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1. 全國五大縣市(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花蓮縣、南投縣)語文+數學領域輔導團十位校長聯名好評推薦
2. 每書附有小一學生好評閱讀心得
◎ 最適合幼稚園與國小低年級銜接,結合數學與閱讀的繪本
◎ 一書一數學基本觀念
◎ 每書附「認識數學概念」、「延伸數學概念:數學遊戲」,和「溫故知新」單元
◎ 封底附有數學基本能力指標,以及課程七大領域所占比例
◎ 數學融入生活,培養邏輯思考,建立基礎觀念,啟發孩子數學學習興趣
◎ 十本合購另加贈精美贈品,全書系共二十本,分批出版。(第一批2011年10月出版、第二批2012年1月出版)
●教育界好評推薦
全國五大縣市(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花蓮縣、南投縣)語文+數學領域輔導團十位校長聯名好評推薦
●小朋友的話:毛愛箴(北市明德國小一年級)
看這本書之前,我以為「可愛的尺」是一群會動、會走路的尺,沒想到卻是自己的身體!
我從沒有用身體量過東西,書裡面的小女生是用自己的手、腳,還有腳步跟雙手環抱來量東西,我覺得很好玩又很有趣,所以也學她用手來量電腦和椅子!媽媽的電腦有兩個手掌寬,椅子有三個手掌 + 四個手指頭寬,量東西真好玩!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輯委員會的話
給小讀者
我們的身體就是一把很好用的尺,隨時隨地都可以用來測量東西的長短。故事中的小女孩利用自己的身體測量出沙發、床、衣櫃等等物品,還繪製了屬於她自己的測量地圖,實在非常有趣。但是別忘了,這張地圖是小女孩專有的喔,換了別人就不管用了,因為換了別人,手掌不一樣大,腳印也不一樣大,當然這些測量的數字就全都不對了。僅管如此,充分運用身體來量測還是一個便利又有效的辦法。想知道教室到升旗台或者你家到學校的有多遠嗎?我們大概很難找到這麼長的尺,但是用雙腳走一走,看看走了幾步就可以估計出大概的距離,這樣是不是比拿真正的尺來量要方便很多呢?
給家長
這本書將長度測量的概念輕鬆活潑的融入家居生活,小朋友幾乎都有類似的經驗,所以很容易產生共鳴,非常適合初次學習測量的學生作為延伸閱讀的補充教材。家長根據繪本中的故事情節,可以指派更多的測量任務讓學生實地操作,熟練測量的技能。利用身體來測量是人們直覺的本能,透過身體來量測很容易進行物品與物品之間的間接比較,兩個無法靠在一起的東西,用手掌或指幅稍加量測,大概就能斷定哪個長哪個短。這本書就在探討如何活用身體來測量,根據物件大小的不同選定合適的身體部位來測量,大的東西用腳印或腳步,小的東西用手掌或手指,柱體的東西則用環抱的方法來量,再將測量的結果畫下來,成為個人專屬的測量地圖。家長可以仿效書中的活動,和孩子一起測量,同時比較大人和小孩測量的結果,也可以讓孩子每年或一年重新測量一次,再比較前後的差異,讓孩子印證自己是不是真的長大了!對於學過乘法孩子,還可以指導根據測量的結果,推算真正的長度,讓個人化的測量轉化為公制單位的長度,以便於和他人溝通數據。
給教師
指導長度測量時,我們必須留意的是學生是否真的了解長度測量的真正意義:把較小的單位填滿較長的被測量物件,計數填滿小單位的次數產生一個數,再配合使用的單位,得到完整的測量數值結果。例如我們要用手掌來量測書桌的寬度,必須用手掌一個接一個排列填滿書桌的寬,假設填滿了8次手掌,我們就說書桌的寬大約是8個手掌長。「填滿」的操作愈落實,得到的結果就愈準確。當然每一次的測量不會剛剛好符合完整的小單位(手掌),教師便必須適時的強調「近似」用語,如書桌大約比15個積木長一點點或是課本的長度稍為比10個迴紋針短一些,熟悉這樣的近似用語可以幫助學生發展出「凡是測量,必有誤差」的概念,也可以慢慢了解使用的單位愈小,誤差也愈小的道理。
使用身體的測量運用的範圍很廣,例如海報創作時經常必須製作大標題,而大標題的字要多才能布滿版面呢?此時指導學生利用指幅來估測是一個很有效的辦法。假設標題有五個字,要學生張開一定的指幅作為字體的大小,在海報紙上量測5次,可以得知這樣的字體大小將會太大或太小,再修正指幅的大小反覆量測,直到獲得合適的結果為止,此時就可以確定標題該寫多大了。同樣的概念也可以運用在材料的預估準備上,例如想做一頂帽子必須準備多長的紙條?要用亮片沿著卡片四周貼一圈,大約要多少個亮片才夠?這些估測都可以運用我們的雙手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