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李苑芳(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創辦人)
一聽到這個書名,你的腦海是否立刻浮現:「這是一本在談男同性戀的書。」這樣的觀點?為何我們會在尚未翻閱內容,就產生如此「推論」呢?因為,這來自我們的「刻板印象」。我們長期生活在一個充滿各種「限制」的社會,這樣的「限制」框架著我們的思維和生活方式;作者透過各種角度,帶我們揭開「限制」的面紗,直觀藏在它背後的意涵。
本書一開頭,就透過居住環境──「丹尼斯的房子和這條街上所有房子的長相,幾乎完全一樣。」暗示人們試圖透過「一樣」,將讓自己與他人連結在一起。「一樣」圈出族群,隔開異己。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充斥在你我的生活之中,多少人終其一生默默的服膺這樣的「限制」,從未思考過自己到底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因為只要跟別人一樣就好了!
丹尼斯因為思念離家的母親而哭泣,「痛苦就像海浪,在他心中洶湧起伏,狠狠的打擊著他。」這「哭泣」是來自於內在的痛苦,與性別無關。
因為「媽媽的衣服充滿色彩和生命力。」而喜歡閱讀《時尚雜誌》,他深深被「這種魅力,這種美麗,完美無瑕。」所吸引,而「讓他想起他的媽媽。」這種思母之情,男女皆然!
作者幽默的以一整隊穿上裙子的足球小子,顛覆讀者的「刻板印象」,引領我們因為長久陷入既定成俗的觀點,而故步自封;面對異己時,作者透過一位頭上包著頭巾的印度錫克教男生,說:「只要別人多認識我一點,就會知道我也沒有那麼不同。」這句話似乎在點出人們以貌取人的膚淺;又說:「如果大家都一樣這世界多無聊。」更嘲諷世人盲目的追求一致性的無知!
媒體推薦:
「寫得很好、有趣、讓人感動」──《觀察家報》
「迷人、有趣、配上昆丁可愛的插圖」──《泰晤士報》
「很棒的滑稽故事──威廉斯機智天成,文筆亦佳」──《標準晚報》
「威廉斯的故事有令人愉快的達爾式流暢風格」──《Time Out》周刊
「這顆小小英國明星的處女作,熱切讚頌每個人的獨特性」──《電訊報》
「威廉斯第一本童書是如此溫柔又親切,令我驚喜……一個感人的故事」──《星期日獨立報》
「可信的角色與原創且引人入勝的故事……」──《Heat》雜誌
「有種老派的強烈道德感,就像伴我們長大的羅德•達爾,是我們知曉並喜愛的」──《Observer Woman》
「迷人、驚喜、歡樂──你從大衛‧威廉斯身上所期待的任何東西……」──《Look》雜誌
「令人捧腹的歡鬧──就是你期盼的!」──《Mizz》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