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世界上有兩本書是我最愛好的:一本是中國的《莊子》,另一本是德國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Thus Spake Zarathustra),後者比前者更為適合於我現在的生活與個性。在查拉圖斯特拉面前,每個人都會覺得像面對一面鏡子,你會發現真實的自我,你會感到生命力的奔放,你會親歷無限的提昇力量,在你的心靈深處激盪著。因此,尼采的著作是人人都可讀、人人都該讀的。
二十世紀初,尼采思想被誤用而掀起了政壇上的軒然大波,從此為世人所矚目。到了今天,幸而學者們已經能夠冷靜地從他的著作中吸取他的精義,從而發現其中的重要性:尼采提出上帝的死亡與自我的超昇,並且表現衝創的意志與奮鬥的精神,同時還體驗到人類強烈的「孤獨」感。這些都構成為現代哲學與現代文學的內在意義與中心問題。
現代的思想界中,幾乎很少不受尼采哲學的影響。當代存在主義大家雅思培(Jaspers)和海德格(Heidegger),都是研究尼采最有名的學人。就拿中國來說,最早的王國維、魯迅、陳獨秀和後來哲學界的方東美、李石岑諸位先生,都受到尼采思想的感染。
尼采思想的偉大處,在於把人的力量視為一切創造的本源,他歌頌生命、奮進與超越。在經歷傳統哲學唯理的獨斷觀念重壓之後,尼采的精神不啻是一種醒覺的訊號,尤其是在霸權主義猖獗,生存意識糾結紛亂的今天,對於尼采的思想,我們有重新認識的必要,這也是我寫本書的最大動機了。
一九六二年於臺灣大學哲學系
生活和著作
一 澎湃的思潮
「我的時間尚未來到;有些人要死後才出生。」尼采(Nietzsche)在孤寂中仍能掌握他的自信,而投下這樣的豪語。果然,他有自知之明:當他一九○○年辭世,死亡的腳步剛踏進二十世紀的門欄,這半個世紀的歷史便跌入了他思潮的震撼之中。
一八八八年,一位卓著的丹麥文學批評家布蘭德(George Brandes)在哥本哈根首次講授尼采,從此他的聲名便像烈火一般地傳播開來,報章雜誌爭論著他的影響,討論他和當代思潮與聞人的關係——叔本華(Schopenhauer)的哲學、達爾文(Darwin)的進化論(Evolution)、華格納(Wagner)的音樂、齊克果(Kierkegaard)的實存概念、希特勒(Hitler)的政權、基督教、心理分析、現代德國詩壇、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存在哲學……,有關尼采論說,成千累萬的書湧現於世!
尼采的影響是澎湃而多面的,正因此,對於他的讚譽與指責也便交相飛來。當希特勒把尼采整套著作作為賀禮送給墨索里尼(Mussolini)時,尼采的聲名高峯迭起,而他的學說被曲解也隨著到達了最高潮。此後,一般人對他學說中的重要觀念均產生極大的誤解:納粹(Nazi)故意歪曲他的思想,用他作為發動霸權爭奪戰的代言人,於是,美國的杜威(Dewey)、法國的柏格森(Bergson),以及英國的羅素(Russell)和《查特萊夫人的情人》(Lady Chatterley's Lover)的作者勞倫斯(D. H. Lawrence),通通起來駁斥尼采的思想。有些因自己思想出發點的不同而抨擊他;有些是基於愛國心的政治宣傳而誣蔑他。然而英美法思想家的謾罵,一如德國人的歌頌——都是出於斷章取義。斷章取義的詞句往往和尼采的原意完全相反。他們的曲解和誤解,使得生前飽受冷漠的尼采,死後卻一直被熱烘著。
現在,我們要在熱烘的聲浪中,冷靜下來,從這位震撼著二十世紀思想界的怪傑的著作中,逐一探討他的本意。
二 大學生活
尼采的思想,可說是他性格和經驗的產物,那麼,首先讓我們談一些他的生活背景,從這裏開始來增加我們對他著作的了解。
尼采出身於宗教家庭,據說他的祖先七代都是牧師。他父親曾任普魯士王國(Kingdom of Prussia)四個公主的教師,因著他和威廉四世的關係,定居在洛肯(Rocken)村,不久便在該區擔任牧師之職。尼采生出來才四歲,父親不幸墜車震傷,延長了一年的生命便去世了。喪後,尼采在他母親的懷抱裏離開故鄉遷往南堡(Naumburg)。這時圍繞著他周身的,都是女人——母親、妹妹、祖母,和兩個姑姑。外在的世界,在戰火的動盪中喘息著,尼采卻生活在一片祥和平靜的氣氛中。
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兩點奇特的事實:一、尼采生於宗教的氣氛中,日後卻成為舉世聞名的反基督教的人。二、尼采在女人的周圍與養育中長大,日後卻成為堅決的反女性主義者。
尼采十四歲進入普夫達(Pforta)中學,課程都是古典的,訓練很嚴格。這學校出了很多偉人,如詩人和劇作家諾瓦利斯(Novalis),語言學家和研究莎士比亞(Shakespeare)的學者施勒格爾(Schlegel),以及哲學家和愛國者費希特(Fichte)。
這時的尼采,除了理智的發展有著驚人的進步外,音樂和詩歌已成為他的感情生活的兩條出路。
一八六四年,尼采和他的朋友杜森(Deussen)進入波昂(Bonn)大學,那時他二十歲,開始研究語言學和神學,但第一學期結束,便不再繼續神學了,他不願在神學的空泛觀念上浪費時間,關於這點,尼采在日後的自傳中也曾說到:
為什麼我知道的比別人多些?一般說來為什麼我這樣敏銳?因為我從未在一個不是真實的問題上作思考。我從 未浪費過我的精力。例如,我沒有實際宗教困難的經驗。對於「原罪」之感,我完全不熟習。我也缺乏一個可靠的標準來決定良心上的懺悔:我覺得良心的懺悔是不必加以重視的,……良心上的懺悔在我看來是一種「罪惡的眼光」。……「上帝」、「靈魂的不朽」、「拯救」、「超越」(Beyond),這些只是觀念,我並不注意這些,也從不在這上面浪費時間,……我根本不把無神論視為一個結果,更不把它當作一件事:我的天性原是如此。我太好問,太多疑,也過於自大,致使我自己不滿於事物的粗淺的解決。上帝則是如此一個粗淺的解答。
在大學期間,尼采對基督教的信仰越發遠離了,他簡直要把基督的信仰全部拋棄,一八六五年復活節,我們可以想像得到尼采的母親聽到她的兒子拒絕參加他們慣常的聖餐時,會如何的驚訝!事後尼采寫信給他的妹妹伊莉莎白說:「如果妳祈求心靈的平和與快樂,相信好了!如果妳希望成為一個真理的門徒,探索吧!」
尼采拋棄了宗教問題的約束,對於威權便越富反抗的精神,他的性情也漸趨急切,有一個時期還加入喝酒、唱歌、打鬥的團體。他的回憶裏曾提起當時的事:
我相信孩童時代喝酒、抽煙,起初只是青年的虛榮,最後卻成為壞的習慣。少量的酒精使我精神不振,大量的酒精卻使我像離開海岸的水手。我少年時代就有這股傻勁,一夜之間寫一首拉丁小品,或翻譯一篇拉丁散文。
不久尼采便覺悟這種縱情的生活,深感人群中的喧囂只是帶來內心的空虛而已,於是他又重返往日的孤獨。
在孤獨中,尼采的心靈旋即被兩種藝術所充實:伊士奇拉斯(Aeschylus)和索福克利斯(Sophocles)的悲劇,以及華格納的音樂。他背誦伊士奇拉斯的詩章,聆聽華格納的歌曲,把自己忘形於一個不同的而且更光輝的世界裏。
一八六五年,他敬愛的古典語言學的老師里奇爾(Ritschl)到萊比錫(Leipzig)大學任教,尼采也隨著到了那裏。在這一段時期,尼采專心向學,他和洛德(Rohde)由於共同醉心於古希臘文化而結交為好友。
在萊比錫的幾年間,有兩大影響形成了尼采的個性,這便是叔本華的哲學和華格納的音樂。
三 叔本華和華格納
在一八六五年的冬季,有一天,尼采偶爾在一家舊書店買到叔本華的巨著《意志和觀念的世界》(Die Welt aIs Wille und Vorstellung),他立刻被這位已逝六年的憂鬱智者迷住了,他狂熱地喊著:「我發現了一面鏡子,在這裏面,我看到世界、人生和自己的個性被描述得驚人的宏壯。」他咀嚼著這本書的每句話每個字,費了十四天的功夫,不分日夜,一口氣就讀完了。
叔本華哲學的見解,在《意志和觀念的世界》這本書上表明無遺,他把世界分為不同的兩類:觀念和意志。他以一個極端的觀念主義者出發,以為世界只是主體的觀念;而世界之為一觀念,乃是我們思想的建構品。我們把一羣觀念分為一類,並給以法則,我們當作是真實的,其實不然,只有每一項意志的行為(即是身體的運動)才是真實的。由是,叔本華把它擴大到一個更大的機體——宇宙。以為宇宙間的一切現象不外是意志的發現,意志是一切組織的原則,一切創化的重心:野獸意欲撕碎獵物,又欲以爭奪為生,所以有巨爪利齒,有堅強的筋肉以及銳利的眼睛(如鷹鷲);反之,那些不欲爭鬥,希望逃避危險的動物,則不長攻擊的器官,卻長銳敏的聽覺與輕捷的腿(如赤鹿)。曠野的鳥,欲以爬蟲為生,所以有特別發達的頸與喙(如鵜鶘);貓頭鷹欲於暗中得見,所以有極大的瞳孔,刺蝟與龜以殼覆蓋己身,因牠們不欲逃逸。烏賊把牠自身藏於棕色液體中,為欲閃避侵襲。在這些情形中,我們得知唯獨意志,或更確切的說,唯獨求生的意志(Will to Live),才是主要的動力。
依叔本華看來,人便是求生意志的工具,然而這意志使我們投向於無止境的饜欲中,慾望無窮,而滿足有限,這種滿足如同擲向乞丐的施捨,維持他今天的生命,卻延長了他明天的愁慘。有限的滿足既不足以應無窮的欲望,因此人生陷於痛苦之中。所謂占有,只是希求暫時的滿足而已;所謂快樂,只是遺忘剎那的痛苦罷了。我們過一天,就更靠近棺材一點,死亡不時對生命發出微笑。
叔本華有遺傳的神經質,如對黑夜的恐怖,無緣無故的沮喪,暴躁的脾氣,他的悲觀色彩和自己的氣質有很大的關係。由於這種氣質,使他無法保持一個愉快的人生觀。何況他所處的時代,正是死亡的浪潮洶湧的時候,整個歐洲都在拿破崙的鐵蹄下呻吟著。戰爭終是過去了,但所遺留的,卻是一片廢墟。生之圖案充滿了令人不忍卒睹的慘象。人們在喘息之餘,被迫生活在一連串巨大問號的陰影下:這表現了什麼?這為的是什麼?這滿目淒涼的世界還會有善意的上帝存在嗎?叔本華成為這悲慘世界的發言人:人生是可悲的,上帝只是一個多餘的假設(A Redundant Hypothesis),這說法是何等的乾脆,又是多麼的真實。
尼采深受叔本華那種獨抱孤懷的人格所感動,但他並沒有染上悲觀色彩,雖然叔本華所感受到的時代痛苦,同樣地積壓在尼采的肩膀上。後來尼采發現叔本華的悲觀思想可以用希臘藝術來醫好。
正當尼采陶醉於叔本華哲學的時候,恰巧又發現了一位天才,以音樂的形式表現著叔本華的思想。這位天才便是大名鼎鼎的劇作家華格納。
華格納(一八一三—一八八三)是德國音樂界的奇才,為後期浪漫主義作曲家中的真正代表人物。他綜合了浪漫主義的幻想,國民樂派的民族觀念,以及汎神論的宗教思想,再加上他那特殊的和聲與配樂等表現方法,形成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音樂理論,這種理論表現在他建立的「樂劇」(Music Drama)上,有突出的效果。他反對義大利式的純技巧表現的歌劇,因為他認為音樂的表現不僅是技巧,最重要的是思想。
華格納早年(十八歲)曾入萊比錫大學研究哲學,對於實用美學方面下過一番功夫。從那時起他便開始寫些管絃樂的作品,不過他最大的興趣是在歌劇方面。《婚禮》(Die Hochzeit)是他的處女作,以後繼續創作《妖女》(Die Feen)、《禁止的戀愛》(Das Liebesverbot oder Die Novize von Palermo)、《漂泊的荷蘭人》(Der Fliegende
Holländer)、《特萊斯坦和伊索爾德》(Tristan und Isolde)、《名歌手》(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尼布龍根的指環》(The Ring of the Nibelungs)等等歌劇。
尼采一生中最有名的朋友要算是華格納了,他在學生的時候就很喜歡華格納的劇曲,因為尼采有感於他的音樂之力與美的表現。尼采才十七歲便開始研究華格納的樂劇《特萊斯坦和伊索爾德》,並且還經常在鋼琴上彈奏劇中動人的部分呢!
當時,尼采認為叔本華、海涅(Heine)和華格納是自歌德死後的德國藝術界中重要的人物(後來他把自己也包括在這個團體內)。這時叔本華和海涅都已過世,華格納住在特里普森(Tribschen),離巴賽(Bassy)不遠的地方。
尼采得識華格納是在一八六八年秋,廿四歲的青年哲學家和五十五歲聞名於世的音樂家,初次見面便大談叔本華,華格納還親自演奏《名歌手》的第一幕前奏曲給尼采聽。事後尼采給他的朋友信上說:「我發現了一個人,是如此深刻地感動著我,他就像叔本華所說的『天才』,他充滿著奇妙而動人心弦的哲學。」這是一八六八年的事,但是廿年後尼采卻稱華格納為「狡猾的響尾蛇」、「典型的頹廢者」!這真是件饒有趣味,而又令人遺憾的事!
當時華格納之所以吸引尼采,不僅由於他的偉大性,同時也因尼采深愛音樂之故。尼采欣賞華格納富有革命性的作品;他們都對叔本華懷著一份喜愛的感情;《特萊斯坦》(Tristan)不僅讚美了叔本華無休止的、盲目的、與掙扎的意志,而且還表現了一種沉醉的歡欣,這留給尼采一個啟示,使他腦中激起了古希臘戴歐尼索士(Dionysus)祭祀時的那種鼓舞興奮之情,這使得尼采在《悲劇的誕生》中,討論希臘劇曲之餘,也還忘不了華格納的作品。
尼采和華格納認識三年,處女作《悲劇的誕生》出版。在這裏,尼采把希臘文化分成蘇格拉底(Socrates)以前和蘇格拉底以後兩個不同的階段,前者的文化是由健康的生命力所創造的,後者則是毫無生氣的理性的產物。尼采繼續說,現代的文化很像過去蘇格拉底時期的文化,只有華格納的音樂可以拯救這種文化的危機。尼采把一個藝術的理想寄託於華格納的歌劇上面。華格納得到這樣的一位知己,他怎能藏得住內心的高興呢!無怪乎在他看完《悲劇的誕生》之後,對尼采叫喊著:「我從來沒有讀過一本像這樣好的書,簡直偉大極了!」
一八七六年夏季華格納離開特里布申(Ttibschen),到了拜壘(Bayreuth),在那兒建立了一座規模很大的國家歌劇院,正準備上演他的新作。華格納寫信催促尼采到拜壘看他排演,尼采滿懷興奮之情趕去。六月間尼采寫完有關華格納的論文(《華格納在拜壘》),還稱讚華格納在表現自我內心深處的情感與體驗方面具有超人的能力。但在七月下旬他看完華格納《尼布龍根的指環》之劇作後,感到失望了,他認為整部劇都充滿了基督教的色彩,墮落的氣氛!
華格納的歌劇變成人類心靈的軟化劑,皇室以及優閒富裕的人們,都成了華格納迷。正當華格納享有盛名時,尼采掉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