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司馬遷惹的禍
讀《史記》一頭霧水
有讀懂 沒讀通 看《史記》霧煞煞!
繼《秦崩》後,「歷史福爾摩斯」李開元教授再次開講
中國古代偉人──秦始皇的祕密!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史書,然而,關於秦始皇的出生,他的宮廷,司馬遷要麼自相矛盾,要麼乾脆沒有記載。為什麼會這樣?歷史是怎樣寫出來的?《史記》中沒有記載的歷史,隱藏著怎樣的驚天大祕密?
秦始皇,中國第一位皇帝,第一次統一了天下,統一文字,修築萬里長城,焚書坑儒。
他的事蹟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謎團,從出生到死亡都籠罩在層層迷霧中!
秦始皇一生驚人的祕密,讓無數史學家競折腰;他是眾多探祕愛好者、歷史研究家的熱門話題,集千年以來的種種奇案於一身:
‧誰是秦始皇的父親?
‧弟弟與假父的故事!
‧尋找秦始皇的表叔!
‧秦始皇的後宮呢?
‧焚書坑「儒」嗎?
史書沒有記載的真相,李開元教授 讓你通通知道!
司馬遷誤信的故事、《史記》失載的歷史、歷史有很多謎團
李開元教授親自走遍歷史現場
在田野調查和文獻史料中,發現失落的真相
重寫秦始皇的一生!
本書特別獨家附錄
‧大事年表
‧秦始皇年表
‧秦王嬰父子列傳
‧昌平君列傳
‧焚書坑儒,半樁偽造的歷史
作者簡介:
李開元
四川成都人,曾經是科學少年。北大歷史系畢業,成為史學青年。獲東京大學文學博士,以人文學者自任。
北大畢業,留校協助恩師田餘慶先生任教。東大畢業,接任西嶋定生先生之教席,供職於日本就實大學,任人文科學部教授。
景仰司馬遷,欽佩羅素。致力於學術創新,追求貫通文史哲的風格。已經完成研究‧敘述‧理論的寫作布局,著有《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復活的歷史》、《秦始皇的祕密》等。
自畫像:飄泊的華人,歷史的行者。
大宏願:與天下有志者共勉,共同建設與英文字文化鼎立的漢字文化。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被「史學界的福爾摩斯」吸引,跟隨李老師一步步逼近歷史的真相。──小老鼠(卓越網)
上好的歷史學家,尤其是海外華人,其作品共同特點是文體自由、在邏輯合理前提下的想像、文采飛揚至字字珠璣……黃仁宇、李開元,莫不如是。──江筱湖(資深書評人)
在李開元先生的著作中,充滿了打破常規、追尋歷史真相的執著勇氣……令人肅然起敬。──李亞平(《帝國政界往事》作者)
學界朋友都知道,在海外華人史家中,李教授素以運用常見資料(所謂「大路貨」)做出新學問而見長。──黃留珠(西北大學教授)
名人推薦:被「史學界的福爾摩斯」吸引,跟隨李老師一步步逼近歷史的真相。──小老鼠(卓越網)
上好的歷史學家,尤其是海外華人,其作品共同特點是文體自由、在邏輯合理前提下的想像、文采飛揚至字字珠璣……黃仁宇、李開元,莫不如是。──江筱湖(資深書評人)
在李開元先生的著作中,充滿了打破常規、追尋歷史真相的執著勇氣……令人肅然起敬。──李亞平(《帝國政界往事》作者)
學界朋友都知道,在海外華人史家中,李教授素以運用常見資料(所謂「大路貨」)做出新學問而見長。──黃留珠(西北大學教授)
章節試閱
焚書坑儒,半樁偽造的歷史
歷史,像是一個說故事的評書場。為名人說故事。
千百年來,許多人圍繞著秦始皇編造了一個又一個故事,真假參半,添油加醋。他的家世,被塗抹得陰暗淫亂。說他的父親是呂不韋,一個出身於外國的大商人,說他的母親養面首生孩子,發動政變要奪秦王的權。他的為人,被渲染得暴虐恐怖,說他的聲音如同豺狗,內心如同虎狼,說他焚書坑儒,滅絕文化。
近年來,我著手考察秦始皇的歷史,追究秦始皇的故事,清理有關秦始皇的傳聞和神話,隨著清查工作的進程,兩千年來燒得通紅的虛火漸漸熄滅,冷澈透明的真相一一浮現出來。呂不韋不是他的父親,她的母親也不曾想要奪他的權。他有第一流的遺傳基因,相貌堂堂,行動敏捷。他聽信了老鼠丞相李斯的壞主意,確是下了焚書令,但是,他不反儒,也未曾坑埋儒生。不但沒有坑埋儒生,說他坑埋了四百六十名方士的故事,也是編造的謊言。現在看來,有關秦始皇的一生,多半要推倒重來。
焚書可靠,坑儒可疑
焚書的事情,詳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紀事說:
秦始皇三十四年,在咸陽宮的酒席宴上,博士們之間發生了爭論,爭論的主要分歧,在於秦政府是否應當以歷史傳統為師,修正全面實行郡縣的政策。秦始皇將這個問題下到朝廷會議繼續討論。在廷議的討論中,一貫主張全面郡縣制的丞相李斯,大力強調薄古厚今,進而提出了焚書的建議。李斯的建議,被秦始皇採納,作為法令,頒布執行。
焚書這件事情,是秦帝國君臣間經過議論後,頒發並執行重大政令的政治事件。《史記》的紀事中,時間、地點、人物、事情都有明確的交代,焚書詔令的產生和下達的也符合秦代政令的程序,文本的信用度相當高。深入追究下來,這件紀事,司馬遷是根據《奏事》這部書寫成的。《奏事》是記載秦國大臣的上奏文和名山刻石的史料集,是可信的第一手史料。從而,焚書,作為歷史事實,可以說是鐵板釘釘,古今中外,沒有人去冒傻氣瞎質疑,浪費時間精力。完全可以斷言論定,《史記‧秦始皇本紀》中關於焚書的記載,是可靠的信史。
坑儒的事情,也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然而,對照之下,坑儒的紀事,很像是一段起伏跌宕的故事,事情起於秦始皇求仙求藥的個人喜好,變化於方士們的不滿脫逃,突變於秦始皇的一怒之間,進而牽連到公子扶蘇的命運。這段紀事,作為傳聞故事來閱讀,作為野語村言來賞析,固然是不錯的文學作品,作為歷史紀事來看,卻是相當不靠譜,到處都是欲蓋彌彰的漏洞。我們不妨一一挑出來看看。
「坑儒」疑點一:受害者稱謂的奇怪變化
晚年的秦始皇懼怕死亡,他的主要心思,都放在追求長生不老上,這是坑儒事件的起源。
在古代中國,修煉長生不老之術,提煉仙丹仙藥的人,被稱為方士。方士是古代的氣功師,也是古代的化學家,在思想流派上與道家息息相關。為了迎合秦始皇的喜好,大量的方士被召集到秦始皇身邊,進進出出,數量有三百人以上。其中,最有名的有徐福、侯生、盧生和韓眾等人,他們受到秦始皇的禮遇厚賞,四處為秦始皇尋找不老的仙藥。
仙藥哪裡找得到?盧生和侯生等一幫方士們,實在是有些玩不轉了,於是串通起來,一起大逃亡。這是坑儒事件的導火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由此引爆的坑儒事件說:
始皇聞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書不中用者盡去之。悉召文學方術士甚眾,欲以興太平,方士欲練以求奇藥。今聞韓眾去不報,徐市等費以巨萬計,終不得藥,徒奸利相告日聞。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以重吾不德也。諸生在咸陽者,吾使人廉問,或為訞(妖)言以亂黔首。」於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皆阬(坑)之咸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後。
這段紀事說,秦始皇聽說方士盧生和侯生逃亡以後,大怒說道:「我沒收天下的書籍,將其中沒有用的通通清除。廣泛召集了很多文學、方術之士,希望由此振興太平,讓方士們尋求仙藥。現在了解到韓眾逃亡不歸,徐福等人的耗費數以億計,末了還是得不到仙藥,傳來的都是相互告發謀利圖私的消息。對待盧生等人,我不但尊重,而且賞賜甚厚,現在反而誹謗我,以此加重我的不德。對於在咸陽的諸生,我派人查問,其中有人製造妖言,惑亂百姓。」於是派遣御史一一審問諸生,諸生們相互告發以解脫自己。犯禁違法的有四百六十餘人,全部在咸陽活埋,讓天下都知道,以懲戒後人。
上面的紀事,就是所謂坑儒事件的第一文本,千百年來有關坑儒的種種故事議論,都是從這段紀事生發出來的。下面,我請大家仔細閱讀這段文本,在閱讀的時候,請注意下面的疑點。
在坑儒事件中具體提到名字的人都是方士。侯生和韓眾,韓國出身的方士。徐市,就是徐福,齊國出身的方士。盧生,燕國出身的方士。這些有名有姓的方士多年出沒在秦始皇身邊,糊弄秦始皇,終於引發了秦始皇的怒氣,當然地成了坑儒事件的打擊對象。
但是,當秦始皇大怒時,被譴責的對象由方士變成了「文學方術士」。「方術士」,就是方士。「文學」,就是文學之士,可以泛稱博學善文的人,也可以用來指稱儒學之士。不過,我提請大家注意的是,這裡提到的文學,沒有一個有真名實姓,都是含含混混,一筆帶過的。
進而,到了這段文字的下半段,文學方術士被變更成了「諸生」。諸的意義是多,生的意義是學生,諸生的字面意義,是多位學生,後來往往用來指學習經書的儒生。以「諸生」取代「文學方術士」,淡化了方士,強化了儒生,當然,這種濃淡之間的人為塗抹,畢竟還是有些偷偷摸摸,是在隱晦處進行的。
「坑儒」疑點二:誰添加的說明?
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緊接著這段紀事的,是公子扶蘇登場勸諫秦始皇不要重罰儒生的紀事。這段紀事的原文是這樣的:
益發謫徙邊。始皇長子扶蘇諫曰:「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蘇北監蒙恬軍於上郡。
這段紀事說,於是益發徵調罪人徙邊。始皇帝的長子扶蘇勸諫道:「如今天下剛剛安定,遠方的百姓尚未歸附,諸生都是誦讀和師法孔子的人,如今父皇以重法懲處他們,兒臣擔心天下不安,望父皇明察。」秦始皇怒氣上來,派遣扶蘇到上郡蒙恬軍中去作監軍。
非常明顯,這段紀事是作為有關坑儒事件的一條重要補充而添加上去的。按照常理講,坑儒事件起源於方士,扶蘇勸諫秦始皇,話當從方士求藥開始,奇怪的是他沒有提及這些,而是突如其來地扯到諸生,而且,他話裡的諸生,意義變得非常明確了,就是誦讀和師法孔子的儒生。看得出來,扶蘇這句話,明顯的是一句掐頭去尾,有意圖地剪裁歷史的話。這句話,不像是為了勸諫秦始皇說的,倒像是為說明諸生就是儒生而說的。如果沒有這條添加的說明,秦始皇坑埋的是儒生這件事情就站不住腳。
為了便於大家識破真相,我將上述資料中坑儒事件受害者的稱謂變化做了一個整理如下:1.方士─2.文學方術士─3.諸生─4.「皆誦法孔子」的儒生。體察這種變化,難免不使人對這段紀事的真實性產生懷疑,隱約感覺到在這段文字的背後,有一隻暗藏的黑手,巧妙地偷換了歷史的內容?
「坑儒」疑點三:受害者處刑的奇怪
根據前一段紀事,秦始皇大怒以後,下令將這批文學方術士,交給了御史處置,「於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御史,或者是指負責監察的御史,也可以是御史大夫的略稱。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法務在其職責內,御史們都歸他管轄,他們辦公的地方,叫做御史台。
按照秦國的制度,文學方術士們交由御史處置,他們將接受嚴格的法律審判。根據秦始皇怒氣中口述的罪名,他們將被定以「妖言」的罪名,處以腰斬之刑。從記載的結果來看,他們是被活埋處死的。然而,根據我們已經了解得比較多的秦漢法律,特別是近年來出土的大量法律文書來看,死刑沒有活埋處死的律文和案例。在秦漢歷史上,活埋處死,僅僅出現在殘酷的戰爭中,而且,往往是作為受到譴責的暴行被記載下來的。有名的比如,秦國大將白起活埋趙國四十萬戰俘,項羽活埋秦國二十萬降卒。由此看來,編造這段故事的人對於法律不太專業,留下了作偽的馬腳?
「坑儒」疑點四:殺了小鬼,放了閻王
活躍於秦始皇身邊的方士大約有三百人之多,其中有名有姓者有五人,韓眾(終)、侯生、盧生、石生和徐福(市)。他們都曾經受到秦始皇的禮遇和厚賞,積極為秦始皇尋找仙人和仙藥。侯生,韓國人。盧生,燕國人。徐福,齊國人。韓眾和石生,出身不詳。
在所謂的坑儒事件中,方士盧生、韓眾和侯生等逃亡,沒有受到法律的制裁,從此下落不明。石生也是沒有了消息。徐福是與韓眾和侯生等一起直接受到秦始皇譴責的人,指名道姓,罪行最重。奇怪的是,徐福並沒有受到事件的影響,他沒有逃亡,也沒有受到法律的追究,他逍遙法外,一直在琅邪台愉快地生活,繼續為秦始皇尋找永遠找不到的仙藥。
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就在坑儒事件的第二年,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第五次巡遊天下,又來到了琅邪台,再一次與徐福相見。秦始皇不但沒有將徐福繩之以法,反而再一次聽信徐福的巧語花言,乘船下海射大魚,親自動手清除妨礙仙人仙藥出現的障礙。由此看來,在所謂的「坑儒」事件中,被坑的都是名不見經傳的無名小鬼,罪大惡極的四名閻王,不是逃亡就是安然無恙,這種名不符實的結局,實在是使人懷疑秦始皇是否坑埋過方士?至於將這件事情說成是「坑儒」事件,可以肯定是別有用心的編造。
「秦始皇坑術士」:方士們編造的故事
遍查《史記》以前的文獻,都沒有提到過秦始皇坑方士的事情。
賈誼是活躍於漢文帝時代的政論家,他撰寫《新書‧過秦論》專門討論秦始皇和秦政失敗的原因,他在該文中對秦始皇焚書一事多次予以嚴厲的批評,對於坑方士的事情,完全沒有提到。
淮南王劉安活躍於武帝初年,他主編了《淮南子》一書,對於道家很是推崇。董仲舒是獨尊儒術的發案者,他著有《春秋繁露》一書,是儒家的經典。這兩個人,都比司馬遷老,這兩本書,都比《史記》早,都沒有說過秦始皇曾經坑埋過方士。
根據我最新的調查結果,坑方士這件事情,本是一段流傳於西漢初年的歷史故事,這段故事的原型,見於《說苑‧反質》篇。這篇故事,比《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的故事更完整,更生動,更好聽,典型的一條街談巷語,道聽塗說的秦始皇段子。這條段子的前半段大體同於《史記》坑方士的紀事,在這條段子的後半段中,逃亡的方士侯生被抓住了,秦始皇親自升堂審問,準備痛斥後處以車裂的酷刑。結果呢?這位侯生大人,臨危不懼,正義凜然,他口若懸河,對怒氣沖沖的秦始皇來了一段長篇說教,直說得秦始皇先是默然不語,繼而覺悟動搖,最後感嘆悔過,釋放了侯生。一派為方士臉上貼金的野語村言。
司馬遷是嚴謹的歷史學家,他口風緊,不亂編故事,但是,他耳朵長,愛聽故事。他編撰《史記‧秦始皇本紀》,主要使用秦國政府的紀錄、奏事詔令和石刻等資料,這些都是比較可靠的史料。不過,這些史料比較枯燥,缺少故事文采。為了使紀事更加豐滿而有血有肉,司馬遷也在戰國以來流傳的歷史故事中選取了一部分材料添加進去,這些故事生動有趣,精采動人。但是,這些動人故事的可信性比較低,有些純屬超時空的天方夜譚,坑方士的紀事,就是其中之一,屬於不可信的一個。
司馬遷是有思想有獨立人格的歷史學家,《史記》是私家著作。司馬遷編撰《史記》,有自己的著作宗旨和編撰意圖。他寫《史記》的時候,正是漢武帝熱衷於信神求仙,方士們再次大紅大紫的時期。被方士們捉弄得神魂顛倒的漢武帝,腦子進了水,鬧得家國不寧,一時間想要去國離鄉,捨棄妻子兒女,升天成仙。司馬遷看不慣這些荒唐事情,又不能明說,他於是在《史記》中採用秦始皇坑方士的故事,借古諷今,諷喻漢武帝如同秦始皇一樣偏執迷信,也譴責和警告那些裝神弄鬼的方士,你們早晚也要如同秦始皇坑方士一樣被坑埋,所以,他截取了方士們被坑的上半段,捨棄了侯生教育秦始皇的下半段。想來,因為偏愛選用這個故事的意義,對於這個故事的真偽,他沒有做嚴格的鑑定。
焚書坑儒:儒生們製造的二次八卦
秦始皇坑儒,是一個比坑方士更荒唐的的二次八卦。這個八卦,是儒生們改編坑方士這個假故事加工製造出來的,改編的年代是東漢,加工的方法比較高明,將真焚書和假坑方士合為一體,混為一談,渾水中再將被焚的諸種書籍偷換成儒家的經書,將被坑的方士偷換成讀經書的儒生。
考察西漢一代,焚書坑儒這個用語還沒有出現。方士們編造秦始皇坑方士的故事,本來是為了美化自己,告誡誅殺方士的帝王終究是要後悔的。這個假故事,渲染一種宗教的獻身精神,方士們以生命的付出,換來了正義的榮光。不過,在西漢時代,對於方士們自編自敘,津津樂道的這個故事,其他各派人士大都不以為然,甚至有一種幸災樂禍的痛快感。漢武帝以來,繼方士之後興起的儒生們,開始也持同樣的態度,並沒有想到接手這個故事,來一番冒名頂替的改造。
經過王莽之亂,東漢建國,中興之君光武帝喜好經術,二代明帝,三代章帝一脈相承。儒學成了國教,儒家的經典有了朝廷的欽定,解釋經典的傳文,也有了官方的認可,上行下效之下,掀起一陣改造歷史,附和經書的風潮。衛宏是活躍於光武帝時代的儒學經師,他為欽定的儒家經典作序,在《詔定古文官書》中將秦始皇坑方士的故事做了偷梁換柱的改造。在這個改造的故事中,本來沒有的坑儒地點,正式確定在始皇陵南面的驪山陵谷,就是後來傳說的坑儒谷。坑埋的時間也更具體了,是在冬天。情節更為詳細,陰謀十分明顯,因為坑儒谷有溫泉,冬天種瓜結了果,借怪異出現之事,使套子騙儒生們去考察議論。坑埋的方法有了改進,先射死,後填土。被坑埋的儒生數量也增加到七百人,不僅有諸生,而且加進了博士。改造的細節,處處露出東漢的實情的馬腳,改造的宗旨,是要將儒生們塑造成殉教的聖徒。
歷史被改造以後,儒生們又根據新的歷史製造新的名詞。班彪活躍在東漢初年,《漢書》是他與兒子班固,女兒班昭的共著,遵從官方的旨意,供奉經學為正統。《漢書‧五行紀》數落秦始皇的暴政,「燔詩書,坑儒士」開始同時並舉。再經過精煉提取,「燔書坑儒」,作為一個四字專用名詞,出現在《漢書‧地理志》中。從此以後,燔書坑儒─焚書坑儒,作為一個漢語常用詞彙,作為一個「歷史事實」,作為一個文化觀念,應運生發出來。
讓秦始皇繼續將黑鍋背下去?
我們現在所讀的《史記‧秦始皇本紀》,是東漢明帝以後的版本,經過東漢的儒生和正統史家們的添加和竄改,已經不是司馬遷當年寫的樣子。不明白這一點,不但書讀不懂,秦始皇也永遠讀不懂。我前面說有關秦始皇的一生,多半要推倒重來,有一半的理由在這裡。
焚書坑儒,究竟是歷史還是八卦?至此可以做一個簡單的總結:焚書可信,斷無可疑。秦始皇坑方士,本來是方士們編造的假故事,編造的時間在西漢初年,一不小心,被司馬遷寫進了《史記》。到了東漢初年,儒家的經師們將焚書改造成了焚經書,將坑方士改造成了坑儒生,他們不但將被坑埋的假紅帽子搶來戴在頭上,以未曾支付過的犧牲騙取道德的榮光,而且私下裡偷偷做了手腳,將《史記》的相關記載按照自己的意圖做了相應的修改。
從此以後,坑儒的謊言變成歷史,焚書坑儒這個真假參半的合成詞,變成一種文化符號。這個文化符號,借譴責專制暴君,譴責文化暴行之名,將儒家經典抬舉為聖經,將儒生抬舉為殉教的聖徒。因為這個文化符號,秦始皇背了兩千年的黑鍋。
諸子百家是中國文化的源頭和根本,是人類脫離鬼神迷信之後的東方理性覺醒,其豐富的內涵和無限的可能,先被政治專制的焚書打斷,後被文化統治的尊儒閹割,從此偏離多元的方向,失去了自由與活力。焚書,是赤裸裸的文化暴行,易於識破,危害有限。尊儒,是陰慘慘的文化收買,迷惑人心而危害深遠,更需要理性而明智的警覺。
法國寓言家拉封丹說,人對真理是一塊冰,對謊言是一團火。如果對坑儒這個謊言一定較真,焚書坑儒這個漢字的常用詞將分解,坑儒將被認定是尊儒的幫襯,兩千年來數不清的史籍文獻要修訂,無數的高談闊論要收斂。而今眼下,中國的歷史教科書、日本的歷史教科書、韓國的歷史教課書、世界的歷史教科書都要改寫?
……
麻煩大了去,還是讓秦始皇繼續將黑鍋背下去嗎?
焚書坑儒,半樁偽造的歷史
歷史,像是一個說故事的評書場。為名人說故事。
千百年來,許多人圍繞著秦始皇編造了一個又一個故事,真假參半,添油加醋。他的家世,被塗抹得陰暗淫亂。說他的父親是呂不韋,一個出身於外國的大商人,說他的母親養面首生孩子,發動政變要奪秦王的權。他的為人,被渲染得暴虐恐怖,說他的聲音如同豺狗,內心如同虎狼,說他焚書坑儒,滅絕文化。
近年來,我著手考察秦始皇的歷史,追究秦始皇的故事,清理有關秦始皇的傳聞和神話,隨著清查工作的進程,兩千年來燒得通紅的虛火漸漸熄滅,冷澈透明的真相一一浮現...
作者序
自序:在推理中享受歷史的樂趣
這本書,不是一本常規的歷史著作,而是一本大膽的歷史推理作品。
簡單來說,這是一本解碼的書,破解的是歷史的密碼。解碼與解謎不同。解謎,是破解單謎。解碼,是破解謎團,一連串彼此關聯的謎;這些謎都在一個相通的環上,必須按照環扣的次序順次解開。
這本書所要破解的密碼,是秦始皇的密碼。
秦始皇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大名人,也是迷霧重重的人物。籠罩在秦始皇身上的重重迷霧,從他的出生開始,一直到他的死後,日積月累,有增無減,千百年來,積澱成一連串的歷史疑案。
生父之謎是第一樁疑案,秦始皇究竟是嬴異的兒子,還是呂不韋的兒子?假父和弟弟之謎是第二樁疑案,秦始皇與嫪毐、成蟜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表叔之謎是第三樁疑案,昌平君究竟是什麼人,他為什麼先扶持嬴政親政,後來又起兵反秦稱楚王?
至於第四樁疑案的皇后之謎,更是蹊蹺迷離。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但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后,卻在史書上渺無蹤影,這不是非常令人奇怪嗎?這樁奇怪的事情,不僅牽連到秦始皇的長子扶蘇、幼子胡亥和他們的兄弟姐妹,更牽連到他們的母親們,那些曾經在秦始皇身邊生活過,後來又完全失去了消息的所有後宮……
如此種種疑案,都糾纏在一個環上,這就是秦始皇的親族和外戚。如此種種疑案,至今仍沒有確切的答案。
為什麼會這樣?年代久遠,史料欠缺,當然是首要的原因。不過,人為地隱瞞歷史的真相,有傾向性地曲解歷史,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在我看來,還有一個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觀念的束縛。
多年以來,在史料學的領域,我們信奉「有一分材料說一分話」的原則。不過,如果我們將這個原則推廣到整個歷史學中來加以奉行的話,警句就變成了咒語,我們將會掉進認識的陷阱,誤以為凡是沒有記載的事情就不曾存在。如此擴大化的結果,歷史學將會只剩下破碎的斷片,而失去完整的篇章,前言不搭後語的失衡,最終難免陷於失語。
歷史是什麼?歷史是基於史料對往事的推想。古代史的史料少而又少,如何通過這些少而又少的材料,解讀出多而更多的史實來,必須修煉「有一分材料說十分話」的功夫。這個「說十分話」的功夫,講的是由一條材料生髮十條線索的方法;這個方法的思路,就是多方聯想和合理推測。在直接證據不足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搜尋間接的旁證,然後運用聯想和推測,上下內外關聯,前後左右旁通,索隱探微,設問求解,將各種蛛絲馬跡串連起來,最大限度地解析歷史,揭示歷史的真相。
歷史學的這種做法,類似於現實中的偵探破案。發案後的現場,混亂而狼藉,犯人無影無蹤,證據被銷毀隱去,偵探們仔細地搜集每一個指紋、每一個腳印,哪怕是一根毛發,甚至是一種氣味……如何由這些少而又少的證據,搜尋出犯人的蹤影,復原出案發的現場,推理和聯想,正是必不可少的功夫。按照偵探學上的說法,就是通過推理和聯想,將所有的證據合理聯繫起來,形成一個相關的證據鏈,由此重建案發的過程。
刑警偵探,破解的是現在的疑案;破解古代疑案的歷史學家,是歷史偵探。歷史偵探破解歷史疑案,同刑警偵探破案一樣,充滿了驚險、刺激,還有樂趣。
讀者朋友,讓我們回到兩千多年前的秦代,來到秦始皇的身邊,置身於那一個又一個的案發現場,一起來做歷史偵探,一起來享受破案的快樂,一起來體驗福爾摩斯式的邏輯與力量吧。
2008年6月16日初稿
2009年1月10日定稿
自序:在推理中享受歷史的樂趣
這本書,不是一本常規的歷史著作,而是一本大膽的歷史推理作品。
簡單來說,這是一本解碼的書,破解的是歷史的密碼。解碼與解謎不同。解謎,是破解單謎。解碼,是破解謎團,一連串彼此關聯的謎;這些謎都在一個相通的環上,必須按照環扣的次序順次解開。
這本書所要破解的密碼,是秦始皇的密碼。
秦始皇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大名人,也是迷霧重重的人物。籠罩在秦始皇身上的重重迷霧,從他的出生開始,一直到他的死後,日積月累,有增無減,千百年來,積澱成一連串的歷史疑案。
生父之謎是第一樁疑案...
目錄
自序 在推理中享受歷史的樂趣
第一案
是他,創立皇帝制度,成為中國第一位皇帝;是他,挾雷霆之威,第一次統一了天下。他,秦始皇,姓嬴名政──且慢,據說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呂政?原來,他的出生是一件兩千年來的無頭案: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大商人呂不韋的私生子?無數學者參與討論,卻一籌莫展:史料如此缺乏,而最原始的記載《史記》卻自相矛盾。問題出在哪裡?──
誰是秦始皇的父親(上)
(一)呂不韋真的是秦始皇父親嗎?
1 司馬遷惹的禍
2 嫌疑人名單
3 發現了「奇貨」
4 「奇貨」的價值
5 最高商業機密
6 華麗的家族
7 公關第一步
8 華陽夫人的眼淚
9 初審的意見
誰是秦始皇的父親(下)
(二)鑑定和取證
1 法律鑑定
2 醫學鑑定
3 刻玉符的意義
4 太史公忽悠人
5 第三條證據
第二案
秦始皇的青少年時代,歷史記載幾乎空白;唯一的線索就是他有三個弟弟:一個突然在前線投敵叛國,兩個被秦始皇活活撲殺而死。秦始皇與弟弟們,到底存在什麼樣的生死情仇?年輕國君,如何面對親情背叛、人倫慘劇?夾雜其間的,又有怎樣的政治陰謀?——
弟弟與假父的故事(上)
(一)弟弟為什麼叛變投敵?
1 弟弟臨陣倒戈
2 邯鄲脫逃路
3 成蟜的身世
4 三種外戚勢力的博弈
5 嬴政委政於誰?
6 夏太后之死引起的震動
7 寡居的帝太后
8 獻面首嫪毐
9 嫪毐為什麼封侯?
弟弟與假父的故事(下)
(二)假父到底想要攻擊誰?
1 嫪毐之亂
2 四大疑問
3 他想攻擊誰?
4 動亂的餘波
5 茅焦勸秦王的歷史意義
第三案
西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楚考烈王二十五年。這一年,秦楚兩國政局都發生大動盪:前者有嫪毐之亂,後者考烈王去世,其大臣被殺。此時,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出現了:一位神祕的楚國王子,在秦國為秦王浴血奮戰。兩千年來,沒有人知道這位王子的名字。他,是誰?他為什麼留在秦國?他跟秦始皇是什麼樣的關係?——
尋找秦始皇的表叔(上)
(一)誰接替呂不韋做丞相?
1 神祕的昌平君
2 又一樁質子事件
3 被拋棄的母子
4 歷史學的探洞調查
5 昌平君的官職是什麼?
尋找秦始皇的表叔(中)
(二)銅戈的祕密
1 發現銅戈
2 你買哪一站票?
3 破解「丞相狀」
4 填補歷史的空白
尋找秦始皇的表叔(下)
(三)丞相的反叛
1 挖出歷史來
2 「□山」在哪裡?
3 混合洗牌
4 打出後三張牌
5 一箭雙雕
6 被隱瞞的歷史
7 王翦復出
8 兩封發自戰場的遺書
9 一場失載的戰爭
10 昌平君之死
第四案
在中國,幾乎無人不知秦始皇:可是,有誰知道,他的皇后是誰?難道赫赫有名的始皇帝,竟然沒有皇后?更為吊詭的是,不僅是始皇后,秦始皇後宮中所有的女人,都沒有留下姓名。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歷史抹去了她們的身影?——
秦始皇的後宮謎團(上)
(一)秦二世與他的母親
1 世上有無始皇后?
2 唯一的線索
3 不幸的兒女們
4 發掘公子公主墓
5 廢長立幼的打算
6 秦始皇為什麼寵愛胡亥?
7 指鹿為馬的人性解讀
8 胡亥的母親是誰?
秦始皇的後宮謎團(下)
(二)扶蘇與他的母親
1 秦始皇為什麼不立太子?
2 「坑儒」事件的始末
3 黃牌警告
4 召回扶蘇
5 一招險棋
6 不可理喻的自殺
7 扶蘇的復活
8 藤田教授的推測
9 誰是王后?
謎底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史書,然而,關於秦始皇的出生,他的宮廷,司馬遷要麼自相矛盾,要麼乾脆沒有記載。為什麼會這樣?歷史是怎樣寫出來的?《史記》中沒有記載的歷史,隱藏著怎樣的驚天大祕密?——
穿透歷史的迷霧
(一)司馬遷誤信的故事
1 新的嫌疑人
2 《史記》是歷史學的第三世界
3 獻有孕之女故事的全本
4 女性深入歷史現場
5 男性深入歷史現場
6 獻女故事的前提崩潰
7 請動護寶槌
8 誰是假貨的受益人?
9 移花接木的線索
10 古代的「文化大革命」
11 莫做「耳食者」
(二)《史記》失載了的歷史
1 又是司馬遷的錯?
2 《穰侯列傳》的啟示
3 魏冄身世之謎
4 奇特強悍的宣太后
5 發現《詛楚文》刻石
6 破譯秦楚「十八代詛盟」
7 秦楚「袍澤之親」
8 二十一代聯姻結盟的祕史
9 秦始皇後半生的禁忌
10 如芒在背的楚系外戚
(三)順天逆民秦統一
1 一切歷史都是推想
2 重新尋找秦始皇
3 推倒重來的工作
4 頒獎臺上的強勢明君
5 天意難測民意重
結語我為什麼寫歷史推理
感謝辭
附錄
附錄1 大事年表
附錄2 秦始皇年表
附錄3 秦王嬰父子列傳
附錄4 昌平君列傳
附錄5 焚書坑儒 半樁偽造的歷史
參考書目舉要
自序 在推理中享受歷史的樂趣
第一案
是他,創立皇帝制度,成為中國第一位皇帝;是他,挾雷霆之威,第一次統一了天下。他,秦始皇,姓嬴名政──且慢,據說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呂政?原來,他的出生是一件兩千年來的無頭案: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大商人呂不韋的私生子?無數學者參與討論,卻一籌莫展:史料如此缺乏,而最原始的記載《史記》卻自相矛盾。問題出在哪裡?──
誰是秦始皇的父親(上)
(一)呂不韋真的是秦始皇父親嗎?
1 司馬遷惹的禍
2 嫌疑人名單
3 發現了「奇貨」
4 「奇貨」的價值
5 最高商業機密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