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5 項符合

賭國仇城(上)

的圖書
賭國仇城(上) 賭國仇城(上)

作者:李費蒙 
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7-06-01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賭國仇城(上)

內容簡介

在猶如南歐風光的小島上,閃耀著寶石般的光芒。
在這區區的彈丸之地,仇奕森的出現,即將為「賭
城」帶來了軒然大波……

  從一名副刊編輯,而成為家喻戶曉的響亮人物,牛哥筆下的漫畫人物,為許多讀者帶來了豐富的想像。年輕時期在香港、漢口、上海,出入英租界、法租界,看盡各種時局及場面,讓牛哥在小說題材上蘊藏著豐富的元素。

  本書是作者的首部小說,書中主角「仇奕森」- 一位曾叱吒江湖的傳奇大亨,在一樁巧妙安排的陰謀裡,竟從親密愛人的懷裡斷送了自由。看他如何運用智謀扭轉自己的命運,從一無所有到絕處逢生,從挾怨復仇到一笑泯恩仇的灑脫,作者以俐落洗鍊的文字,刻畫出人性裡的醜態與矛盾;並融合了親情與俠義的風骨。

作者簡介

李費蒙

  (1925-1997),畫漫畫時他叫牛哥,寫小說時他叫費蒙。更多的時候,他文筆畫筆齊飛。除了有許多眾所周知的漫畫名作,在報紙上連載的小說也風靡大眾。

  1925年出生在香港,民國38年自廣州來台,即應許多報社邀約,畫有多篇連載漫畫;每天在各大報上亦有連載小說,作品多達一百餘冊,如《賭國仇城》、《仇奕森》、《亡魂記》、《魔鬼新娘》等。

  不論是寫小說還是畫漫畫,二者都是牛哥一生長久堅持的選擇,一如他有名的牛脾氣,懂得則善而固執。現在,為避免新生代讀者困擾,今後小說與漫畫統一只用?牛哥?一個筆名。

 

目錄

小說與我 牛哥
為「牛哥全集」及「賭國仇城」而寫 李馮娜妮(牛嫂)
牛哥建構的圖文世界 趙寧
藝術導師 劉作泥
逝去的年代、永遠的小說 林文義
序 黑獄亡魂

第一章  賭城舊恨

第二章  冤仇宜解

第三章  滿城風雨

第四章  龍潭虎穴

第五章  鹿死誰手

第六章  魔掌紅顏

第七章  趕盡殺絕

第八章  英雄氣短

第九章  兒女情長

 

黑獄亡魂

  除非是生成奴性或神經麻木的人,才會不愛好自由。

  一條潺潺流水的小河,左右兩重高築的鐵絲網,分劃出一面是自由世界,一面是不為外界所看得見的封閉世界這就是九龍半島中英交界的深圳河流。

  從華界火車站向西北望去,約一公里多路,四野是荒蕪的農田,靠河岸有著一間孤立的小廟,從前倒是善男信女求神拜佛的去處,香火鼎盛,附近一帶農家婦孺精神寄託之所在,如今可變了;廟的四圍高豎有鐵絲網,靠河的背後還築有一座小型的石頭碉堡,原來被利用它來關禁他們的俘虜品,是一所監獄呢!

  這?關禁的有,所謂「國特」、「文特」、「惡霸」、「地主」、「帝國主義者的傳教士」、偷渡越境的犯人……及他們的逃兵。

  由牢房的木柵窗,可以遠望一水之隔的自由世界,每當清風月夜,我們可以隱約聽見鐵鐐鋃鐺與囚犯的哀求嘆息聲。於是,我們又可以知道他們又在做他們的「反省坦白」工作了。

  一夜,大雨沱滂。陳舊多年不修的廟宇,大概是禁不起雨水的暴力沖廟,東牆角嘩啦啦一陣暴響坍塌了下來。接著鐵鎖鋃鐺一陣凌亂,數十個黑影自坍倒的牆洞蜂擁冒了出來,衝搶著鑽過了鐵絲網,直向河水奔走過去,河水很淺,只要奔過一水之隔,就可到達自由世界了。

  「嗨!犯人逃跑啦!」碉堡上的哨兵首先發覺。

  「站住……」

  「開火!」

  一聲號令之下,碉堡上的機槍與監獄四周警戒員的步槍齊發,砰,砰,砰……一陣亂槍掃射之後,黑影一個個倒在河水?,染成一條血的河流,幸而雨水很大,腥鮮的血跡一會兒就被沖涮得乾乾淨淨。

  經事後的調查,越獄的犯人悉數被殲,僅逃脫了一名逃兵,是數日前在深圳偷渡出境而被截捕的,這名逃兵未「參軍」前,是城監獄的一名無期徒刑罪囚,後由「四野部隊」領出參軍,兇狠暴戾,殺人不眨眼。現在脫獄逃去,當會給自由的社會惹下不小禍患。

  當查明逃脫的是自己人,自然也就算了。

小說與我

  說到寫小說的緣起,我是在廣州就開始寫的。本來我在報社裡頭做副刊編輯,一面畫圖、一面做編輯。很多人看了我的畫成名了,寫小說的就來要求我幫他們畫插圖。後來想想倒不如自己也來寫小說,於是就著手寫了《賭國仇城》,雖然當時只寫了不到一年,但它是我頭一部小說。

  一個人的寫作,與個人的經驗和教養過程都有淵源。好比,在塑造人物性格的時候,並不是說我發現某個人怎麼樣,就像寫傳記一樣把它記下來。而是找了很多人,將他們每個人獨特的性格集合起來,才能創造出一個特殊的人物。舉例來說,寫俠義小說的話,當然就是把許多俠義性格集合在一起;反觀,寫壞人的時候,他的壞也絕對不是一個人的壞,而是把很多壞人兜攏了,成為一個壞人。

  在題材及背景的選定上,為何都在港澳或東南亞呢?其實我當初之所以會朝這個方向寫,是有幾個原因的:

  地緣上,我在香港出生,而母親的娘家在澳門,兩邊只有相差幾百里,所以那些地方對我來講都很熟悉。

  其次,我是一九四八年開始寫小說,而在一九四九年到台灣之後,因為在題材選擇上有些限制,於是乾脆把背景搬到港澳,寫作上便可比較靈活。

  第三個原因是當初我生活環境中接觸到的經歷。

  我一九二五年(牛年)在香港出生之後,父親決定全家搬到大陸去。一九三七年(也是牛年),我們和日本打起來,日本的南京大屠殺把局勢弄得很緊張,家裡人就把我們幾個小孩子送回去香港。可是我們回到香港之後,那又是另外一個世界了。因為那些不願跟日本打仗的難民全都跑到香港,讓香港在一夜之間繁榮起來。

  到了一九四九年(也是牛年),我孤獨一人跑到台灣來,所以講起來這是不是一個很大的命運改變?

  其實在抗戰勝利之後,接連著又是四年的內戰,在那幾年都是四處逃來逃去,待過各種不同的環境,日子苦不堪言。那時很多逃難的人都需要靠很多黑社會的幫忙。比如,若想在香港安居樂業、想掙口飯吃,就跟幫派扯上關係。即所謂「人在江湖」吧!

  所以說,黑社會我熟不熟呢?熟!那個時候逃離到香港,香港沒有人養我們,我們就又回到漢口。那個時候漢口、上海這些地方還有英租界、法租界我都待過,當時看到的生活環境就是這樣,日後也就自然豐富了小說內容的基本架構。

  這些親身經歷的人事物,我都寫在書上了。不能夠說是真人真事,因為小說就是小說。但是我就是把很多壞人集合起來,成為一個標準壞人;很多好人集合起來,成為一個標準的好人。

  事實上我自己本身碰到的壞人可能比好人還多,壞得簡直不是人,多得很。《賭國仇城》裡有個壞人叫趙老大,很多人講這個角色簡直是壞到骨子裡去,但是我看來,他已經算好的,還可以挑出來講一點義氣。

  所以這當中好人壞人差別就在一線間,看你怎麼看他。往往就是因為環境的關係,讓人變壞的。要不然人沒有絕對的惡,也沒有絕對的善的。

  又比方說我有一部滿暢銷的書叫《職業凶手》,講起來就跟水滸傳差不多,主角都是被逼上梁山。可見事實上,每個人都還是有內在的善良,可是存在的良善發揮不出來,惡的一方就發揮出來了。

  說到我小說裡善惡有報這個主旨,其實這個觀念我從小就有。因為我母親很信佛教,從小就這樣教我們。所以在現實生活中這些經歷自然而然地這樣累積,很多觀念啦、想法都進了小說或者是漫畫裡。

  常常有人問我:是畫漫畫先還是寫小說先,其實我畫漫畫開始是在廣州,十二、三歲由老師帶領在學校參加小鬼隊」到街頭繪抗戰漫畫,然後到台灣來了以後才寫書。但《賭國仇城》這本書嚴格講起來應該是一九四八年開始寫的,當年並未寫完,之後來台灣又重寫。從那時候開始就陸續一直在寫小說了,但是漫畫也沒停過。稿量最多的時候,差不多一天可以同時寫四部小說、畫五篇漫畫呢。

  這樣寫稿大概是從一九五○年左右開始,那時候我三十幾歲,年紀輕,體力也好,好像不需睡眠似的。當靈感泉湧,寫上十幾個小時也不覺得疲憊,所以這樣的稿量才可以接得下來,並且各個故事內容架構,也可以理的有條不紊。

  有人問:「我寫了這麼多稿子,會不會有一天寫不出來?」其實這不可能!職業作家就是這樣,到時候就會交稿。寫作生涯到現在,其實覺得自己最好的一部作品還沒有出現,想寫的東西還很多。

為「牛哥全集」及「賭國仇城」而寫  李馮娜妮(牛嫂)

  一部小說或全集有太多篇幅的序文時,那些善頌善禱的文章常使人有強迫中獎之感。這次我只提供了三名弟子由完全不同角度及觀點談牛哥及他的作品;這三篇不算短的文章,絕不會讓你有蛙鳴嬋噪之感,由這三位與牛哥相處最久最貼近的弟子筆下,呈現出了最真實的牛哥及他的作品。

  特別要提列這全集的第一部小說「賭國仇城」,誕生的時代背景乃是大陸與台灣敵對最強烈的時期,一邊是要「血洗臺灣,活抓蔣匪。」一邊是「反攻大陸,殺朱拔毛。」在臺灣寫小說的牛哥為了自我保護,不被當時戒嚴時期禁忌多如牛毛的「白色恐怖」抓到痛腳,作品中務必要將大陸盡量醜化成強權、腐敗、殘暴、蠻橫、愚蠢與無知,才能迎合當局平日的宣傳,也才可能被允許日日見報及出版。所以請讀者們只要享受其中的俠義情節就好了。

  同時一九五○年代距今已逾半個世紀,書中的港澳與今日相差何止萬千里?只請記住這本小說是當時那個年代的故事而已。

  另外我要特別一提的就是書中男主角的造型,跟我有莫大的關係。當年牛哥要寫這小說時,跟我敘述了個大綱及有關男主角的年齡、個性及為人處世風格,並說已洽好由老友劉成鈞來配插圖,只是尚未決定要採用何種造型;我一聽之下,直覺覺得我由小至今最崇拜的好萊塢巨星克拉克蓋伯簡直就是不二人選,立時拿出所收藏的大批照片、雜誌剪貼本後,又強拉牛哥去看了片長三小時餘的「亂世佳人」,這對認為看文藝愛情片等於是浪費時間的牛哥來說形同酷刑,但他不得不承認克拉克蓋伯是有種特殊的魅力,頗為符合他小說中的主人翁,果然經過劉成鈞先生的妙筆,確為插圖中栩栩如生的仇奕森這角色加分不少。

  還有就是由這部全集開始寫小說的費蒙與畫漫畫的牛哥終於合而為一了,為的是避免使新生代的讀者困惑,敬請大家欣賞漫畫與小說兩種截然不同性質的作品竟全是由同一位作家牛哥所創造的。他不但是上個世紀的文壇異類,相信在這個世紀也將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文藝界奇才。

  更要感謝的是『臺灣商務印書館』有這麼大的魄力,將外子數十年的兩種不同作品重新出版為「牛哥全集」,使老讀者們能重溫舊夢,新生代讀者們也能欣賞到真正引人入勝的讀物。

二○○七年四月  逝去的年代、永遠的小說 認識李費蒙∕林文義

  黑夜的隱約光亮

  國民黨政府,創下舉世最長的戒嚴記錄。

  一九八○年之前的台灣,沈默的島國。在一黨專政、獨裁的體制裡,傾往中國的社會主義者、倡言台灣獨立建國的異議分子,或被以「匪諜」之名槍決、送往台灣東海岸外十八海里的火燒島囚禁,提及蔣介石父子不寒而顫。

  那時,台灣祇有一個領袖,一種口號。

  幾乎與世隔絕,台灣,沈默而抑鬱。

  費蒙的小說開始伸延出他敏銳的觸角。

  對於四十歲以上的讀者而言,可能更熟稔於漫畫家牛哥;在那全然閉鎖的幽暗年代,費蒙以小說告訴讀者,關於另一個社會的江湖險惡,卻又用流暢、詼諧的沾水筆呈露屬於漫畫家牛哥的傳奇,這樣的畫、文兼具,形成沈鬱時局中一扇抒解的窗口,彷彿黑夜隱約光亮。

  閱讀費蒙的小說

  終究經歷過中國對日抗戰以及國共內戰,童、少年時期的李費蒙有著歲月早來的滄桑。

  生於中國南方,曾在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生活,年少的李費蒙深諳重利輕義的香港社會形形色色,來到蔣介石所在的台灣,繫身於報社,他不是一個沒有意見的人;曾在幾次與之請益的場合上,他有所感慨的提及在以「牛哥」之名所為的評論漫畫上,一再被有關單位警告甚至恫嚇「如再針貶時局,就如何如何……」在漫畫家的良知上,李費蒙提著頭走過。

  而在小說的成就上,我們願意如此形容:費蒙已然為台灣小說走出獨特、異象的風格。

  提及小說家費蒙,讀者或許微怔片刻,說到「仇奕森」,四十歲以上的朋友大都會不約而同的脫口而出:啊,賭國仇城!

  《賭國仇城》小說中的主角仇奕森已然是六○年代,沈鬱的台灣最令人心儀的社會英雄。亦正亦邪的黑社會大哥,蒙受冤獄,從紅色中國的銅牆鐵壁脫逃,回到人事已非的賭城澳門,情婦章曼莉陷害仇奕森,他決定血債血還……費蒙筆下的仇奕森,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毒販鉅子、黑社會大哥,同時也是個有血有淚、有情有義的豪邁男子;但小說家同時也給予相當人性化的延伸,仇奕森背叛了結髮妻子,等到發現又愛又恨的情婦章曼莉即將結婚的年輕警探葉小菁原來就是失散多年的兒子……。

  仇奕森終於脆弱的流下淚來。

  這就是費蒙小說的獨特魅力,文字裡不時流露的悲天憫人情懷,是最可貴的重點啟示。

  相較於同個時代的武俠小說家臥龍生等,費蒙此一具有「江湖性格」的小說,自成一派,我們難以歸類,還是稱之為「費蒙小說」吧。

  費蒙是多產的,膾炙人口的《賭國仇城》之後,他的小說一直是被期待的,像是所舉下列名著:《魔鬼新娘》、《職業兇手》、《大小姐與流氓》、《鬥駱駝》……六十餘部小說,是今日所稱之「大眾小說」之前軀,不能等閒視之,費蒙小說的時代性意義更值得大家珍惜。

  世紀末留下的另類文學

  推想過這樣的遙遠年代  

  三、四十年前的兩大晚報「民族晚報」、「大華晚報」副刊,向晚時分,讀者爭先恐後翻看費蒙的小說那種熱情,並且在《賭國仇城》進入尾聲之時,寫到主角仇奕森負傷被大批警力包圍,生死一線間,大量信件及電話湧入報社,焦急的請求  「別讓仇奕森死去。」

  如今晚年的費蒙應該還會津津樂道此一往事,彼時年輕、帥氣的費蒙,右手的兩面,小說、漫畫無一失手,並兼及電影,他的小說一再被港、台電影公司改拍成影片,名利雙收的費蒙在其一生的創作時光有否失落與生命底層少為人知的無奈,就盼望他能以〈李費蒙回憶錄〉示人,相信所有讀者都深切期盼此一完成。

  歲月催人,費蒙的小說在公元兩千年之前得以全集形態重新出土,這是為台灣社會留下可貴的另類文學,更是世紀末最好的獻禮。

  請翻開,讓我們共賞費蒙的小說世界!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日向晚天母

牛哥建構的圖文世界德霖技術學院 校長∕趙 寧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戴爾博士(Dr. Edgar Dale)認為人類經驗的學習和累積,從抽象到具體,自間接到直接依序分為十層,從口述符號,視聽符號進入錄音,廣播和靜畫,電影與電視,展覽,參觀旅行,示範,到戲劇,設計和直接的經驗。然後,從想(thinking),看(observing)和做(doing)中來學習。

  忝為牛哥先生的漫畫及打油詩弟子,我常常以這樣的角度和指標,試圖來解讀他所建構的神秘王國。五○年代的台灣,是太平洋上風雨飄搖中的一葉扁舟。戒嚴時期,報禁未解,電視電腦還很遙遠,觀光旅行都是奢侈的夢想。「牛伯伯打游擊」,這一個在中央日報連載的漫畫,以滑稽突梯的造型,平易親切的口白,輕鬆愉快的打入讀者的心房,化解了人們心中難以宣洩的沮喪和苦悶。

  國共內戰在那個年代是禁忌,是悲情,也是災難,但是悲天憫人的牛哥先生,卻以慈悲的心腸,詼諧的態度,漫畫的筆觸,笑笑的唱著一首悲傷的歌。中央日報的銷路,異軍突起,連翻十幾倍。報業鉅子,傳播學者,瞠目結舌,看不透其中的玄機,奇怪?報紙的社論、新聞、版面、獨家、廣告與銷售的關係竟遠遠不及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漫畫家?

  牛伯伯、老油條、牛太妹,四眼田雞,牛和尚,財多,牛老二,牛小妹,楊經邦。阿丁與阿當,小牛與囍妹,以及胡佬鴨、香酥鴨。牛哥先生創造了一個在那個大氛圍下完全離經叛道的虛擬有趣的王國,如同是台灣的狄士尼家族一樣,市井小民人手一冊,大人小孩津津樂道,共軍好像也不那麼可怕,戰爭似乎也不那麼殘酷。這個媒體的王國不但安撫了人心,更給台灣的華人介紹了一樣以前從來就沒有看過、聽見過的寶貝,這個寶貝就是「幽默感」(sense of humor)。

  趙茶房(我)醉心於華人幽默文學的建構,因為人微言輕,從來也沒有受到重視,但是在政治掛帥、金錢萬能的濁世紅塵?,雙關(puns)、誇張(exaggeration),諷刺(satire)、反諷話(irony)、挖苦(sarcasm)、滑稽(farce)、歪詩(parody)的功能與作用,幾乎被大家遺忘,這是中國人真正的悲哀。有時候,打開電視機,看到橫眉豎目,眼光如豆的政客學閥在比手劃腳、胡說八道的當下,我總會快速的關掉電視,目光隨著心思轉進,瞧!窗外一朵朵悠閒的白雲在藍天徜徉,遙不可及的陽明山是淡淡的水墨,勾劃在鄰近的遠方。我依稀會看到一位廿一歲在滇緬公路上擔任戰地救濟的帥哥,用微微帶著廣東腔的國語在歎息:「唉,收聲,咪嘈啦(廣東話,別吵之意),看看牛哥漫畫,談談費蒙小說吧!」

  牛哥先生無中生有,憑著一枝禿筆打造了台灣的漫畫王國。同樣的這一枝筆,也擦亮了「費蒙」的招牌,而《賭國仇城》、《仇奕森》、《情報販子》、《紫色夜叉》、《恐怖麗人》、《駱駝奇案》、《第二劊子手》、《職業凶手》、《黃昏之戀》……等又把台灣的子民帶到尖沙咀、九龍塘、沙巴、大馬,臥遊東南亞的大街小巷,還玩到了日本、菲律賓、印尼、希臘、俄羅斯、中東及南北美洲……,在黑白兩道裡冒險犯難,多麼的驚險刺激!叔叔伯伯阿姨在下班前後爭睹大華晚報、民族晚報、自立晚報倒不是關切國事,關心時局,而是想與老朋友見面,享受享受逃避(Escape)的快感啊!約翰?蓋士納(John Gassner)教授認為  「逃避是戲劇重要的一個目標。」千千萬萬的讀者,連自己都不知道:駱駝、仇奕森、左輪泰、李亞龍、薛邦、里蒙、紫羅蓮、莫蘭香、高麗黛……查大媽,這些牛哥筆下鮮活的亦正亦邪、粗俗卑微的一個個大小人物,和足智多謀、機警練達的私家偵探或遊俠們,都是逐漸成形的水泥森林裡的逃生門,讓我們得以在萬丈的紅塵裡得以喘一口氣,納一納涼。不過在當年全台只有九家報紙,竟有八家報紙上有牛哥的漫畫或費蒙的小說日日見報。牛哥先生又豈僅是一位漫畫家、一位小說家而已呢?簡直就是位特異功能的魔術師嘛!

  牛哥先生熱情有勁,愛國愛人,筆下生動活潑,平易近人,但絕不辛辣刻薄,挖人隱私;對於一位戒嚴時期的文人來說,這是一位遠災避禍的不二法門。人間壯遊,快活豪邁,上天下地,俯仰無愧,他的感情世界也波瀾壯闊,馮庸大學創校校長的掌上明珠,台灣師大附中當年的校花,江湖上人稱「牛嫂」的師母,如今居然能把七十三歲當三十七歲過,說起話來還是一樣大聲痛快,老師仙逝多年,她發揮東北才女的槓子頭精神加上秉承了老牛的牛脾氣,一手籌組牛哥文教基金會,海峽兩岸、大洋東西走透透,要以發揮牛哥精神為一生的職志。我也在想,老牛(我們牛家班稱老師為老牛,真是沒大沒小)在天上這許多年一定會神采飛揚的膨風:「哼,我的眼光那裡會錯?」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三五年,在電子媒體充斥,科技無孔不入的e化時代,草莓族和月光族對於牛伯伯、駱駝、仇亦森是全然陌生了。但是他們對讀者的影響和貢獻是無與倫比,不可抹殺的。正當我們這一代時時在懷念及惋惜的當兒,師母牛嫂忽來電,要我為今年六月即將出版的「牛哥全集」,在第一部小說上寫序。不由大吃一驚,老師  牛哥先生畫漫畫和寫小說均超過半個世紀,上千萬張的畫作,上億萬字的文稿,要出全集怎麼個出法?是誰有這麼大的魄力與能力將這位多產的文壇奇才所有的作品全部出版之呢?

  原來已有百年歷史,在全球華文出版界佔第七位的「台灣商務印書館」,慧眼識英雄地在萬千位中文作家中,選出了牛哥先生的作品,將介紹給全世界的華文讀者群們。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會有很多小時候沒有的感覺,有些令人快樂,有些令人難過,有些令人無可奈何,電影「亂世佳人」的原名是「飄」(Gone with the wind),片頭的場景是美國古老南方的天空,上面流浪著一九三九年的雲彩,永恆不變的是上面逐漸淡出的,既陌生又熟悉的洋文字幕:

  There was a land of gavaliers and cotton fields called the old south, last ever to be seen of knights and their ladies, for it is no more than a dream remembered.

  A civilization gone with the wind……

  是的,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但是是非成敗,風雲際會永不成空。屬於牛哥先生的時代並沒有隨風而逝,隨著優美的中國文字,將老師當年炙手可熱、叱吒風雲的小說,和他優美流利線條下的那些活潑逗趣,還能寓教於樂的幽默漫畫,永遠生猛跳脫地活在千萬讀者的心中。

二○○七年四月 藝術導師藝術家∕劉作泥

  人生真像一齣戲。童年時夢寐以求作牛哥的學生,青年時圓了夢。與牛哥  李費蒙緣起於一九六二年。場景,是一座菜園子;牽線的是一張隨風飄繞、在菜園子裡的破舊報紙(自立晚報)。當時我在菜園子邊的小徑上「速寫」一座教堂。就在要離去時,那張報紙飄落在我的腳尖上,多瞄了它一眼;報紙上有一幅牛哥的漫畫,頂端有一行蠶豆大的字,「牛哥招收學生教漫畫」,它吸引著我,拾起報紙細讀後,夾進速寫簿裡,事後按照報上刊登的規章,填寫後投遞到報社。

  牛哥的漫畫,我從十二歲時就耽讀熱愛。當時因國家內戰,失去雙親,淪為孤子,流落香港,白天閒蕩,夜幕低垂華燈初上時,就到路邊的報攤上,討些賣剩的報紙,搜索一疊後,尋覓一處僻靜的街燈下閱讀,其中有台灣的「中央日報」等連載「牛伯伯打游擊」、「牛小妹」、「老油條」、「四眼田雞」等。這些滑稽突梯,諷刺入骨的漫畫,是我排遺鬱悶,鬆弛疲累的良藥。同時,也是我的舖蓋。說牛哥的漫畫陪伴著我長大,絲毫也沒有虛誇。

  進師門的那一天,按門鈴的那一刻,門鈴「叮噹!」一聲,手指頭像觸到電,急速抽回,立正站好,等待人來開門。當時很緊張,因為牛哥知名度太大,大到窮鄉僻壤,凡是知道「蔣中正」的,就聽過「牛哥」這一號人物。

  青年時期的牛哥幹過卡車司機、礦工、話劇演員、編導、廣告設計等。他也是從「滄海桑田」中,摸索出自己的一塊田地。

  在台灣五○至八○年代,他的小說和漫畫獨霸市場,堪稱盟主。著作:「情報販子」、「賭國仇城」、「職業凶手」、「畫室孽緣」、「亡魂記」、「大小姐與流氓」等近百部暢銷書,風靡海內外。漫畫的風格獨創,藉古諷今,貶惡揚善,名言嘉句配襯著漫畫互映,廣受青睞,也為他增添財富,與師母牛嫂不斷地出國遨遊,和購置五千CC的凱地拉克轎車,在當年是稀罕的。

  「良師左生」,牛哥教學方式新穎,重「啟發」,例如,出題目一隻冰棒加一個小孩,和十隻冰棒加一個小孩,會有什麼結果?多數學生「畫」的答案,是吃十隻冰棒的小孩樂融融啦!其實是「錯」,正確答案是貪吃的小孩被救護車送進醫院。

  有一次他寫了個「賭」字,要學生「畫」一幅漫畫,我畫了一張麻將牌,牌上寫了「東風」。他看到後,摸摸我的腦勺說:「沒吃過豬肉,也該看過豬走路吧?」我滿臉通紅,他微笑著說:「很好!不會賭博是好青年。」

  生命裡的「第一次經歷」,很難忘記。我有很多第一次的經歷是跟著牛哥走過的。第一次遇到不收學費的學府  李府(牛哥家)。第一次握到柏楊、古龍、高陽等名作家的手,與他們大饗。第一次貼近關山、張仲文、穆虹、白光等大明星的身邊。第一次上舞廳、上酒家。他說,這是教「社會學」。第一次收到名人的聖誕節禮物一本「西遊記」,他說:「這本書內容有妖魔以及諸神施法,顯然個個法力無邊,像主角『孫悟空』翻一個觔斗就是十萬八千里。這很符合科學家和藝術家的『想像力』、『創造力』,值得學習。」

  二十年前我棄商從藝術,愛上「陶藝」,從揉捏幾公分高的小泥偶到捏塑、燒製成功與西安出土的「兵馬俑」等高的立俑、跪俑、馬俑。於二○○三年將親臨「兵馬坑」研究「兵馬俑」的心得寫成小說「楚俑」。這些都該歸功於恩師  牛哥提示的「想像力」、「創造力」。

  「時過景遷」,當年的菜園子早已經是華廈聳立,教堂也不見 跡,自立晚報很早就停刊,恩師  牛哥於一九九七年蒙主恩召,我由青年邁入耋年。唉!歲月無情,它卻是世上最「公平」的。如果時光倒流從頭再來一次,最想做的事除了 泥、揉泥、塑泥、燒泥,就是「求知」,多讀些「書」,多談點牛哥的書,「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一點都不會錯。

  師母  牛嫂電告:恩師全集已將由智庫之鑰  「台灣商務印書館」即日出版。聞後,萬分欣喜,「牛哥全集」的故事涉及面之廣,塑造的主角有「奸宄貧富似虛擬;嬌豔色褪琉璃脆;風流總隨風雨去。」,劇情張力詭變,令人歎為觀止。

  更高興早年譽滿全台的牛哥漫畫亦將納入全集,新生代的讀者們終能看到不同於所有現今中外漫畫家的幽默可喜作品,它會有何等的魔力能讓你愛不釋手?就等你親自去體會了。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521795
  • 叢書系列: 牛哥全集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賽斯速成100有聲書第6輯
作者:王怡仁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8-03-01
66折: $ 792 
金石堂 - 今日66折
靈界的訊息有聲書第4輯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3-11-22
66折: $ 58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小王子
作者:吳淡如
出版社:聚光文創
出版日期:2019-09-10
66折: $ 23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饕餮記【第二部】【上下】套書不分售
作者:殷羽
出版社: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9-14
66折: $ 422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餵養的世代,如何面對心理疾病的瘟疫
作者:強納森.海德特 (Jonathan Haidt)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出版日期:2024-11-29
$ 379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日本出版界話題作,只有紙本書可以體驗的感動)
作者:杉井光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24-09-30
$ 284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某天成為公主VIII漫畫
作者:Spoon
出版社:深空出版
出版日期:2025-02-19
$ 323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教育社會學導論
作者:陳奎
出版社: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2-02-01
$ 285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轉生競技場 ~且看奴隸用最弱技能攻略最強女角們建立後宮~ (3)
出版日期:2025-02-20
$ 110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某天成為公主07+08【漫畫通路特典特裝版】
出版日期:2025-02-19
$ 1399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敬畏:微量正念快速練習術——每天一分鐘,重構大腦認知路徑,化解焦慮、倦怠、疼痛,當下活出健康
作者:傑克.伊格爾 Jake Eagle LPC, 麥可.阿姆斯特 Michael Amster MD
出版社:野人文化
出版日期:2025-02-19
$ 336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SPY×FAMILY 間諜家家酒 14
作者:遠藤達哉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5-02-04
$ 93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