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而《論語》則被譽為萬世之書、天下之學,經典中的經典。
但是,對於《論語》理解有誤的現象和觀點長期存在,如“愚民說”“不守法治”“輕視婦女說”等。對此,《被誤會的孔子》的作者廖名春教授逐字逐句推敲《論語》中的用字與斷句,從《論語》所蘊含和表達的整體文化觀、歷史背景和前人文獻經典材料入手,強調常識性生命經驗對於理解經典、理解歷史的重要性,更強調從故訓材料、從《論語》一書的語言內證來研究分析並加以邏輯推斷。
《被誤會的孔子》澄清了近百年國內外對孔子的誤解,指出導致上述錯誤的原因,並提出了正確的見解和公正評價的途徑,可以說是《論語》思想精要的導讀。並還原了《論語》的本來面貌,解答了《論語》中十餘個長期未決的問題,以期不斷接近孔子思想真諦,還孔子以清白,告訴我們孔子的“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