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榮獲2005年英國柑橘新進作家獎(Orange Broadband Award for New Writers)!
★ 入圍2005年惠特布萊德新作獎(Whitbread First Novel Award)最後決選名單!
每當她們在天上時,喬琪亞就看到自己和蓓西躺在羊毛般的草地上曬天空。她們穿著比基尼,太熱的時候還有博士橘子冰棒可吃。她們各自擁有一座島,將時間花在睡覺或是閱讀會自行翻頁的書上,或者墜入純粹、無鹽的藍中。
喬琪亞和蓓西這對混血雙胞胎分享甜桃、夢想和位於倫敦尼斯登地區偉佛街二十六號的閣樓房間,她們思鄉的非裔母親無時不刻與家鄉親人進行想像的對話、長年抑鬱的英國籍父親則以酗酒排遣憂愁、未婚懷孕的姐姐決定出走成為年輕媽媽、天真浪漫的小妹則努力想讓雙胞胎成為三胞胎。
與眾不同的家庭生活,使喬琪亞、蓓西和她們的姐妹架構出一個私密的宇宙,自我認知開始在其中成形。但童年的幻想逐漸被成年的現實所擊潰,滿懷童年純真的喬琪亞與蓓西必須努力適應一個分離與孤立的成人世界,學習面對成長的變化與挑戰,是她們是邁入現實社會的第一課題。
作者簡介:
黛安娜.伊文思(Diana Evans)
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創意寫作碩士,擔任過記者和藝術評論家,所創作的短篇小說曾被收錄於數個小說集中。以《26a》獲2005年英國柑橘新進作家獎(Orange Broadband Award for New Writers),該書並入圍2005年惠特布萊德新作獎(Whitbread First Novel Award)最後決選名單。目前居住在英國倫敦。
譯者簡介:
王淑玫
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史丹佛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職於媒體,現為專職譯者。譯有《女孩們,生活就是這麼有趣》(臺灣商務出版)、《逃出1840》、《教養出成功的孩子》、《26個美國女設計師的靈感工作室:讓女人自由與靈感舒展的空間》、《100個拍好人像的方法》、《簡單做手工包》、《親愛的小寶貝在想什麼?》、《孩子,你真聰明!》、《培養愛學習的小孩》、《冰箱門上的故事:愛從冰箱門上的留言開始》。
章節試閱
喬琪亞和蓓西不相信雙胞胎看起來必須一樣,因為她們天生就幾乎一樣;雖然喬琪亞的五官比較飽滿,她的嘴唇有種紅寶石光澤,眼睛較寬、較咖啡、較目光迷濛,還有長到翹上天的睫毛。但是這些差異對外人而言是幾乎不存在的。她們一模一樣,好像洋娃娃。她們是兩位一體。當她們上學時,有個同學琳娜要她們一動也不動地靠著操場旁邊的圍牆站著,好讓她清點差異。一共有五點。琳娜把它們寫下,然後貼在佈告欄上:
(一)喬琪亞的嘴巴比較大。
(二)喬琪亞有大耳朵,蓓西沒有。
(三)蓓西的眼睛最小。
(四)喬琪亞要高半寸,而且比較胖。
(五)喬琪亞在嘴角有顆美人痣,她比較漂亮。
午餐時她們被大家團團圍住,清查、指指點點、尋找更多的差異。蓓西的牙齒是不是比較歪斜?喬琪亞的臉是不是比較圓?還有喬琪亞,她是不是走路時腳尖向外,像企鵝或是芭蕾舞伶,而蓓西則是腳尖朝內,像內八字?
真正的差異,真正有意義差異是內在,在衣物之下和靈魂內。那裡有光明和陰影。
如果她們穿不同的顏色,意味著她們的內在可以獨立,因為大家就看得出穿著寶藍色的是喬琪亞;而穿著粉紅色的是蓓西。有粉紅色的想法和寶藍帶著白色條紋的想法。這要比六歲時伊達和老師們在發現用領子上的紅線來區分她們的羽絨外套,以顏色讓兩個一半變成個別的一個之前有意義多了。一半的綠色倒入一整片粉紅色的大地。一半的問題(因為有時候甚至連她們的父母都分不出來)變成一個完整的寶藍色問題。
「我們不在的時候,誰照顧玫瑰?」在前往布蘭特叉口去買更多的洗髮精和蠟燭以供停電時所需時,喬琪亞在車上問。「玫瑰花需要水,萬一不下雨怎麼辦?」
行前的三週,隨時隨地都有問題產生,任何人都會有突如其來的問題,包括打電話來的茱蒂絲,她不斷地警告她們蚊子和霍亂的事,還說她們的父親把她們拖到那麼遠的非洲險境之中,是極度地不負責任。奧伯瑞告訴喬琪亞他請隔壁的卡薩拉先生(波蘭裔姓氏)幫玫瑰澆水。他只要把水管末端放過籬笆就行了。「每天喔,」喬琪亞說:「告訴他得每天做──不然的話它們會死掉。」
「還有蘋果,」蓓西驚慌起來:「還有蘋果,它們也需要水,還有波蘭先生的──」
「卡薩拉先生的,」貝兒糾正。
「──水管沒那麼長!不是嗎。會有誰來摘蘋果?」
「房客可以做這件事,」奧伯瑞說,將領帶鬆開:「不要小題大做。」
蓓西安靜了。小傢伙們,尤其是雙胞胎對於房客一事感到非常地不高興。他們是誰啊?為什麼要住在別人的家裡?如果他們不歸還那怎麼辦?萬一他們弄壞、弄亂東西,或是意外地把房子燒了,那他們回來的時候不是只剩下木板和灰燼還有洞洞?「沒有人可以睡在我的房間,」當奧伯瑞在晚餐時告訴她們關於房客的事時,凱咪就宣告了。奧伯瑞還說他或許升官了,但是餵飽一家人和支付帳單可不便宜,有一天她們就會明白了。凱咪對於錯過明年春天參觀巧克力餅乾工廠的校外教學也很不滿。她想像雙胞胎去參觀時一樣,在巧克力中放肆、奔跑,但是現在她去不成了,她一點都不高興,房客是最後一根稻草。
對雙胞胎而言,房客是更深入的侵犯。「還有我們的,」她們一起說:「也不准有人睡在我們的房間。」因為閣樓是她們的房子,滿是祕密和門檻。它屬於她們。想到有人睡在二十六A,並且當作家,就好像想像有人搬入自己的肚子、頭和夢裡一樣。
「他們當然會了,」奧伯瑞說,不明白其中所涉及的侵犯。房客是個大家庭。六個孩子,一對父母再加上祖母。祖母會和最小的女孩住在閣樓(顯然這兩人無法分開,同時祖母喜歡擁有獨立的浴室);另外兩個女孩住在凱咪的房間,三個男孩住在貝兒的房間。
「可是不可以!他們不可以,」蓓西大叫:「那是我們的房間。」
「是啊!」喬琪亞說。
「那好了,我們不在的時候妳們是想要付貸款是吧?」奧伯瑞凶惡地說。
雙胞胎不懂什麼是貸款,但是她們知道貸款很昂貴,而且妳得工作,還得比八歲還要大(也要比九歲大──她們一月就九歲了)才能工作,除非像奧利佛一樣成為竊賊。因為她們父母俱健在,所以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整個情勢完全地失控。她們失去她們的家。她們失去聖誕節。在冬天的時候她們要進入夏天。她們完全逆著生活的紋理而行。喬琪亞將有三年無法站在哈姆的墳墓旁邊祝福牠,或是幫玫瑰花澆水(奈及利亞有玫瑰嗎?),而蓓西將無法率領蘋果大軍(蘋果?)走上花園步道。她們會長大,變成外國人。
喬琪亞和蓓西不相信雙胞胎看起來必須一樣,因為她們天生就幾乎一樣;雖然喬琪亞的五官比較飽滿,她的嘴唇有種紅寶石光澤,眼睛較寬、較咖啡、較目光迷濛,還有長到翹上天的睫毛。但是這些差異對外人而言是幾乎不存在的。她們一模一樣,好像洋娃娃。她們是兩位一體。當她們上學時,有個同學琳娜要她們一動也不動地靠著操場旁邊的圍牆站著,好讓她清點差異。一共有五點。琳娜把它們寫下,然後貼在佈告欄上:
(一)喬琪亞的嘴巴比較大。
(二)喬琪亞有大耳朵,蓓西沒有。
(三)蓓西的眼睛最小。
(四)喬琪亞要高半寸,而且比較胖。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