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歷史
位於東南亞大陸最東邊的越南,全國面積為331,700平方公里,其形狀有如英文字母
“S”。越南北邊與中國的廣西及雲南相鄰,因而兩國的陸路疆界長達1,650公里
;越南的西邊分別與寮國及柬埔寨接壤,其中與寮國的疆界(西北)又大於與柬
埔寨的疆界(西南);越南的東邊就是南中國海,其海岸線從最東北角與中國的
交界點,一直向南延伸到其陸路地理位置的最南邊,海岸線共長達3,260公里。
越南的歷史有其簡單面,亦有其複雜面。就簡單面而言,越南受中國統治長達1千
年,各方面都受中國影響甚深,到現在都是如此。就複雜面而言,越南的獨立建
國,不僅歷經中國統治,亦經歷其國內各個王朝的更迭,更經歷法國的統治,日
本的統治,及二次大戰之後與法國及與美國的戰爭,最後終於在1975年完成統一
及主權的獨立自主。
本章的目的就是在介紹越南的歷史,包括其人口、民族、與中國關係,及與各帝
國主義的爭戰關係,檢視這個多難的民族政治歷史發展的過程,如何對抗外來勢
力,及其所付出的沉重代價。
一、人口與民族
就人口而言,越南目前共有8千多萬人(2006年),共由54個種族所組成,其中越
族(Viet),又稱為京族(Kinh),是最大及最主要的種族,大約佔總人口的86
.8%,其餘的全都是散布在北部及西部邊界地區的少數民族。就少數民族而言,若
依人口數的多寡來分,依序包括岱族(Tay)約有110萬人(佔總人口1.8%),泰
族(Thai)約有104萬人(佔總人口的1.61%),芒族(Mong)約有91萬人(佔總
人口的1.4%),華人(Chinese)約有90萬人(佔總人口的1.39%),高棉族(Kh
mer)約有89萬人(佔總人口的1.39%),儂族(Nung)約有70萬人(佔總人口的
1.1%),及赫蒙族或苗族(Hmong)約有55萬人(佔總人口的0.86%)。
其餘的少數民族人口數都不到全國總人口的1%,而且人數大都少於50萬人;其中
有20個少數民族,其人口數還不到1萬人。根據越南政府官方的統計資料,有5個
少數民族的人口數還不到1千人。由此可知,越南的種族雖然很多,但除了7個少
數民族的人口數在50萬以上,其餘的少數民族人口數並不多。
因此,越南其實就是一個以越族為主要種族的國家,其餘的民族,不僅人口數少
,在政治、經濟及社會層面,都是弱勢團體。其他的東南亞國家(例如印尼、菲
律賓、馬來西亞、緬甸、泰國等)都有少數民族,而且常受困於少數民族的各種
問題;可是越南的少數民族非但沒有造成政治及種族衝突的問題,反而需要中央
政府的幫助及扶持,以保存其少數民族的特色。
華人雖是少數民族,但是大都居住於城市及都會地區,教育程度較高,又從事商
業及經濟活動,擁有相當不錯的經濟實力,因此與其他的少數民族大不相同。
二、與中國關係
雖然華人在越南的人口數不多,可是越南受中國的影響,卻相當深遠。根據中國
歷史的記載,越南早於西元前221年,就被當時的秦始皇納入中國的版圖,當時被
稱為象郡。在西元前208年時,當時在該地區的趙佗建「南越國」;在西元前111
年時「南越國」被馬援征服,並將該地分為交趾(北越地區)、九真(中越地區
),及日南(南越地區)三郡;到東漢獻帝(約西元190至220年間)時,再將此
三郡合併為「交州」,但是越南卻已出現三個政治地區的現象。
自此之後,「越南」的名稱仍持續有變化,包括「安南都護府」(679年),「大
越」(1054年)及「安南國」(1164年)。在1802年時,當時統治的阮朝(越南
人的王朝)向清廷以「南越」之名求封,但清廷為避免與趙佗有所關聯,且欲顯
示清廷的自主性,於是改以「越南」冊封,這就是今日「越南」的由來。
由於越南自秦朝以來,就是中國的藩屬,因此受中國影響甚大,不論是政治制度
、社會生活、文字語言,及文化習俗,都受到中國的影響。例如越南的文字在西
元十世紀以前,就是中國的漢字,當時越南的官方公文書及民間流行的書籍,都
是使用中文;因此,直到如今,越南一些古老的廟宇〔例如在河內(Hanoi)的「
文廟」〕,其內部的篆刻文字,都是中文。雖然越南的文字在1548至1651年間,
被當時的法國耶穌會傳教士改為拉丁文,但是其發音仍然與中文(廣東話、福建
話、客家話)相類似;例如越南的國父胡志明,其越南文的發音是Ho Chi Minh,
與福建話的「胡志明」非常相似。
越南正式脫離中國的藩屬地位,應該是從939年開始,當時是由越南人吳權稱王(
即前吳王),他將當時的越南平定及統一。儘管如此,越南並未完全穩定,內部
仍有不同的政治勢力佔地為王;因此,吳權建立吳朝(939至965年)之後,相繼
被其他的王朝所取代,包括丁朝(967至979年)、前黎朝(979至1009年)、李朝
(1009至1225年)、前陳朝(1225至1400年)、胡朝(1400至1407年)、後陳朝
(1408至1414年)、中國明朝時期(1414至1427年)、後黎朝(1428至1527年)
、莫朝(1527至1592年)、南黎朝、西山朝,及最後的南方阮朝(自1802年起)
,後來於1867年成為法國的保護國,開始與歐洲人建立關係。
三、法國殖民與統治
法國人其實早自17世紀初就開始來到越南,包括法國商人及傳教士;法國軍艦更
在1823至1825年間,多次到達峴港(Da Nang),並要求晉見當時阮朝的明帝,都
被拒絕。當時的法國傳教士亦熱心積極傳教,但是保守的阮朝皇帝相當排斥,甚
至有捕殺天主教士與信徒的行動。法國及西班牙傳教士在1851年時再度被越南人
殺害,於是法國政府於1856年8月派兵登陸峴港,遂與越南軍隊交鋒,戰事持續到
1861年,越南戰敗。雙方於1862年在西貢(Saigon)簽署和平條約,即「壬戌合
約」(或「第一次西貢條約」)。
根據這項條約,越南要割讓邊和、嘉定與定祥三省給法國,而且還要賠款,開放
三個通商口岸,及准許傳教士自由傳教;最為重要的就是越南的外交作為,都必
須得到法國的同意。因此,越南自1862年起,南越地區就正式成為法國的保護國
,亦是被殖民的開始。
自此之後,法國的勢力即進入越南,雖然越南仍有一些反抗,但都被法國平定,
而且法國勢力不斷擴張。法國與越南在1874年簽署「甲戌和約」(或「第二次西
貢條約」),其內容又給予法國更多的管轄權及統治權,包括法國人在越南享有
領事裁判權,開放更多港口,將南圻六省割讓法國,雙方互派使節等。之後,法
國勢力更向北圻擴張,可是卻遭到北圻的阻礙與抗拒,法國後來派兵討伐北圻,
在1885年時,就逐漸控制北圻地區,並於當年的7月與越南簽署「癸未和約」,將
北圻重要地區交予法國統治。
當法國向北圻擴張時,在北圻地區負責抵抗的,主要是清朝的劉永福所率領的黑
旗軍;法國人於是就向中國的清廷交涉,雙方在1885年4月27日簽訂「天津條約」
,清廷正式承認法國是越南的保護國。因此,自1885年起,越南已經全部成為法
國的殖民地;後來法國人就將南圻地區稱為交趾支那(Cochin China),將中圻
地區稱為安南(Annam),將北圻地區稱為東京(Tonkin)。越南分為三個政治地
理區的現象,至此已大致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