推理存在一定限度,而沒有進化得越來越強?為什麼人類會進化出消極情緒加工偏好?為什麼進化不能讓我們擺脫精神問題?抑鬱症變得越來越普遍了嗎?為什麼人類會成為優秀的模仿者?童年是用來幹什麼的?為什麼遊戲如此令兒童着迷?
忠誠的一夫一妻制、伴侶間無與倫比的愛、擇偶偏好、同性戀與異性戀、出軌、婚姻內性暴力、柯立芝效應、紅桃皇后理論……社會生物學和進化心理學對動物和人類擇偶行為的探究,展現了一幅奇異的圖景,甚至會讓媒體借題發揮,編造出一些觸目驚心的標題。關於人類解剖形態和生理機能的研究結論僅僅告訴了我們基因可能允許我們做什麼,但從沒有表明基因一定會強迫我們做什麼,我們的道德發展和自由意志使我們成了能夠選擇不服從基因指令的物種。
人類的心智就像其他身體器官一樣,也是進化的產物,因此我們可以通過研究塑造心智的進化壓力來更好地理解心智。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心理學領域的達爾文主義革命拉開序幕並迅猛發展,它很快滲透進兩性關係、合作、審美、道德、智力、攻擊性、親社會行為、語言、記憶、情緒、人格和精神疾病等心理學各個研究領域,並不斷開枝散葉,其解釋之簡潔優雅、生命力之蓬勃,縱使樂觀的達爾文主義者,恐怕也始料不及。
蘭斯·沃克曼(Lance Workman),南威爾士大學心理學客座教授,英國心理學會準會員,自由科學作家。他曾擔任巴斯斯帕大學心理學系主任,並在《心理學家》雜誌擔任了7年的採訪編輯。他的教學和研究方向是進化心理學與生理心理學,發表過大量與人類和動物行為有關的文章。沃克曼經常在媒體和報刊上評論心理學研究新進展,他在威爾士廣播電台開設了自己主持的系列節目。
威爾·里德(Will Reader),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心理學高級講師,他的研究和寫作興趣在於進化與技術(特別是社交媒體和互聯網)以及教育之間的關係。他近年來完成了由工程和物理科學研究理事會資助的社交網絡進化研究。里德的作品曾被一系列媒體刊物報道,包括《衛報》《每日電訊報》《星期日泰晤士報》《印度時報》和《科學日報》。他特別自豪于自己曾出現在《新科學家雜誌》的“本周精彩語錄”中。
殷融,心理學博士,濰坊學院教授,中國理論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科普作家,影迷,科幻小說發燒友。 主要研究方向為進化心理學;發表論文七十余篇,多次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曾翻譯《道德動物》、《心智社會》、《科學思維的八堂課》及《查爾斯·達爾文:進化思維的塑造者》等作品。科普著作《從猿性到人性:生命史上最完美的劇本》入選2021年國家文津圖書獎推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