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書序
教育哲學是以哲學的角度研究教育及教育的問題。教育哲學不同於其他哲學流派,在一般的哲學系,很少會教到這門課,通常只有教育或師範院校會教授。教育哲學主要議題是教育,所使用的方法是哲學的方法。
傳統上,哲學的方法包括對概念、論證、理論和語言的分析及釐清。一般的哲學家通常並不會創造一套教育理論(或是其他類似學習、教導的理論),致而代之的,是他們分折及釐清。一般的哲學家通常並不會創造一套教育理論(或是其他類似學習、教導的理論),致而代之的,是他們分析理論和論證──有時候對過去的論證加以修正,有時候則提出更有力的反駁的過程。然而,在許多情況裡,哲學並不一定只是分析及澄清觀念。舉例來說,古典希臘哲學家對哲學的解釋要寬廣許多,並且探索了很多,被後來的哲學家(他們更往分析方牛角尖裡鑽)摒除在哲學領域之外的問題。的確,對希望人來說,「哲學」是「愛智」的意思,今天我們把許多他們的討論認為是「終極對話(immortal conversation)」的一部份,許多人都相信,近代的哲學家太過於反對有關終極問題的討論,有跡象顯示,哲學家們也許也再度邀請他們的學生,來一同參加「終極對話」。
儘管二十世紀的哲學是以分析哲學為主流,還是有哲學家不時的在發明理論,而今日更有不少人致力於創建的工作。他們介紹新式的語言,有些甚至大量使用文獻和經驗數據,證明過去以傳統形式的論證無法證成的論點,這樣的工作是否能稱作哲學,也是當代爭論的話題之一。
教育哲學家從哲學的觀點來研究教育。為了要從事這樣的工作,首先他們必須了解一些哲學的流派,例如知識論、語言哲學、倫理學、社會或政治哲學、科學哲學,或者再加上心靈哲學及美學;這是一項龐大的任務,並且因為這些材料過於抽象和深奧,教育哲學家通常無法使教育學者及老師們完全了解他們想要介紹的東西,所以現在有些的處理方式是哲學裡面的那些知識完全丟棄,而專注於思路的釐清上(這是哲學方法的一項特徵)。
不論怎樣,這裡我將試著介紹讀者與教育問題有關的哲學知識,我也會選擇一些當代有興趣的議題,目的是希望能夠讓讀者熟悉:哲學論證的嚴謹以及教育議題的複雜生。
開頭前四章將介紹讀者一些自券格拉底時代以來,一直很重要的教育問題,以及之後的哲學家如何處理這些問題。在簡略地介紹過這些二十世紀之前的問題和它們的處理方法後,我把焦點利到約翰.杜威(John Dewey),這一章仍延讀著歷史的進展,但同時也為即將到來的當代的爭論作好準備,此外並介紹自然實證主義。在第三章和第四章,我討論到當代教育哲學家所運用的其他方法:分析哲學、存在主、現象學、批判理論、論釋學及後現代主義。我們不期望能夠對以上所提到的方法做到完整的處理,但是我的希望是能夠使學生在閱讀材料時,足夠理解並掌握作者所使用的方法。
在這些介紹的章節之後,我們會看一些分類在知識論、倫理學、科學哲學及其他的哲學範疇內的教育問題。這樣的分類即使對我自己一本書的作者一來說都不甚滿意,因為我非常期望有哪一天,這樣的區分能夠完全地破除,隨著本書內容的進展,我會指出這樣的區分,對問題的完整討論上,會造成多大的阻礙──譬如說某個在當代被認為屬於知識論範圍的議題,其實迫切需要倫理學的分析。也許在書結尾的時,了解在這些區分底下,哲學家們已經作出了哪些成就,及為什麼還有這麼多需要去完成的,也可能是具有啟發意義的。
最後一章:「女性主義,哲學,及教育」是從女性主義的角度,為前頭的文章做一個總結。二十世紀早期的哲學著作,通常是以呈現作者自己的哲學主張的一章作為總結,這本書的最後一章就是承繼這個精神而寫的,其目的在讓讀者重新回憶起稍早我們所討論的各種論證,並刺激讀者產生更進一步控索的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