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接觸股市已近二十年,也曾經不止一次在股市吃足苦頭。股市是一處教人又愛又恨的場所,這裡提供了投資人無數迅速致富的美夢,但市場也隨時在摧毀這些美夢,甚至演變成為投資人的一場惡夢。作者打從十年前開始苦思研究投資心理,發現投資人之所以不易在股市實現其致富的美夢,主要是在對股票交易抱持輕率的態度,並缺乏慎重的規劃,唯一持有的恐怕就只是賺錢致富的雄心壯志罷了。
股市的進入門檻很低,只須具備交易資金,人人都可以選擇進場一博,但最終能不能一如所願,真正在股市賺到錢,想必投資人自己最為清楚。以擺路邊攤的生意來作比喻:若隨便在路邊擺個攤子做起生意,然後就可以輕易賺到大錢,那肯定社會上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失業人口了。通常進入門檻越低的生意,就越不容易賺到錢,這是個很簡單的道理。股市裡的情形何嘗不是如此,若人人均可輕易在股市賺錢,那為什麼會有「投資人百分之九十以上皆是虧損者」的說法出現呢?我想這是相當值得投資人仔細思量的問題,尤其是賠錢與賺錢的差別結果,關鍵究竟是在哪裡?
事實上,股票交易應該被當成事業一般來用心經營,才會有成功的機會。首先,投資人應先對市場有一深入的認知,至少該完全瞭解風險的特性;其次,還必須具備正確且充足的投資知識,如此才可以擬定出完善詳備的交易計劃;最後還得仰賴前瞻性的眼光,以及果決明斷的執行力。投資人唯有在如此慎重其事的前提下,進行股票交易才能提高成功的勝算。
成功的股票交易決定於三個面向:一為趨勢研判;一為資金管理;另一為正確交易。而其中「正確交易」其實原本也該列入「資金管理」的範疇內;足見資金管理佔股票交易非常重要的地位。遺憾的,資金管理的課題往往易受投資人所輕忽。再從經營事業的角度來論上述的三個交易面向:趨勢研判猶如企業的眼光,眼光不高則易陷於窘境;資金管理則可比企業的骨幹,骨幹不強者易分枝散葉;正確操作則如同企業經營的技巧,技巧不當則易落個失時丟勢的下場。
本書的最大目的,即針對上述三個面向提出解決之道。第一篇群眾心理旨在論述趨勢;第二篇個人心理主要論述資金管理的重要性,提供投資人健康的心理建設;第三篇交易實務則融合前兩篇論點,提出正確交易的具體作法;附錄的範例說明部分,則選取五十個實例圖表做實戰說明,目的除了讓交易者更清楚具體的操作外,亦藉此驗證本書之論點。
此外,投資人通常都是受到自身貪婪情緒的驅使而進入市場,然後又在恐懼情緒的威嚇下,表現出「欲長進驅則狼顧,待決事則狐疑」的典型行為,終不能完成正確的交易。原因無它,皆是投資人過度受到自身情緒的干擾所造成。本人極其確定的認為,投資人不能有效地管控自身的情緒,則不可期待能擁有正確的交易,不能擁有正確的交易,當然也無法達到成功交易的目的。因此,管控情緒亦是本書強調的重點,在此先行提及。
今值本書付梓之際,特別專文敘述多年來的親身經驗及研究心得,並引以為序。
推薦序
一如中國大陸幾近股飆的狂熱,民國七十八年的台灣股市「全民運動」曾經攻破萬點大關,並寫下12682點的空前記錄。在當時,娛樂產業日日座無虛席、高檔餐廳處處客滿。然而,一些投資人在股市輕取暴利之後,往往「左手進,右手出」地花錢如流水;結果卻陷入心存獲利而草率交易得不償失的惡性循環中。
誠如本書作者所言,「市場雖提供致富的捷徑,同時也處處暗藏交易資金被生吞活剝的危機」。速食財富通常是來去匆匆的,而股市投資更是一場EQ與IQ的天人交戰。在這場「艱困的心智遊戲裡,交易者欲在股票市場致富,必須先持有健康的心態。」
作者指出,「本書的最大目的,即在嘗試協助投資大眾發掘(並量身訂作)出一套可行的作法」,且具體提出四個基本原則:降低自身的財務承諾、一套可資依循的指標訊號、採取固定的交易模式、保持正面的交易心態;而在文末的附錄中,另行提供五十幅價格型態的範例佐以說明。
由於股票交易兼有公開、透明、高流通性及高自主性的優勢,可謂是一條具有效率而便捷的投資管道。本書《圖風勢──股票交易心法》兼具理論的演繹與實務的歸納,並顛覆傳統股市操作的思維,展現作者的獨到見解。
作者劉富生君為本公司營業單位的同仁,在服務客戶打拼業績之餘,猶能以其多年心得著書創作,實屬難得。如作者序文導論所言:「本書搜盡枯腸,竭思精構近十年,歷經反覆的試驗,至今才能豁然開通…」,適逢其著作出版之際,央請我為之作序;特此聊筆數百言,預祝作者新書上市成功,讀者多有獲益。
群益金融集團總經理 周康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