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色彩源於大自然,華夏先民從觀察天地運行間,日出日落和時序更迭的自然景色中,得出赤、青、黃、白、黑為滋生宇宙大地色彩的五種基本色調的觀念,從而建構出「五色觀」色彩理論。有關「五色」概念的記載,最早見於上古文□、專事記錄舜和禹、皋陶對話的《尚書.益稷》中。古人另外又根據土、木、火、水、金(五種構成宇宙萬物的基本要素)的五行法則而定出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並與顏色建立關係;又把權勢地位、哲學倫理、禮儀宗教等多種觀念融入色彩中,漸漸整合出一套獨樹一格的色彩文化系統,最後成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的傳統色彩文化是歷代政治、經濟、社會風情、文學藝術、民俗節慶,以及思想觀念與審美標準的反映,內涵多彩豐富,同時應用範圍又十分廣泛。千百年以降,漢民族從服飾、建築、繪畫、書法、玉器、瓷器、工藝、家居擺設,以至生活飲食及漢醫藥理等傳統文化的各方面,均與色彩沾上了關係,亦顯示出前人對色彩的重視。
中國自西元前約十一世紀時的周朝開始,賦予色彩特殊的含義,把色彩分為「正色」和「間色」兩類;其中「正色」即前述的五色,而「間色」則由 不同的「正色」以不同的比例調和而成,歸屬為次要的顏色,故又稱為「閒色」。戰國時期《孫子兵法.勢篇》曾指出:「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意即色彩可千變萬化、多不勝數,但始終離不開「五色」。可見這「正色」和「間色」的說法,與現代光學中的紅、綠、藍「三原色」理論(註1)和印刷術中的青藍、洋紅、黃、黑四色彩印原理(註2)很類似;即古人很早就意會到色彩的結構模式,只是在當時缺乏科學實驗的基礎。
中國傳統顏色繽紛七彩,色澤涵蓋領域與層面寬廣細膩,且各色又分別傳遞不同的思想和意義。本書在爛漫的色彩世界中,挑選出一百種自古流行至今,依舊發揮強大影響力,以及仍活用於現代華人社會生活中的重要顏色;並對每種色彩的源頭出處、沿用歷史、應用特色,以及在政治、社會、文化上的含義進行系統式解讀。
為了介紹及闡述的方便,本書引用了現代色彩學理論中的四個基本專有名詞,即:色相、明度、彩度及色階(註3)來加以輔助說明。另外每種顏色又附上提供示範及參考用的彩印色票,並分別標示各色彩的四色混合調色比例(範例說明見右圖),以方便讀者辨色鑑賞,同時了解中華色彩知識,感受傳統東方色彩之美。
四色印刷色票範例
赤
C0 M98 Y78 K10
*C:青藍 M:洋紅 Y:黃K:黑
*數目字表示該色的濃淡度 (0:最淡 ──> 100:最濃)
註1:光學三原色(即基本色)分別為紅(red)、綠(green)、藍(blue),一般簡寫為RGB。若將這三種色光混合,便可以得到白色光,即日光。又日光在三稜鏡的折射下會分成七色;中國對於七色光最普遍的說法是:紅、橙、黃、綠、藍、靛、紫;亦稱彩虹色。
註2:在現代全彩印刷術中,主要應用四種基本油墨顏料,即青藍(cyan,簡寫C)、洋紅(magenta,或稱品紅,簡寫M)、黃(yellow,簡寫Y)及黑(black,簡寫K),若按照不同的CMYK混合調色比例,經由疊印,即可印刷出千百種的色彩圖文。
註3:在近代色彩學理論中,把色彩的定義分成四種屬性:
色相(hue):指色彩的種類。色相和色彩的色調(tone)、色光的波長(wave-length)有關。例如五正色、或綠色、紫色等可清楚區分各種顏色的相貌。
明度(value):表示色彩的強度,也就是色光的明暗度。不同的顏色,反射的光量強弱不一,因而會產生不同的明暗程度,及明度與色光的亮度(luminousity)有關。例如白、黑兩色的明度是分別顯示從明到暗兩極端的最大變化。
彩度(chroma):表示顏色的純度(purity),也即是指色彩的飽和度及鮮艷程度。例如絳色(大紅色)、明黃色都屬於高彩度的顏色。
色階(levels):色階及漸層色,指光色或全彩印刷的色彩豐滿程度。例如電視彩屏的標準有二百五十六色,四千零九十六色,六萬五千五百三十六色。亦即色階愈多,表示色彩層次愈細膩多彩。色階的稱謂與含義同時適用於光學和四色(CMYK)全彩印刷術。
CMYK色彩立方體系統是由德國阿爾弗.海格第雅(Alfred Hickethier)於一九五二年所設計,主要應用在四色印刷、染料著色劑等作調色校對參考用。該系統是以四色印刷用的基本油墨:青藍、洋紅、黃及黑色為主,按不同比例混合調色疊印後,各色編以色碼,色調案濃度深淺順序排列在一矩陣立方體上。最多可調合出一千種色階變化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