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世界第一本《頑童流浪記》完整全譯本
★ 內收入約200幅經典插圖
★ 美國大學、中學必讀小說
★ 入選美國人心目中「最有影響力之書」
《赫克歷險記》是19世紀「最深沉而博大的美國人」馬克.吐溫的代表作之一,亦是美國文學的不朽經典,更獲世界各地廣大讀者們的強力推薦。其魅力與奧祕是在長期不斷的閱讀之中,被讀者一點一滴地挖掘、體會出來,這也是本書歷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故事描述頑童赫克逃離文明社會的羈束,夥同逃離奴隸制度的黑奴吉姆,協力撐著木筏順流而下密西西比河尋求自由。表面上是一個無家可歸叛逆男孩離鄉背井四處流浪的歷險,實際上是深入美國社會各階層文化的「意識型態批判」,以南北戰爭前沿著河岸的鄉鎮村莊為縮影。從一個半文盲十四歲男孩的另類角度,旁觀成人的世故世界,透用「反諷」的寫作手法,間接暴露其價值觀的荒謬虛偽,對人性的剖析諷刺尤其深入。出版當年曾被列為「禁書」,如今名列世界文學經典之叢,是老少咸宜、雅俗共賞的小說典範。
專業推薦
我喜歡馬克.吐溫──誰會不喜歡他呢?即使是上帝,也會鍾愛他,賦予其智慧,並在他心靈裡繪畫出一道愛與信仰的彩虹。
──海倫.凱勒(美國作家、教育家)
馬克.吐溫,第一位真正的美國作家,我們都是繼承他而來。
──威廉.福克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所有美國現代文學都衍生自《赫克歷險記》,它是我們這時代的最佳作品。
──海明威(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作者簡介:
馬克.吐溫(Mark Twain, 1835-1910)
原名Samuel Langhorne Clemens,生於密蘇里州的密西西比河畔小鎮,從小看著河上風光和蒸汽輪船,長大後終於取得領航員執照,筆名「馬克.吐溫」即是領航員術語,水深兩噚輪船可以安全通過。12歲喪父輟學打工協助家計,憑一枝筆打拚天下,成為美國首位本土作家及世界級幽默大師,晚年獲英國牛津大學頒贈榮譽博士學位。一生饒富傳奇色彩,浪跡天涯閱歷豐富,嬉笑怒罵剖析人性,妙言雋語傳承久遠,隨處點出人生哲理。
E.W.坎柏(E. W. Kemble, 1861-1933)
以描繪美國南方文學及黑人人物的幽默喜感而聞名,因繪製《赫克歷險記》174幅插圖一炮而紅,1892年版的《黑奴籲天錄》也請他畫插圖。坎柏對《赫克歷險記》的貢獻,可比擬田尼爾爵士對《愛麗絲夢遊記》的貢獻。
約翰.哈雷(John J. Harley, 1841-1910)
與其他兩位插畫家為《密西西比河河上生涯》繪製310幅插圖,其中13幅植回《赫克歷險記》〈筏伕〉章節,生動呈現筏伕鬥嘴吹牛說故事的神態。哈雷也夥同另外兩位插畫家,為馬克.吐溫的《王子與乞丐》繪製192幅插圖。
譯者簡介:
王安琪
臺大外文系博士,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英文系博士候選人,先後在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研究。臺大外文系退休教授,現任東吳大學英文系專任教授。著有Gulliver’s Travels and Ching-hua yuan Revisited: A Menippean Approach、Updike's Rabbit Saga as a Cultural Critique of American Ideology;譯有馬克.吐溫《赫克歷險記》經典譯注、路易斯.卡若爾《愛麗絲幻遊奇境與鏡中奇緣》等。
章節試閱
文學.經典.翻譯:馬克吐溫歷險記
單德興
幽默大師馬克吐溫(Mark Twain, 1835-1910,本名Samuel Langhorne Clemens)1900年11月20日在紐約的一場演講中,曾提到有關「經典」的一個雖嫌戲謔卻發人深省的定義:「經典—就是每個人都希望讀過,卻沒有人想讀的東西」(“A classic─something that everybody wants to have read and nobody wants to read.”)。此外,他也曾說:「經典」就是「眾人稱讚卻不閱讀的書」(“a book which people praise and don't read,” Following the Equator, 1897)。然而,經典果真只是供人想像、瞻仰,而不是去閱讀、品嚐,進而受到感動與啟發?
本書譯注者王安琪教授鑽研馬克吐溫的生平,與他筆下的作品相互參照,佐以具有代表性的批評家的見解,並考證馬克吐溫作品在文壇、書市以及文學史上的際遇,指出馬克吐溫「可能是國內最受歡迎的美國作家」,而《赫克歷險記》(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1885,中文書名從王譯,原因詳見〈譯注者聲明〉)則是他「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以及「第一部純然以美國本土文化及方言為背景的美式幽默傑作」,「呈現純粹本土化、在地化、大眾化的美國風格」,成就了「美國文壇一大革命」,並成為「美國文學的里程碑」,然而這麼一部劃時代的文學鉅著卻往往被誤認為只是兒童文學。根據2007年劍橋大學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出版的《劍橋版馬克吐溫導論》(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Mark Twain)估計,此書自出版至1990年代在全世界已經印行了兩千萬本以上。此外,此書也翻譯成53種語文,國外版本超過700種,被當成「兒童文學、諷刺文學、旅行文學、成長文學等等」,並有許多電子與影音版通行於世(如「電子書、有聲書、電影、VHS、VCD、DVD等」,詳見「《赫克歷險記》影音資料」一節),真可謂老少咸宜,全球通吃,絕非無人閱讀或聞問。因此,王教授引用賀恩(Michael Patrick Hearn)的說法,表示:此書是「既為人稱讚,而且依然閱讀的一本經典」(“a classic which is both praised and still read”)。換言之,馬克吐溫本人的例證相當程度顛覆了自己對於經典的說法。
其實,知道何者為經典,而且衷心仰望,已是播下了種子,機緣成熟時自然就會發芽成長。作家、批評家與文學教育者所要努力的,就是縮減想像與真實、瞻仰與品嚐之間的距離,讓經典真正能為人所閱讀,進而產生內心的共鳴與衷心的稱讚,而不是明明寶山在望卻裹足不前,因為只要進入文學經典的寶山,斷無空手而返之理。而在經典與潛在的讀者之間,文學教育者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這也就是為什麼此譯注本所根據的「加州大學學術版」(“the California scholarly edition”,Victor Fischer與Lin Salamo主編,Harriet Elinor Smith與Walter Blair協編,2001年由加州大學出版社〔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出版)在獻詞中特別要把這本書獻給「美國文學教師」(“TEACHERS OF AMERICAN LITERATURE”),因為他們的努力使得此書「在課堂上活靈活現」(“to bring Huckleberry Finn alive in their classrooms”)。其實,這本書之所以能跨越語言與文字障礙,成為世界文學經典,各語文的歷代譯者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也應該在感謝之列。
根據我從事《格理弗遊記》(Gulliver's Travels)經典譯注計畫以及後續的經驗,深切體認到經典的另一個定義很可能是:「人人自認知道、耳熟能詳,卻未必真正認識,遑論深入了解。」以《格理弗遊記》為例,我在全省各地演講面對不同的聽眾時,一開始都會進行現場「民意調查」,先問有沒有人不知道這本書──不管是全譯本、節譯本、改寫本、注音本、繪圖本、漫畫本、卡通版、電影版的《小人國遊記》、《大小人國遊記》、《格列佛遊記》……毫無例外地發現在場的每位都讀過或看過至少一種版本。接著我會詢問:讀的是哪個版本?結果大多是年幼時讀到的節本或改寫版。再問:所讀的版本是只有原著第一部的小人國(《小人國遊記》)?還是包含了第二部的大人國(《大小人國遊記》)?第三部的飛島國?第四部的慧駰國?結果人數愈來愈少。大多數人不知道原書共有四部,而多年來自認耳熟能詳的這本書,其實是節本或改寫本。這種情形屢試不爽。原先我以為這種現象只限於非英語系的國家,後來有機會多次詢問英美等國學者,他們坦然相告,這種情形也普遍出現於英文世界:許多人對此書的認識只限於年少時期的印象,認為它是風行的兒童文學作品,渾然不知原書是英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更不知全書總共有四部。
這就是改編成兒童文學或以影音方式來呈現經典之作的弔詭:一方面改編或影音呈現使得讀者群或閱聽群向下延伸,橫向擴展,讓更多人知道故事的梗概與若干面向,提高作者與作品的可見度與知名度;另一方面,這種可見度與知名度(以及自認的熟悉度)卻很容易讓讀者或閱聽者誤以為已經知道該作品的內容,就此得少為足,甚至終生都未進一步深入原作,殊為可惜。
以我個人閱讀馬克吐溫的經驗為例,猶記得將近五十年前,在南投縣中寮鄉永平村的小學日式宿舍裡,閱讀父母親從南投鎮上買回的注音版《湯姆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如今回想起來,很可能就是林文月和鄭清茂兩位教授在台大學生時代所參與迻譯的東方出版社日文改寫版系列,也是台灣許多人童年的共同記憶。我大約半天就讀完這一本兩、三百頁的書,對於湯姆的淘氣與古靈精怪,尤其是騙人刷油漆的那個情節,印象深刻。此書由湯姆擔綱,赫克只是配角。
文學.經典.翻譯:馬克吐溫歷險記
單德興
幽默大師馬克吐溫(Mark Twain, 1835-1910,本名Samuel Langhorne Clemens)1900年11月20日在紐約的一場演講中,曾提到有關「經典」的一個雖嫌戲謔卻發人深省的定義:「經典—就是每個人都希望讀過,卻沒有人想讀的東西」(“A classic─something that everybody wants to have read and nobody wants to read.”)。此外,他也曾說:「經典」就是「眾人稱讚卻不閱讀的書」(“a book which people praise and don't read,” Following the Equator, 1897)。然而,經典果真只是供人想像、瞻...
目錄
文學.經典.翻譯:馬克吐溫歷險記/單德興
緣起緣後
譯注者聲明
馬克吐溫生平
馬克吐溫年表
中譯導讀
赫克歷險記
赫克歷險記(湯姆的伙伴)
警告啟事
說明啟事
情節摘要
赫克歷險記
參考研究書目
文學.經典.翻譯:馬克吐溫歷險記/單德興
緣起緣後
譯注者聲明
馬克吐溫生平
馬克吐溫年表
中譯導讀
赫克歷險記
赫克歷險記(湯姆的伙伴)
警告啟事
說明啟事
情節摘要
赫克歷險記
參考研究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