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注定是隻展翅翱翔的老鷹,那地面就絕對不會限制你,
限制你的是你認為自己是隻雞的想法。
你不屬於地上,而是應該要在天空中翱翔。
獻給所有的人,你們都是天生的老鷹。
飛呀,老鷹,飛呀!一個非洲農夫找到一隻剛出生的小鷹,於是他把小鷹帶回家混在雞群中一起飼養,讓牠學習雞的生活方式。
一天,農夫的朋友路過拜訪,看到雞群中的鷹。他試著把老鷹放在頭頂、茅草屋頂,想要證明牠是一隻會翶詳天際的老鷹,而非農夫宣稱的「雞」。然而,無論牠被置於多高,都會再次跳回地上,和雞群一起搶食。當天半夜,不死心的朋友來到農夫家懇求地希望能帶著老鷹去當初發現牠的山上。
農夫與朋友費盡千辛萬苦抵達山頂時,金色的太陽剛好莊嚴的升起,老鷹感覺到豐富牠羽毛溫暖的生命力,牠一直維持著同樣的姿勢,突然,感受到風上升的力量,那隻大老鷹彎曲向前,席捲仰衝向上,越飛越高,終於在升起的太陽光芒中失去蹤影。牠再也不會生活在雞群中了。
作者簡介:
克里斯多夫‧格瑞哥羅斯奇(Christopher Gregorowski)
多年為南非川斯凱(Transkei)庫薩語族人擔任聖公會的牧師。從迦納教育家安格瑞的傳記中,發現這個充滿活力的非洲寓言,在女兒垂死之際,改寫了這個故事,希望她了解自己是天生的老鷹,應該提起精神勇往直前。
繪者
尼奇‧達利(Niki Daly)
出生於南非開普頓,1970年到英國從事繪畫和設計等工作,1978年獲得英國藝術評議會繪圖獎,1980年回到非繼續從事創作和教學的工作。作品獲得紐約時報年度最佳圖畫書獎,並代表南非角逐2002年國際安徒生插畫獎。
譯者簡介:
趙秀英
台南縣白河人,移民南非十幾年,現任非洲華文作家協會會長,與明代復古帆船「太平公主號」國際事務主任。曾任南非華僑國定學校中文董事、耕莘青年寫作會理事。受非洲駐台經貿聯合辦事處與南非聯絡辦事處邀請,舉辦多場非洲文化藝術與傳統服飾特展及演講,並舉辦「愛戀非洲」油畫特展。喜歡旅行、航海、攝影。主編再版《南非黑白》一書,譯有《南非華人移民史》、《誰是有色人種》、《如水在野地》、《越過喜馬拉雅山》,現從事寫作、翻譯、繪畫藝術創作。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這是一個令人充滿深刻感動的故事。」
---1984年諾貝爾世界和平獎得主、前南非聖公會大主教:德斯蒙德‧圖圖
「這是一本鼓舞人心的優秀圖畫書」---《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每一個畫面不僅引導著故事進行,也蘊含著優美的場景細節。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科克斯評論》(Kirkus Reviews)
「Gregorowski重新述說的迦納傳說頌揚著人類精神和獨立的需要。而繪者Daly以水彩繪製充滿生氣的土地與天空,出色的烘托著故事,獻給在南非的子民。」---《Booklist》
【推薦序】
1984年諾貝爾世界和平獎得主、前南非聖公會大主教:德斯蒙德‧圖圖(Desmond Mpilo Tutu)
《飛呀,老鷹,飛呀!》 是由一則迷人又創新的非洲故事改編而成,這則故事歸功於迦納人詹姆斯‧奎吉爾‧安格瑞的轉述,他就是眾所皆知的「非洲的安格瑞」(Aggrey of Africa)。我們經常認為自己終其一生只能是隻雞,而自我侷限於有限的地平線上。事實上,我們應該為了崇高的理想,去作更好的呈現,為了超越一般人而努力超越自我。我們不應被地平線所限制,我們存在的目的,是為了成就真正的榮耀。 我們不是雞,應該是老鷹,要騰飛得更高;我們是為自由而生,為歡笑、善良、友愛和永恆而生。儘管事情的表象並非如此,我們都應盡力去成為我們想成為的人,勇於注視冉冉昇起的太陽,奮力起飛並在高空遨翔。
克里斯多夫‧格瑞哥羅斯奇是一個充滿創意和才華的人,而造就《飛呀,老鷹,飛呀!》的契機是如此令人感動——這本書是為他即將過世的孩子所寫的。
感謝造物者給克里斯多夫如此天賦,他豐富了我們所有人的生命。
【導讀】
為什麼要推薦這本書給中文讀者和小朋友呢?因為這本書曾讓我感受到很大的鼓舞和感動。從小,我就是個膽子很小的孩子,認為什麼事情都無法自己獨立完成,也一直認為自己是個醜小鴨,什麼都比不上功課比我好的同學。直到我的日記獲得老師的賞識,鼓勵我上台去朗讀;我覺得畫得很醜的塗鴉彩繪,讓美術老師貼在牆壁上,許多同學因此樂於和我分享。如果沒有老師和同學的鼓勵,也許今天我仍是個躲在牆角看別人逐日完夢,而自己仍在原地踏步的人。
《飛呀,老鷹,飛呀!》的精神,是希望讓那些認為自己是小雞或膽怯的小朋友,能夠發現自己的優點,從而發揮自己的專長。每個人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起飛,就像書中的老鷹一樣,也許剛開始飛得不是那麼高,也不那麼平穩,但如果努力去嘗試,總有一天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廣闊天空。
南非第一任黑人總統曼德拉和美國現任總統歐巴馬,他們和許多黑色族裔的朋友一樣,小時候都曾被當作是小雞,認為他們不可能飛翔,但現在他們都有自由的天地去發揮特有的專長。
謹以此書獻給任何想努力飛翔的人,不論年齡、種族、膚色、宗教和性別,讓我們帶著微笑一起遨遊於色彩繽紛的天際,也希望你多多鼓勵周圍想飛又尚未起飛的朋友。
名人推薦:「這是一個令人充滿深刻感動的故事。」
---1984年諾貝爾世界和平獎得主、前南非聖公會大主教:德斯蒙德‧圖圖
「這是一本鼓舞人心的優秀圖畫書」---《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每一個畫面不僅引導著故事進行,也蘊含著優美的場景細節。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科克斯評論》(Kirkus Reviews)
「Gregorowski重新述說的迦納傳說頌揚著人類精神和獨立的需要。而繪者Daly以水彩繪製充滿生氣的土地與天空,出色的烘托著故事,獻給在南非的子民。」---《Booklist》
【推薦序】
1984年諾貝爾世界和平獎得...
章節試閱
有個農夫花了一整天出去尋找他走失的一隻小牛,牧童在天黑前,放牧回來的時候就找不到牠了,那天晚上曾有一場可怕的暴風雨來襲。
農夫到山谷去尋找,沿著河床找,在蘆葦叢中找,在岩石後和急流中尋找。他徘徊在山坡上,穿過黑暗和交錯的森林,那裡是萬物開始生長的地方,然後又繞出去,沿著牛隻走過的泥濘路徑去找。他在那比他還高長的茅草中找,爬上陡峭的高山,攀著高聳穿入天際的岩石中尋找。他一直呼叫,希望那隻小牛會聽到,他覺得很孤單,他的叫聲在山壁間迴盪。河流在山谷底下轟隆隆流過。
他攀上小峽谷,他想也許那隻小牛為了躲避暴風雨,會躲在山谷間。就在他停下來的地方,他看到在大岩石的邊緣,近得可以摸得到的地方。出現一個很不尋常的景象—一個老鷹的巢,一隻非常小,剛由鳥殼中孵出一兩天的小鳥,因為可怕的暴風雨,從巢中滾了出來。
他伸出雙手抱住牠,想把牠帶回家照顧。在回家的路上,他仍一邊走一邊呼喊,希望那隻走失的小牛能夠聽得到。快到家時,孩子們跑出來迎接他。他們大聲叫著:「小牛自己跑回來了 !」他很高興,把那隻小鷹拿給太太和孩子們看,並把牠小心地放在溫暖的廚房裡,放在母雞和小雞中,由公雞看護著。
「老鷹是鳥中之王」,他說「但是我們要把牠訓練成雞!」所以他把小鷹混在雞群中一起飼養,讓牠學習雞的生活方式。他的孩子們叫他們的朋友來看這隻奇怪的鳥,當牠漸漸長大,生活在雞群中的牠,看起來和他們所看過任何的雞都不一樣。
有一天,有個朋友順道來拜訪農夫,他們坐在廚房門前抽煙斗。那個朋友看到雞群中的鳥:「嘿!那不是雞,那是老鷹!」 農夫笑著對他說,「牠當然是雞。你看,牠走起路來像雞,吃東西像雞。牠認為自己像雞。當然,牠就是一隻雞!」但那個朋友卻不相信地說:「我會證明牠是一隻老鷹。」農夫說 : 「那你就試試看啊 !」
有個農夫花了一整天出去尋找他走失的一隻小牛,牧童在天黑前,放牧回來的時候就找不到牠了,那天晚上曾有一場可怕的暴風雨來襲。
農夫到山谷去尋找,沿著河床找,在蘆葦叢中找,在岩石後和急流中尋找。他徘徊在山坡上,穿過黑暗和交錯的森林,那裡是萬物開始生長的地方,然後又繞出去,沿著牛隻走過的泥濘路徑去找。他在那比他還高長的茅草中找,爬上陡峭的高山,攀著高聳穿入天際的岩石中尋找。他一直呼叫,希望那隻小牛會聽到,他覺得很孤單,他的叫聲在山壁間迴盪。河流在山谷底下轟隆隆流過。
他攀上小峽谷,他想也許那隻小牛為了躲...
作者序
作者序
我是在安格瑞的傳記中發現這則充滿活力的非洲寓言,他曾在1920 年代於美國的任教期間造訪過西非和南非。當安格瑞說這個故事時,總是在結尾說:「我親愛的非洲人民,我們是依上帝的形象塑造而成,但是人們總認為我們被創造成雞,而我們也自認為是雞; 但我們是老鷹,千萬不要滿足於雞的飼料!展開你的翅牓去飛翔吧!」當他說完這句話,孩子們總會張開雙臂興奮地在操場上奔跑,就像張開翅膀飛翔的老鷹一樣。
1981 年,當我們七歲大的女兒羅莎琳德身罹絕症,我希望她了解我們都是天生的老鷹,聖靈的力量支持著我們,就像老鷹乘風飛翔。所以我寫下這個故事送給她, 把它放在川斯凱,我在那裡為庫薩語族人擔任聖公會的牧師。現在她的兩個姐姐已經為我們生下了孫子, 而我也將這本書獻給他們:喬賽亞‧威廉、格雷戈里‧可林和海琳娜‧葛雷絲。
繪者序
1992 年,當我第一次為《飛呀,老鷹,飛呀!》畫插畫時,全彩插畫在南非的童書中還是一種奢華又少見的奢侈品。這個故事在南非發行的第一版是雙色的圖畫書。幾年後,這本書絕版了,但它卻不曾被那群深受鼓舞的讀者遺忘。現在,當嶄新的、珍貴的民主觀念給了我們翅膀去飛翔,以全彩插畫的新版本,慶祝我們許多老鷹的自由飛翔—我將這本書奉獻給南非所有的孩子。
作者序
我是在安格瑞的傳記中發現這則充滿活力的非洲寓言,他曾在1920 年代於美國的任教期間造訪過西非和南非。當安格瑞說這個故事時,總是在結尾說:「我親愛的非洲人民,我們是依上帝的形象塑造而成,但是人們總認為我們被創造成雞,而我們也自認為是雞; 但我們是老鷹,千萬不要滿足於雞的飼料!展開你的翅牓去飛翔吧!」當他說完這句話,孩子們總會張開雙臂興奮地在操場上奔跑,就像張開翅膀飛翔的老鷹一樣。
1981 年,當我們七歲大的女兒羅莎琳德身罹絕症,我希望她了解我們都是天生的老鷹,聖靈的力量支持著我們,就像老鷹乘風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