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登歷史舞台
在唐代的皇帝中,唐太宗、唐玄宗早已家喻戶曉,史學界對其進行研究者也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有關唐太宗、唐玄宗的專著也有多種。但是,對於開國皇帝唐高祖的認識,由於古代文獻貶低高祖,抬高太宗的影響,至今還有對其進行完全公正的評價。八○年代以來,雖然已有一些學者開始注意這方面的問題,也出現了一部分較好的論文,但和對太宗與玄宗的研究來說,還是相形見絀。本書想根據筆者掌握的資料,參考其他有關學者研究的成果,對高祖進行實事求是的評價,試圖糾正以往史籍貶低高祖的偏見,以便人們正確認識唐高祖在歷史上發揮的作用及其應有的歷史地位。
歷史進程的要求
唐高祖,姓李名淵、字叔德,因其死後的廟號是「高祖」,所以,後來的史書都稱其為唐高祖。唐高祖生於北周天和元年(五六六),死於唐貞觀九年(六三五),也就是從南北朝末期到唐朝初年。這段歷史,正是中國的歷史從分裂走向統一的時代。唐高祖正是在這一歷史進程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統一是大勢所趨
東漢滅亡以後,三國分裂的局面逐步形成,中間雖然經過西晉的短暫統一,但僅僅三十六年,又出現了東晉與十六國的並立,繼之又是南北朝的對峙。如果從西晉滅亡算起,持續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狀態必須結束。這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長期以來形成的傳統文化使人們嚮往統一,反對分裂。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內容豐富。秦統一六國後,實行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進一步提高了傳統文化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力就是統一的紐帶。例如,共同的文字,可使人們具有提高文化素質的同一手段,共同的道德觀念,可使人們具有相同的是非標準。對統治者來說,無不想取得為人們所公認的正統地位。南北朝時,南朝的《宋書》,視北魏為「索虜」,專立《索虜傳》敘述北魏的歷史。《南齊書》中有《魏虜傳》,顯然也是貶魏。該書對北魏建國稱「僭稱魏」,還有什麼「偽太子」、「偽太后」、「偽尚書」等稱謂,這樣寫的目的當然是要說明南齊的正統地位。反之,北朝的《魏書》也針鋒相對,反唇相譏。專立什麼《僭晉司馬睿傳》、《島夷桓玄傳》、《海夷馮跋傳》、《島夷劉裕傳》、《島夷蕭道成傳》、《島夷蕭衍傳》等等。同時,還譏諷司馬睿是「竊魁帥之名,無君長之實」,只不過是「一方小盜,其孫皓之不若矣」。 1這無疑說明北魏也自認為是中國的正統王朝。統治者爭取正統地位,當然是為了要做統一國家的皇帝。
儒學是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南北朝時,由於政治上的分裂,儒學的發展也受到影響,有人指出:「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江左《周易》則王輔嗣(王弼)、《尚書》則孔安國、《左傳》則杜元顗(杜預)。河、洛《左傳》則服子慎(服虔)、《尚書》、《周易》則鄭康成(鄭玄)。《詩》則並主於毛公,《禮》則同遵於鄭氏。大抵南人約簡,得其英華,北學深蕪,窮其枝葉。」 2按照著名史學家的解釋:「這些話實際是說,北方保持東漢(古文經學派)的學風,南方發展魏晉的學風。」南北差別很大,「北方經師說經,墨守東漢經師的家法,講明訓詁章句,不敢在家法外別出新義,是一種保守的停留在書面上的學風。南方經師,兼採眾說,闡發經義,貴有心得,不拘家法,是一種進展的從書面進入書裡的學風。大抵北方經學崇尚鄭(玄)學,排斥王(肅)學,當然更排斥玄學;南方經學不僅鄭王兼用,並兼採玄學。」 3南北儒學的不同,自然各自認為自己代表儒學的正統,希望對方接受自己的觀念。南北人們觀念的差別,反映在史書中,又體現了史學家的不同的歷史觀。這一切說明,政治上的分裂,影響著文化的發展;文化的發展,從思想上要求政治上的統一。
其次,民族融合的發展需要統一。西晉以後,大量的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民族關係錯綜複雜,但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由於中原地區先進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影響,再加互相通婚,到南北朝後期,民族界限就逐步縮小以至消失。但是,經過長期的民族融合以後,中原的地區文化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漢族文化,而是在傳統的漢族文化中增加了許多少數民族文化的內容。這就是說,一方面是少數民族的漢化,一方面是漢族的胡化。這兩種傾向的互相結合,使傳統文化增加了新的內容。北魏開始的均田制,就是鮮卑貴族推行的促進民族融合的政策之一;西魏開始的府兵制度,就是鮮卑貴族與漢人上層分子在政治上合流的政策;關隴集團的形成與隋、唐皇朝的相繼建立,是鮮卑貴族與漢族統治集團合流的標誌。不難看出,從北魏開始的鮮卑族與漢族的民族融合,到隋、唐初兩族統治集團的合流,正是一個由分裂到統一的過程。從這個過程看來,民族界限的消失,意味著分裂因素的削弱;反之民族融合的發展,要求由分裂走向統一。
再者,政治經濟的發展更需要統一。南北朝後期,除了南方的陳朝以外,江陵(今湖北江陵)還有後梁,北方有北齊和北周。幾個政權同時並存,實際上是把中國分裂,幾個政權都是地方割據勢力。在割據勢力中,腐敗的政權嚴重地影響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例如,北齊「自河清(五六二~五六四)之後,逮於武平(五七○~五七五)之末,土木之功不息,嬪嬙之選無已,徵稅盡,人力殫,物產無以給其求,江海不能贍其欲。所謂火既熾矣,更負薪以足之,數既窮矣,又為惡以促之,欲求大廈不燔,延期過歷,不亦難乎」! 4陳與北齊大體類同,「後主生深宮之中,長婦人之手,既屬邦國殄瘁,不知稼穡艱難。……賓禮諸公,唯寄情於文酒,昵近群小,皆委之以衡軸。謀謨所及,遂無魚鯁之臣,權要所在,莫匪侵漁之吏。政刑日紊,屍素盈朝,耽荒為長夜之飲,嬖寵同艷妻之孽,危亡弗恤,上下相蒙,眾叛親離,臨機不寤……」 5這樣的政權,只能激化社會矛盾,阻礙生產的發展。
與此同時,北周則進行了多種社會改革,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個方面都有新的起色。隋文帝滅北周後,又從刑法、吏治、選拔人才、發展生產、戶籍、兵制等各方面進行了改革。正因為如此,北周統一了北齊,隋統一了梁陳。這種統一,實際上是先進的政治、經濟、文化對落後地區的促進,也就是清除了相當廣大地區阻礙社會前進的障礙。無疑,完全符合歷史前進的要求。
歷史的前進需要全國統一。隋文帝順應了歷史前進的要求,完成了統一全國的任務。但是,統一國家的歷史作用尚未充分發揮,就被隋煬帝的倒行逆施所中斷了。要想使統一國家的歷史作用充分顯示出來的,必須再把統一局面恢復起來,唐高祖正是在這方面為歷史的前進做出了貢獻。
(二)恢復中斷了的統一
隋煬帝繼位以後,縱情聲色、窮奢極欲,特別是興師動眾,大肆徵發徭役,遠遠超出了勞動人民的承受能力。當時,隋朝有「戶八百九十萬七千五百四十六,口四千六百一萬九千九百五十六。」有關史書認為「隋氏之盛,極於此也」。 6最盛之時,全國才有四千六百多萬人,僅進攻高麗的戰爭,直接、間接參加者就有三四百萬。其他方面,如修長城、開運河、建東都等等,更是難以計算。但是可以肯定,大部分青壯年勞力都離開了生產崗位。這是對生產力最嚴重的破壞。「耕稼失時,田疇多荒」, 7正是生產力遭到破壞的實際情況。大量勞動者不能從事生產,直接的後果首先是勞動人民缺衣少食。《隋書‧食貨志》載:「天下死於役而家傷於財。……疆場之所傾敗,勞敝之所殂殞,雖復太半不歸,而每年興發,比屋良家之子,多赴於邊陲,分離哭泣之聲,連響於州縣。老弱耕稼,不足以救饑餒,婦工紡績,不足以贍資裝。……宮觀鞠為茂草,鄉亭■其煙火,人相啖食,十而四五。」不僅如此,更加「重以官吏貪殘,因緣侵漁」,以致「百姓困窮,財力俱竭,安居則不勝凍餒,死期交急,剽掠則猶得延生,於是始相聚為盜」。 8這樣一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也就不可避免了。
農民起義爆發以後,隋朝的很多地方官員也都割據一方,稱王稱帝,使隋煬帝陷於眾叛親離之中。既然隋煬帝政權失去了控制全國的能力,不言而喻,統一國家的歷史進程自然中斷了。
隋末農民起義分布很廣,但沒有像秦末、漢末那樣,形成橫掃全國的強大力量,即使是最強大的瓦崗軍,也僅限於在中原一帶活動,至於竇建德的河北起義軍,杜伏威的江淮起義軍,更沒有超出太大的範圍。這樣,就給各地割據勢力的存在留下了空隙。農民起義軍與割據勢力並存,戰爭連綿不斷,使國家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很需要有人出來順應歷史前進的要求,結束這種分裂狀態。唐高祖正是這樣應運而生的人物。
唐高祖有遠大的政治眼光,他從太原起兵,避開農民起義軍的鋒芒,直取長安。在隋煬帝被殺後,他建立唐朝,成為唐朝的開國皇帝。但是,他並不滿足於皇帝的地位,而是逐步統一全國,恢復發展各種制度,使勞動者回到生產戰線上去,穩定社會秩序,為歷史的繼續前進開闢了道路,使統一國家的歷史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當時,除了唐高祖以外,沒有第二個人在這方面顯示出才能。由於唐高祖完成了歷史所賦予的使命,所以,他的歷史功績是應當肯定的。
初露鋒芒
李淵出身於貴族家庭,他乘隋朝政權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的時候,對隋煬帝陽奉陰違,盡量爭取其信任,為後來實現自己的野心取得了立足之地。李淵妻竇氏,為李淵走上歷史舞台發揮了促進作用。
(一)家世
關於李淵的家世,不少學者都有深入的研究,有人「確認李氏出自拓跋族」。有人認為「李唐氏族若僅就其男系論,固一純粹之漢人也」。 9但以「女系母統言之,唐代創業及初期君主,如高祖之母為獨孤氏,太宗之母為竇氏,即紇豆陵氏,高宗之母為長孫氏,皆是胡種,而非漢族」。 10若追根溯源,「李唐血統其初本是華夏,其與胡夷混居,乃一較晚之事實也」。 11胡如雷教授分析了各家的意見,然後做出結論說:「既然李氏一族在長期的民族同化過程中已經漢化了,即令他們在唐代還保留了某些胡族的習俗和遺風,我們也只能目之為純粹的漢人。更何況李氏自己也不願承認出自蕃姓呢?其次,就血統而言,子女的體貌特徵可以繼承父母雙方,且有隔代遺傳,既然李氏素與胡姓通婚,『狀貌類胡』亦可來自母系方面,所以不能斷定李氏祖先必係胡族。其實,竇氏,獨孤氏和長孫氏,本身也早已漢化,到隋唐更沒有理由把他們看作少數民族了。」 12這個結論,符合魏晉南北朝以來民族融合的歷史進程,是科學的結論。
關於李淵的籍貫,《舊唐書》卷一《高祖紀》與《冊府元龜》卷一《帝王部》均記載其為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人,《新唐書》卷一《高祖紀》則記載其為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西北)人。據著名史學家陳寅恪先生考證:李唐先世「或為趙郡李氏徙居柏仁(今河北隆堯西南堯山鎮)之『破落戶』,或為鄰邑廣阿(今河北隆堯東)庶姓李氏之『假冒牌』。既非華盛之宗門,故漸染胡俗,名不雅訓。於北朝太平真君(四四○),南朝元嘉(四二四~四五三,這裡具體指四四○年)之世,曾參與弘農(今河南靈寶北)之戰,其後並無移鎮及家於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之事。迨李虎入關,東西分立之局既定,始改趙郡之姓望而為隴西,因李抗父子事蹟與其先世類似之故,遂由改托隴西,更進一步而偽稱西涼嫡裔。」 13看來,史書記載李淵為隴西人並非沒有根據。
李淵家族雖然早已世代為官,但真正顯貴起來是在西魏時期,李淵的祖父李虎是其家族飛黃騰達的關鍵人物。西魏時,李虎被賜姓犬野氏,官至太尉,與宇文泰、元欣、李弼、獨孤信、于瑾、趙貴、侯莫陳崇等人,共為八柱國。周閔帝時,李虎雖然已死,又被追封為唐國公。李虎子名李 ,襲唐國公,官至周安州(治所在今湖北安陸)總管,柱國大將軍,楊堅為相時,使其復姓李氏。李 就是李淵之父。
李淵於北周天和元年(五六六)生於長安(今陝西西安),七歲襲唐國公,成年後,灑脫豁達,性情直爽,寬仁容眾,不論貴賤,都可與其交往。隋代周後,他為千牛備身。隋文帝獨孤皇后是李淵的姨母,故而李淵頗受隋文帝青睞。他歷任譙州(治所在今安徽亳縣)、隴州(治所在今陝西隴縣)、岐州(治所在今陝西鳳翔)等三州刺史。大業(六○五~六一七)初年,又先後為滎陽(治所在今河南滎陽),樓煩(治所在今山西靜樂)二郡的太守。大業九年(六一三),遷衛尉少卿。當隋煬帝進攻高麗時,李淵為之督運軍糧於懷遠鎮(在今遼寧遼陽市西北)。在楊玄感將要發動反對隋煬帝的戰爭時,其從征高麗的兄弟都從前方逃回,李淵有所覺察,向隋煬帝告密,隋煬帝很快班師。於是,隋煬帝以李淵為弘化郡(治所在今甘肅慶陽)留守,並命關右諸郡兵皆受其節度,以便防備楊玄感西進。
(二)賢內助竇氏
竇氏是京兆平陵(今陝西興平)人,其父竇毅,在北周為上柱國。竇毅妻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陽長公主,竇氏自然就是周武帝的甥女了。竇氏聰明賢慧,喜愛讀書,她讀過的書都不會忘記,所以武帝對其甚為喜愛,將其養於宮中。武帝不得已而以突厥女為皇后,當然很不滿意。竇氏勸其舅父必須委屈求全,以便減少北方的威脅,可全力對付北齊和南陳。後來,隋文帝取周而代之,竇氏憤憤不平地說:「恨我非男子,不能拯舅家禍。」竇毅立即掩其口道:「毋妄言,赤吾族!」 14竇毅感到其女與眾不同,不可隨意許配於人,必須認真擇婿,遂於門屏畫了兩隻孔雀,約定凡射兩箭能各中一孔雀目者,方可為婿。前後有數十人求婚,均未如願。後來,李淵連發兩箭,各中孔雀一目,竇毅喜悅異常,遂將其女嫁於李淵。
竇氏對李淵在政治上的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一次,隋煬帝看到李淵面部皺紋很多,遂呼他為「阿婆」。李淵悶悶不樂地回到家裡,竇氏問其原因何在,他遲遲不作回答,迫不得已,最後才很不高興地說:「帝目某為阿婆面。」聰明的竇氏立即相賀道:「這是吉兆。你襲封唐國公,『唐』之為言『堂』也,阿婆面是『當主』。」 15言外之意,當然是指李淵應做皇帝了。實際上這是竇氏幫助李淵提高了應變能力。
竇氏喜愛書法,所書與李淵書法類似,有人難以辨別。在政治上,他極力促進李淵事業有成。大業年間,李淵有駿馬數匹。竇氏勸李淵道:「上好鷹愛馬,公之所知,此堪進御,不可久留,人或言者,必為身累,願熟思之。」李淵猶豫不決,果然為煬帝所指責。不久,竇氏去世,終年四十五歲。李淵回憶竇氏的建議,深感竇氏很有見地,遂多次求取鷹犬進獻煬帝,頗得煬帝歡心,不久,李淵即升為將軍。於是,李淵流著眼淚對諸子說:「我早從汝母之言,居此官久矣。」 16由此可見,如果竇氏晚死數年,可能對李淵建唐有更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