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劉貞柏醫師以在實務上的例子做引子,探討分析在臨床上常見各式各樣孩子的問題,並給予家長實質的建議,讓教養的方式不再是透過口耳相傳、見樹不見林,而能有較為穩固的基本架構,透過這個架構來看每個孩子的相同與不同。」
──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精神科主任 蘇泓洸
「自從升格當父親後,陪伴孩子一路長大,深深覺得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教養問題遠比生理上的病痛還難以處理……沒有一定的教養方法,只能不斷嘗試、錯誤、再嘗試……相信這本書可以啟發家長,提供 『用心,只是找不到方法』的家長另外一種思考可能。」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治醫師 謝宗學
「教養沒有單一的標準答案,本書提供孩子問題的各種可能性,協助父母從多元角度重新看待孩子的行為。」
──台大學生輔導中心兼任輔導老師 張純吉
「以專業醫師的角度,為親子間各式互動情境提出具體建議,多面向解釋不同觀點及相對應行為反應。實際的舉例說明,讓許多新手爸媽更能借鏡參考。」
──台北凱斯英語學校仁愛分校校務長 林怡雯
「解構比法律案件更為錯綜複雜的親子關係,完全突破教養盲點的醫師專業建議。」
──執業律師 林佳瑩
「為癡心父母撥開迷霧,提供彈性思考及有效策略,溯源心理解決親子問題。」
──油畫家∕高中美術班老師 蔡莉莉
「讀完本書,讓你更瞭解孩子們沒說出口的祕密!」
──幼兒美術教育工作者 施慎芳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前言(節錄)
遇上教養難題,專業醫生可以給予什麼協助?
面對孩子脫序行為,家長若非親自發現,就是由老師、保母告知。自然而然第一時間會向對方徵詢教養方針。資深有經驗的老師、保母常能提供部分建議。
不足的部分,家長會向鄰舍親友諮詢,見招拆招,許多孩童問題迎刃而解。但在某些時刻,老師建議家長直接帶孩子找心理醫師諮商或精神科醫師掛號。某些家長不禁疑惑:「為什麼老師會要我找精神科醫生?我的孩子有那麼嚴重嗎?」另外,有些家長希望尋求教養第二意見,畢竟周遭親友問也問過,老師建議也做過,但就是效果不彰,孩子行為依舊。想要徵詢教養第二意見,卻又不知道往哪邊問。聽人家說可以找醫生,但專業醫生到底能提供哪些幫助呢?
專業醫生可提供的協助
•評估孩子是否為嚴重精神疾病:典型精神疾病如自閉症、過動症、注意力缺失、早發精神病、發展障礙、智能不足等,皆需醫師診斷。
•評估親子互動盲點:孩子是人、父母也是人。只要是人,就有其行為模式與盲點。當雙方盲點恰巧踩對方地雷,易動輒得咎、雪上加霜。父母希望孩子好,孩子也希望親近父母;雙方想更靠近,因方法不對而屢遭挫折。醫師站在第三方角度,旁觀者清。針對盲點提出建議,化解問題。
•評估家庭動力:家庭是一個系統,家庭成員是齒輪,彼此協調才能運轉。孩童的行為問題往往是家庭系統失衡,光靠孩子改變,效果很差。每個齒輪稍微「喬」一下,系統恢復運轉,家庭動力順暢,孩子問題自然解決。
•提供資源連結:有時孩童面臨困難,家長無法解決,需要外在資源協助。孩童發展遲緩,家長不知早期療育從何處找起,醫療單位可提供資訊;孩童需認知行為治療,家長想自費找治療師,醫院亦可適時轉介。
•提供情緒支持:現在小家庭居多,家長找不到專業人士討論。古早時代,教養問題可找明理的長輩請教,或從教會系統內找牧師長老、育幼院人員討論。這些人員特色是:有指導經驗、立場超然不偏頗、能給父母情緒支持、對其他家屬具權威,講話有分量、掌握資源,必要時能協調轉介、了解人心(心理學)。目前國內社區連結不足,這類需求轉到精神醫療單位,由醫療人員扮演過去的諮詢角色。
教養方式家家不同,把握四個基本重點
•專注優點、看好不看壞:孩子行為必有「好」、「壞」兩面,教育方針也是。我們鼓勵優點,對缺點多些耐心,對成果保持樂觀,不以「成功」或「失敗」來定義。
•常見盲點是「九次成功、一次失誤」:
孩子跟同學商量借玩具,九次成功,商量失敗的那一次是「心急出手搶玩具」,老師通知家長,家長只看到那一次失誤。
•家庭教育根源於日常生活互動:身教大於言教,孩童會模仿父母,語言指導不過是給予口語上的定義。孩童根據這些語言指導,融入自己思考中,逐漸養成獨立人格。指導語不精確,孩子會誤解。
•父母需思考自己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許多父母有鑑於此,為了教育孩童,家長自己變得謹言慎行,未嘗不是好事。反之,不成熟的父母原地踏步,缺乏洞悉自身行為的能力,原本的盲點會從孩童的表現突顯出來,不明所以的父母還以為是小孩出了什麼問題,沒想過問題早已存在,差別在於「孩童偏差行為」這個觸發因子。
用心思考教養問題是父母最大的優點,感覺有所不足才會向醫師諮詢。「用心、只是找不到方法」的家長,是本書主要協助對象。此書羅列各種假設,目的在促進思考、提供另外一種思考可能:
「會不會是這樣呢?」
「有沒有可能跟你原來想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