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清供是中國傳統文房輔助用具的一種雅稱,也稱文房雜器,又因多由精美的工藝造型和極具觀賞性的器物組成而被稱為文玩。文房清供種類繁多,用途廣泛,如筆筒、筆插、筆匣、筆掭、筆洗;墨盒、墨床、水注、水丞;鎮紙、臂擱、裁刀;硯滴、硯屏、印章、印盒、帖架、文具箱等,可謂包羅萬象、琳琅滿目。文房清供的制作工藝繁復,包括繪畫、法書、燒造、雕刻、鑲嵌等多種工藝;材質豐富,金、銀、銅、鐵、玉石、漆器、陶瓷、玻璃、琺琅以及竹、木、牙、角、匏等無所不備。這些功能各具的文房清供與筆、墨、紙、硯一起,構成了筆耕丹青的必要條件,成為書齋中不可或缺的陳設雅玩。
早在距今三干多年的殷商時代,就已經出現玉制調色器,硯就是從研磨器和調色器逐漸演變發展而來的。硯、筆、墨、銅削、無宇木牘等整套文具的出土,則首見於湖北江陵鳳凰山西漢墓。在紙張發明以前,人們在竹木簡牘上書寫,書刀就是專用於修治簡牘的工具,其材質初為青銅,後為鐵制,漢代尤為普遍。在漢代,已經出現了玉或銅制的水注、筆洗、硯滴等,如江蘇揚州老虎墩東漢墓中出土的一件白玉飛熊硯滴,造型誇張,雕琢精美。四漢代硯滴多為龜蛇熊羊等動物造型,古朴渾厚,這些早期的文具不儀形態生動傳神,並且具有粗獷豪放的藝術風格,成為漢代文具的典型特點.魏舀南北朝時期,戰亂不斷,士人紛紛避世專心攻藝、天文、地理、哲學、藝術等領域都出現了很多賢達之士。這個時期是我國文化藝術發展的重要階段。這種背景,利文房用具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此田相繼出現了水孟、鎮紙、筆筒、筆格、臂擱等諸類器物。隨著瓷器在社會生活中應用領域的擴大,在早期青瓷中尚不多見的瓷制文房用具,到兩晉時大量出現,用青釉制作的水注,硯滴、水盂、筆筒等,造型古拙,胎質堅硬,釉色瑩潤,純凈如翠,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東晉青釉筆筒是最早的筆筒實務。六朝詞賦中有不少是詠贊文房用具的,且文人雅士賞玩文房清供的趣事多有記載。普代傅玄的《水龜銘》、南朝梁簡文帝蕭綱的《詠筆格》、南朝梁吳均的《筆格賦》、南朝梁庾肩吾的《謝萊銅硯筆格啟》等,除了在文中詳細地描繪了這些文具的材質、用途、工藝外,還涉及到了其陳設和擺放的位置。南朝徐陵的《玉台新詠·序》中有「琉璃硯匣終日隨身,翡翠筆床無時離手」之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