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源於伍爾夫在劍橋大學以“女性與小說”為題的兩次演講。她在書中直言:女性若要寫作,必須要有錢,也得有自己的房間。穩定的收入能保證女性的獨立,使她得以沉思;專屬的房間能保證女性的空間,使她不被打擾,能獨立思考。
伍爾夫從歷史與文學的角度,深入淺出地將她的思想融入文學筆觸之中,並結合意識流的敘述手法,充分闡述了物質條件與心智自由之間的關係。女性要敢於做自己,做自己比什麼事都更重要。
弗吉尼亞·伍爾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英國傳奇女作家,著名小說家,20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先驅。9歲時嘗試寫作,用詞語代替玩具;13歲時母親去世,22歲時父親去世,給她帶來了巨大的悲痛;她開始在文學創作中尋求解脫,創作了《達洛維夫人》《到燈塔去》《歲月》《一間自己的房間》等經典作品。59歲時,投入歐塞河自盡。
懷谷,本名王振宇,自由譯者,有豐富的筆譯經驗,長期從事文史社科類翻譯,主要譯有《探尋我們的身份:安息日復臨主義信仰發展史》《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簡史》《基於智能設計理論的地史學及生物起源範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