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6 項符合
勞兒之劫的圖書 |
![]() |
勞兒之劫 作者:瑪格麗特.莒哈絲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語言:繁體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二手書 |
$ 80 |
![]() |
二手中文書 |
$ 150 |
![]() |
法國現代文學 |
$ 158 |
![]() |
聯經出版 |
$ 176 |
![]() |
中文書 |
$ 176 |
![]() |
法國文學 |
$ 180 |
![]() |
文學作品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作者簡介
瑪格麗特.莒哈絲(Marguerite Duras 1914-1996),法國傳奇女作家。在親執導演筒前,其多本作品曾被改編成電影,例如:《抵擋太平洋的堤壩》(Un Barrage contre le Pacifique,小說,1950;電影由René Clément執導,1958)、《如歌的中板》(Moderato Cantabile,小說,1958;電影由Peter Brook執導, 1960)、《夏夜十時半》(Dix heures et demi du soir en été,小說, 1960;電影由Jules Dassin執導, 1967)等。除此之外她也寫電影劇本,如為人熟知的《廣島之戀》(Hiroshima mon amour,1959/60)即為她與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合作的電影。
她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和六○年代的社運,所涉獵的領域十分廣泛,從小說、劇本,一直到電影導演。她關注的重點多是無助的兒童、行乞的女人、殘酷的戰爭、不可能的愛情等,是沒有國界的。她生於越南,卻是貧窮的法國人,即使回到法國,都覺得自己像是個「異鄉人」,這種無從歸屬的感覺反而讓她敏銳地觀察、瞭解到人生共通的憂慮與哀愁,同時也在書寫、影像上打破了各種拘束,不論是道德、定律或理論……莒哈絲的小說被稱為「極限的文學」,因為她的作品不論在內容或形式上都不斷的衝擊、挑戰、跨越一切的界線。這樣的越界解放了現代人的主體性,而賦予身體一個聲音、一種論述。
譯者簡介
王東亮,譯有羅蘭‧巴特的《符號學原理》、莫里斯·梅洛龐蒂《知覺的首要地位及其哲學結論》、莒哈絲的《情人》跟《勞兒之劫》等法語書,現為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法語系教授。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瑪格麗特.莒哈絲(Marguerite Duras 1914-1996),法國傳奇女作家。在親執導演筒前,其多本作品曾被改編成電影,例如:《抵擋太平洋的堤壩》(Un Barrage contre le Pacifique,小說,1950;電影由René Clément執導,1958)、《如歌的中板》(Moderato Cantabile,小說,1958;電影由Peter Brook執導, 1960)、《夏夜十時半》(Dix heures et demi du soir en été,小說, 1960;電影由Jules Dassin執導, 1967)等。除此之外她也寫電影劇本,如為人熟知的《廣島之戀》(Hiroshima mon amour,1959/60)即為她與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合作的電影。
她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和六○年代的社運,所涉獵的領域十分廣泛,從小說、劇本,一直到電影導演。她關注的重點多是無助的兒童、行乞的女人、殘酷的戰爭、不可能的愛情等,是沒有國界的。她生於越南,卻是貧窮的法國人,即使回到法國,都覺得自己像是個「異鄉人」,這種無從歸屬的感覺反而讓她敏銳地觀察、瞭解到人生共通的憂慮與哀愁,同時也在書寫、影像上打破了各種拘束,不論是道德、定律或理論……莒哈絲的小說被稱為「極限的文學」,因為她的作品不論在內容或形式上都不斷的衝擊、挑戰、跨越一切的界線。這樣的越界解放了現代人的主體性,而賦予身體一個聲音、一種論述。
譯者簡介
王東亮,譯有羅蘭‧巴特的《符號學原理》、莫里斯·梅洛龐蒂《知覺的首要地位及其哲學結論》、莒哈絲的《情人》跟《勞兒之劫》等法語書,現為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法語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