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11 項符合
叢林奇談的圖書 |
圖書選購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獨家收錄「吉卜林的人生與創作哲學特輯」
◆華德福教育推薦中小學生閱讀書單
◆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字彙能力、青少年成長必備經典動物文學
魯德亞德.吉卜林的經典動物文學──《叢林奇談》帶領讀者看見:
在叢林導師的教導下,學會尊重生命與自然規則;
運用智慧與勇氣,面對叢林獵者的追殺;
在「生存至上」的唯一選擇下,如何重新思考人與其他動物間的緊密連結……
▍不論你是野狼、棕熊、黑豹、老虎,或是人類,進到叢林裡,都必須遵守「叢林法則」……
作者簡介 |
魯德亞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1865-1936)──著
知名英國小說家、散文作家、兒童故事創作者。1865年出生於印度孟買,並在印度生活到6歲,隨後便和當時年約3歲的妹妹一起返回英國接受寄養學校教育直到12歲。由於童年在印度成長的經歷,吉卜林的作品內經常可以看到以印度為背景的故事,並且將他所熟悉的印度景色與生活描繪得淋漓盡致。
1882年,吉卜林回到印度擔任記者,為當時的《公民軍事報》(Civil & Military Gazette)撰寫詩及短篇故事,從此開啟他的創作之旅。在這段期間,吉卜林創作的幾篇故事也曾出版並大受歡迎,因此被譽為「當代最傑出的散文作家」,名聲也隨之傳遍了印度。
1889年,他再次回到英國,很快的成為當時主流文學界的一員,但是他最初推出的小說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歡迎,直到1894年《叢林奇談》(The Jungle Book)問世,才打開了他在英國文學界的聲浪。從此,他成功的建立了作家及詩人的名聲,更以小說《基姆》(Kim)和兒童文學故事《原來如此故事集》(Just So Stories)開啟了成功之路。
吉卜林的文學成就在20世紀初達到巔峰,大力的影響當時的文壇,也因此讓他在1907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除了是當時英國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也是迄今最年輕的得獎者。
1915年,吉卜林遭逢人生最痛苦的時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失去了兒子。但是,吉卜林依然在餘生持續創作詩歌和短篇故事直到1936年因腦溢血逝世。
1967年,華特迪士尼將吉卜林經典兒童故事《叢林奇談》中「狼孩子毛克利」的故事改編為經典卡通《森林王子》,成為了當代兒童永生難忘的叢林故事,從此讓主角毛克利的勇氣深入孩子的內心,也讓我們看見叢林動物間的溫暖與友誼。
洛克伍德‧吉卜林(John Lockwood Kipling, 1837-1911)──繪
出生於1837年,為英國藝術教師、插畫家、博物館策展人,同時也是作家魯德亞德‧吉卜林的父親。他長居印度,並於「Sir J.J.實用藝術學院」(Sir J.J. Institute of Applied Art)擔任教師。兒子魯德亞德‧吉卜林的書中經常可以看見其作品,《叢林奇談》中的部分插圖便是由他所繪製。
威廉‧達克(William H. Drake, 1856-1926)──繪
出生於美國紐約的畫家與插畫家,為《叢林奇談》繪製了部分插圖。
保羅‧佛倫澤尼(Paul Frenzeny, 1840s-1902)──繪
美國藝術家與插畫家,也為《叢林奇談》繪製了部分插圖。
譯者簡介 |
聞翊均
淡水人,熱愛文字、動物、電影、紙本書籍。現為自由譯者,擅長文學、運動健身、科普翻譯。翻譯作品有《大森林裡的小木屋》、《蘋果山丘上的貝絲》、《許願椅系列》、《魔法樹系列》(小樹文化)、《小公主莎拉》、《祕密花園》(野人文化)等等。
聯絡信箱:andorawen@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