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書名裡所體現的那樣,故事圍繞著“理智”與“情感”之間的矛盾衝突展開。在小說一開始,作者就對埃莉諾的性格進行了交代,她是個“感情強烈”而又“頭腦冷靜”的年輕姑娘。從情節的發展可以看出,埃莉諾行事基本上遵循著當時的社會道德標準,壓抑著自己的真實情感,對待家人、鄰居及朋友都盡力做到“至善原則”。她選擇物件時不重儀錶,而講人品,愛上了為人坦率熱忱的愛德華。後來發現愛德華早已同他人訂有婚約,她儘管極為傷心,卻能竭力克制自己,照樣交際應酬,行若無事。同時,埃莉諾並不缺乏情感。在愛德華相繼遭到母親和露西的遺棄後,埃莉諾對他依然一往情深,與他結為終身伴侶,獲得了屬於自己的真愛。小說的開頭也介紹了埃莉諾的妹妹瑪麗安的性格,她的才能在很多方面都可與姐姐相媲美:懂事、聰敏、大方、可愛,討人歡喜,但又比較感性。不難看出,在故事的開始,瑪麗安擁有豐富的情感,然而缺少理性的約束,很多時候她遵循的是“快樂原則”:不在乎別人的想法和看法以及社會的道德標準,凡事都由著自己的性子、受個人情感的支配。三十五歲的布蘭頓上校對她示好時,她嫌棄人家太老,因而對其不屑一顧。隨後,與“風度翩翩”的輕薄公子威洛比的意外相遇,使她失去所有理智地陷入熱戀。然而對方的背叛使她自輕自賤,差點葬送性命。所幸的是,沉痛的教訓,姐姐的榜樣,使她終於變得理智起來,最後還是嫁給了一直傾心於她的布蘭頓上校。縱觀整部作品,作者最終讚賞的是女主人公埃莉諾,因為她既重感情又有理智。通過這部作品,作者流露了她的個人想法,即人應該同時具備理智和情感,在處理問題時,不能總是讓情感向外宣洩而不受控制,更不能讓自己的理智為病態的情感所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