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特色
★胡宗南將軍之函電、手稿、日記首次面世。
★戰役時各函電往返第一手史料完整重現。
名人推薦
郝柏村 先生
內容說明
全書紀載胡宗南(1896~1962)將軍之親筆手蹟,論文,演講錄,建議書,軍事研究文論,並加入各時期戰時各信函及電報。
從胡將軍的文論、演講錄、乃至於在戰爭策略上的建議,軍事的研究,及當時各函電與日記的第一手歷史文字裡,來體會我國抗戰與中共作戰及保臺重要的歷史事件。從中深入了解國軍在大陸時期奮戰到底的史實,並從而了解國軍奮鬥到最後的情形。從其日記及一篇篇的演講文字裡,充分呈現他雖為戰場上的將領,卻是以導師之愛的精神領軍,看出如何能在抗戰鼓舞士氣的加強精神戰鬥力來對抗日本,在失敗時如何重振旗鼓,並在澎湖時期、大陳時期即國民政府來臺後各時期。在大陸失敗後,如何在大陳反共救國軍怎樣的艱苦奮鬥,從立足至攻打,以致於游擊隊最後能在一江山戰役中帶著全體人民一萬八千人來臺灣,這段艱苦的史實。胡宗南將軍的許多建議對時局軍事上,如果當時中央能夠採納,可能今日我們的國家是另外一個局面。並對當時敵後工作及關懷部屬生死存亡繼續奮鬥的情形倍加關心,從其文字中彰顯出黃埔軍校「親愛精誠」的精神―放棄自己的利益,成全國家成全大眾朋友的利益。其壯志凌雲永隨青天白日旗飛揚著。
延伸閱讀
《一代名將胡宗南》,《胡宗南上將年譜》,《令人懷念的胡宗南將軍》
作者簡介:
作者 胡宗南(1896-1962)
胡宗南將軍是中國近代史上赤忱效忠領袖、完成中興大業的重要人物。胡將軍以一文人之身,在國民革命風起雲湧之際,投筆從戎,進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從此追隨先總統蔣公,歷經東征、北伐、抗戰、剿共、保台諸戰役,尤其是在對日抗戰期間,扼守西北,成功擊退了日軍的進犯,保護西南抗戰基地,培訓人才,奮鬥到日本投降,協助國家完成中興大業。並在接著與中共的爭戰中,盡心盡力,堅持到最後一刻,才由蔣公派機接到台灣,繼續為復興大業而奮鬥。
抗戰期間,胡將軍為爭取愛國流亡青年,在西安王曲成立陸軍官校第七分校,延聘學者成立戰幹團,培育青年官兵,並手定戰士之人生觀「生於理智,長於戰鬥,成於堅苦,終於道義。」其著名的演講「今日的戰士」亦成為黃埔子弟言行之準則,而《黃河》月刊的誕生,更是抗戰期間西北戰地幾十萬官兵的精神食糧。
增訂 胡為真
中華民國陸軍上將胡宗南之子。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美國喬治城大學碩士,南非斐京大學博士。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自外交部基層做起到駐德國特派代表,駐新加坡特派代表,另曾任國安局副局長,國安會副秘書長、秘書長,現為總統府資政。曾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大學及中原大學。著有《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的演變》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
黃埔精神的典範―胡宗南將軍
國父領導國民革命,辛亥武昌起義,推翻滿清,建立中華民國,但政權為袁世凱等北洋軍閥所竊據。國父痛感只有革命黨的奮鬥,而無革命軍的奮鬥,乃於民國十三年,在廣東黃埔成立軍官學校,召訓全國有志青年從軍革命,並命蔣公為校長,以黃埔子弟為核心,組成國民革命軍,故蔣公亦被尊為軍父。
黃埔建軍,係以國父思想為核心的精神傳統。九十年來,歷經北伐(含東征)、抗戰、剿共、保臺四大戰役,全視黃埔精神的興替,決定戰役的成敗。九十年來,有光輝的勝利,也有慘痛的失敗,但只要黃埔精神得以傳承發揚,中華民國必能立於不敗之地,完成國父的建國理想。
蔣公曾明示,黃埔精神的精義,是團結、負責與犧牲。
團結是以信仰三民主義、效忠中華民國為基礎,三軍一體,如手如足;三軍一家,如兄如弟。以同甘苦、共生死的情感道義,形成萬眾一心的戰鬥意志。負責是存誠務實,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精練武藝,冒險犯難的戰鬥作風。
犧牲是成功不必在我,不成功便成仁的戰鬥志節。
亦即以黃埔精神,實踐於國家、責任、榮譽三大信念之中。
胡宗南上將是黃埔一期最年長的學生,入學時已二十八歲(當時學生平均年齡應為二十歲),曾有社會經驗,毅然攜筆從戎,故在先天上,他是黃埔一期最成熟的學生。歷經四大戰役,他的升遷在黃埔子弟中首屈一指,畢業後兩年(民國十六年),就當了師長,從帶四十人的排長,升到帶一萬人的師長。爾後從第一師、第一軍到第一戰區司令長官,先後統兵達百萬,而在蔣公心目中,直以接班人之勢期許之,乃因他是黃埔精神的標竿。
胡將軍是東征、北伐、統一、平亂、抗戰、剿共、保臺諸戰役,全程參與的唯一黃埔學生,功勛卓著,但似無赫赫之名。正如孫子所謂,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其尤足稱道者則為武德。
武德之首要為忠。胡將軍忠於三民主義,忠於中華民國,忠於領袖蔣公,忠於其職責,忠於其部屬,故能以身作則,同甘苦,共患難,士兵不能享受者,他亦不享受。值得一提的,黃埔一期於北伐成功後,恃驕而腐者不乏其人,豈止結婚,納妾者亦常聞,胡將軍以其官階,雖已有知心女友,但抗戰未勝,決不成家。唯忠能公而忘私忘家,無疑是領導成功的要訣。
抗戰期間,胡將軍曾經主持陸軍官校第七分校,地點在王曲。校中有兩幅重要對聯,一為「升官發財請走別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另一為「鐵肩擔主義,血手著文章」。前者原出現於廣州黃埔,後者當出自胡將軍的壯懷,皆為黃埔精神之精義所在。
剿共戰爭自徐蚌會戰後,大局逆轉,總統蔣公引退。當時,胡將軍尚統領十個軍三十個師,為完整精銳的部隊,以中樞無主,竟滯留陝南五個月之久。迨民國三十八年十月,蔣公以總裁身分,赴重慶坐鎮,急調胡將軍入川,乃於十一月末,僅第一軍一個團,趕到重慶,掩護蔣公,於最後時機離開重慶,飛抵成都。
胡部陸續趕抵成都,面對叛離軍閥及共軍攻勢,保衛蔣公,在成都坐鎮十日,最後於十二月十日,由蓉安全飛臺。胡將軍達成勤王任務,並奉蔣公指示,率部轉進西康,在大陸行最後之奮鬥,以致犧牲殆盡,蔣公不忍其在西康殉職,於最後時機接至來臺。時窮節乃見,胡將軍臨難不苟、唯命是從的武德,足為年輕世代所效法。
高尚的武德,為不計名位,但知任務。胡將軍來臺後,蔣公命其赴孤懸的大陳島指揮。以大陸曾任戰區司令長官上將之尊,做一個師長的工作,且艱苦備嘗,他欣然前往。其臨危授命、不計權位的美德,正是崇高武德的表現。
民國三十九年三月一日,蔣公復職,重整軍備,自為當務之急,而召訓高階軍官,則親自主持。蔣公特聘日本的優秀軍官富田直亮(化名白鴻亮),來臺成立軍官訓練團,胡將軍亦入班旁聽受訓,與我同班。
抗戰時,我只是連長級的軍官,且在西南戰場,故無緣當胡將軍的部下,連照片都未見過,但久仰其威名,後竟成為同班同學,他是上將,我只是小上校而已。自有機會相處,始知這位身經百戰的西北王,至為低調謙和。他比我長二十三歲,在課業討論時專注傾聽,很少發言,但可看出他對大軍的指揮,有很多的感觸。
既為同班同學,偶而也有餘興,便是到他在臺北的小辦公室打橋牌。我的記憶裏,只有一杯淡茶,別無招待。他從未請我們用餐,這並非吝嗇,乃是多年儉樸的美德。
抗戰期間,胡將軍駐節西北重鎮西安,彭孟緝將軍時任西安砲兵旅長,要見他得依例先登記候約。但到臺灣後,彭將軍任參謀總長,胡將軍任澎防部司令官,彭總長到澎湖視察時,胡將軍都親迎於機場,對這位老部下兼新長官,執新部下之禮甚恭,彭總長連聲說不敢當。兩位對軍中倫理和階級服從,都立下完美的榜樣。
今逢黃埔建軍九十年,胡將軍長公子為真博士,整理乃父有關文件四件,編為「胡宗南先生四書」,重行付梓,見其孝思,這是最珍貴的精神資產。我身列黃埔子弟,重溫四書,深為感動。胡將軍是軍人武德的典範,是黃埔精神的標竿,凡我同志,應永遠傳承,並發揚光大,是為序。
名人推薦:【推薦序】
黃埔精神的典範―胡宗南將軍
國父領導國民革命,辛亥武昌起義,推翻滿清,建立中華民國,但政權為袁世凱等北洋軍閥所竊據。國父痛感只有革命黨的奮鬥,而無革命軍的奮鬥,乃於民國十三年,在廣東黃埔成立軍官學校,召訓全國有志青年從軍革命,並命蔣公為校長,以黃埔子弟為核心,組成國民革命軍,故蔣公亦被尊為軍父。
黃埔建軍,係以國父思想為核心的精神傳統。九十年來,歷經北伐(含東征)、抗戰、剿共、保臺四大戰役,全視黃埔精神的興替,決定戰役的成敗。九十年來,有光輝的勝利,也有慘痛的失敗,但只要黃埔...
章節試閱
戰時電報 :
˙胡副長官電蔣總裁呈報成都附近戰況
民國卅八年十二月廿一日 國共內戰(戡亂)時期―成都
0754密〈表〉總裁蔣亥哿(十二月廿日)機電奉悉,兩日來新津東正面匪軍,已遭反擊頓挫,西南匪攻新津未逞,主力續向西北竄,已飭孫元良兵團,並指揮本署集結閬中、南部之七十六軍、九十八軍江油附近之兩個師,先會殲由梓潼南下綿陽之匪,再策後圖,必要時主力再依原定計劃,積極掃蕩,南下康黔、鞏固昆明,職胡宗南亥馬(十二月廿一日)子建印
˙胡副長官呈報蔣總裁以氣候因素於飛西昌途中降落南海
民國卅八年十二月廿五日 國共內戰(戡亂)時期―海南
總裁蔣1754密〈表〉亥皓機亥效機電奉悉(一)連日來匪連續猛攻新津未逞,即向西北,並先後向邛崍、大邑、崇慶、樂山,匪後續部隊續向洪雅、蒲江西北進,繞道雅安勢不可能,而北路匪已過德陽,合圍勢成。孫元良兵團無法指揮,乃改遵鈞座亥酉機電指示,以一二三師及二四師配屬戰車重砲,分別固守成都、新津外,主力散循泯江東岸,迄涪江以西地區,乘虛繞攻樂山、宜賓、瀘州,南渡長江,先向大關、昭通、威甯、畢節間地區進出,於梗廿二時開始行動。本署指揮機構乘機廿架,原定飛西昌,准空軍徐司令轉王副總司令叔銘電示西昌機場限制,只能容納六架,餘囑先歸海口接轉,乃令九十四軍人員由於達率領於養先飛海口,再轉西昌。職率必要指揮人員及通訊,警衛部隊六架,梗午逕飛西昌,以氣候惡劣,徐司令囑空軍臨時改飛海口,職機抵海口時又以氣候無法降落,始於梗酉改降三亞機場,餘仍降海口。(二)前方各部隊與海口已取得連絡,正按計劃行動中。謹電核備。職胡宗南亥迴建印。
˙胡副長官自海口電請台北蔣總裁派機廿架送公署指揮機構至西昌
民國卅八年十二月廿七日 國共內戰(戡亂)時期―海南
總裁蔣0754(表)亥迴建電計呈,請即飭空軍立派機廿架,專送本署指揮機構,仍赴西昌指揮,除分電顧總長外,敬電核示。職胡宗南亥宥戌建印
(附:蔣經國先生代批:奉諭:照辦併復)
(國發會檔案管理局,檔號BS018230601-0038-543、64-10602A)
˙胡副長官自海口電呈台北蔣總裁我九十軍三十六軍突圍苦戰
民國卅八年十二月廿七日 國共內戰(戡亂)時期―海南
總裁蔣0754(表)。(一)據我九十軍周軍長亥寢(26/12)電稱,已攻抵距邛崍東北約五公里之童橋,迄目前止仍在該區激戰中,是役計鹵獲輕機槍廿餘挺,步槍卡品槍五十餘支,匪傷亡甚重。(二)據卅六軍朱軍長亥宥(25/12)電稱,刻進抵雙流、彭家場附近,與匪激戰,陷入包圍,決拼戰突圍。(三)現第一線各部到處被匪截擊割裂,處境態勢均頗不利,除飭盡力避免膠著,排除萬難,儘一切手段,向預定雅安及其西北有利地區突進外,謹聞。職胡宗南亥感亥(27/12)是伯印。
註:周軍長係周士瀛,朱軍長係朱仙墀。
(國發會檔案管理局,檔號BS018230601-0038-543、64-10602A)
˙西康省賀國光主席電台北蔣中正總裁呈請派軍增援西昌
民國卅八年十二月廿七日 國共內戰(戡亂)時期―海南
3221密〈表〉總裁蔣3221〈表〉。四川戰事逆轉,寧屬已成大陸最後基地,西昌乃寧屬核心,現有兵力不足四營,即控制巳感吃力,捍衛外匪,更所難能。就地形言,北有大渡河,東南有金沙江,中通一線,東西均屬山地,素為夷人盤據,最易防守,如政府具有確保決心,則請儘先由海口即日空運有力一師鞏固西昌,續運兩軍向南北擴展,部署金沙江、大渡河防務,匪即來犯,必可確保。將來再在大渡河增強兵力,出擊川、滇、黔各省,策動大陸反攻,擬懇趁機決策,迅予施行,遲則恐有不及,迫切待命。職賀國光亥感(27/12)辰印。
戰時電報 :
˙胡副長官電蔣總裁呈報成都附近戰況
民國卅八年十二月廿一日 國共內戰(戡亂)時期―成都
0754密〈表〉總裁蔣亥哿(十二月廿日)機電奉悉,兩日來新津東正面匪軍,已遭反擊頓挫,西南匪攻新津未逞,主力續向西北竄,已飭孫元良兵團,並指揮本署集結閬中、南部之七十六軍、九十八軍江油附近之兩個師,先會殲由梓潼南下綿陽之匪,再策後圖,必要時主力再依原定計劃,積極掃蕩,南下康黔、鞏固昆明,職胡宗南亥馬(十二月廿一日)子建印
˙胡副長官呈報蔣總裁以氣候因素於飛西昌途中降落南海
民國卅八年十二月廿五日 國共內戰(戡亂...
作者序
【出版序】
恢弘士氣,再造中興―胡宗南先生四書
胡宗南上將是中國近代史上赤忱效忠領袖、完成中興大業的重要傑出人物之一,雖然胡將軍去世已逾五十年,但其風範與事功卻常留人心,永載史冊。
胡上將以一文人之身,在國民革命風起雲湧之際,投筆從戎,進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從此追隨先總統蔣公,歷經東征、北伐、抗戰、剿共、保臺等戰爭,尤其是在八年對日抗戰期間,扼守西北,成功擊退了日軍的進犯,保護西南抗戰基地,培訓人才,奮鬥到日本投降,協助國家完成中興大業。接著在與中共的爭戰中,盡心盡力,堅持到最後一刻,才由蔣公派機接到台灣,繼續為復興大業而奮鬥,可惜壯志未酬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胡將軍享歲僅六十七。
英雄豪傑的事蹟,自然應該流傳於世,永垂典範。王雲五先生主持臺灣商務印書館時,倡導編印「中國名人年譜集成」,以供後人學習。《民國胡上將宗南年譜》由其舊屬於憑遠、羅冷梅所編撰,並經胡將軍夫人葉霞翟博士校訂,於民國六十九年七月出版,至今風行未已。
一○二年,胡將軍的長公子胡為真博士自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職位退休,臺灣商務印書館決定敦請胡資政重新修訂多年前由商務出版的《民國胡上將宗南年譜》,並建議出版《胡宗南先生文存》、《令人懷念的胡宗南將軍》等紀念集,以及由胡將軍舊屬徐枕撰寫的《胡宗南先生與國民革命》(今更名為《一代名將胡宗南》),總計四本書。
此項建議獲得胡資政同意,並願意在百忙之中撥空提供資料,修訂原稿。臺灣商務印書館能夠出版有關胡將軍的四本書,深感責任重大與非常榮幸。由於胡將軍對國家的貢獻,其事蹟載諸史冊,可為典範,好比儒家四書之可貴,乃敢建議編為「胡宗南先生四書」,逐月出版,以供流傳後世。
筆者愛讀史書,尤其是中國近代史,每當閱讀及此,不免掩卷嘆息。路遙知馬力,板蕩見忠貞,胡宗南將軍之事蹟,誠可謂忠貞愛國矣。
【出版序】
恢弘士氣,再造中興―胡宗南先生四書
胡宗南上將是中國近代史上赤忱效忠領袖、完成中興大業的重要傑出人物之一,雖然胡將軍去世已逾五十年,但其風範與事功卻常留人心,永載史冊。
胡上將以一文人之身,在國民革命風起雲湧之際,投筆從戎,進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從此追隨先總統蔣公,歷經東征、北伐、抗戰、剿共、保臺等戰爭,尤其是在八年對日抗戰期間,扼守西北,成功擊退了日軍的進犯,保護西南抗戰基地,培訓人才,奮鬥到日本投降,協助國家完成中興大業。接著在與中共的爭戰中,盡心盡力,堅持到最後一刻,才由蔣公派機接...
目錄
目錄
出版序
推薦序(郝柏村)
序(張其昀/民國52年)
文論
論人才與建國建軍之關係
演講錄
今日的戰事,
將校班講話錄,
新英雄主義,
三民主義的戰鬥革命人生觀,
人生最可怕的缺點,
當你在最困難的時候,
告川西官兵書(民國三十九年元旦),
立定腳跟,
共患難,
告充員戰事,
澎湖―學習戰鬥最理想的地方,
一切光榮屬於勝利的部隊。
建議書
請第二戰區長官部遷入關中,
請成立魯冀豫邊區挺進軍,
請增強額濟納旂駐軍暨計畫書。
軍事研究
論攻防動作,
海空軍關係,
海島作戰指導,
作戰要領。
函電
致戴雨農將軍,
致湯總司令伯恩,
致周至柔將軍,
致劉壽如將軍,
致劉國運將軍,
復張漢卿先生,
致蔣經國先生,
致陳大慶先生,
致郭外川先生,
致胡伯玉將軍,
致李壽雍先生,
致嚴慶齡先生,
致趙龍文先生,
致陳初如先生,
致羅冷梅先生。
詩與文
祭文—終南大頂祭先父,
日記一頁,
第一師師歌,
石門有感,
贈愛妻霞翟詩二首。
手蹟
致於平遠將軍與戴濤同志書,……。
目錄
出版序
推薦序(郝柏村)
序(張其昀/民國52年)
文論
論人才與建國建軍之關係
演講錄
今日的戰事,
將校班講話錄,
新英雄主義,
三民主義的戰鬥革命人生觀,
人生最可怕的缺點,
當你在最困難的時候,
告川西官兵書(民國三十九年元旦),
立定腳跟,
共患難,
告充員戰事,
澎湖―學習戰鬥最理想的地方,
一切光榮屬於勝利的部隊。
建議書
請第二戰區長官部遷入關中,
請成立魯冀豫邊區挺進軍,
請增強額濟納旂駐軍暨計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