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什麼是「停戰」?
小林豊「弟弟和我三部曲」最終完結篇,
因戰爭而命運多舛的兄弟倆,能有幸福的結局嗎?
戰爭越來越激烈,我和弟弟離開爸爸媽媽,到住在遙遠南方的爺爺家去避難。那一段漫長的旅程,已經是一年前的事了。等不及戰爭結束,年邁的爺爺安詳的離世了。哥哥帶著弟弟,靠著以販售爺爺的遺物為生,哥哥當起「小爸爸」,一肩扛起照顧弟弟的責任。在多年辛苦奔波後,就在與父母重逢的那一刻,從不輕易掉淚的哥哥終於卸下重擔和故作堅強的武裝,淚水簌簌的留了下來。這動人的一幕,感動無數讀者。
【分類】繪本
【教育部六大學習主題】歷史文化、生命教育、人文藝術
【品德教育12項核心價值】合作、關懷、勇敢
作者簡介:
小林豊
生於1946年。立教大學社會學系畢業後,到法國留學時立下當畫家的志向,開始在歐洲旅行。從歐洲要回日本時,沒有錢買飛機票,於是選擇了用步行、搭車、坐船的方式,從歐洲走路、坐火車、搭公車和馬車、騎駱駝、驢子一路回到日本。途中所見所聞,以及所接觸到的人和孩子,成為他創作中重要的元素。
1979年日本美術展覽會入選、1983年獲得上野森美術館特別優秀獎。小林豊喜歡用行走的方式觀察世界、觀察風景。對於有人的地方、有生活氣息的城鎮、部落,特別感興趣。1970年開始遊歷中東和亞洲回教國家,用筆記錄眼睛所見到的風土民情。他的作品擅長描繪異國文化,內容具有溫暖的特質,處處蘊藏著豐富的情感,受到世界的高度評價,贏得「和平旅者」的美譽。
譯者簡介:
游珮芸
畢業於台大外文系,日本國立御茶水女子大學人文科學博士。任教於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致力於兒童文學‧文化的研究與教學,並從事文學作品的翻譯與評論。曾以鄭小芸的筆名譯有謝爾‧希爾弗斯坦的《閣樓上的光》、《愛心樹》、《每一種料都加》等書,於星月書房策劃主編Mini&Max系列50餘本書,另譯有《愛思考的青蛙》(上誼)、《好朋友出租》(尖端)、《和小蓮一起遊莫內花園》(遠流)、《微微風童》(樂山文化) 、《十人十色的小青蛙》(飛寶文化)、《生氣》(青林國際) 、《小小1》(小典藏)、《蛀牙蟲家族大搬家》(小熊)等60餘本書。
主要的學術著作有《日治時期台灣的兒童文化》(玉山社,2007),獲得2008年金鼎獎最佳人文類圖書獎。《在動靜收放之間:宮崎駿動畫的「文法」》(玉山社,2010) 。編著《大家來談宮崎駿》(星月書房,2011)。
章節試閱
因為戰爭越來越激烈,我和弟弟離開爸爸媽媽,到住在遙遠南方的爺爺家去避難。
那一段漫長的旅程,已經是一年前的事了。
爺爺本來一個人住,所以我們來跟他住,他非常高興。
每天吃完晚飯後,爺爺都會跟我們講外國的故事,或是他在當船員的時候,經歷的冒險趣事。
有一天晚上,爺爺看著一串老舊的鑰匙,跟我們說:「我覺得神快要來接我走了,我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留給你們,這個就送給你們吧!」
一個溫暖的春天早晨,爺爺好像睡著了似的,靜靜的不再呼吸了。
隔壁的阿伯幫爺爺辦了喪事。
「我好想再多聽爺爺說一些故事喔。」
我們用爺爺留下的鑰匙,打開了一個櫃子。
「哇~!是世界各地的寶物耶!」耶魯棠拿起了一個望遠鏡說。
我們兄弟又變成孤單的兩個人了。家裡剩下的一點食物,就快要吃光了。
「哥哥,我肚子餓。」
可是,我們沒有錢。我寫了一封信給爸爸。
「爺爺已經過世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什麼時候可以來接我們呢?不過,我們都很好,
請不用擔心我們。」
郵局的叔叔說:「幫你們寄沒問題,不過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寄到呦。」
「不找個工作不行呀。」我們在街上到處走,想看看有沒有什麼工作。
耶魯棠只顧著玩他的望遠鏡。「反過來看,街道就變小了。」
到處都找不到工作。
傍晚時分,在路旁遇到叫賣東西的小孩子。
「可不可以把你的貨物,分一些給我呀?」
「你們也是無家可歸呀?好啊,如果你們用那個望遠鏡來換的話。附贈打火機和巧克力。」
「我們要這些東西做什麼呀?」
「傻瓜,我們拿這些東西去叫賣,換錢呀。聽好,如果有人問起,就說我們家裡有大人在,知道嗎?」
第二天,我們照那個小孩告訴我們的路徑,到了車站。
趁著車掌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溜上火車。
「打火機,要不要打火機!很好用喔!」剛開始,我有些害羞,不敢大聲喊出來。
耶魯棠的巧克力賣得不錯。可是他說:「賣不到幾個錢耶。」
我們工作久了,叫賣起來也越來越上手。
可是每次只要補貨,爺爺留下來的東西就又少了。
有一天,鄰居的伯伯和一位公務人員到家裡來。
「兩個小孩單獨過日子,不行的啦,你們的爸爸和媽媽呢?」
「沒有人可以照顧你們嗎?」
「……我們爸爸快要來了。他寄信來了。說下個月就來接我們。」我撒了一個謊。
又過了幾天,真的收到爸爸寄來的信。
「寄了好幾次信給你們,都沒有回音,很擔心。你們有沒有聽爺爺的話呀?這裡每天都是壞消息。
你們記憶中的那個美麗的村子,已經變了樣。媽媽很好。總是跟我談起你們的事。
兩個人都長大了吧!期待再相見的時候。這場戰爭就快要結束了。如果停戰了,我們會搭第一班船去接你們。
在那之前,耶魯棠就拜託你了。大家一起回家。愛你們的爸爸和媽媽」
「我們寄出去的信,果然沒寄到!」
「哥哥,什麼是停戰呀?」
「我也不知道耶。」
「為什麼爸爸不能馬上來接我們呢?」
每次賣了東西的錢,拿來買食物,就幾乎不剩了。
「下回公務員再來之前,我們先去港口等爸爸媽媽好不好?」
可是,要到港口的城鎮,需要搭火車,我們現在有的錢根本不夠。
「那我們省一點吃的,把錢存下來。等停戰。」
「可是,我的肚子餓。我等不到停戰耶。」
今天,我們把爺爺留下來的手錶拿去換要賣的貨物。
「可以見到爸爸的話,就不需要手錶了。」
我和耶魯棠溜上了火車,開始賣起蘋果和餅乾,一位男孩和女孩也進了我們的車廂。
女孩子拉小提琴,男孩子唱起歌來。
「哥哥,這首歌以前爸爸唱過耶。」
兩個人的演奏和歌唱,讓乘客們聽得如癡如醉。
「是天使的聲音哪。」
唱完歌之後,兩個人一鞠躬。然後走到每個乘客的面前,開始收賞金。我和耶魯棠也把蘋果和餅乾放進去。
「謝謝!這蘋果看起來好好吃。」
就在這個時候,車門開了,車掌先生進來了。我們一溜煙逃到隔壁的車廂去。
「聽好,在轉彎的地方,車速會減慢,要從那裡跳下去!」
火車往山邊駛去,車速漸漸變慢。然後,慢慢的循著山的斜坡爬行。
「現在!」
「跳遠一點!」
我拉著耶魯棠的手,跳車。
「喂!你們!等等,不要跳!」
因為戰爭越來越激烈,我和弟弟離開爸爸媽媽,到住在遙遠南方的爺爺家去避難。
那一段漫長的旅程,已經是一年前的事了。
爺爺本來一個人住,所以我們來跟他住,他非常高興。
每天吃完晚飯後,爺爺都會跟我們講外國的故事,或是他在當船員的時候,經歷的冒險趣事。
有一天晚上,爺爺看著一串老舊的鑰匙,跟我們說:「我覺得神快要來接我走了,我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留給你們,這個就送給你們吧!」
一個溫暖的春天早晨,爺爺好像睡著了似的,靜靜的不再呼吸了。
隔壁的阿伯幫爺爺辦了喪事。
「我好想再多聽爺爺說一些故事喔。」
我們用...
作者序
帶著希望繼續行----「和平旅者」小林豊的祈禱歌
在翻譯《從我家可以看到大海》、《我和弟弟一起走》、《我和弟弟繼續走》這三部曲的過程中,我一面跟著故事中第一人稱的「我」經歷躲避戰爭、逃難的旅程,一面想像著作者小林豊騎著駱駝穿越沙漠;或是乘坐在驢子上,隨著驢子高高低低起伏的步履看風景;或是徒步在中東和黑海地區的小村落與樸實的人們交談的情景。
小林豊與「我」,第一人稱的視角
我發現小林豊的情感和靈魂,完全融入在第一人稱的小男孩身上,也就是這個「我」身上,然而,讀者的我們終究不知道「我」叫做什麼名字。這或許是小林豊精心策劃的「陷阱」,讓每一位擁有自己名字的讀者,可以輕易融入故事中無名的敘述者「我」的世界,以「我」的角度思索、以「我」的情感體驗逃難的經歷。因為翻譯者的我可以真切感受到主角小男孩心中幽微的情感變化,在敘事中沒有說出來的害怕與欣喜、失望與希望、脆弱與堅忍。
另一方面,在日本求學、工作,生活過十一年的我,也讀到了第一人稱小男孩表達情感的方式,其實有淡淡的「日本味」,一種委婉、含蓄、不明說的美學。讓我幾乎可以篤定的說,故事主角的「小男孩」,其實是小林豊扮演的!一個有纖細觀察力、文化涵養底藴的「大男孩」。
寫實的風景也是情感,導演的眼睛
三部曲很像一部歷史電影,從頭到尾主要以遠鏡頭呈現。大量運用的跨頁畫面中,鮮少看到主角人物或周遭人物的臉部特寫,雖然文字故事以第一人稱主觀的方式敘述,圖像的部份卻是客觀的細緻寫實,並且以大場面來烘托情感。在可以看到大海的家落成時,鄰居和朋友到家中慶賀的暖色調、黎明前與父母道別,離家時的依依不捨和隱藏著恐懼的灰階畫面、跟一群從各地逃難而來的人生活在自己建立起來的樂園村落時,滿山遍野盛開杏桃花、李花、蘋果花的春天景緻……。
如果我們靜靜吟味,會發現這一幅幅「寫實」的風景,其實是「寫情」的,宛如抒情調性的歌曲。文字敘述是私人的,以一個小男孩的口氣與視角,圖像敘事卻是大時代與大場面的全知觀點,這樣的反差,使得作品一方面輕鬆容易進入,另一方面卻浩瀚深遠。
記得保持微笑,戰火下人性的真善美
三部曲的結尾是在逃難多年後,「我」帶著弟弟到海港迎接搭船前來的爸爸和媽媽,文字是這麼描述的:
船漸漸靠近,爸爸和媽媽的臉越來越大。
「我和耶魯棠都長大了呦。可能大到爸爸媽媽都快要認不出來了吧!」
這一趟旅程中,第一次,從我的眼眶,流下了淚水。
在翻譯這段文字時,我的眼眶是擒著淚水的。不過仔細思考之後,覺得這樣的情感其實是很「不寫實」的。故事中的小男孩大約十歲左右,帶著年約四、五歲弟弟到戰火未及的爺爺家避難。跟父母別離,要照顧弟弟,後來爺爺去世,兩兄弟為了討生活,必須把爺爺留下來的「寶藏」拿去以物易物,以求溫飽,幾乎和父母斷絕消息,最後還得去當叫賣小販求生存。幾次,我在翻譯內容的過程,都忍不住掉淚,更何況是一個十來歲的孩子,活在真實的情境中。
然而,小林豊想強調小男孩的堅忍,一肩扛起照顧弟弟當「小爸爸」的責任,所以,塑造了一位不輕易掉淚的小男孩。因此,在多年辛苦奔波與保持堅強後,與父母重逢的欣喜與放心的那一刻,終於讓男孩可卸下盔甲,淚水簌簌。
在逃難、避難過程中,兩兄弟遇到的戰火下的人們,儘管有一些可以窺見人性的自私、怕死或是為了求生存的狡詐; 然而,兩兄弟遇到的百分之九十的人們是善良的、有真性情的、願意分享的,即使在戰火的陰影下,生活拮据,自身難保。
即便大時代是在戰火之中,但作者相信人性是美的、是真的、是善的。對於不知名、不知所戰為何的戰爭,小人物們無能為力,但是堅強與抱持希望,總會渡過黑暗。我彷彿聽見小林豊說:「無論如何,請保持微笑,帶著希望,繼續向前行……」
帶著希望繼續行----「和平旅者」小林豊的祈禱歌
在翻譯《從我家可以看到大海》、《我和弟弟一起走》、《我和弟弟繼續走》這三部曲的過程中,我一面跟著故事中第一人稱的「我」經歷躲避戰爭、逃難的旅程,一面想像著作者小林豊騎著駱駝穿越沙漠;或是乘坐在驢子上,隨著驢子高高低低起伏的步履看風景;或是徒步在中東和黑海地區的小村落與樸實的人們交談的情景。
小林豊與「我」,第一人稱的視角
我發現小林豊的情感和靈魂,完全融入在第一人稱的小男孩身上,也就是這個「我」身上,然而,讀者的我們終究不知道「我」叫做什麼名字。這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