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13 項符合

城牆:從萬里長城到柏林圍牆,一部血與磚打造的人類文明史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1 則評論
 作者講述超過四千年、橫跨歐、亞...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1/09/30
作者講述超過四千年、橫跨歐、亞、非、美四大洲的城牆歷史,見解精闢又不會太艱澀或枯燥,是相當了不起的傑作。 城牆可謂文明的搖籃,在城牆的保護下,人們才能安居樂業,發展各項農業、工藝、科學、藝術等象徵文明的產業,作者更稱城牆是通往文明的必經之路,沒有城牆,人們只能活在恐懼中,隨時準...
城牆:從萬里長城到柏林圍牆,一部血與磚打造的人類文明史 城牆:從萬里長城到柏林圍牆,一部血與磚打造的人類文明史

作者:大衛.弗萊 / 譯者:韓翔中 
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05-04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圖書名稱:城牆:從萬里長城到柏林圍牆,一部血與磚打造的人類文明史

內容簡介

從羅馬帝國到蘇聯、從秦始皇到川普
城牆有多老,文明就有多久,人類的故事就是劃界的歷史!
美國BookAuthority權威書評網站評選2020年最佳歷史書籍!
        
  泥沙終將沖刷一切,兩河流域諸王為何花一生築牆?
  戍衛邊塞多勞苦,羅馬傭兵為何只在乎啤酒夠不夠喝?
  嚮往城內資源,成吉思汗為何嚴禁後代建造城牆?
  明知擋不住德軍,法國為何執迷於馬其諾防線?
  要認識人類文明,先從了解如何劃界開始,
  歷史從未終結,柏林圍牆倒下的那一刻,新的隔閡早已興起!

  古今東西的城牆總伴隨城市、國家與帝國的興起。每當有人說築牆是對人民的壓迫,總會有人呼籲要打造更新、更高、更長的屏障。

  築牆熱潮在21世紀復興,號稱是為了防堵恐怖主義、大規模移民、非法毒品。在這個全球無國界的數位時代,各地卻出現70多座邊界壁壘,將人群分隔得更加徹底。

  美國杜克大學歷史學博士大衛.弗萊結合史料文獻與考古經驗,帶領讀者漫步牆頭,走入這場古今城牆巡禮。爬梳5千年歷史長河中,城牆如何左右政經局勢、思想文化、日常生活,並形塑現代社會的樣貌。並思考在新保守主義盛行的當代,我們該如何自處?

  或許,築起藩籬的從來都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

好評推薦

  李修平|中研院史語所助研究員  專文導讀
  陳建守|「說書 Speaking of Books」創辦人
  楊肅獻|臺灣大學歷史系系主任
  周惠民|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
  葉 浩|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兼所長
  蔡慶樺|作家、外交官
  謝哲青|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神奇海獅|歷史說書人

  「從西元前兩千年到川普的美墨圍牆,一部完整的邊界城牆簡史。」──《BBC歷史雜誌》(BBC World History)

  「牆不只阻敵在外,歷史顯示它也形塑了城內的人。」──《時代雜誌》(Time)

  「大衛.弗萊辯才無礙……擅長將史料和考古證據化為動人文章,他的書寫和城牆上留下的銘文一樣明晰。」──《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探訪城牆及其建造者(也包含他們的不滿)的精實歷史之旅。發人深省、字字珠璣,針對如今這個星球上處處高聳的城牆,完全一語中的。」──《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本書從外而內翻轉了四千年的歷史。他關注的不是文明的中心,而是闡明文明碰撞的邊界。從上古的美索不達米亞、古羅馬,再到如今的美國總統川普,大衛.弗萊的史觀巧妙獨特,為今日的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傑克.魏澤福(Jack Weatherford)|國際暢銷書《蒙古帝國三部曲》作者

  「幽默奧妙的探索,直探歷史角力的中心──我們對安全與自由的渴求。以新穎的視角搭配精彩的情節,弗萊描繪了人類對城牆的矛盾之情:雖說是恐懼建造了城牆,但唯有在牆後,文明才得以發展。」──拉爾斯.布朗沃思(Lars Brownworth)|《中古歐洲三部曲》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大衛.弗萊(David Frye, 1960-)


  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歷史學博士,為歷史學家、大學教授與專欄作家。目前任教於東康乃狄克州立大學(Eastern Connecticut State University),教授歐洲上古史與中古史,並參與許多國際性的考古挖掘研究。

  他是知名的歷史學家,美國CNBC、Discovery 頻道、科學頻道(the Science Channel)、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ic)、歷史頻道(the History Channel)、BBC 廣播(BBC Radio)、《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滾石》(Rolling Stone)、《連線》(Wired)等知名媒體皆時常徵詢他的觀點。他的文章散見於許多學術期刊、報刊雜誌,例如美國知名文學雜誌《麥斯威尼》(McSweeney’s)、《時代雜誌》(Time)、《BBC歷史雜誌》(BBC World History)、美國《軍事史季刊》(MHQ),並在熱門部落格平台Medium上開設專欄。

  本書是他的第一本著作,出版前便備受矚目,英國、西班牙、義大利、波蘭、香港、韓國等爭相簽下版權,2018年出版後更廣受好評,書中探究「文明是否因城牆而得以存在?」「我們能在無牆的狀態下生活嗎?」等問題引發熱烈迴響,為世界文明史開拓了嶄新的視野。

譯者簡介

韓翔中


  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士、歷史所碩士;臺灣大學哲學所博士生。譯作有《英倫視野下的歐洲史:從希臘雅典的榮光到普丁崛起,全新觀點和幽默解讀》(臺灣商務,2020.03)。
 
 

目錄

導讀 認識城牆。然後,爬過去|李修平
相關年表
導論:一道面向荒野的城牆

第一部    築牆者與野蠻人
文明的助產士:歷史破曉時分的築牆者
建,還是不建?
「築牆聲酸嘶,漢月傍城低」
築牆者與戰士:城牆外的生活

第二部:城牆的繁華盛世
城牆盛世的序幕:亞歷山大的城門
連接歐亞的城牆:史坦因與張騫的交會
哈德良長城:東西城牆遙相望
失樂園
城牆後的失防
專制統治者與城牆的循環宿命
〈啟示錄〉:鐵騎下的城牆

第三部:世界的轉型
恐怖轟炸:文明的陷落
「佩爾」之外:戰鬥民族的逆襲
傷心小站:新世界的野蠻人

第四部:象徵的破碎
最後的戰役
「該死的牆比戰爭好太多了」
終章:「愛你的鄰居,但別撤下你的藩籬」

致謝
原文註釋


 
 



認識城牆。然後,爬過去。
李修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對古代的草原民族來說,中國歷代的長城乃是堅固的壁壘;而對被歷代帝國徵召的工人而言,長城象徵著壓迫。對遙遠的羅馬人來講,長城或許是個羅馬皇帝會想與之較勁的典範;而對從未見過長城、不知長城歷史、不知它究竟在何處的百萬歐亞大陸人民而言,萬里長城是神話的題材……。
    
  一提起城牆,你會想到什麼?對於華人而言,我們很容易聯想到蜿蜒於中國北方的萬里長城。長城內是山明水秀、安土重遷的農業帝國;長城外是乾旱蠻荒、剽悍凶猛的游牧社會。自東周以降,這道據說從外太空唯一可見的世界奇觀,將東亞大陸攔腰截斷,一分為二,以防止北方的粗獷鐵蹄,侵擾南方的典雅文明。然而,這道由磚石夯土堆砌而成的人造邊界,卻無法有效隔絕兩個世界的互動。而南北之間的衝突與妥協,更是中國兩千餘年來歷史發展的基調。至於伴隨這道屹立千年、歷經風霜的人類遺產,是淒涼哀怨的民間傳說,與文人騷客的邊塞詩歌。這是一般人對城牆的認識與想像。

    對於考古學家來說,城牆是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標誌之一。考古學家的看家本領是「藉物識人」,也就是透過深埋地底的殘磚斷瓦,逐步拼湊古人活動的點點滴滴。面對發掘出土的城牆,考古學家試圖解答一連串的問題。例如,城牆建於何時何地?築牆材料、建築技術與牆體結構為何?築牆需要花費多少人力?這些人力又來自何處?為何修建城牆?到底是什麼樣的社會組織、政治結構與經濟型態,才能有效地統籌龐大的資源來修築城牆?最後,城牆於何時又為何廢棄?當然,考古學家還會追問另一些與城牆相關的問題。例如,城牆的興建是否真能阻擋牆內牆外的人群、物資與文化的交流?這一系列嚴肅的討論,見於專業的學術論文,普羅大眾不一定感興趣。然而,如何將學術象牙塔內艱澀的研究成果,轉譯成平易近人、深具啟發,卻又不落俗套的有趣知識,則是專業研究者的挑戰。在你眼前的,正是這樣的一本書。

    本書的作者大衛.弗萊(David Frye),是美國東康乃狄克州立大學(Eastern Connecticut State University)歷史系教授,研究領域為古代歐洲史。雖然弗萊是一名歷史學家,但因研究興趣使然,他曾經數次參加與古羅馬帝國有關考古工作,包括位於英格蘭北部的哈德良長城附近的遺址,與位於羅馬尼亞的古羅馬時代的邊界城市。這些考古工作的經驗,啟發了他探究城牆歷史的興趣。雖然考古遺址的城牆,激發弗萊撰寫本書,但城牆本身,終究只是個引子。透過城牆,弗萊試圖勾勒人類大歷史發展的變與不變。變的是時空與事件,不變的是人性與心態。

  翻閱本書目錄,我們便會立即發現,藉由城牆,弗萊要談的是一個上下四千年、橫跨全球的龐大故事。除了我們熟知的萬里長城,在今天的伊拉克、敘利亞、埃及、伊朗、希臘、土耳其、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烏克蘭、俄羅斯、不列顛、阿爾及利亞、利比亞、亞塞拜然、烏茲別克、阿富汗、朝鮮,甚至在被稱為「新大陸」的瓜地馬拉與秘魯,千百年前,均先後修建起高聳雄偉的城牆。然而,諷刺的是,這些傾各國之力所修築的人工屏障,最終仍敵不過「非我族類」一次又一次猛烈的侵襲而倒塌。原來,城牆內外的衝突,不只專屬於中國,而是全球人類共同面臨的歷史難題。

  然而,城牆不僅存在於遙遠的古代,在飛機發明後的二十世紀,世界各地仍不斷修築城牆。在本書中,弗萊也談到近代的城牆,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國修築的「馬奇諾防線」(Maginot Line),以及一九六一年所修建標誌冷戰時代的柏林圍牆。儘管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輕易地繞過馬奇諾防線,迅速占領法國,而柏林圍牆也在追求自由民主的歷史浪潮中倒下,證明城牆在當代世界的無能為力。然而,出人意料,在進入千禧年之後,正如弗萊所言,全世界又進入了「牆的第二盛世」(Second Age of Walls),大規模的移民潮與伊斯蘭的恐怖主義是主要原因。一個常在電視新聞中看到的例子,就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美墨邊界所蓋起「又大又漂亮的牆」。原來,萬里長城不只是過去式,更是現在進行式,而且愈蓋愈高,愈建愈長。

  城牆的修築是既存事實,而與城牆有關的事件則終成歷史。本書除了論及城牆及其歷史,弗萊更描繪城牆的意義與隱喻,以及不同社會、文化看待城牆的心態。以古希臘為例,對大多數生活於城邦內的人們而言,城牆象徵安全與隔絕。築牆者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藉由修建城牆,阻擋外來入侵。城牆也是文明與野蠻、豐碩與荒蕪、安全與危險的分界。這是城內人的想法。然而,斯巴達人調侃城牆為「女人區」,視其為軟弱的象徵,因而拒絕築城。弗萊在評論此事時寫到:「活得開闊沒有城牆的斯巴達人,反而一點自由都沒有……相對而言,雅典人雖然興築了城牆,而在城牆裡頭的,竟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人群……。」其實,兩造之間,孰是孰非,各有其理。不過這樣的爭辯,卻也提醒我們,必須嘗試透過不同的觀點來理解事情,並從中汲取智慧。我猜,閱讀本書的你我,大概都自詡為城內人吧。不過,歷史的教訓卻告訴我們一個不爭的事實:沒有一座城牆,能真正抵擋外來者的入侵。如果我們能早點意識到這個結局,並且開始嘗試理解城外人的思維方式,或許我們的未來,會發展出不同的局面。

  在寫這篇導讀時,正值二○二○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全球之際。為了防止肺炎傳染,人人都戴起口罩。這個長方形的口罩,正是保護我們染疫的城牆。口罩隱喻了安全,卻也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雖然這堵健康之牆,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絕了病毒大軍對於我們的侵襲,但只依賴口罩,顯然不夠,還需要其它的配套措施,才能避免染疫,比如經常洗手,少到人群聚集之地,並且有充足的飲食與睡眠,以提升免疫力。正好比如果僅修建高大堅實的城牆,而對入侵者沒有正確的認識,並輔以其他適當的防範措施,將自陷於危險之境。或許,在這個特殊的時刻閱讀本書,遊走字裡行間,更能同情共感築牆者的心態與處境吧。

  在本書開頭,弗萊提出了一個貫穿全書的問題:「築牆者是誰?」在回顧人類四千年的築牆史後,弗萊給了以下答案:「築牆者是我們。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的確,在過往歷史中,城牆是安全的邊際、文明的邊界。然而,身為築牆者的我們,卻也劃地自限,阻礙人類向外探索的好奇心。除了觸手可及的城牆外,其實,在每個人心中,因著不同的家庭、社會與文化等,我們都築起一座座心牆。牆內是我們辛苦營造的舒適圈,但牆外則是被我們視為不重要、不知道、很危險、沒價值的異域。不過,唯有翻越城牆,我們才有可能戰勝自以為是的無知。你願意接受挑戰,跨過自己修築的那堵城牆,並探索新世界嗎?閱讀本書,正是挑戰自己的起點。
 
於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大樓六○八研究室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532661
  • 叢書系列: 歷史.世界史
  • 規格:平裝 / 368頁 / 17 x 23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圖書評論 -   評分:
 作者講述超過四千年、橫跨歐、亞...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1/09/30
作者講述超過四千年、橫跨歐、亞、非、美四大洲的城牆歷史,見解精闢又不會太艱澀或枯燥,是相當了不起的傑作。
城牆可謂文明的搖籃,在城牆的保護下,人們才能安居樂業,發展各項農業、工藝、科學、藝術等象徵文明的產業,作者更稱城牆是通往文明的必經之路,沒有城牆,人們只能活在恐懼中,隨時準備迎戰剽悍的蠻族,無暇發展更精緻的文化。城牆也是「文明人」恐懼蠻族的具體象徵,伏爾泰就稱呼萬里長城為「恐懼的紀念碑」。
這本書最可貴的是,作者並不只從文明的築牆者這端解釋歷史,他也置身城牆的另一端,從不願被城牆與文明馴服的蠻族眼中看待歷史。住在城牆內的人們寧願勞動也不要打仗,而在城牆外恣意呼嘯的人們寧願打仗也不要勞動。這些剽悍的民族自小就接受戰爭訓練,他們蔑視住在城牆內的人們,認為他們的男人只做些女人做的事而不肯打仗,斯巴達人便戲稱城牆內的區域為「女人區」。
世界各地各種獨自發展的文明,幾乎不能免於落入這樣的循環:文明人建牆、牆被蠻族攻破、文明人再建牆、牆又被蠻族攻破……直到後來蠻族再也不能抗拒人的本性,在追求物質享受的過程中慢慢被同化,自此文明人建牆抵禦蠻族入侵的史觀開始扭轉,在新大陸,反而是文明人帶著砲火攻克原住民所築的城牆。
守城者打的是一場必敗無疑的仗,從君士坦丁堡城牆在1453年被土耳其人的大砲攻破開始,城牆就再也無法保障城市的安全,就算是萬里長城這樣浩大的邊界城牆,面對轟炸機也是束手無策。
城牆看似成為過時的產物,正準備從歷史的舞台謝幕,另一種象徵意義的牆卻出現了。這些牆被設立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抵擋敵人的入侵,而是對抗手無寸鐵的人民,例如防止東德人民逃跑的柏林圍牆,以及防範伊斯蘭恐怖主義與非法移民的城牆。現代築牆技術自然不是古老城牆能比擬,築牆的速度更快、需要的人力更少,牆也更堅固、更長,並配有高科技設備進行監視與防禦,不像過去築牆、維護牆體和守衛邊疆的費用幾乎會耗盡各大帝國的國庫。
作者稱西元兩千年後迎來「牆的第二盛世」,起先只是中東地區和印度紛紛築牆防範恐怖主義和移民,當移民無法順利進入他們常去的阿拉伯、以色列、印度時,他們開始將目標轉向歐洲。雖然他們的目標主要是西歐,但成為必經之地的南歐和東歐不堪其擾,也築起了城牆,希臘築牆後,有效減少了90%的移民,其他歐洲國家紛紛起而效尤,匈牙利在築牆前最多一天有高達一萬名移民湧入,築牆後平均每天只剩40名。美墨間的非法移民與毒品問題在川普聲稱要造牆後獲得廣大的關注,但其實美國更早之前就在美墨邊界築牆了。
作者文筆流暢,在不同的主題間切換得行雲流水,卻仍然保有清晰的架構,間或摻雜一些作者的小幽默,有時會出現見解獨到、既美麗又有智慧的文句,是這本書我很喜歡的部分。例如:「不妨把城牆想像成一座巨大久遠的石造時間軸,一端住的是古人,另一端住的是現代人,但這兩種人總是住在城牆的同一面,與另一側看不見的敵人對峙。」
雖然我覺得這是一本難得的傑作,但中譯本真是毀了這本書,讀得非常惱火。自我有印象以來好像沒看過錯字這麼多的書,這就算了,譯文非常不通順,充斥著不符合中文語法的翻譯句,也很多詞不達意的用詞和贅字,有時候譯文甚至會表達出明顯跟原文相反的意思。譯註很多,我很感謝譯者願意花時間註解補充典故(作者用典不少),或是解釋他譯不出的雙關語,但有一種譯註我覺得非常奇怪,這種註解完全無關於翻譯,是譯者自己試圖解釋作者表達比較模稜兩可的文句,我個人認為作者會這樣表達,就是要讀者自己去思考,譯者把它寫進譯註非常奇怪,更不用說譯者的想法並不能代表讀者的想法,甚至可能根本不是作者的想法,所以做這種註解我覺得很不妥當。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沒權力也能有影響力
66折: $ 238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向文字深邃處摘星:華語文學評論集
66折: $ 198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葛瑞的囧日記9-12集套書
作者:傑夫.肯尼
出版社:未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03-30
66折: $ 1003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張忠謀自傳全集(上下冊)
作者:張忠謀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11-29
$ 869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尋找安全的家:結構技師蔡榮根教你選好宅
作者:蔡榮根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10-30
$ 355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張忠謀自傳:上冊 一九三一 ── 一九六四
作者:張忠謀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29
$ 276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貓卡龍》2025年掛曆【臺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
作者:臺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黃宇璇/劉智豪/陳婕瑀/李懿芳
出版社:最新期數:最新一期出版日期:出刊頻率:出刊類型:紙製用品>時效日/月/掛/桌曆選擇訂閱期數:完成付款後,新訂戶將由目前最新一期寄發,續訂戶若已取得最新一期,則會從下一期繼續寄發。×Previous
$ 280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圖解麵包辭典:新鮮、好吃又實用,麵包迷必收藏的的麵包知識百科
作者:麵包與洋蔥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24-12-11
$ 315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海洋守護隊,啟航!
作者:呂育修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19
$ 245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套書】膽大黨1-15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4-11-30
$ 1375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甜蜜的男子11完
作者:Haejin
出版社:平心出版(欣燦連)
出版日期:2024-12-26
$ 253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