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授實先先生生平事略
魯教授實先,譜名佑昌,以字行,晚年更號?廔。湖南寧鄉縣人,民國二年三月十二日生於寧鄉傅家灣。民國六十六年十二月逝世於臺灣大學附設醫院,享壽六十有五,卜葬南港墓園。
先生秉質殊異,讀書過目成誦,齠齔能文章,情采高妙,動驚宿老。十二歲時曾能手批《荀子》,二十六歲完成《史記會注考證駁議》一書,震驚士林,名學者楊樹達教授親為作序,並譽其立說若「雲中天馬,破空而來」,又推贊其曆學為「獨步古今」。因薦先生入川就聘國立復旦大學教授,時年僅二十八歲。日寇敗降,東下江西應聘國立中正大學文史講席,三十七年回湘,邑人推聘靳江中學校長。旋經香江來臺,舊好芮君延入嘉義中學課讀,因而移居臺中,先後就聘國立臺中農學院及東海大學教授,居處安定,乃掇輯舊撰曆術文字並益以新作,名為《殷曆譜糾譑》、《曆術卮言甲集》,後更有《十四史曆志疏證》、《劉歆三統曆譜證舛》等諸作。民國五十年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聘,遷居台北,益勤治文字之學,箸有《殷栔新詮》、《卜辭姓氏通釋》、《周金疏證》、《說文正補》、《轉注釋義》、《假借?原》與《文字析義》等諸書。
先生天才卓絕,好學不倦,宏識孤懷,當代罕見。精通經史百家,尤長於古今曆法、甲骨鐘鼎、文字訓詁之學,先生學術成就,超邁前賢,獨步學界。
敘 論
金文亦曰鐘鼎文,亦曰盤盂書。鐘鼎ㄧ名盛偁於宋代,?宋人之書箸錄先秦古銅器者,統名曰鐘鼎,若王楚《鐘鼎篆韻》、?尚功《重廣鐘鼎篆韻》、《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是也。盤盂書ㄧ名始見於《史記田蚡傳》。其在先秦,則盤盂、鐘鼎二名并見。《墨子尚賢》下篇云:「書之竹帛,琢之盤盂,傳之後世子孫」盤盂二字也見〈兼愛下篇〉、〈天志中篇〉、〈明鬼下篇〉、〈非命下篇〉。《呂氏春秋求人篇》云:「功績銘於金石,著於盤盂」。《墨子魯問篇》云:「銘於鐘鼎,傳遺後世子孫」。《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云:「鐘鼎之銘皆播吾之?」是也。殆乎近年,始名之曰金文。以實考之,凡古器無不有銘,大別言之,蓋有四類,其ㄧ彝器,其二兵器,其三貨幣、古璽,其四雜器。凡此四類,其以吉金為之者,皆有銘文,是以統偁為金文,較偁鐘鼎或盤盂為切,故今以金文名之也。
自贏秦以來,始習為金文者,在武帝時則有承相田蚡《史記田蚡傳》云:「蚡學盤盂諸書」,在宣帝時則有京兆尹張敞《漢書郊祀志》云:「宣帝神爵中,美陽得鼎獻之。張敞好古文字,上議曰今鼎有刻字曰:『王命ㄕ臣官此栒邑,賜爾旂鸞黼黻琱戈。ㄕ臣拜稽首曰敢對揚天子丕顯休命。』」。如田蚡,則為秦以後習金文之第一人。如張敞則為作釋文之第二人。若梁之劉之遴,則為收藏古器之第一人《梁書劉之遴傳》云:「好古愛奇,在荊州聚古器數十百種。」。若梁之劉杳,則為據出土之犧尊以考古制之人見《梁書劉杳傳》此乃宋以前習其文字,收藏其器者之梗概也。至於搜羅古器以攷古代禮?之制度,以研習古代之文字,則自宋代為始。宋仁宗皇祐時所纂《皇祐三館古器圖》,是為古代彝器見於箸錄之始民國紀元前八六0年。宋仁宗嘉祐時,劉敞字原父官永興軍路安撫使,其治所在長安,凡長安附近所出土古器,悉購藏之,並拓其銘文,考釋其文字,以貽歐陽修,修因纂入《集古錄》中。敞亦編纂其所藏數十種,作《先秦古器記》ㄧ卷《宋史藝文志》記作圖。蓋有意據古器以攷古制,以攷古文,並以一人之力而輯為專書者,實以劉敞為始。厥後當元祐中呂大臨作《攷古圖》十卷元祐七年,民國前八二0年,李公麟作《古器圖》ㄧ卷,於是古文字之學始蔚成專門,突軼前代矣《宋史》有劉敞、呂大臨、李公麟傳。與劉、呂同時而識彝器古文者,尚有揚南仲。而南仲無箸作,其說僅見歐陽修《集古錄》中,宋史亦無其傳,蓋不能如劉、呂之卓然名家也。
北宋之時,私家箸錄彝器之書,其最博者為呂氏《攷古圖》,其所錄之?凡二二四種。據其所列當時收藏古器者,自文彥博以次,凡三十餘家。元翟耆年《?史》載此時箸錄金文之書,亦多至三十餘家多為《宋史藝文志》所勿載,可見在北宋仁宗至哲宗之時,收藏與研究彝器之風尚,已陵軼前代,為後世攷古之先導矣。官修之書,則以徽宗宣和時王黼等奉敕所撰之《博古圖錄》三十卷最為網羅繁富所收之器自先秦至唐代凡八三九種。迨乎南宋,若?氏《歷代鐘鼎彝器款識》大抵編纂陳說,羼入偽品,較之北宋,似有遜色。元、明二代,則無可觀矣。
清代箸錄彝器之書,始於高宗敕撰之《西清古鑑》四十卷,其例有圖有銘,亦有攷說,與宋之《博古圖錄》相同。其書成於乾隆二十年民元前一五七年,所收銅器凡一五二六種內彝器一四三六種,其網羅之富,突軼前代。厥後乾隆五十八年成《西清續鑑甲編》二十卷,所收銅器凡九四四種內彝器八四四種,其他乾隆所敕撰者,尚有《寧壽鑑古》十六卷,所收銅器七0一種內彝器六00種,《西清續鑑乙編》二十卷,所收銅器凡八九八種內彝器七九八種。總之,清代箸錄彝器,其官收者僅此四種,皆成於乾隆時,惟《寧壽鑑古》及《西清續鑑乙編》俱未見乾隆刻本。今所傳者,《寧壽鑑古》有宣統二年石印本,《西清續鑑乙編》有民國二十年石印本,蓋二書於乾隆時未曾版印流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