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聽見浪漫的聲音/黃秋芳(黃秋芳創作坊負責人、兒童文學作家)
相信嗎?文字真的有靈魂噢!
當我們對字,多了一點點感覺以後,我們會發現,有一些字、有一些特別的感情,像前世今生的輪迴,曲曲折折,終究會繞回我們的生命裡,和我們相遇。
想起來就很浪漫吧?鴻文這本精緻的童話集《雨耳朵》,就是這樣一本浪漫的小書。
和這本書相遇,究竟有多浪漫呢?嗯,慢慢回想起來,要從十六年前、將近六千多個日子算起。那時候的我,喜歡粉彩,喜歡童話,喜歡漫畫,喜歡一切甜甜、淡淡,最好還帶有一點點微酸、微苦的感覺,才叫做有滋有味呢!
那是在遙遠的一九九五年,我開了間「要你好看漫畫屋」,用一整面牆的瘋狂聲勢,推薦我很喜歡的漫畫家奈知未佐子。她畫出來的每一個故事,短短的、淡淡的,相信萬物有靈,眾生有情,在「愛」與「寬容」中相互成全,不但缺憾得到圓滿,天地間的人事物,也都能心想事成,美夢成真。
漫畫屋只活了八個月,奈知未佐子卻活了很久很久。到了八年多、三千多個日子以前,為了讓更多大人、更多老師、更多的爸爸媽媽,陪著我們一起看漫畫,我又在2003年靜宜大學的學術研討會裡寫了篇〈從奈知未佐子的童話漫畫談文化傳遞〉,像變魔術一樣,讓看漫畫、讀童話,變成一件「好像很偉大」的事,這是不是非常不可思議呢?
所有不可思議的事,我都覺得很浪漫。
好羨慕和奈知未佐子活在同一個國家的孩子,他們看著這些書,從小就有更多機會,長出更多「不一樣的耳朵」,雨耳朵、風耳朵、雲耳朵,甚至是陽光耳朵、蘋果耳朵、石頭耳朵……。一年多以後,我也和奈知未佐子一樣,為我們呼吸的空氣、生活著的日月山川,寫了篇〈床母娘的寶貝〉,讓孩子們可以在故事裡,領略每一天的真實生活,看見相同的顏色,聽見相同的聲音。
這篇童話,獲得2004年九歌年度童話獎。我在得獎感言裡,裝載著對童話的殷殷盼望,希望我們曾經相信的傳說,曾經依賴的神靈,舊時生活的常模,日常時空的記憶……,以及真實盈溢在生活周遭的全部角色,都能陪著孩子,重新再活一次,在我們的身體裡,印記出更多甜美、心酸,以及一些很難盡說的溫暖。
這樣,我們就不會把遙遠的王子與公主,當作理想,把從來沒看過的巫婆與巨人,當作唯一的劫難,然後在成長後,把飄飄盪盪的寂寞,都當作「世界公民」必經的失落。
懷著這樣的真誠信念,又過了將近一千五百個日子。2008年,在數百篇童話作品裡,我發現鴻文寫了篇很美麗的〈讓松鼠回家的路〉。在全台灣都迷戀著桐花季的迷離歲月,在鋪滿飄零桐花的美麗山徑,松鼠捨不得踏碎脆薄剔透的花瓣,這時,牠該怎麼回家呢?這樣的纏綿心事,彷彿千年的願望,透過天地神靈,散放著成長的辛酸和芬芳。
真的很慶幸,有機會把這個故事,收藏在《九十七年童話選》裡,那是一個又一個童話櫥子,任何時候一打開,都隨著每一則童話故事,走進不同的神奇幻境。
時間過得這麼快,松鼠回家後,又過了一千多個日子,我才終於明白,原來,牠們都回到寧靜美麗的「和平鎮」去了。
如果沒有鴻文的努力調查,我們怎麼可能發現,這麼親切的和平鎮,其實就藏在台灣各個小角落,到處都可以找到這些老街老故事。
這麼多神奇又美麗的祕密,這麼多簡單又深沈的小故事,短短的、淡淡的,像奈知未佐子、像床母娘,就這樣揮灑出萬物有靈、眾生有情的甜蜜世界。
跟著鴻文,我們看到石麒麟會發亮的眼睛、螢火蟲的心願、怕髒的粉圓、感傷的宮燈、變身的陀螺、雨的耳朵、小蘑菇的悲劇、小老鼠的歷險、老神牛的尊嚴、消失的愛搗蛋與混蛋、王老先生蓋不成房子的那塊地、夜光橋的精靈……。好像,我們也在日常生活著的每一天,捕捉到充滿「愛」與「寬容」的千萬種情意,感受每一個瞬間的溫柔美好,讓我們心想事成,美夢成真。
現在,繼續找一找,發現神祕耳朵了嗎?再停下來,靜靜聽,噓,聽到浪漫的聲音了吧?
序
在大溪散步得來的故事 謝鴻文
成為作家,是我小時候的志願。成為兒童文學作家,常常我也覺得是天意,因為我是兒童節出生的,天意注定要和兒童有不解之緣。
當志願與天意相加,我更加篤定寫作是生命最完美的歸宿。我很幸福的繼續用寫作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用寫作來記錄生活行跡,還用寫作當作禮物饋贈給我們的孩子,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文學中濡染喜怒哀懼,體會人生的百種滋味,為自己的心尋找一方沉靜安定。
2008年,我在第一本童話集《花神玩大風吹》序裡,曾自述追求「文學的美質」,我說:「我的故事世界裡,有意識的在經營『美質』──我認為這種『美質』,不僅要在章法結構、語言意象、文字韻律上講究,更要有純粹感情與思想的匯入;不可否認有些故事讀起來,可能有點迷濛深遠的感覺,彷彿較接近成人文學。」這樣的理念,在《雨耳朵》裡依然可見;那是因為我非常反對只為了追求「淺語」,卻把內容變「膚淺」的兒童文學作品。
可是,這種理念,在目前的台灣兒童文學來說是很大膽的,因為它違背市場主流,我不得不十二萬分感謝聯經出版公司和黃惠鈴主編的勇敢成全。
《雨耳朵》裡許多故事乍看之下好像少了童趣,但我寄望大小讀者在讀這本書時,能夠用一種等待麵包慢慢揉製、慢慢烘焙出爐再享受的心情,慢慢讀就能慢慢咀嚼出真味。
一切都應該緩慢下來,不要讓我們的生活太倉促匆忙,以致錯過細品人生沿途的風景人事。
眼尖的讀者可能會覺得書裡提到的「和平鎮」,和桃園縣的大溪鎮好像,有大漢溪流過,可以找到老街、中正公園、頭寮大池、陀螺等相符的產物與風景。
沒錯,我的確是以大溪為藍本,因為大溪離我家近,是我幾乎每個月都會去旅行散步的地方。散步這座古鎮,如果是飄著細雨,我總覺得自己變成了一個硯台,正在徐徐磨墨,筆輕輕一沾,就能恣意揮毫。每回去走訪,就動念用當地的風景事物編寫故事,於是真實的自然風景、人文事物,俱成為我的寫作材料,從真實生活所見加工,虛構為新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我用「和平鎮」之名,是想擴大到整個台灣來看,看台灣許多小鎮其實都可以找到與「和平鎮」相似之處,也可以這樣說,台灣這片土地一切都是共生一體的,沒有地域性的差別,都值得我們呵護疼惜,所有的故事自然會在這片土地中孕生,然後等待有心人發掘。
和平,亦是我心裡執著的大願,願獻給這世上每一個人,也獻給這世界。
吉娜兒(繪圖者創作感想)
母親的故鄉在中壢龍岡,鄰近本書故事發生的地點—大溪老街,相信母親小時候,應該也常到那裡玩耍吧?這樣看似沒什麼大不了的關係,我卻覺得自己對這本書有了不同的情感。
就像許多都市長大的人,對於傳統的建築、文化、習俗…我也是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因為遇到會覺得理所當然,而感到熟悉;又因為已經很少在生活中遇到,而覺得陌生。跟我相比,現在的都市小孩,和傳統文化的距離應該又更遠了吧?我想這就是聯經出版這本書的目的,希望小朋友可以認識自己的傳統。
藉由作者的想像力,我看到一個萬物有情的世界,原以為疏離、荒涼的傳統,變得既親切又生動,相信能給小朋友許多寶貴的知識。感謝聯經給我這個機會,讓我可以趁機接近傳統,更重要的是獲得參與傳承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