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反璞歸真
記得我剛到德國念書時,與漢學系一位同學莎賓娜很投契,她來過台灣,後來又去杭州學中文,進大學之前她當過德航空服員,也是自由撰稿的記者,過得豐富多采。她常帶著我造訪法蘭克福舊市區,走在蘋果酒館林立的石板路上,曲曲折折的巷弄,哪家酒館有現場演奏,哪家供應哪一道傳統家常菜,她如數家珍,而且從來沒走岔過。
我第一次與她走進酒館後院的露天座,一條條長板凳就著木頭長桌,散發出懷舊的素樸風味,卻讓我這個罹患坐骨滑囊炎並已手術切除的人發愁。餐點送來了,好心的服務生又應我要求,翻箱倒櫃找出一個軟墊給我應急。吃吃喝喝之時,爽朗的莎賓娜眉飛色舞講起〈豌豆試驗〉的故事,戲稱我是「真正的公主」。
這則於我個人而言具特殊逸趣的童話只在一八四三年第五版的《格林童話》中驚鴻一瞥,而一八五七年的第七版(亦即最後一版)雖然也收有一篇〈豌豆試驗〉,內容卻大不同也。丹麥的童話作家安徒生借用這個故事的雛型,改寫成(豌豆公主),反而留給世界各國讀者較深刻的印象。
童話分兩種,格林兄弟:雅各‧格林(Jacob Grimm, 1785︱1863)、威廉‧格林(Wilhelm Grimm, 1786︱1859)歷經四十六年(1812︱1858)收集整理的兩百則童話、十篇兒童傳奇以及二十八篇附錄,是民間口耳相傳的故事,換言之,口語形式在先,文字記載在後。踵至的《安徒生童話》,則是杜撰出來的。所以,格林兄弟是收集者,安徒生是作者。
《格林童話》毋寧是種瓜得豆的美麗意外。一八○五年至一八○八年間,布倫塔諾(Clemens Brentano)、阿寧(Achim von Arnim)積極蒐羅民間歌謠並出版《少年魔法號角》期間,透過朋友與正在卡賽爾圖書館工作的格林兄弟有了初步接觸。哥倆兒受此激勵,以語言和文字研究為出發點,開始勤跑鄉下及農村,聆聽沒有受過教育的農人或者中產階級—多為女性—講故事,將一個又一個深具文學價值、富有童趣的故事原原本本摘錄下來。哥哥雅各布以研究為主,弟弟威廉改寫潤色,成為膾炙人口的童話。一八一二年十二月二十日第一本《格林童話》問世,流芳百世,與《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同享盛名。
根據二○一三年一月三日《時代周報》(Die Zeit)引述德國電視二台(ZDF)所做的問卷調查,觀眾從總計兩百三十八篇《格林童話》中票選出最廣為人知的十個故事,自是這本中譯選集的台柱。其他篇章則有勞我的老師Thomas Rogowski精挑細選,知名度之外,趣味是關鍵,富含教育意義者理當占一定比例;此外,又點綴幾篇哲學味濃、童話色彩淡的故事,一共三十五篇。重新喚起大家的記憶,並希望藉此把格林童話的多面向介紹出來。
有人說童話世界不乏殘忍的一面,充滿了繼母設計毒死或殺害繼子女的情節,因而引發性別議題;有人對每位女主角都花容月貌,並且最後都憑藉姣好的容顏沉冤得雪表示不滿;又有人對於公主都嫁給王子過著快樂幸福日子的結局感到憂心忡忡……。這本選集盡量將這些話題考慮在內,略略平衡,祈願細心的讀者體會到我們的安排。
譯自原文以及擦去不必要的脂粉,是臺灣商務印書館推出經典新譯的本衷,因此,灰姑娘穿的是一雙平底、無後跟的輕便拖鞋,白雪公主的繼母對著一面小鏡子說話,而非奇幻綺麗的玻璃鞋與魔鏡。另一方面,格林兄弟在整理時,盡可能保留敘述者生動自然的口語,不時重複使用同義的形容詞提醒聽者注意,抑或講故事的人偶爾跳出來,調侃一下聽得入迷的大人小兒,也泰半忠實呈現在本書中。相信讀者能包容、接納,習慣和適應需要時間暨理性,反璞歸真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聰明的讀者應當不反對挑戰這個過程。
感謝我的老師Thomas Rogowski任勞任怨擔任先鋒,從坊間繁多的《格林童話》中選出最信實的版本,再花很多時間燈下一篇篇詳讀,篩選出符合世界讀者脾胃的故事來。他當然也發揮專業為我解說文義,幫忙查資料,澄清時空距離與文化隔閡易造成的誤解。我在翻譯的過程中,重溫昔年師生的知性互動,不僅讀懂童話,還因幸運地有他指導而樂多苦少。這種況味若能感染給大家,《格林童話》的基本精神與精髓便不遠矣。
第一次在德國單騎旅遊時,在不經意間騎上童話大道,又驚又喜。這條大道始於格林兄弟誕生的城市哈瑙(Hanau),途經他倆完成學業的馬堡大學,主要童話敘述者Dorothea Viehmann的出生地,有八座自然公園、繪聲繪影的睡美人古堡、灰姑娘住的村莊、白雪公主博物館……,一路北上,直至終點布萊梅港。童話大道長達六百公里,一九七五年規畫完成,每一棟建築物、虛實並存的景點,皆與《格林童話》有關。尤其值得一提者,二○○五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格林童話》列入世界記憶名錄。
慶祝《格林童話》誕生兩百週年的活動刻在德國持續舉行,「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讀完這本中譯選集,別忘了許下三個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