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自古以來人類逐水草而居,嚮往安居樂業的生活,在史書上已經留下不少的記載。歷史上屢見不鮮的各民族之遷徙活動,無非是尋找一個能夠「生存」並適合居住的地方。
西元四世紀末葉,羅馬大帝國西方諸行省被蠻族侵略與征服,在基督教文明史上開啟了所謂「黑暗時期」(Dark Age),人民為避災禍,異地而居;這個時期一直延續到西元第十世紀,而無獨有偶,阿拉伯人在西元第七世紀的侵略與擴張,也使人民流離失所,一樣造成動盪不安。
現今二十一世紀了,同樣的事件,異地而演,不過這次的舞台不在歐洲,卻聚焦德國;由於伊斯蘭國(簡稱ISIS)的崛起,造成遍地烽火,人民四處逃難,擁向歐洲富裕的德國,使得國成為一個提供難民躲避災禍的最佳避風港。
至於「歐洲聯盟」(Europäische Union,簡稱EU)的龍頭老大─德國,才剛在一九九○年大肆慶祝分裂長達四十五年之後的再次統一(第一次的統一係於一八七一年由鐵血宰相俾斯麥領導),德國人都盼望從此之後平靜無波,過著和平安樂的日子,但卻在二○一五年下半年時,出現了一個「難民問題」,從伊朗、黎巴嫩、伊拉克、敘利亞、約旦等地,陸陸續續地擁入了上百萬的難民。難民千里跋涉,逃向他們心中的人間樂土─德國,但此時卻產生了一種怪現象,即有些人根本不是難民,卻為了要在德國過好日子,拚命學習敘利亞語,裝扮成難民,進入德國,申請難民庇護。
正當世人對這些難民寄以同情,除了捐獻之外,有點愛莫能助時,難民還是猶如一波波的潮水從四面八方擁入德國。
由於文化背景的差異極大,一些不法之徒的難民在德國造成轟動的社會案件,即二○一六年初在科隆(Köln)有一難民強姦德國女孩,讓德國人大為憤怒,因而有些人的同情心慢慢地消失了,梅克爾(A. Merkel)總理的「難民政策」備受質疑,這可由二○一六年三月十三日德國巴登─烏騰貝(Baden-Württemberg)、萊茵蘭─普法茲(Rheinland-Pfalz)和薩克森─安哈特(Sachsen-Anhalt)三大邦的議會選舉,CDU/CSU黨大大地失敗了,使得梅克爾總理的難民政策面臨嚴峻考驗,三邦政府全部下台,而反對梅克爾難民政策的一個新成立不久的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lternative für Deutschland,簡稱AfD)並不意外地讓人有跌破眼鏡的感覺,成為最大贏家。各邦選舉結果不但對傳統上維持各黨(即幾個黨)地聯盟執政產生了莫大的壓力與困難度,在全國性效應上,也為梅克爾堅持現行的「難民政策」帶來更大的壓力。因此AfD黨在此次的地方選舉獲得壓倒性的勝利,被歐、美媒體一致評為「極右派展現實力」的地方選舉。這結果也反映了德國人對「難民問題」的轉變。那麼難民問題會否給德國帶來一個機會,抑或會增加德國的負擔,而拖跨了德國的經濟?是危機還是轉機?當需全體國民嚴正以待。
本書將隨著時序的推移探討「難民」形成的背景和原因、及其逃亡路線。他們為什麼會選擇在德國定居?當前德國政府如何安置難民?德國人贊成或反對接收難民?其難民政策能否徹底的實行?對於這些問題,筆者也同德國友人談論了對「難民潮」的看法。
拙著承蒙臺灣商務印書館編輯部的策劃與提供不少寶貴的意見,在此致上謝意。本書係在教學之餘,倉促中撰寫完成。疏漏之處,在所難免,尚祈先進賢達,不吝指正。
賴麗琇 謹識
2017年7月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