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首獎)(王秀英)
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內,偏離中橫公路十公里的山林裡,肥沃的梅園竹村河階地上,設置了榮民農場,卻始終没有一條可通貨車運送蔬果的路,多年來榮民在那彎曲、狹窄、危險的小路上運送蔬果,生活艱苦,如今小路崩了,連家都回不了!
道路的崩壞
「回頭!回頭!白沙橋那邊好像敵軍來襲過後,土石滿天飛!」
先於我們從天祥出發回台北的阿樹,開著車突然出現在對向車道上,頭探出車窗,對著較晚從天祥出發,滿載志工伙伴的兩輛車大喊著。
中橫公路白沙橋路段,從5月3日中午開始,上邊坡高破碎岩壁持續發生崩落,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洛韶工務段,為維護用路人的安全,自天祥至長春祠路段,日間實施機動管制小型車通過(大型遊覽車禁止通行),下午6時起至隔天早上8時,實施夜間預警性道路封閉。
3日晚間七點一群志工從台北出發,參加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天祥管理站舉辦的「102年太魯閣國家公園春季清除外來植物暨除草活動」。十點多,來到白沙橋崩塌前的中橫公路上,管制路段前,回堵了一長串等待搶修人員清除落石後要通過的車輛。長時間的等待,車輛都熄了火,山區没有路燈,夜空星光微弱,車外不到10度的低温,大家只能坐在車上耐心的等著。一個多小時後,搶修人員總算清出一條可單向通行的路面。
清除外來植物的當中,布洛灣管理站那邊不時會傳來白沙橋仍有間歇性的落石,以及邊坡崩落的消息,所幸有洛韶工務段人員隨時清除落石,道路還不致於完全無法通行。
5日天空下著雨,清除外來植物、垃圾、除草活動結束後,大夥清洗掉一身污泥,高高興興的上了車,從天祥管理站出發,欲經蘇花公路回台北,車才開出四公里路,看到急先鋒的阿樹折返,在對向車道上大喊著要大家回頭。
經過討論,白沙橋路段大面積的岩壁崩塌,短時間內清理出可通行的路面,是不可能了,只好調頭走中橫公路,經梨山轉宜蘭支線回台北!雨不停的下著,塞車加上山路彎曲,那天回家的路,比走蘇花公路多出了一倍的時間!
繞了路,大家平安的回到家,但是那兩天花蓮因為東部外海對流雲系旺盛,多處累積雨量破兩百毫米,花蓮對外的蘇花公路、中橫公路因坍方而中斷,尤其是中橫公路白沙橋路段,大雨導致落石頻率很高,規模不斷的在擴大,搶修作業比想像的要困難許多。
中橫公路白沙橋路段的崩塌令人驚駭,修復工程之艱困,從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因受到外界誤解未盡全力搶災,而在102年7月3日所發布之重要新聞稿即可見,新聞內容如下:
中橫公路白沙橋路段前(台8線181.4k),於5月3日發生落石崩坍,更於5月6日封閉道路後,持續大量崩坍至5月9日,造成歷年首見67萬立方公尺的大規模崩坍,高度達150公尺的坍土堆,猶如一座山將300公尺長路基覆蓋,因50噸以上單一巨石遍布於坍土堆上,第四區養護工程處督導洛韶工務段搶災團隊開挖闢建便道時,甚至遭遇多顆達數千噸以上巨型岩塊,自5月29日開始使用炸藥爆破巨岩,搶通道路比開炸構築隧道更困難,搶災之艱難度也是近年首見。
中橫白沙橋搶災困難度:
山區公路發生阻斷之災害類型,以土石崩坍及路基掏空造成缺口最常見,其中蘇花公路近年發生之災害,以101年蘇拉颱風造成之土石崩坍規模為最大,發生崩坍路段達28處,總坍土方量約9萬立方公尺,單一路段最大坍土方量亦僅約1.1萬立方公尺,且崩坍土石較破碎,不須開炸可直接由施工機具移除,故清理坍土方速度較快。
反觀本次中橫白沙橋崩坍規模達67萬立方公尺,且巨岩遍布於坍土堆上,公路搶通需動用大量炸藥進行大面積開炸,目前炸藥總使用量已達1,360公斤,且崩坍造成高挺之裸露邊坡高達800公尺,冒險於150公尺坍土堆下方進行搶修,需有嚴密配合措施以確保安全,經動員宜蘭、花蓮二縣之大型挖土機具達15部,整個坍土堆上都是開挖機具的空前動員量,故於最短搶通時間5月19日開放通車,當時已於施工度最困難的坡頂移除坍土石,形成寬數十公尺之平台,並降挖凹溝作為承接落石之緩衝帶,便道放行後至今已發生多次落石、坍方,此坡頂平台及凹溝已多次驗證有效攔截落石,並在監看及交管人員密切配合下,已順利完成第二階段便道搶修,並進一步提升安全性,於6月29日放寬便道管制甲類大客車放行迄今,另考量邊坡仍偶有零星落石,入夜無法有效監看高邊坡狀況,故夜間仍封閉道路,亦尚無法實施夜間搶災施工,由此可見中橫白沙橋搶災困難度,且崩坍災害規模高於蘇花公路搶災數倍以上。………
白沙橋路段的修復工程持續了一年多,之後再開車經過這裡,抬頭往崩塌的山壁上望,原本兩座七、八百公尺高的山頭,從山頂到修復後的公路上,整個縱向坍掉了半座山,岩壁裸露,觸目驚心!雖已開放正常通行,仍不時有崩塌發生,今年8月8日蘇迪勒颱風襲台,白沙橋路段又斷了,聽說這路段要放棄了,打算在山谷中搭橋改道,但山高谷深,搭橋不是容易的事。
釀碧之路
台灣島上第一條橫貫公路──中部東西橫貫公路,開鑿構思出自於時任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的前總統蔣經國先生,鑒於那時軍事國防與經濟開發之迫切而闢建,誠如當時的公路局局長林則彬先生所言:
東部建設落後而貧瘠,不如西部之繁庶,年來人口增加,開發東部繁榮農村,使全島經濟得以平衡發展,自屬當務之急。而就國防軍事觀點而言,溝通東西,為部隊軍需闢一內陸掩蔽之運輸捷徑,至為重要,因之,興建東西橫貫公路成為不容再事延緩之圖。
中橫公路主線西起東勢經白冷、梨山、大禹嶺一路攀高,之後沿著立霧溪,經關原、慈恩、洛韶、天祥至太魯閣,編定為台八線公路;支線由梨山北行經武陵至宜蘭,編定為台七甲線公路;供應線則由霧社經鳶峰、昆陽接大禹嶺與台八線銜接,編定為台十四甲線公路。另有宜蘭支線,由四季工程處負責,依循「埤亞南越道路」,拓寛闢築,從梨山經環山接羅東。其中以天祥至太魯閣20公里路段,穿岩鑿壁、跨谷架橋,最為艱險。
1956年7月7日中部東西橫貫公路正式開工,由台灣省公路局設「橫貫公路工程總處」專責辦理,工程每天需要人力大約五、六千人,東、西兩端同時進行,分別在不同的路段施工,若以一般人參與施工,難以招足人力,因此,以榮民工程總隊隊員、陸軍步兵、警備總部職訓隊員、軍事監犯、社會失業青年、暑期學生戰鬥訓練青年工程隊員、公民營廠商的雇工、軍方等單位共同召集一萬兩千多名人力,參與這項空前絶後的開路工程。
中橫公路全線盤繞崇山峻嶺,險峻脆弱,施工艱難,不同於一般開闢荒野道路。由於經費、機具的欠缺,除極少量的炸藥使用之外,大部份工程都是以人力一鍬一鏟,一斧一鑿,所開出來的。而許多橋樑、涵洞、駁坎、護坡等工程,全都是就地取材構築。在險峻的高山深谷,或懸崖峭壁上開路,遇到的技術難題是前所未有的,雖遭到歐、美、澳、日等國專家質疑,但在當時的領導、技術、施工等工程人員不畏艱辛的努力下,在極短的時間內,克服困難,以最原始的方式完成,林則彬先生在其回憶錄中說:
太魯閣一帶峽谷的定線測量、中線樁點佈設,一直為德、法、英、澳、美、日各國相關人士所質疑;而太魯閣到天祥一段在懸壁上開路的工程,美國顧問認為非以開山機挖掘三年不可,但我指揮以手工、分段合作的方式,一年就開鑿完成。
1960年5月9日中部橫貫公路全線通車,歷時近四年完成的這條路,是以手工雕琢而成的台灣東西岸交通要道!
中橫公路在修築期間,因地震、颱風,以及工程意外,所造成人員的傷亡無法計數。尤其是遇到颱風、地震時,一夕之間工地的人和物轉眼成空;而工程人員因施放炸藥走避不及,英靈永存中部東西橫貫公路者更是時有所聞。
1957年2月24日,發生震央在花蓮,芮氏地震規模7.3級的花蓮烈震,使得成立不久的大北投(今天祥)工務段,榮民第一、第二分隊在進駐翌日,即遭遇此強烈的地震。據參與築路的徐志榮先生說,民工加上榮民死者有二百人。1957年10月20日芮氏地震規模6.6級的地震,震央同樣在花蓮,地震所引發的落石,擊中當時正在橋上巡視橋樑工程的靳珩段長所站立的木板橋,橋毁,靳珩段長墜落溪谷殉職。
1958年7月15日強烈颱風温妮來襲,花蓮地區房舍、電線桿倒塌、火車翻覆,街道滿目瘡痍,災情慘重。中橫公路各工區亦遭受嚴重損害,福磯段毁了;合流工程處房舍全毁;鋼骨造的錐麓橋7月14日竣工,隔天就被温妮颱風給沖毁!1959年露依絲颱風將錐麓橋再次毁損。
李瑞宗教授在《甜蜜的中橫:影像與解讀的滋味》中寫到:
面對猝然死亡,任何人都無法釋懷,無法淡漠,無法以平常心看待。昨日有數名隊友殉職,今日還要繼續工事,這種感覺真可怕。像打仗一般,無法停歇腳步。是不是榮民才能完成這不可能的任務?幾近四年的時光,殉職人員達到二百多人,平均一週死亡一人。
中橫公路究竟有多少人殉職?築路人記憶中的數字,可能都有所不同吧!而官方的死亡數字應該是最少的!没有被記錄的,我們也不知道還有多少?西寶農場的白丁舒漢,回憶兒時聽曾經參與榮民開闢工程的父親說:「一組組在長春祠開路,有些死了就埋了,沒有報上去,對於傷亡人數,有所縮減,真正死亡的人不止那些,築路工程非常的辛苦!」
同伴的殉職,除了不捨和思念,心理上更恐慌下一個會不會是自己呢!說東西橫貫公路是一條以先人碧血所釀成的「釀碧之路」實不為過。
曾經參與中橫路線勘查的于寶楞段長,在《山徑百年》的訪談中,對於施工榮民所經歷的,有許多的不捨,他說:
講到榮民的工作,現在想起來我還會流淚……榮民綁的繩子大概有一英吋半那麼粗,那一根繩子要運到現場最少要兩個人抬。綁好人,然後慢慢放下去,繩子綁的地方是以最低的松樹為標準,松樹以上到山頂的步道還有很長的路,所以繩子垂掛的距離平均都有四、五十公尺深。
因為那裡是個峭壁,氣流由下往上升,東北季風沿著立霧溪谷進來,所以氣流不斷往裡面推。……經常受風的侵襲,你眼睛閉起來想,一個人從頂上掛下來,而風不停的吹,你想想看,四、五十公尺長的繩子會怎麼樣?一定會在半空中晃!繩子它是沿著峭壁掛下來,風不停地吹,繩子經常磨擦(岩壁)會突然斷掉,人就這樣掉下去了。這些人的名字都在長春祠,但是屍骨還在下面。
在工程技術方面,于寶楞段長對於榮民的智慧更是非常的讚嘆:
伍橋那一段靠山邊砌的石頭牆,用「人」字形砌的,都是松苑的陳濟民先生砌的,這個工法是他獨創的。因為那個路是片岩,片岩直立豎起來是没有力量的,但是他發明將片岩用「人」字形砌成護坡,至今仍完整鞏固如初,用手扒不動,用耙釘耙也破壞不了。……這是退伍軍人的智慧……,真正講,榮民是没有技術的,没有受過什麼工法的訓練,完全是一種毅力、一種精神,一種克難精神的支撐,支持大家完成開路的使命。
看著一張張泛黃,有著歷史的照片,記錄著施工的景況。榮民孤瘦的身影站在用繩索綁著的三、四根木條(所謂的鷹架)上面,垂掛在半空中,更簡陋的是每人一條麻繩,一頭綁在身上,一頭綁在樹上,垂降到某個定點,手握鋼釺在陡壁上打出炮眼,將炸藥安裝進炮眼裡,施工人員避開,準備炸山,執行爆破者,點燃導火索後必需快速離開,因為經費不足,導火索的長度受到限制,無法太長。
在聳立的危崖絶壁上挖幾個洞,將支撐的樹幹插在鑿好的岩洞裡,這些斜插在絶壁上的樹幹上面,再橫、豎綁著四、五根細細的木幹,施工人員就站在那上不著頂,下不見底的深谷中錘打著岩壁,鑿出路面。
佈滿荊棘雜樹的山坡上,榮民手握長木柄十字鎬、榔頭,奮力鑿開岩壁,鑿下來的岩塊,再以鋤頭裝進畚箕,腳不停的走著,將岩塊一擔一擔的挑走。遇到湍急的溪谷仍強渡往前,危崖峭壁則懸繩索輔助通行。在霧社支線的櫻峰工務段和主線的合歡山工務段,由軍事罪犯所組成的生產作業總隊,在大雪紛飛的山嶺上艱辛的挖掘著山壁。山林裡鑿壁聲、爆破聲蓋過了鳥鳴、風聲、湍流聲,日復一日,比拳頭還大的鐵錘,鑿磨的只有鴨蛋的大小;五、六十公分長的鐵釺,捶打的只剩下十公分左右,絶壁危崖,一錘一鑿,交織成一條血汗公路。
築路人盧雲高先生在其〈山中的榮民──盧雲高〉中回憶其開路的心路歷程,開始時,他幾乎是一面鑿山,一面流淚,無論在老家種田,或是出來當兵時,他都不曾有過如此的茫然和無助。經過一段時間的磨鍊才適應,也熟練了。一個工作班,一大夥人,一個工作天,運氣好,可以開拓三、五公尺,遇到必需不停的使用炸藥時,一個工作天,只能前進三、五十公分。盧雲高先生記憶最深的是人繫在繩索上,從崖壁上垂下去,在峭壁上鑿洞的那些日子,他說:
山石有時候是燙的,有時候是冰的,有時候是滑的。無論是燙的,冰的,或是滑的,都必需將身體貼上它,才能使得上力之外,身體懸在半空中,貼在山石上至少在心理上也才有些踏實的感覺。
無法通車的高海拔路段,物資的運送,由職訓隊員揹運,霧濃路險,負運艱危,舊照片上那些身形乾瘦的隊員,穿著汗杉、短褲,以樹枝製作的背架,上面放著沉重的物品,扛在肩頸上,頭微傾著,眉頭深鎖,眼睛盯著腳下,小心專注的走在沿著山壁,以樹幹臨時搭建的簡陋棧道上,臉上顯露吃力卻堅忍的表情。
夏日,每天早晨五點多開始工作,下午四點半收工,用餐時在野地上,一群人端著飯碗或坐,或蹲,每二、三個人圍著地上放著的兩小盆飯菜,食物看起來很少。沐浴則在野外,以廢棄的汽油桶裝著溪水,架在材火上燒熱,供施工人員取用,文山附近的施工者,收工後能到溪邊山壁下,泡泡野溪温泉,那應該是山裡少有的能解乏、放鬆的享受!夜宿架設的帳篷,或就地取茅草、樹幹自行搭建的工棚、草寮。而冬季的合歡山、大禹嶺工區,營帳搭在雪地裡,環境雖然簡陋,但一天十多個小時的苦力活,很快就入睡了吧!第二天天亮,張開眼,依舊要繼續挖鑿山壁!
榮民農場
開闢橫貫公路期間,在物資缺乏的情況下,為減輕開支,同時讓施工人員能有新鮮的蔬菜,因此與農復會合作,在該會的協助下分別於梨山工程處設置福壽山榮民農場、合流工程處設置西寶榮民農場、四季工程處設置菜園,種植大量蔬菜以供應施工人員食用。
台灣梨山榮民農場成立於中橫公路修築期間,1957年6月1日,初期生產蔬菜,供應築路人之需,隸屬梨山工務段管轄。1958年8月改為台灣福壽山榮民農場,試種蘋果、梨、水蜜桃等温帶果樹,1959年6月15日改由退輔會管理。
1959年3月7日西寶農場成立,榮民在此落戶,開始栽種蔬菜,供應築路人。台階地四周,除一畦畦的蕃茄樹,就是滿滿的高麗菜了。
武陵農場位於台中縣中橫宜蘭支線上,距梨山僅24公里,由退除役榮民於1963年開墾,苗生滿阡陌的農場內,高山蔬果與茶葉(青心烏龍)為主要作物。
中橫公路主線及其支線,從宜蘭四季到南投清淨沿著宜蘭支線,及位在中橫公路附近10公里範圍內的思源埡口有勝溪、福壽山、武陵、西寶等地設置的農場,開路後的榮民以及一般退伍軍人都可以選擇進入墾殖。1961年2月正式成立「台灣見晴榮民農場」(現清淨農場),該年4月進駐十二位榮民,之後奉命安置自滇緬地區撤退來台的反共救國軍(義民)及眷屬,種植温帶水果。
國民政府初到台灣,在開闢中部橫貫公路的年代,正是百姓生活困苦,施政艱困的年代,為了安置退除役官兵,當時的退伍士官兵成了修築中橫公路及其支線的築路人,經國先生在公路沿線成立的福壽山、武陵、西寶等農場,種植果樹和蔬菜,不但照顧了當時退伍軍人的就業,也解決了糧食不足的困境,同時更成功培植了臺灣早期所沒有的溫帶水果及高冷蔬菜,因而改寫了臺灣的農業史。
沿中部橫貫公路開闢的福壽山、武陵、見晴等農場,以及屬西寶農場的部落彎、綠水、文山、西寶(西寶國小旁中橫公路161.9公里處台階地)、洛韶、華綠溪等地區,位在中橫公路附近,果菜得以貨車運送,即使道路毁損,因屬重要幹道,修復快速不致造成農損。這些地區又因景色幽美,多數為著名的觀光景點,這些農場早已不再只是當年的榮民農場,榮民的發展趨向於多元化,不僅只是務農一途,生活條件自然提昇了許多。
屬於西寶農場的蓮花池、梅園、竹村榮民墾殖地,位在立霧溪上游的主要支流陶塞溪的古老河階台地,偏離中橫公路將近十公里之遠,通往這三處的產業道路,入口在天祥往洛韶之間的中橫公路163.4公里處,也就是從迴頭彎沿著陶塞溪,往上游而行9.3公里的河階地。在最初開墾時期的路寛,僅是可供人行走的步道,果菜以人力向外挑送,最終此產業道路也僅二公尺寛,農產運送量小,耗時費力。遇到颱風、大雨、地震,道路崩塌,很難即時修復,看著農產腐壞,所有的辛苦付之流水,生活陷入困境。
本文所關切的重點在於梅園、竹村近四年來,經歷颱風、地震的破壞,產業道路及吊橋毁損,不但拼裝車、機車不能通行,連人都無法通行,相關單位不予修復,水蜜桃、甜杮等水果無法往外送,只能任由動物啃食。多數榮民没有收成,紛紛將土地售予太魯閣國家公園,目前仍未放棄的八戶榮民第二代和原住民要回家,生命安全無法得到保障。
肥沃的河階地
分佈在中橫公路沿線的部落彎、綠水、文山、竹村、梅園、蓮花池、西寶、洛韶、華綠溪屬於西寶農場的榮民開墾地區,最盛時期有二百多戶,每當召開場務會議時,非常熱鬧。其中蓮花池、梅園、竹村地處偏遠,生活不易,西寶農場人口銳減後,西寶榮民農場後來改隸花蓮農場,成為西寶分場。
中橫公路的東段,位在台灣島脊梁中央山脈以東,全區屬於立霧溪集水區,從大禹嶺到太魯閣的75公里,路線大致沿著立霧溪而行,到了天祥,越過陶塞溪、瓦黑爾溪,向上至關原、大禹嶺,流域面積約占了太魯閣國家公園三分之二的範圍。
立霧溪水系的主流及其支流,河蝕作用劇烈,下切作用極發達,每次地殼隆起均導致河牀提升,河流向下侵蝕作用加劇。河流攻擊坡(外坡)承受的侵蝕力較大,舊河牀被沖刷流失,對岸堆積坡所受之侵蝕力小,土石因而堆積下來。河流不斷的下切,堆積坡的舊河牀相對提高,形成平坦的河階地形,一次次的地殼運動,早期所形成的舊河牀堆積層,受到重新下切的侵蝕作用,形成多層高度不等的河階地。立霧溪下游河口至錦文橋間,為沖積扇;中游錦文橋到天祥,有較大的河階;天祥以上的主支流,小支流分歧,主流擢基利溪有西拉克、關原河階群;支流瓦黑爾溪有道拉斯、西基良、庫莫黑爾、雷伯克等河階;立霧溪的上游支流小瓦黑爾溪流域和古老的陶塞溪流域,以及下游的西喀拉罕溪,河階更為發達,河道切割堆積出他比多、托布拉、西寶、山里(梅園)、陶塞(竹村)、蘇華沙魯(蓮花池)等較大的河階,其中陶塞溪谷的山里、陶塞河階,地質年代最古老,為早期開發的農墾耕地。當時的古陶塞溪自今日的竹村向西南流,經梅園、蓮花池以西,轉至西寶、天祥至綠水向東流。竹村的河階規模最大,有七個台階。
立霧溪的人文史蹟
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河階地,有史前人類、原住民與榮民等移民相繼留下的生活痕跡,是太魯閣重要人文歷史發展根據地。分佈在立霧溪及其上游主要支流陶塞溪、瓦黑爾溪的大型河階,沿岸多為原住民部落舊址,是近代太魯閣族重要的聚落,其中多處更有史前的遺址。這些土壤肥沃的河階地,也是中橫公路修築之後移入榮民聚居的重要分布區域。
史前遺跡係指文字記載前發現之人文活動跡象,太魯閣國家公園內以及太魯閣閣口共發現七處遺跡,其中最著名並被列入重要紀錄者為「太魯閣遺址」,後改稱「富世遺址」。
史前遺址的據點在布洛灣、希達崗、巴達崗、山里(梅園)、陶塞(竹村)、西寶等六處,有陶片、石斧、石紡輪、鐵器等史前文化遺物,推斷其年代約有二、三千年之久。
根據現有之資料,從史前時代新石器晚期開始,立霧溪下游河口附近已有聚落分佈,金屬器與金石並用時代聚落則往中、上游延伸,十七世紀前半葉西班牙、荷蘭人曾欲取得產金區域的控制權,導致立霧溪內、外族群間的關係更形複雜。根據口傳紀錄所撰寫之民族志及遷移史料,說明本區域為廣義泰雅族的一部分,也就是賽德克亞族的分佈地區。賽德克亞族分為東、西賽德克族,東賽德克族又分太魯閣群(Truku)、德奇塔雅群(Teka-daya)和道澤群(Tauda)。
泰雅族人和其他台灣土著民族一樣從外地移來,是苗傜的分支,其中太魯閣族早期定居在台中至台南的平原,與平埔族不合,被迫向中、高山地區遷移。因土地貧瘠,氣候嚴寒,寒害導致農作物歉收,人口增加耕地更加不足。族人的祖先,從台中平原一帶經埔里向東遷移,經過幾個世紀,移了十七個地區,最後到達易守難攻的托魯萬(Truwan今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平生部落)。
數百年前在太魯閣的山林裡有許多山羌、長鬃山羊、台灣野山羊、台灣水鹿、台灣野豬、台灣獼猴等動物,動物在山林裡奔跑著覓食,跑著跑著一條條獸徑跑出來了。三百年前南投仁愛鄉的太魯閣獵人循著獸徑追逐動物,以補充部落的肉食,於是獵路出現了。在狩獵的同時,發現了立霧溪沿岸的山野,不但是個獵物豐富的獵場,立霧溪及其主要支流小瓦黑爾溪、陶塞溪畔的古老河階地更是適合農作物生長的好環境。當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部落人口增加,作物和獵物不足時,族人遂相率舉家越過中央山脈的奇萊北峰,進入立霧溪、木瓜溪流域定居。太魯閣人的活動,導致隱身於峽谷森林中的路,因而逐漸形成。
早期賽德克亞族各群由南投霧社附近東遷,過程中大致居住在立霧溪上游,之後德奇塔雅群(Teka-daya)以及道澤群(Tauda)中的一支,兩個族群再次向南、向北遷移,向北者,沿著中央山脈西側越過奇萊主山北峰,到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的梅園,或經由司加耶式附近越過南湖大山,進入陶塞溪中游的竹村,聚居在陶塞溪中、上游一帶,自稱陶塞(道澤群)。而留在立霧溪流域的族群以太魯閣群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