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名稱:穆斯林與猶太少女:柏林納粹時代的救援紀實
VIDEO 這位埃及醫生以過人的膽識,緜密的白色謊言, 與無畏的勇氣展開救援…… 以發生在二戰期間充滿傳奇色彩的真實事件作為紀實報導, 不只打破宗教藩籬,更具人性光輝, 驚奇、迷人處更甚小說! •本書獲德國2018年「New Books in German」年度「非虛構類」選書。
•「一則打破宗教藩籬的救援故事,敘述得如此令人驚艷。」受德國媒體高度讚譽之作!
•台北國際書展德國館多次受邀來台的德國作家!
•《大審判家弗里茲‧鮑爾》作者最新力作!
林育立(駐德國記者)、蔡慶樺(作家)、鄭芳雄(教授) 等 真情力推
這則曲折精彩的紀實報導,不僅將二戰歷史上的事跡補上重要的闕漏,也呈現跨文化救援的真實面貌,宛如一道溫暖的光束,照亮人性!
作者廣泛收集資料並還原故事本來面貌,更為此遠赴埃及採訪,將納粹時期的柏林社會、幾乎無人知曉的動人故事、戲劇化的情節,忠實呈現。
來自埃及的阿拉伯醫生赫爾米於二戰期間始終住在柏林,為拯救猶太少女安娜˙博洛斯,用盡各種智慧與方法,努力不懈地在危急夾縫中,讓她喬裝為穆斯林並安排幫她安排假結婚等,在當時幾乎不可能有機會脫逃的種種險境中,使她奇蹟似地存活下來。他所成就的這場救援,不只徹底蒙騙納粹當局,更可視為一場成功的逆襲!他正是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Yad Vashem)的「國際正義人士」錄中,唯一的阿拉伯人穆罕默德˙赫爾米。書中不只爬梳穆斯林與猶太文化之間曾有過的溫情、交誼,也讓讀者一窺那幾乎被遺忘的歷史一角:威瑪時期柏林的中東風情,並成為具體彰顯當時以機智反抗德國境內納粹極權的真實案例。
本書特色 ‧ 發生在德國二戰殺戮中,一則鮮為人知的真實、跨文化救援的故事,可見人性光輝。
‧一部稀罕之作,可窺見納粹德國與穆斯林文化及其關聯。
‧作者以直逼小說的生動文字,紀實報導,並實地走訪書中人物足跡。
作者簡介:
羅南˙史坦格(Ronen Steinke) 1983年生於德國埃爾朗根(Erlangen),是《南德日報》(Süddeutsche Zeitung)的政論作家。他曾攻讀法學與犯罪學,並在前往海牙任職於「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前,曾任職於法律事務所與青少年監獄。他的博士論文以1945年至今的戰犯審判為研究主題,曾被《法蘭克福匯報》盛讚為「大師之作」。 他的第一本著作《大審判家弗里茲・鮑爾:看檢察總長如何翻轉德國的歷史》(Fritz Bauer: oder Auschwitz vor Gericht,2013),是德籍猶太裔檢察長弗里茲・鮑爾的傳記,並已成為他備受國際矚目的代表作(中文版,臺灣商務,2020年)。書中描述1960年代,檢察總長鮑爾如何憑藉過人的勇氣,在法蘭克福大審判中調查和起訴參與奧斯威辛集中營惡行的德國戰犯。此書後來也被改編成電影《大審判家》,影片亦獲獎無數。他的這部新作《穆斯林與猶太少女》(Der Muslim und die Jüdin: Die Geschichte einer Rettung in Berlin),甫出版即受各界讚譽,並於2018年獲選為「德國新書」(New Books in German)的年度「非虛構類」選書,獲德國重要媒體的一致好評。
譯者簡介:
闕旭玲 政大哲學系畢業,留學德國六年,於特里爾大學主修德文。現專事德文翻譯,譯有《極限LIMIT》、《丈量世界》、《我與康明斯基》、《綿羊偵探團》、《告別甘地》、《聊得有品味》等書。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媒體好評 納粹高壓統治前,穆斯林、猶太人與德國人曾和平共處很長一段時間,一九二八年啟用、迄今仍聳立在柏林威爾默斯多夫區的雙塔清真寺就是明證。南德日報記者羅南史坦深知仇恨動員的危險,走進當年柏林的阿拉伯社群,挖掘出這個充滿人性光輝的故事,激勵我們重新找回對話的勇氣。 ──林育立(駐德國記者) 德國前聯邦總統伍爾夫(Christian Wulff)曾多次強調「伊斯蘭也屬於德國的一部份」,引來激烈爭論。但是,讀過這本書的人應該會認同他的話。這個穆斯林醫師在柏林拯救猶太少女的故事,也是德國歷史中不該被遺忘的一部份。 ──蔡慶樺(作家) 羅南‧史坦格這位年輕作家原也是專業律師,不但鑽研過戰犯刑事法,又當過報社政論記者,且具有多國實地採訪經驗。在他的首作《大審判家弗里茲‧鮑爾》中,敘述生動緊湊,文筆精彩,讀來讓人感受到歷史的真實面和傳記文學的魅力,揭露出納粹德國史黑暗的一面,很值得推薦。 而在他這本新作《穆斯林與猶太少女》中,將發生於柏林的事件場景描寫得歷歷如繪,更引發讀者想瞭解作者是如何運用真實的傳記資料,勾勒出如此驚心的情節,重現穆斯林醫生致力幫助這位猶太少女存活的過程,使她從猶太詩人策蘭之詩〈死亡復格〉(Todesfuge)所描寫的絕境獲救重生。 ──鄭芳雄(教授) 「南德日報記者羅南˙史坦格將這一則根據史實卻令人震驚的故事描述得如此感人又獨樹一格。」 ──德國《西北日報》(Nordwest Zeitung) 「這則真實故事標記著猶太人和回教徒曾經有過的真摯情誼。」 ──回聲日報網(echo-online.de)/德國《達姆城回聲報》(Därmstädter Echo) 「赫爾米醫生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長久以來竟不為人知。」 ──《慕尼黑新聞報》(Münchner Nachrichten) 「憑藉著辦案般追根究底的精神,羅南˙史坦格仔細地比對了所有資料,一一訪談了相關人士。」 ──《紐倫堡新聞報》(Nürnberger Nachrichten) 「……如此扣人心弦又資料詳實的歷史記錄,描述了援救安娜˙博洛(Anna Boros)的精采故事……」 ───柏林aviva婦女雜誌網(aviva-berlin.de) 「一則打破宗教藩籬的救援故事,敘述得如此令人驚艷。」 ───德國廣播電台(Deutschlandfunk) •本書獲德國2018年「New Books in German」年度「非虛構類」選書外,並獲德國重要媒體力推: 德國《西北日報》(Nordwest Zeitung) 德國《達姆城回聲報》(Därmstädter Echo) 《慕尼黑新聞報》(Münchner Nachrichten) 《紐倫堡新聞報》(Nürnberger Nachrichten) 柏林aviva婦女雜誌網(aviva-berlin.de) 德國廣播電台(Deutschlandfunk)……
媒體推薦:媒體好評 納粹高壓統治前,穆斯林、猶太人與德國人曾和平共處很長一段時間,一九二八年啟用、迄今仍聳立在柏林威爾默斯多夫區的雙塔清真寺就是明證。南德日報記者羅南史坦深知仇恨動員的危險,走進當年柏林的阿拉伯社群,挖掘出這個充滿人性光輝的故事,激勵我們重新找回對話的勇氣。 ──林育立(駐德國記者) 德國前聯邦總統伍爾夫(Christian Wulff)曾多次強調「伊斯蘭也屬於德國的一部份」,引來激烈爭論。但是,讀過這本書的人應該會認同他的話。這個穆斯林醫師在柏林拯救猶太少女的故事,也是德國歷史中不該被遺忘的一部...
章節試閱
選摘 「有些女人喜歡懷裡抱著隻迷你鬥牛犬。有些女人愛在臉上掛個單片眼鏡。有些則特意造訪三教九流聚集的地窖酒吧。還有些專挑充滿異國情調的宗教去信仰。」專欄作家「侏儒妖」(Rumpelstilzchen)在報上寫道;侏儒妖本名阿道夫˙史坦恩(Adolf Stein,1871-1945),乃威瑪時期《柏林地方日報》(Berliner Lokalanzeiger)的知名愛國記者。據其描述,當時不僅印度性靈導師克里希那穆提(Krishnamurti)的學說在帝國首都開始風行,連建在柏林郊區弗羅瑙(Frohnau)的寺廟 亦常見佛教徒出入。不過,一九二八年,侏儒妖在專欄裡寫下的結論卻是:「西柏林當時最時髦和最風雅的,當屬伊斯蘭教。」 一九四三年秋,幾名蓋世太保盛氣凌人的踏進一名埃及醫生位於夏洛騰堡(Charlottenburg)的診所,一進門便看見了一名穆斯林女孩。她坐在接待室內,正在整理要送驗的血液和尿液樣本。圓圓的臉上一雙慧黠的眼(侏儒妖肯定會說,這雙眼「平靜透徹得猶如彌賽亞之眼」),皮膚白皙。 一頭深色捲髮被女孩用薄薄的頭巾圍起,她笑起來時會露出甜甜的酒窩。她很愛笑,即便蓋世太保當前,依舊笑臉迎人。「她總顯得精力充沛,非常健康。」後來的人追述道。 她長得高挑而漂亮。至於其他方面則不太好形容。東方氣質,兼具南國風情,總圍著頭巾。嗯,該怎麼說呢?總之,這個年輕女孩進退有據,舉止合宜,沒錯,這麼形容她就對了。但用這句話來稱讚穆罕默德˙赫爾米(Mohammed Helmy)醫生的這名穆斯林女助理,雖然貼切,但貼切的程度卻遠超過眾人所知。 蓋世太保吆喝著進門──叫你們老闆出來,立刻!──,年輕女孩謙恭有禮的引導他們坐下,並說請稍待片刻。當然,我們的醫生馬上就出來。我們很樂意配合,大家都曉得這是分內之事嘛。 年輕女孩跟裡頭的醫生一樣,都說著一口流利的德文,毫無口音。她雖然有個阿拉伯名字,卻是個對德國人而言很容易發音的名字:娜迪亞(Nadja)。如果有人問起她的來歷,她總說:她跟醫生是親戚,是他的姪女。 蓋世太保開始隨意翻看抽屜和櫃子,接著又一臉懷疑的闖進候診室,將簾子一把拉開,隨機兇悍地命人出示證件──至於娜迪亞,一如眾人所見,她一直隨侍在後,和蓋世太保保持著適當的距離,恰如其分地從旁協助,安靜而不起眼。 兩年來,火車一班班地開往滅絕營。一九四一年十月十八日,一個寒風刺骨的秋日,驅逐行動在柏林拉開了序幕。數百名來自莫阿比特區(Moabit)、夏洛騰堡、哈倫湖(Halensee)的猶太男子被迫走入街頭,頂著滂沱大雨穿過柏林的街道、廣場,行經選帝侯大道(Kurfuerstendamm),去到格呂內瓦爾德(Grunewald)火車站。 如今,蓋世太保要搜捕的正是那些偷偷躲起來,依舊逗留在此的人。有上千名猶太人仍藏身柏林,大多流離失所,餐風露宿,不是棲身橋下,就是睡在森林裡,有些人則徘徊於輕軌沿線,等夜深了,輕軌停駛了,再到車站大廳或廁所內尋一暫時安眠之處。 蓋世太保已經不只一次現身於夏洛騰堡的這間診所,每次來都要求要見當家的穆斯林醫師,盤問內容多次鎖定一名失蹤的猶太少女……
選摘 「有些女人喜歡懷裡抱著隻迷你鬥牛犬。有些女人愛在臉上掛個單片眼鏡。有些則特意造訪三教九流聚集的地窖酒吧。還有些專挑充滿異國情調的宗教去信仰。」專欄作家「侏儒妖」(Rumpelstilzchen)在報上寫道;侏儒妖本名阿道夫˙史坦恩(Adolf Stein,1871-1945),乃威瑪時期《柏林地方日報》(Berliner Lokalanzeiger)的知名愛國記者。據其描述,當時不僅印度性靈導師克里希那穆提(Krishnamurti)的學說在帝國首都開始風行,連建在柏林郊區弗羅瑙(Frohnau)的寺廟 亦常見佛教徒出入。不過,一九二八年,侏儒妖在專欄裡寫下的結論卻...
作者序
給台灣中文版讀者 六年前我在德國報紙上看到一則簡短的新聞。那則新聞跟這本書的故事有關。新聞內容雖然僅只短短數行,卻令我為之著迷,不僅印象深刻,還讓我著魔般地完全被吸引。 新聞的內容是:七十年前,我的家鄉德國被殺人魔、獨裁者所統治,卻有一名外國人憑藉過人的勇氣,挺身而出,保護並搭救了一位猶太少女。 多年後,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Yad Vashem)希望表揚此人的英雄事蹟。他是一名埃及的阿拉伯人,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想要對他冒著生命危險拯救猶太人的義舉,致上最高敬意。館方寫信給這名阿拉伯英雄的後代,希望向他們表達誠摯謝意。 對方的回答竟是:不用了,謝謝。他們不想跟這件事扯上關係。他們不願意接受表揚,因為──要表揚其先人的機構是以色列單位。多麼令人傷心和惋惜啊!如今阿拉伯世界的政治氛圍是如此的仇視猶太人和以色列。德國境內的氣氛亦然,總是容易動輒得咎,敏感異常。 這則拯救猶太人的英勇事蹟──如今幾乎被人遺忘──但我卻對這則新聞久久不能忘懷。因為我覺得這麼一個充滿勇氣與人性光輝的故事,不該有如此令人遺憾的結局,於是開始研究和調查。 為了進一步了解這段史實,我從檔案入手。除了書面資料外,不久之後我更起而行,搭機遠赴埃及。我想了解身為英雄的後代,為什麼他們對這件事如此冷漠。我滿懷虔誠與敬意的去見他們,由衷盼望這則史實能為我們搭起互信、互諒的橋樑。 至今我依舊秉持著這樣的信念與盼望。令人欣慰的是這個故事、這則史實,後來真的發揮了橋樑的作用。本書自2017年在德國出版至今,已引起無數令人振奮的迴響與熱議。我由衷希望這僅是開端。我期盼這則故事能持續帶動風潮,讓全世界的讀者都能對國與國之間,宗教與宗教之間的成見,有所警省與反思。 羅南˙史坦格(Ronen Steinke) 2019年八月於德國柏林
給台灣中文版讀者 六年前我在德國報紙上看到一則簡短的新聞。那則新聞跟這本書的故事有關。新聞內容雖然僅只短短數行,卻令我為之著迷,不僅印象深刻,還讓我著魔般地完全被吸引。 新聞的內容是:七十年前,我的家鄉德國被殺人魔、獨裁者所統治,卻有一名外國人憑藉過人的勇氣,挺身而出,保護並搭救了一位猶太少女。 多年後,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Yad Vashem)希望表揚此人的英雄事蹟。他是一名埃及的阿拉伯人,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想要對他冒著生命危險拯救猶太人的義舉,致上最高敬意。館方寫信給這名阿拉伯英雄的後代,希望...
目錄
作者序:給台灣中文版讀者 中東與柏林之間 1943年秋,幾名蓋世太保盛氣凌人地踏進一名埃及醫生位於夏洛騰堡的診所,一進門便看見了一名穆斯林女孩。…… 到府拜訪 那天穆罕默德˙赫爾米醫生和少女安娜第一次見到彼此。當天給她的感覺就是尷尬…… 茶香四溢 為什麼剛好會是這個阿拉伯人?安娜的祖母思忖著。柏林的阿拉伯人──只是個很小的圈子…… 劃歸「與我同類」 納粹政府必須做出決定,阿拉伯人如果不是「與我同類」就只能是「非我族類」…… 肆無忌憚 很多時候醫院都是政治的豁免地,可自外於意識形態爭議之外。但此時此地,赫爾米卻必須具有政治敏感度…… 「立刻逮捕!」 赫爾米的醫院同事,無論是衝鋒隊員或納粹黨員,終於如願以償地把他趕出醫院了…… 不抱希望了──隱身於世 赫爾米一臉堅決地對安娜的祖母說,絕不能再受蓋世太保的欺騙…… 一項大膽的計劃 改名娜迪亞是赫爾米醫生的主意,此舉之意宛如收養。安娜首次披上頭巾…… 人前毫不起眼 赫爾米醫生有時會故意用阿拉伯文對她說話,安娜會裝出一副完全聽懂了的樣子…… 入虎穴 親衛隊偏偏指名要赫爾米醫生和其助理「娜迪亞」來這裡。他們的座車停在阿爾布雷希特王子旅館前的那一刻,心情忐忑…… 一夕變身穆斯林 他擬定了一項計畫,打算藉此一勞永逸的解決安娜的困境。現在要做的就是:讓安娜正式成為伊斯蘭教徒…… 假結婚 「伊斯蘭教婚禮」,赫爾米在證書上寫下。這必須是一場以宗教為名的婚禮,否則沒有用。…… 蓋世太保步步進逼 1943年六月底,首先是戶政機關寄來駁回結婚的通知,不久之後更棘手的通知來了…… 最後的謊言 這天是星期日的傍晚,安娜一家人正在赫爾米的住處聚會,卻突然有人敲門。年輕男子臉上滿是瘀青和血跡。…… 前往開羅 如今在開羅的舊猶太區裡唯一能找到猶太教堂只有這間,鼎盛時期這裡曾有十五間猶太教堂。…… 人物簡介 年表 註釋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謝辭
作者序:給台灣中文版讀者 中東與柏林之間 1943年秋,幾名蓋世太保盛氣凌人地踏進一名埃及醫生位於夏洛騰堡的診所,一進門便看見了一名穆斯林女孩。…… 到府拜訪 那天穆罕默德˙赫爾米醫生和少女安娜第一次見到彼此。當天給她的感覺就是尷尬…… 茶香四溢 為什麼剛好會是這個阿拉伯人?安娜的祖母思忖著。柏林的阿拉伯人──只是個很小的圈子…… 劃歸「與我同類」 納粹政府必須做出決定,阿拉伯人如果不是「與我同類」就只能是「非我族類」…… 肆無忌憚 很多時候醫院都是政治的豁免地,可自外於意識形態爭議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