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網經》是大乘菩薩戒重要且基本的經典,隨著大乘思想興起後,千百年來流行的一部菩薩戒律,於後秦弘始年間,鳩摩羅什譯出,中土得以傳授大乘菩薩戒。它顯示了大乘佛教的基本理論和根本精神,主要說明菩薩修道之階位(發趣十心、長養十心、金剛十心和體性十地),以及應受持的菩薩戒律(十重戒和四十八輕戒)之戒相。在佛教「三藏」中屬「律藏」,是大乘戒律之一,在中國佛教大乘戒律中,《梵網經》的影響最大。對大乘佛教在中國盛行,起了積極的作用。
此外,經中把孝與戒相融通、「孝名為戒」的思想頗富中國特色。《梵網經》因其言簡易賅、行文雋永,義理、戒律兼具且意蘊深長,能概括地闡述大乘佛教的思想和主旨,因而廣受僧俗兩界的重視,對大乘菩薩戒的推動具有重大影響。
本書《梵網經》開本大方,編排清晰疏朗,共分題旨解說、原典、譯文、注釋,以深入淺出的文字重新詮釋和解析佛經旨意。讀者可透過此書輕鬆運用《梵網經》的心法,當作讀經的誦念本,同時清楚了解《梵網經》的文句涵義。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賴永海
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財政部、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南京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學旭日佛學研究中心主任,江蘇宏德文化出版基金會理事長,鑑真圖書館館長。出版《中國佛性論》、《中國佛教文化論》、《佛學與儒學》等16部著作,主編第一部《中國佛教百科全書》(11卷,近300萬字),主編第一部《中國佛教通史》(15卷,700萬字)。
譯者簡介:
戴傳江
哲學博士,畢業於南京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師從賴永海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哲學研究,現任職於南京航空航太大學。
章節試閱
菩薩心地品之上
本品敘述了釋迦牟尼佛在第四禪天摩醯首羅天王宮中,為無量大梵天王及大菩薩,轉述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的心地法門品,其內容主要闡述了大乘菩薩修行的次第,發趣十心、長養十心、金剛十心、體性十地,即三十心、十地共四十法門。
大乘菩薩行者從初發菩提心到修行圓滿成佛的階位,《華嚴經》、《楞嚴經》、《深密經》、《菩薩瓔珞本業經》、《瑜伽師地論》等佛教經論皆有所述,但略有差異。《攝大乘論》中言其為四位,唯識家認為有四十一階位,《大智度論》說有四十二階位,《仁王般若經》說有五十一階位,《菩薩瓔珞本業經》、《華嚴經》中說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共五十二個等級。
十信: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護法心、迴向心、戒心、願心。十住: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
十行:歡喜行、饒益行、無瞋恚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
十迴向: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不壞迴向、等一切佛迴向、至一切處迴向、無盡功德藏迴向、隨順平等善根迴向、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真如相迴向、無縛無著解脫迴向、法界無量迴向。
十地: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
地。
發心修學大乘菩薩道者,當經歷此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五十個階位之後,進入第五十一等覺位。所謂等覺,指行十地,見解與佛相同,但實際修行比佛略遜一籌者。待斷盡最後一絲無明,證得圓妙般若,具足無量功德,便登上妙覺位,即相等於佛陀的正覺之位。
《梵網經》中菩薩修行雖只講三十心十地共四十次第,但與《華嚴經》、《菩薩瓔珞本業經》等大乘經典所講五十二階地大同小異,且都用十進位法,集中體現了大乘佛教修學的次第。對般若、佛性、涅槃等大乘佛教範疇,《梵網經》進行了簡約的、玄學化的說明,並對小乘佛教的有關思想做了大乘的理解和詮釋,從而為下卷的十重、四十八輕戒的戒律思想建立了扎實的大乘義理基礎。
爾時,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廣答告千釋迦、千百億釋迦所問心地法品。「諸佛當知,堅信忍中1,十發趣心向果2:一捨心,二戒心,三忍心,四進心,五定心,六慧心,七願心,八護心,九喜心,十頂心。
「諸佛當知,從是十發趣心,入堅法忍中3,十長養心向果4: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捨心,五施心,六好語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
「諸佛當知,從是十長養心,入堅修忍中5,十金剛心向果6:一信心,二念心,三迴向心,四達心,五直心,六不退心,七大乘心,八無相心,九慧心,十不壞心。
「諸佛當知,從是十金剛心,入堅聖忍中7。十地向果8:一體性平等地,二體性善慧地,三體性光明地,四體性爾焰地,五體性慧照地,六體性華光地,七體性滿足地,八體性佛吼地,九體性華嚴地,十體性入佛界地。
「是四十法門品,我先為菩薩時,修入佛果之根源。如是一切眾生,入發趣、長養、金剛、十地,證當成果。無為無相9,大滿常住10。十力、十八不共行、法身、智身滿足11。」
爾時,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赫赫大光明座上,千華上佛,千百億佛,一切世界佛。是座中有一菩薩,名華光王大智明菩薩,從坐而立,白盧舍那佛言:「世尊,佛上略開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名相,其一一義中,未可解了,唯願說之!唯願說之!」妙極金剛寶藏一切智門,〈如來百觀品〉中已明。
【譯文】
此時,於此蓮華臺藏世界之中,盧舍那佛廣泛回答了千釋迦、千百億釋迦所問的心地法門。
盧舍那佛說:「諸佛應當知道,發心趣向大乘,成就『堅信忍』,有『十發趣』而心心皆趣向佛果。即:一、捨心,二、戒心,三、忍心,四、進心,五、定心,六、慧心,七、願心,八、護心,九、喜心,十、頂心。
「諸佛應當知道,從此『十發趣』可證入『堅法忍』中,得『十長養心』而心心皆趣向佛果。
即: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捨心,五、施心,六、好語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
「諸佛應當知道,從此『十長養心』可證入『堅修忍』中,得『十金剛心』而心心皆趣向佛果。
即:一、信心,二、念心,三、迴向心,四、達心,五、直心,六、不退心,七、大乘心,八、無相心,九、慧心,十、不壞心。
「諸佛應當知道,從此『十金剛心』可證入『堅聖忍』中,入十地位而趣向佛果。即:一、體性平等地,二、體性善慧地,三、體性光明地,四、體性爾焰地,五、體性慧照地,六、體性華光地,七、體性滿足地,八、體性佛吼地,九、體性華嚴地,十、體性入佛界地。__「此處所說的四十法門品(即上述三十心、十地),是我在修大乘菩薩道時所修持的內容,是證得佛果的根本。所以,一切眾生,如果能夠修持這十發趣、十長養心、十金剛心,乃至十地,則能證成佛果。能夠通達無為無相的真義,諸漏永盡,功德圓滿,不變不遷,十力、十八不共法、法身、智身圓滿具足。」
這時,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赫赫大光明座上,千華之上無量諸佛,千百億佛,一切世界諸
佛,皆會聚而至。在座有位華光王大智明菩薩,從座位上站起,向盧舍那佛說:「世尊,您剛才已經簡略開示了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及十地的名相,然其中一一深義,我們未能詳細了解,懇請您詳細解說!懇請您詳細解說!」妙極金剛寶藏一切智門,在大本《梵網經》中的〈如來百觀品〉中已經詳細說明。
【注釋】
1 堅信忍:菩薩修行的法門,即修習信心堅固,得成於忍,以得證發趣位。
2 十發趣:即「十住」或「十心」,是入位之初,故為「發趣」。心向果:即心心皆指向佛果,心心符合「上求佛果,下化眾生」的宏願。發趣,即發心趣向大乘之境。
3 堅法忍:從法趣位,修習堅固,得成於忍,乃得證長養位。
4 十長養:菩薩修行五十二階位中,第二十一位至第三十位的十行位。於此位中,菩薩增長善根,長養聖胎,故名「長養」。此時所修之十種心,即「十長養心」。
5 堅修忍:修習長養心,堅固成忍,乃得證金剛位。
6 十金剛:菩薩修行五十二階位中,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的十迴向位。迴向,指以大悲心救護一切眾生之意。修行到達十迴向位時,便會堅強地積集善根,故又稱為「十金剛位」。
7 堅聖忍:修習聖法,成堅固忍,乃證入十地位。忍可諦理,故名「聖忍」。
8 十地:真正證入菩薩果位的十個階位。大地能生長萬物,故佛典中常以「地」來形容能生長功德、負荷一切的菩薩行。十地,與前面的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有了本質的區別。證入初地,即入見道位,現證法身,此時必歡喜之極,從此能荷擔如來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真正得生如來家。
9 無為:原係「涅槃」之異名,「無造作」之意,與「有為」相對,即非由因緣所造作、離生滅變化而絕對常住之法,又稱「無為法」。無相:無形相之意,為「有相」之對稱,也用來描述涅槃之境。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十〈師子吼菩薩品〉:「涅槃無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生相、住相、壞相、男相、女相等十相,故涅槃又稱無相。」
10 大滿:指萬德圓滿。常住:指不變不遷。
11 十力:即「十種智力」,從內容上有佛的十力和菩薩的十力兩種之分。菩薩十力,指在十迴向中,第九無縛無著解脫迴向位之菩薩所具足的十種力:深心力(直心力)、增上深心力(深心力)、方便力、智力(智慧力)、願力、行力、乘力、神變力(遊戲神通力)、菩提力、轉法輪力。如來十力,是指佛十八共法(見下注)中的十種。因為如來證得實相之智,了達一切,無能壞,無能勝,故有多種神力。即:一、處非處智力,謂如來於一切因緣果報審實能知。二、業異熟智力,謂如來於一切眾生過去、未來、現在三世業緣果報生處,皆悉遍知。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謂如來於諸禪定自在無礙,其淺深次第如實遍知。四、根上下智力,謂如來於諸生根性勝劣、得果大小皆實遍知。五、種種勝解智力,謂如來於諸眾生種種欲樂善惡不同,如實遍知。六、種種界智力,謂如來於世間眾生種種界分不同,如實遍知。七、遍趣行智力,謂如來於六道有漏行所至處、涅槃無漏行所至處如實遍知。八、宿住隨念智力,謂如來於種種宿命,如實遍知。九、死生智力,謂如來借天眼如實了知眾生死生之時與未來生之善惡趣,乃至美、醜、貧、富等善惡業緣。十、漏盡智力,謂如來於一切惑餘習氣分永斷不生,如實遍知。(《佛光大辭典》)十八不共行:也稱「十八不共法」,指佛和菩薩所具有的十八種不同於聲聞、緣覺的特徵或功德,在內容上有菩薩十八不共法和佛十八不共法。菩薩十八不共法:一、行施不隨他教,二、持戒不隨他教,三、修忍不隨他教,四、精進不隨他教,五、靜慮不隨他教,六、般若不隨他教,七、行於攝事,能攝一切有情,八、能解迴向,九、方便善巧為主,十、不退大乘,十一、善能示現於生死涅槃,而得安樂,言音善巧能隨世俗,十二、智為前導,雖現前起種種受生,而無所作,離諸過失,十三、具足十善身語意業,十四、為攝諸有情,恆不捨離,常能忍受一切苦蘊,十五、能為示現一切世間之所愛樂,十六、雖於眾多苦惱愚夫及聲聞中住,而不忘失一切智心,如寶堅固清淨莊嚴,十七、若受一切法王位時,以繒及水繫灌其頂,十八、能不捨離諸佛正法示現悕求。佛之十八不共法:一、諸佛身無失,二、口無失,三、念無失,四、無異想,五、無不定心,六、無不捨心,七、欲無減,即度眾生之欲望不減,八、精進無減,九、念無減,十、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十三、身業隨智慧行,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見過去世無閡無障,十七、智慧知見未來世無閡無障,十八、智慧知見現在世無閡無障。(《佛光大辭典》)智身:華嚴宗所說佛的十身之一,因佛身具足圓明之智慧,故又稱「智身」。
【解讀】
對於大乘菩薩道的修習,《梵網經》分四十階位,可粗分為四位,此四位又是漸次推進,相互
攝持的。一、十發趣,就是說,修習大乘菩薩道,首先得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乘願心,具體表現在捨心、戒心、忍心、進心、定心、慧心、願心、護心、喜心、頂心。雖然發心,但不一定能常存此心,所以得時常修習此十心,待此十心於自心接近純熟,是謂證入「堅信忍」,得「十住位」,即信心堅固,則心心皆趣向佛果,正所謂「發心如初,成佛有餘」。二、十長養心,由十發趣而對大乘佛法信心堅固,由修習佛法而產生法喜,進而得以增修、滋養善根。修法得益,則會進一步_增強對大乘佛法的信心,是謂「堅法忍」,得「十行」位。三、十金剛,「十長養心」涵養成熟,法喜日盛,繼續培養善根,則逐漸達到十金剛心,待十金剛心成熟,則入「堅聖忍」,成就「十迴向」位。四、十地。前三階位的修行,總體上說屬於證果成聖的前期階段,即使與十地中的最低階位初地相比,仍然有著本質的區別。前三期成就者可以稱為「賢人」,真正登地證果者,方可稱為「得道聖人」。證入初地的菩薩,初始見道,證我空法空之理,斷小乘所說的「三結縛」(身見、戒禁取見、疑見),得從來未有之出世心,嘗到從來未有的離世樂,觀察如來所有的一切功德,分證了無上菩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登地菩薩,方才真正開始能荷擔如來家業,紹隆佛種不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佛子,名為「生諸如來家」。但證果菩薩又有境界不同,共有十個層次,是謂十地。第十地成就後,即進入等覺位,並最終登上妙覺位而成就佛果。
菩薩心地品之上
本品敘述了釋迦牟尼佛在第四禪天摩醯首羅天王宮中,為無量大梵天王及大菩薩,轉述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的心地法門品,其內容主要闡述了大乘菩薩修行的次第,發趣十心、長養十心、金剛十心、體性十地,即三十心、十地共四十法門。
大乘菩薩行者從初發菩提心到修行圓滿成佛的階位,《華嚴經》、《楞嚴經》、《深密經》、《菩薩瓔珞本業經》、《瑜伽師地論》等佛教經論皆有所述,但略有差異。《攝大乘論》中言其為四位,唯識家認為有四十一階位,《大智度論》說有四十二階位,《仁王般若經》說有五十一階位,《菩薩瓔珞...
作者序
前言
《梵網經》是大乘菩薩戒的重要經典,它隨著大乘思潮而興起,宣示了大乘佛教的基本理論和根本精神,闡述了大乘菩薩道的修習階位及大乘菩薩戒的十重四十八輕戒,促進了大乘佛教在中國的流行及大乘菩薩戒運動。在闡釋菩薩心地法門時,《梵網經》明確表述了大乘佛教的佛性思想,集中體現了中道正觀,對佛教義理作了簡要的玄學化論述。
《梵網經》,全稱為《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又名為《梵網經菩薩心地品》。梵者,能淨之義;網者,能攝有情眾生之義。梵網,原指大梵天王宮的因陀羅網,有千重而有千光,光光各各相攝不相妨礙。在本經中,諸梵王持羅網幢供佛而聽法,佛因此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各各不同,並以梵網比喻佛教之法門,亦重重無盡,圓融無礙。法王說法,猶如梵網一般,孔雖多但網仍一,無量法門雖如恆河沙,但宗趣必歸於一,是故從喻立名為《梵網經》。《梵網經》現收於《大正藏》第二四冊,金陵刻經處也有單刻本流通。
《梵網經》現今流行版由三藏法師鳩摩羅什所譯,該經正文前有僧肇的「梵網經序」。從內容上看,《梵網經》上卷主要闡述了菩薩修行階位,也對佛教基本義理作了簡要的闡述。下卷明菩薩戒法,闡述了大乘菩薩戒的十重四十八輕戒的基本內容,其中也體現了大乘佛教的佛性、般若思想。
(一)菩薩修行的階位:三十心、十地。
該卷是以釋迦牟尼佛在第四禪地中的摩醯首羅天王宮,與無量大梵天王及菩薩眾,向盧舍那佛問大乘菩薩修行的階位。在該卷中,大乘菩薩的修行可以分為四個層次:發趣十心、長養十心、金剛十心、體性十地,即三十心、十地共四十法門。
1.發趣十心。
所謂「發趣」,指發心修行,趣向大乘。發趣十心,是指發心修行十心,心心皆趣向大乘之境,最終成就佛果。發趣十心,具體指:
第一、捨心(施捨心),第二、戒心,第三、忍心(忍辱),第四、進心(精進),第五、定心(禪定),第六、慧心(智慧),第七、願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願),第八、護心(護持),第九、喜心,第十、頂心(頂,本指人頂,最尊貴之意)。
2.長養育十心。
長養,指長養善法,成就功德,趣向聖位。長養十心指:
第一、慈心,第二、悲心,第三、喜心,第四、捨心,第五、施心(布施),第六、好語心(慈愛語言待人),第七、利益心(以身口意諸行利益於人),第八、同心(同理心),第九、定心;第十、慧心。
3.金剛十心。
金剛,喻金剛堅固不壞之意,指長養善法後,其心更加堅勇,不被外道侵損。金剛十心指:第一、信心,第二、念心(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共六隨念),第三、回向心(趨於佛果的殷切之心),第四、達心(通達無礙),第五、直心(正直),第六、不退心(不退轉),第七、大乘心,第八、無相心(心無相),第九、慧心,第十、不壞心。
4.體性十地。
體是本體,性是本性。體性,指佛與眾生的本性,兩者同一而無差別。體性地,即菩薩修行證果的品位,由初地菩薩入聖流而至十地成佛。體性十地指:第一、體性平等地,第二、體性善慧地,第三、體性光明地,第四、體性爾焰地,第五、體性慧照地,第六、體性華光地,第七、體性滿足地,第八、體性佛吼地,第九、體性華嚴地,第十、體性入佛界地。
發趣、長養、金剛這三十心的修行,是修習菩薩道的前期。證入初地的菩薩方才是真正得入聖
流,再經二地、三地直至證入十地成佛。這三十心十地的菩薩道修行次第,修道者可依此順序由淺入深,漸次捨凡入聖,直至得證佛界,究竟解脫。從修行次第上看,雖然一地菩薩不知二地事,但在體性上,每一心、每一地卻又是互攝無礙的。
(二)大乘菩薩戒:十重四十八輕戒。
下卷通過盧舍那佛陳述的方式,著重闡述了大乘菩薩戒的基本內容。大乘菩薩戒,分重戒、輕戒二大類。重戒亦稱「波羅夷戒」,受戒者若犯了它,可致重罪,不僅會被逐出僧團,而且會喪失成佛之因。重戒有十種:殺戒、盜戒、淫戒、妄語戒、酤酒戒、說四眾過戒、自贊毀他戒、慳惜加毀戒、瞋心不受悔戒、謗三寶戒。
輕戒有四十八種,若違犯了它,會導致「輕垢罪」。相對於重罪,輕垢罪較輕一點,但卻會污淨行。依經文,四十八輕戒又分為五聚,除最後一聚外,各聚都注明本聚在大部《梵網經》中哪些品內作廣泛而深入的說明。
第一至第十戒為一聚,即:第一、不敬師友戒,第二、飲酒戒,第三、食肉戒,第四、食五辛戒,第五、不教悔罪戒,第六、不供給請法戒,第七、懈怠不聽法戒,第八、背大向小戒,第九、不看病戒,第十、不畜殺具戒。
第十一戒至第二十戒為一聚,即:第十一、國使戒,第十二、販賣戒,第十三、謗毀戒,第十四、放火焚燒戒,第十五、僻教戒,第十六、為利倒說戒,第十七、恃勢乞求戒,第十八、無解作師戒,第十九、兩舌戒,第二十、不行放救戒。
第二十一戒至第三十戒為一聚,即:第二十一、瞋打執仇戒,第二十二、憍慢不請法戒,第二十三、憍慢僻說戒,第二十四、不習學佛戒,第二十五、不善知眾戒,第二十六、獨受利養戒,第二十七、受別請戒,第二十八、別請僧戒,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第三十、不敬好時戒。
第三十一戒至第三十九戒為一聚,即:第三十一、不行救贖戒,第三十二、損害眾生戒,第三十三、邪業覺觀戒,第三十四、蹔念小乘戒,第三十五、不發願戒,第三十六、不發誓戒,第三十七、冒難遊行戒,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
第四十戒至第四十八戒為一聚,即:第四十、揀擇授戒戒,第四十一、為利作師戒,第四十二、為惡人說戒戒,第四十三、無慚受施戒,第四十四、不供養經典戒,第四十五、不化眾生戒,第四十六、說法不如法戒,第四十七、非法制限戒,第四十八、破法戒。
除了十重、四十八輕戒的戒相之外,《梵網經》也論及到受戒的作法、大乘菩薩的集會作法等,甚至還有勸放生、追善供養等日常行儀的規定,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堪稱為一部完整的大乘戒經。菩薩戒,亦稱「三聚淨戒」。聚者,集也;戒者,禁戒也;有三種戒,能攝一切大乘諸戒,故名「三聚戒」。也就是說,大乘菩薩戒,可以分為三類,即三聚淨戒:第一、攝律儀戒,謂一切律儀,無不聚攝,此類戒在於斷除一切惡行;第二、攝善法戒,謂身口意所行之行,能行一切善法也,聞思修三慧及布施等六度之法,無不聚攝;第三、攝眾生戒,謂能攝受一切眾生,能攝之行,即是慈、悲、喜、捨而利益眾生。《梵網經》中大乘戒律,雖分十重四十八輕戒,若收攝分類,也不出這三類。十重戒是攝律儀戒,四十八輕中的前三十輕,是攝善法戒,後十八輕,則可視作攝眾生戒。當然,大乘菩薩戒又是圓融互攝的,即受持任何一戒,三聚戒同時具足。以受持不殺戒為例,不殺生是一種止惡的行為,屬於攝律儀戒。但發誓不殺生也是一種善行,屬於攝善法戒的範疇。同時,不殺生亦是救護一切眾生,能令眾生無畏,有了饒益有情的內涵,於是又成攝眾生戒。又如飲酒戒,要離飲酒等過失,是攝律儀戒;常行對治,是攝善法戒;息世譏嫌,是饒益有情戒。
基於大乘佛教「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薩情懷,大乘菩薩戒特別注重發大菩提心,《瓔珞
經》中說:「一切菩薩凡聖戒,盡心為體。是故心盡戒亦盡,心無盡故,戒亦無盡。」修習大乘者,當發大菩提心,受持大乘菩薩戒,不但要止惡揚善,而且要積極利益眾生。在自利利他的踐行佛法過程中,更要時刻趣向開顯佛性與開啟智慧,最終得證佛果。《梵網經》上卷對佛性、中道智慧等佛教義理做了簡約化的闡述,從而使下卷的十重、四十八輕的戒律思想建立在扎實的大乘義理之上,使得受持大乘菩薩戒有了佛教修行終極目標的當下指歸,體現了大乘佛教「戒乘互攝」的律學特徵。
前言
《梵網經》是大乘菩薩戒的重要經典,它隨著大乘思潮而興起,宣示了大乘佛教的基本理論和根本精神,闡述了大乘菩薩道的修習階位及大乘菩薩戒的十重四十八輕戒,促進了大乘佛教在中國的流行及大乘菩薩戒運動。在闡釋菩薩心地法門時,《梵網經》明確表述了大乘佛教的佛性思想,集中體現了中道正觀,對佛教義理作了簡要的玄學化論述。
《梵網經》,全稱為《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又名為《梵網經菩薩心地品》。梵者,能淨之義;網者,能攝有情眾生之義。梵網,原指大梵天王宮的因陀羅網,有千重而有千光,光光各各相攝不...
目錄
前言
卷上
菩薩心地品之上
十發趣心
第一 舍心
第二 戒心
第三 忍心
第四 進心
第五 定心
第六 慧心
第七 願心
第八 護心
第九 喜心
第十 頂心
十長養心
第一 慈心
第二 悲心
第三 喜心
第四 舍心
第五 施心
第六 好語心
第七 益心
第八 同心
第九 定心
第十 慧心
十金剛心
第一 信心
第二 念心
第三 回向心
第四 達心
第五 直心
第六 不退心
第七 大乘心
第八 無相心
第九 慧心
第十 不壞心
十地
第一 體性平等地
第二 體性善慧地
第三 體性光明地
第四 體性爾焰地
第五 體性慧照地
第六 體性華光地
第七 體性滿足地
第八 體性佛吼地
第九 體性華嚴地
第十 體性入佛界地
卷下
梵網經菩薩戒序
菩薩心地品之下
十重戒
第一 殺戒
第二 盜戒
第三 淫戒
第四 妄語戒
第五 酤酒戒
第六 說四眾過戒
第七 自讚毀他戒
第八 慳惜加毀戒
第九 瞋心不受悔戒
第十 謗三寶戒
四十八輕戒
第一 不敬師友戒
第二 飲酒戒
第三 食肉戒
第四 食五辛戒
第五 不教悔罪戒
第六 不供給請法戒
第七 懈怠不聽法戒
第八 背大向小戒
第九 不看病戒
第十 不畜殺具戒
第十一 國使戒
第十二 販賣戒
第十三 謗毀戒
第十四 放火焚燒戒
第十五 僻教戒
第十六 為利倒說戒
第十七 恃勢乞求戒
第十八 無解作師戒
第十九 兩舌戒
第二十 不行放救戒
第二十一 瞋打報仇戒
第二十二 憍慢不請法戒
第二十三 憍慢僻說戒
第二十四 不習學佛戒
第二十五 不善知眾戒
第二十六 獨受利養戒
第二十七 受別請戒
第二十八 別請僧戒
第二十九 邪命自活戒
第三十 不敬好時戒
第三十一 不行救贖戒
第三十二 損害眾生戒
第三十三 邪業覺觀戒
第三十四 蹔念小乘戒
第三十五 不發願戒
第三十六 不發誓戒
第三十七 冒難遊行戒
第三十八 乖尊卑次序戒
第三十九 不修福慧戒
第四十 揀擇授戒戒
第四十一 為利作師戒
第四十二 為惡人說戒戒
第四十三 無慚受施戒
第四十四 不供養經典戒
第四十五 不化眾生戒
第四十六 說法不如法戒
第四十七 非法制限戒
第四十八 破法戒
結語
延伸閱讀
前言
卷上
菩薩心地品之上
十發趣心
第一 舍心
第二 戒心
第三 忍心
第四 進心
第五 定心
第六 慧心
第七 願心
第八 護心
第九 喜心
第十 頂心
十長養心
第一 慈心
第二 悲心
第三 喜心
第四 舍心
第五 施心
第六 好語心
第七 益心
第八 同心
第九 定心
第十 慧心
十金剛心
第一 信心
第二 念心
第三 回向心
第四 達心
第五 直心
第六 不退心
第七 大乘心
第八 無相心
第九 慧心
第十 不壞心
十地
第一 體性平等地
第二 體性善慧地
第三 體性光明地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