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莊大家陳鼓應第一部普及經典讀本
以現代生活角度解讀《道德經》
原典、導讀、白話翻譯、注釋、賞析與點評
5大方向闡述《道德經》的微言真義
中國哲學的開山祖師、樸素的自然主義者——老子,
從「人」的角度,關心生活的幸福安寧,企圖消弭社會的紛爭。
作者陳鼓應以淺白、簡明的語言,逐字逐句解析老子,並汲取中西哲學的思想精華,
在紛亂的今天,帶領我們進入自然無為的道家智慧,重新找回生命的清寧。
武學大師金庸屢屢引用
幽默大師林語堂著述盛讚
影響中西方無數人的智慧經典
《道德經》要告訴我們的事:
凡事都有相互對立面,但同樣也是相輔相成的依存關係。
當思路卡住時,不妨試試逆向思維,有時無為更勝有為。
以靜制動,生活節奏越快,心要越慢,享受內心的清靜。
老子原來是女性主義者?!
「我們反思中西方哲學與中外典籍,發現多半是以男性立場發聲,而老子將「母」、「牝」等概念賦予哲學意涵,有著以母體形容道體生育萬物、涵養萬物之意……在雌雄的辯證關係中突出了雌柔的主宰性。」——陳鼓應
老子身處的時代戰亂頻仍,他將對生命的體悟,寫就八十一章、五千餘言,敘述道、德的意義。《道德經》從生命的根源出發,講述人性觀、處世之道;也從對自然界、社會的觀察,領悟到萬物發展的規律,發展出樸素的辯證思想,其在哲學、文化、心理、宗教、政治甚至科學等方面,都有深遠的影響。
老莊大家陳鼓應以研究中西哲學六十年的精華,首度以生活觀點詮釋老子。依照八十一章原有的順序,分別予以注釋、白話翻譯,以及用淺顯的語言剖析老子的智慧。
進入老子的思想領域,有五大方向——
(一)可道之道與不可道之「道」:形而下也可命名的「道」為「可道之道」,而老子將「道」提升至形而上的地位,也將「道」作為人類精神生命、思想生命的指標。
(二)有無相生:事物都有相反對立面,但也是相互關聯、相反而相成的。
(三)為無為:正反結合是老子的特色之一,意謂以無為的態度去處理事務。
(四)道法自然:意謂聽任事物自然發展,自由發揮出自己本有的樣貌。
(五)柔弱勝剛強:剛強的東西,由於彰顯外溢,而不能持久,以柔韌堅忍的態度處世,由於含藏內歛,反能夠長久。
本書特色
★原文以王弼本為主,另據其他古本和新出土簡帛文獻材料及近代校詁學者的考訂修正。
★作者六十餘年研究心得,參考學界研究大方向,精細考訂,見解獨到。
★透過本書,能夠了解到哲學、文學並不受時空的限制,兩千年前、兩千年後的人們,所憂慮的、所困擾的,竟是如此雷同。
作者簡介:
陳鼓應
一九三五年出生於福建長汀,一九四九年隨父母赴臺,一九五六至一九六三年先後就讀於臺灣大學哲學系及哲學研究所,師從著名哲學家方東美、殷海光。兩度輾轉執教於臺灣大學和北京大學,曾任聘為北京大學「人文講席教授」,現為《道家文化研究》學刊主編。
著作有:《悲劇哲學家尼采》、《老莊新論》、《易傳與道家思想》、《道家易學建構》、《道家的人文精神》、《莊子人性論》等十餘部。
二○一五年,《道家的人文精神》獲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子部學獎」。
二○一六年,獲中國文化部主辦CCTV中華之光「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獎」。
二○一七年十月,《莊子解讀》收錄在中國國家項目「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首發十部之一,並獲第十三屆「文津獎」。
二○一九年六月,榮獲「湯用彤學術獎」。
章節試閱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①;名可名,非常名②。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③。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④。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⑤。玄之又玄,眾妙之門⑥。
導讀
整章都在寫一個「道」字。
「道可道,非常道」,為全書首句。在這發人深省的語句中,三個「道」字在不同的語境下有著不同的意涵,而彼此之間又具有內在的聯繫性。第一個「道」包含了天道與人道,第二個「道」指的是語言的表達功能,第三個「常道」的「道」,探討的是哲學中世界從何而來的問題,這在中國哲學史上是第一次出現。這個「道」是形而上的實存之「道」,是老子哲學的最高範疇,也是中國哲學史上的最高範疇。它一方面具有不可言說性,「道」是不可概念化的東西;另一方面,是天地萬物的根源和始源。
第二段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老子以「無」來描述道體的無限性,以「有」形容道體的實存性;「無」、「有」皆為道體的本根屬性,呈現道體的兩個面向,此即文中所謂「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道」字在《老子》書中出現七十餘次,其中,集中探討形上道體和道物關係的篇章見於第一、四、六、十四、二十一、二十五、四十、四十二等。「無」、「有」的概念在《老子》書中出現四次,意思與層次不同:第一章和第四十章是本體界層次的概念,第二章和第十一章則為現象界層次的概念。
譯文
可以用言詞表達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用文字表述的名,就不是常名。
無,是形成天地的本始;有,是創生萬物的根源。
所以常從無中,去觀照道的奧妙;常從有中,去觀照道的端倪。
無和有這兩者,同一來源而不同名稱,都可以說是很幽深的。幽深又幽深,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注釋
①常道:指永存之道。
②名可名,非常名:第一個名指具體事物的名稱;第二個名作動詞,是稱謂的意思;第三個名是老子特用術語,是稱「道」之名。
③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無」是天地的本始,「有」是萬物的根源。此句句讀一作「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④妙:奧妙。
⑤徼(ㄐㄧㄠˋ):邊際。此句句讀一作「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⑥玄:幽昧深遠的意思。
⑦眾妙之門:一切奧妙的門徑,即指「道」。
賞析與點評
中、西哲學史都以探討天地萬物的本原為開端。古希臘哲學家泰利斯(¬ales)以「水」這個具體物質作為宇宙本原,說「水是萬物的本原」(Water is the arche),這是西方哲學的開端;老子以「道」這個抽象概念作為萬物本原,成為中國哲學的創始者。在人類文明的軸心時期,中國誕生了兩位重要的思想家:一位是老子,一位是孔子。德國哲學家雅斯培(Karl Jaspers)在《大哲學家》(Die grossen Philosophen)中注意到這一點,他將孔子歸入「思想範式的創造者」的序列,將老子歸入「原創性形而上學家」的序列。在談論老子思想的獨特性時,他特別指出:「老子的偉大是同中國的精神結合在一起的」,「跟人類社會上所有最偉大的哲學家一樣,老子並沒有把自己的思想囿於已知的事物上,而是從統攝中捕捉著思考的源泉」,「老子的道乃是在超越了所有有限性時達到最深層次的寧靜,而有限本身,只要它們是真實的、現時的,也都充滿著道。這一哲學思考便活在了世間,進入了世界的根源之中」。
當代中國哲學家張岱年先生也指出,「自兩漢以來,儒道兩家的學說雙峰並峙,交光互映,構成中國古典哲學的基本內容」。而其中,「道家的最大貢獻是提出天地起源的問題,這是思想史上的偉大突破」。「老子第一個提出天的來源的問題,認為天不是最根本的,天也有其來源」,「於是提出『先天地生』的『道』」。「道」不僅「先天地生」,還是 「萬物之宗」,「是萬物存在的根據,具有普遍性、永恆性」,「在這個意義上,『道』是天地萬物的本體」。所以,「老子是中國哲學本體論的開創者」。(《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輯,〈道家的深湛玄思與批判精神〉)。
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①;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②,難易相成,長短相形③,高下相盈④,音聲相和⑤,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⑥處無為⑦之事,行不言之教⑧;萬物作而不為始⑨,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導讀
第一章談論宇宙本原的形而上問題,第二章落到現象界及人文世界的理想建構。本章分成兩個部分,前半部談論相反相成的辯證思維,後半部論述聖人的無為之治。
前半部又可分為兩段:第一段從美學的美與醜、倫理學的善與惡之相對概念談起,指出價值判斷的相對性。第二段接著論述人世間的諸多相互對反的概念,如有無、難易、長短、高下、前後等。其中「有無相生」是一個典型的範式,以第十一章有無關係為例,「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有無之間相反對立又相互補充,老子於此說明了概念事物的相對性與辯證關係。
後半部老子首次論及聖人治國的理念:「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以順任人性自然的態度來處理政務,以潛移默化的方式來教導民眾。「聖人」在《論語》出現四次,在《老子》出現三十二次,「聖人」是老子與孔子對於理想政治人物形象的寄託,雖側重點有所不同,但都透過對「聖人」形象的描繪建構各有特色的治國理念,展現出高度的人本思想與人文情懷。
譯文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醜的觀念也就產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不善的觀念也就產生了。
有和無互相生成,難和易互相促就,長與短互為顯示,高和下互為呈現,音和聲彼此應和,前和後連接相隨。
所以有道的人以無為的態度來處理世事,實行「不言」的教導;萬物興起而不加干涉,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化育萬物而不自恃己能,功業成就而不自我誇耀。正因他不自我誇耀,所以他的功績不會泯沒。
注釋
①惡:指醜。此句中老子的原意不在於說明美的東西「變成」醜,而在於說明有了美的觀念,醜的觀念也同時產生了,下句「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及後面「有無相生」等六句,都在於說明觀念的對立形成,並且在對待關係中彰顯出來。
②有,無:指現象界事物的顯或隱而言。這裡的「有」「無」與第十一章「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有」「無」同義,但與第一章喻本體界之道體的「有」「無」不同。通行本此句前有「故」字,據楚簡本和帛書本刪去。
③形:通行本作「較」,據帛書本、河上公本、傅奕本改正。
④盈:呈現,通行本作「傾」,據帛書本改正。
⑤音聲相和:樂器的音響和人的聲音互相調和。
⑥聖人:有道之人,是道家最高的理想人物。道家的聖人體任自然,拓展內在的生命境界,揚棄一切影響身心自由活動的束縛。
⑦無為:不干擾,不妄為。
⑧言:指政教號令。不言:不發號施令,不用政令。不言之教,指潛移默化地引導,而不是形式條規地督教。
⑨萬物作而不為始:指對萬物不加干涉,通行本作「萬物作焉而不辭」,據帛書乙本、傅奕本、敦煌本改正。
賞析與點評
老子在本章提出了兩個重要的哲學議題:一是相反相成、相輔相行的辯證思想方法,二是「聖人之治」的治國理念,這是老子思想的兩大核心。而本章在全書中也居於關鍵位置:老子既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個提出形而上之道的哲學家,對於現象界與人文世界也充滿關懷,展開了廣闊的理想圖景。
一、辯證思想方法是老子的重要貢獻。「美」與「醜」、「善」與「惡」、「有」與「無」、「難」與「易」、「長」與「短」、「高」與「下」……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對立面。但老子更為強調的不是彼此的相互對立,他注意到在表面的「對立」之下,不同的兩者在更深層次上往往具有一種相互轉化的關係。如果只看到對立的一面,思想容易趨於極端。唯有把握住了不同的雙方相反相成、相輔相行的辯證關係,才能建構開闊的思想世界,並且給予現實世界以積極引導。
辯證思維方法貫穿全書。如第二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這裡說的便是事物的對立面之間可以相互轉化的道理。再如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說的則是相反相成的關係。本章的「有無相生」與第四十二章的「陰陽沖和」,是老子提出的兩個高度具有辯證思想的哲學命題,對於後世影響深遠。而辯證思想方法不僅是道家哲學的根本特點,也在日後的發展過程中逐漸成為中華文化與東方智慧的顯著特徵。
二、老子認為,「聖人之治」的治國理念是自然無為。「無為」是老子哲學的重要概念,和「自然」的價值是相聯繫的。一般學者常誤以「無所作為」來看待老子的「無為」。實際上,老子的「無為」是「毋妄為」的意思,旨在曉喻統治者不要過度干預,而以順任民情、民意、民性的方式來處理政務。
在統治者與民眾之間,老子主張「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第四十九章)。而在人與人、團體與團體、民族與民族,以及國家與國家之間,也應當不以自我為中心,而是追求一種相互融通與相互會通的境界。
老子多次提到「聖人」,在全書中共計三十二處。比老子稍晚的孔子也討論過「聖人之治」的話題,不過意涵有所不同。儒家的「聖人」更多是指古代的賢德之君,譬如三皇五帝。而老子所謂「聖人」,正如錢鍾書所言,乃是「盡人之能事以效天地之行所無事耳」。(《管錐編》)老子更為強調的是「毋妄為」,即朝百姓方向拓展。
老子之所以形成這樣的認識,與他深切領會古代典籍的要旨直接相關。老子作為周王室的史官,通曉群書,古代典籍對老子思想多有啟發。例如,老子「無為」這一殊特概念,就受到了《詩經》與《周易》的影響。
「無為」一詞在《詩經》出現了五次,大抵是「無事自在」的意思。王博教授注意到老子對《詩經》「無為」一詞的發展,他說:「『無為』在《老子》中作為一個哲學範疇,與在《詩經》中的意義是不同的,但是其間的聯繫也是顯而易見的。如老子的『無為』經常和『無事』並稱,具有『清靜』之義,四十八章說:『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五十七章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四十五章說:『清靜為天下正。』這和《詩經》中『無為』具有『清閒自在』的意思是一致的。」(《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
「無為」的「毋妄為」意涵,則可以上溯到《易經》,《無妄》卦中已經隱含了無為與自然關聯的思想線索。易學家唐明邦說:「『無妄』告訴人們一條重要哲理,行為必須合乎自然法則,不可違背自然法則而妄為。堅持『無妄』,就可以得到『元、亨、利、貞』的結果;背離『無妄』而滑向『匪正』,必有『災眚』。啟示遵循客觀規律的極端重要性。《老子》說:『知常明』,『不知常,妄作凶』。要避免『妄作』,必須首先『知常』,即掌握客觀規律。『不知常』而『妄作』,必招致凶禍。《老子》這一深刻思想,蓋發揮《易》之『無妄』。」(《周易評注》)
充沛的歷史感是老子思想的底色。無論是典籍中的思想與歷史,還是現實人生的體會,都啟示老子從整個文明進程順流而下,老子十分重視歷史這條長河,老子的思想為其孕育,也為之推波助瀾,譜寫出了壯麗的文明篇章。
三章
不尚賢①,使民不爭②;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③,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④,實其腹,弱其志⑤,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⑥,使夫智者不敢為也⑦。為無為⑧,則無不治。
導讀
本章接續第二章,更為具體地談論聖人之治的問題。第一段從聖人的修身談治國的根本,聖人不炫示自己的賢能,不珍視難得的貨利,不顯露自身的貪欲,才能對人民起到移風異俗的作用。
第二段論述聖人之治的具體內容,從上位者到百姓,都能做到心胸開闊、生活安飽、意志柔韌、體魄健壯,在「虛實相涵」間描繪出一幅身心康健的理想社會景象。這是聖人由「無為」的治身之道向「為無為」的治國之道的擴展。
譯文
在上位者不炫示自己的才能,使民眾不起爭心;不珍視難得的財貨,使民眾不起盜心;不顯耀可貪的事物,使民眾不被惑亂。
所以有道的人治理政事,要使人心靈開闊,生活安飽,意志柔韌,體魄強健。常使民眾沒有偽詐的心智,沒有爭盜的欲念,使一些自作聰明的人不敢妄為。依照無為的原則去處理事務,就沒有不上軌道的。
注釋
①尚賢:炫示才能。
②不爭:指不爭功名,返歸自然。
③可欲:多欲之意。
④虛其心:使人的心靈開闊。
⑤弱:與虛一樣,是老學特有用詞,具有正面和肯定的意義。弱,指心志的柔韌。
⑥無知無欲:沒有偽詐的心智,沒有爭盜的欲念。
⑦使夫智者不敢為也:使自作聰明的人不敢多事。
⑧為無為:以無為的方式去做,即以順應自然的態度去處理事務。
賞析與點評
本章的「虛」有遼闊、開朗之意。「虛其心」教人心胸開闊,「虛」是修養與認識方法上的重要功夫,與老子在形上學的層面講的「無」體用一貫。
總體上看,這個與「無」體用一貫的「虛」的概念,在《老子》書中又涉及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道體的虛,如第四章的「道沖」和第六章的「谷神」,其義為「道虛」,談的是道體本身虛空無形的特質。第二,天地的虛,如第五章以「橐鑰」(風箱)來說明空間的遼闊。第三,心靈的虛,如第十六章的「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描述主體透過修養功夫所達到的開闊的心靈境界,這一排除了主觀情欲與知見的澄明狀態,同時正是認識「道」的路徑。
此外,老子「虛」的概念對儒、道兩家都有啟發。例如稷下道家作品《管子.心術上》的「虛無形謂之道」,直接以「虛」來描述道體的無形與無限性。又如《莊子.人間世》的「虛室生白」,透過虛心的修養功夫才能認識道,從而放出智慧的光芒。這也影響了《荀子.解蔽》提出的「虛壹而靜,謂之大清明」,即唯有排除主觀情欲干擾的清澈心靈,才能形成對事物的客觀認識。
「虛其心,實其腹」語句中的「虛」、「實」相對,更成為中國哲學的一對基本範疇,並發展出「虛實相涵」的重要命題。如《黃帝四經.道原》所說「知虛之實,後能大虛」;此後,經過魏晉、宋明的發展,至清代王夫之提出「實不窒虛」、「虛之皆實」(《思問錄.內篇》)的觀點,更具體地說明虛實交互為用的辯證關係。受其影響,中國古典美學也強調藝術作品要「實以引虛」、「虛中孕實」才能引人入勝。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①;名可名,非常名②。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③。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④。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⑤。玄之又玄,眾妙之門⑥。
導讀
整章都在寫一個「道」字。
「道可道,非常道」,為全書首句。在這發人深省的語句中,三個「道」字在不同的語境下有著不同的意涵,而彼此之間又具有內在的聯繫性。第一個「道」包含了天道與人道,第二個「道」指的是語言的表達功能,第三個「常道」的「道」,探討的是哲學中世界從何而來的問題,這在中國哲學史上是第一次出現。這個「道...
作者序
前言
一
我從上世紀六○年代中期開始進入老莊研究的領域。一九六七年,臺灣商務印書館組織編寫《古籍今註今譯》 系列叢書。我應邀編寫其中《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莊子今註今譯》二書;一九七○年完成前者。本書為《老子今註今譯》普及本,以中華書局出版據華亭張氏所刊王弼本為主。王本中有誤字或錯簡的,根據其他古本或近代校詁學者的考訂修正。
一九七三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帛書《老子》兩種。一九九三年,湖北荊門郭店又出土了三組竹筒《老子》摘抄本,並於一九九八年匯編成冊(由北京文物出版社印行)。同年五月,美國達慕思大學(Dartmouth College)舉辦國際研討會,邀請全球三十餘位老學專家及考古學者共同研討竹簡《老子》,並將其內容公布於世。我根據這些出土文獻先後三次修訂了《老子今註今譯》。
郭店《老子》的出土,不僅打破了《老子》晚出說的謬誤,也大大拓展了老學廣闊的思想空間。比如郭店《老子》 甲本開篇就說「絕偽棄詐,民復孝慈」,而非通行本《老子》第十九章的「絕仁棄義,民復孝慈」,其中並沒有今本《老子》中所見的反儒傾向。
關於孔、老在倫理政教議題上的互補與會通之處,我在本次修訂的普及本中進行了相關的論述。
二
本書歷時近一年完成修訂,在《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的基礎上進行精簡,新增「導言」和「賞析與點評」,拓展讀者對於《老子》重要議題的理解。在此之前,藉著香港中華書局「新視野中華經典文庫」的出版契機,我曾於二○一二年在北京師範大學蔣麗梅副教授的協助下,完成《老子導讀及譯註》 。那是我第一次進行《老子》註譯的普及,這次的修訂是在那一稿基礎上的第二稿,先後由中國文化大學陳佩君副教授、政治大學許瑞娟博士和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北方工業大學講師苗玥協助完成。今後,我計畫陸續完成「三玄四典」的其他幾本,即《莊子》、《易經》和《易傳》的修訂普及工作,希望能引領更多的讀者進入古典文獻的領域。
二○二二年四月
前言
一
我從上世紀六○年代中期開始進入老莊研究的領域。一九六七年,臺灣商務印書館組織編寫《古籍今註今譯》 系列叢書。我應邀編寫其中《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莊子今註今譯》二書;一九七○年完成前者。本書為《老子今註今譯》普及本,以中華書局出版據華亭張氏所刊王弼本為主。王本中有誤字或錯簡的,根據其他古本或近代校詁學者的考訂修正。
一九七三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帛書《老子》兩種。一九九三年,湖北荊門郭店又出土了三組竹筒《老子》摘抄本,並於一九九八年匯編成冊(由北京文物出版社印行)。同年五月,美國達慕...
目錄
前言
道:萬物的本原——《老子》導讀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七章
八章
九章
十章
十一章
十二章
十三章
十四章
十五章
十六章
十七章
十八章
十九章
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二十五章
二十六章
二十七章
二十八章
二十九章
三十章
三十一章
三十二章
三十三章
三十四章
三十五章
三十六章
三十七章
三十八章
三十九章
四十章
四十一章
四十二章
四十三章
四十四章
四十五章
四十六章
四十七章
四十八章
四十九章
五十章
五十一章
五十二章
五十三章
五十四章
五十五章
五十六章
五十七章
五十八章
五十九章
六十章
六十一章
六十二章
六十三章
六十四章
六十五章
六十六章
六十七章
六十八章
六十九章
七十章
七十一章
七十二章
七十三章
七十四章
七十五章
七十六章
七十七章
七十八章
七十九章
八十章
八十一章
前言
道:萬物的本原——《老子》導讀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七章
八章
九章
十章
十一章
十二章
十三章
十四章
十五章
十六章
十七章
十八章
十九章
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二十五章
二十六章
二十七章
二十八章
二十九章
三十章
三十一章
三十二章
三十三章
三十四章
三十五章
三十六章
三十七章
三十八章
三十九章
四十章
四十一章
四十二章
四十三章
四十四章
四十五章
四十六章
四十七章
四十八章
四十九章
五十章
五十一章
五十二章
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