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對詩學文本的解讀。作者通過對漢語現代詩歌的閱讀和寫作體驗,從漢語的詞的獨特視角,用隱喻的方式回歸中國的古典傳統。作者對漢詞語的敏感和關注,對詞語所蘊含的政治與倫理意味的挖掘,是書中全部細讀、評論和書寫的立足點。
書中共分三輯。第一輯“論歐陽江河”以當代詩人歐陽江河為個案,試圖說明漢語現代詩歌在面對現代世界圖景時,所經歷的詩學理念和詩歌方法上的巨大轉換,以及這種轉換所包含的政治和倫理意義。通過細讀歐陽江河,這一輯將展示出當代詩歌所達到的精神高度、技藝難度以及經驗的復雜和精純程度。第二輯“經驗的上升”則主要包含對其他一些詩人(穆旦、魯西西、孫磊等)的閱讀,其關注點在于詩歌中的經驗是如何發生,在詩人那里又是如何轉換為語言並在他的生命中不斷變形的。此輯中論“口語詩”的文章,可以看作是對彌漫當代的某種詩學意見的梳理和警示。第三輯“詞語”由詩學隨筆構成,它們共同致力于對來到作者身上的某些詞的領會。
一行,本名王凌雲。1979年生,江西湖口人。2006年獲海南大學哲學碩士學位。現任教于雲南大學哲學系。譯有《黑暗時代的人們》(阿倫特著,2006年)、《設計論證︰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合譯,吉爾丁著,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