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台灣文壇造像的重磅巨作,十週年經典紀念!
最好的漢語文學,產生在台灣。
全世界最好的華文作家,都選擇台灣的讀書市場。
《台灣新文學史》除了以台灣文學為解讀對象,
更是對台灣社會與文化的評述。
近50萬字,超過450張珍貴照片,全世界中文讀者必讀!
自1999年首度發表台灣文學史論以來,歷時十二載,陳芳明的巨作《台灣新文學史》終告成書;起自1920年代台灣新文學運動,終於21世紀首個十年的群聲並起,是目光深沉的百年回眸,也是給未來世代的殷殷期許。
上一輪的文學盛世,奼紫嫣紅,繁花爭豔,都容納在這本千迴百轉的文學史;下個世紀的豐收盛況,必將醞釀更開闊高遠的史觀,為未來的世代留下見證。本書的完成,向前輩作家致敬,也向新世代致意。台灣擁有如此豐饒的文學遺產,當可預期下個世代將抵達更輝煌的藝術峰頂。
本書共分二十四章。陳芳明以新的文學觀點、論述和視野,完整介紹、詳細敘述日據時代以來,台灣社會各個時期、各個階段之文學發展,包括重要作家、文學作品、文學雜誌、文學社團、文學思潮演變、文學論戰、文壇大事等。
十週年紀念新版因應十年來的文壇變革,適度增補、修訂原書中之不足,盼使讀者對台灣文學史有更完整的了解。書末除附錄台灣文學大事年表,扼要記載台灣文學發展的面貌,更新增歷史事件與專有名詞、作品與文獻以及人名索引,方便讀者比對查找。
作者簡介:
陳芳明
從事歷史研究,並致力於文學批評與文學創作的陳芳明,1947年出生於高雄。畢業於輔仁大學歷史系、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並於美國華盛頓州州立大學歷史學系取得博士學位。他曾任教於靜宜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後赴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任教,同時受委籌備、成立該校台灣文學研究所。目前獲聘為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以顯其治學和教學上的卓越成就。
陳芳明創作逾三十載,其編著的作品影響深遠,例如主編《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選文篇》、《余光中跨世紀散文》、《練習曲的演奏與變奏:詩人楊牧》等;其政論集《和平演變在台灣》等七冊見證了台灣社會的歷史變遷,而散文集《風中蘆葦》、《夢的終點》、《時間長巷》、《掌中地圖》、《昨夜雪深幾許》、《晚天未晚》、《革命與詩》、《深淵與火》、《邊界與燈》,在在呈現了高度的文學造詣。
在文學創作之餘,陳芳明的詩評集《詩和現實》、《美與殉美》等,文學評論集《鞭傷之島》、《典範的追求》、《危樓夜讀》、《深山夜讀》、《孤夜獨書》、《楓香夜讀》、《現代主義及其不滿》,以及學術研究《探索台灣史觀》、《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傳記《謝雪紅評傳》等書,為台灣文學批評建立新的研究典範。
2011年,陳芳明終於完成歷時十二載的《台灣新文學史》,為全世界的中文讀者打開新的台灣文學閱讀視野。
章節試閱
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是在一八九五年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之後才發生的。大清帝國在甲午戰爭挫敗後割讓台灣給日本,等於是全盤改寫這塊島嶼的歷史。島上的原住民社會與漢人移民社會,在一夜之間,被迫迎接一個全新的殖民社會。在日本殖民體制的支配之下,不僅使台灣與中國之間的政經文化聯繫產生嚴重的斷裂,也使島上住民固有的生活方式受到徹底的改造。原是屬於以農業經濟為基礎的傳統封建社會,在殖民政策的影響下,急劇轉化成為以工業經濟為基礎的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台灣社會的傳統漢文思考,也正是受到整個大環境營造的改變而逐漸式微,而終至沒落。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知識的崛起,以及資本主義的擴張與再擴張。就是由於這種新世紀的到來,台灣新文學才開始孕育釀造。
台灣新文學是二十世紀的產物,也是長期殖民統治刺激下的產物。站在二十世紀的終端,回首眺望整部文學史的流變軌跡,彷彿可以看到這個傷心地的受害歷史,也好像可以見證島上住民的奮鬥歷史。從最初的荒蕪未闢到今天的蓬勃繁榮,台灣文學經歷了戰前日文書寫與戰後中文書寫的兩大歷史階段。在這兩個階段,由於政治權力的干預,以及語言政策的阻撓,使得台灣新文學的成長較諸其他地區的文學還來得艱難。考察每一歷史階段的台灣作家,都可發現他們的作品留下了被損害的傷痕,也可發現作品中暗藏抵抗精神。從這個角度來看,要建構一部台灣新文學史,就不能只是停留在文學作品的美學分析,而應該注意到作家、作品在每個歷史階段與其所處時代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
朝向一部文學史的建立,往往會牽涉到史觀的問題。所謂史觀,指的是歷史書寫者的見識與詮釋;任何一種歷史解釋,都不免帶有史家的政治色彩。史家如何看待一個社會,從而如何評價一個社會中所產生的文學,都與其意識形態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在建構這部文學史時,對於台灣社會究竟是屬於何種的性質,就成為這項書寫過程的一個重要議題。台灣既然是個殖民的社會,則在這個社會中所產生的文學,自然就是殖民地文學。以殖民地文學來定位整個台灣新文學運動,當可清楚辨識在歷史過程中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的權力消長關係;也可看清台灣文學從價值壟斷的階段,如何蛻變成現階段多元分殊現象;更可看清台灣作家,如何在威權支配下以雄辯的作品進行抵抗與批判。
後殖民史觀的成立
台灣新文學運動從播種萌芽到開花結果,可以說穿越了殖民時期、再殖民時期與後殖民時期等三個階段。忽略台灣社會的殖民地性格,大約就等於漠視台灣新文學在歷史進程中所形塑出來的風格與精神,這部文學史的史觀,便是建立在台灣社會是屬於殖民地社會的基礎之上。
在台灣新文學史上的第一個殖民時期,指的是從一八九五至一九四五年,日本帝國主義的統治時期。這段時期見證了日本資本主義在台灣的奠基與擴張,同時也見證了日本霸權文化在島上的鞏固與侵蝕。在這個歷史轉型期,新興的知識分子日益成為社會的重要階層。就像其他殖民地社會的情況一般,台灣知識分子扮演了啟蒙運動的角色。他們參與的啟蒙工作,包括政治運動、社會運動與文化運動。日據時期的知識分子,一方面批判性地接受日本統治者所攜來的資本主義與現代化,一方面也相當自覺地對於隱藏在資本主義與現代化背後的殖民體制;從而進行長期的、深刻的抵抗行動。他們領導了近代式的民族民主運動,介入了農民與工人運動,並且也從事喚醒女性意識的運動。伴隨著政治運動與社會運動的展開,當時的知識分子也開始舉起新文學運動的大纛,對殖民者進行思想上、精神上的對抗。台灣作家以文學形式對日本統治者展開的抗拒行動,可以說與殖民體制的興亡相始終。
文學史上的再殖民時期,則是始於一九四五年國民政府的接收台灣,止於一九八七年戒嚴體制的終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前,全球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與土地,都有過被殖民的經驗。非洲、中南美洲與亞洲(日本、中國除外),幾乎都淪為帝國主義者的殖民地。人類史上的殖民時期,都隨著終戰的到來而告一段落。每一個有過殖民經驗的國家裡,大部分都可以發現其國內的知識分子開始檢討反省各自在歷史上的受害經驗。這種受害經驗的整理與評估,後來就衍化成為今日後殖民論述的主要根據。
台灣在戰後並沒有得到反省歷史的空間與機會。國民政府來台接收,帶來了強勢的中原文化;他們鄙視台灣的殖民經驗,並且將之形容為「奴化教育」。尤其是在一九五○年以後,國民政府基於國共內戰的失敗教訓,更加強化其既有的以中原取向為中心的民族思想教育,同時以武裝的警備總部為其思想檢查的後盾。為了配合反共國策,國民政府相當周密地建立了戒嚴體制。這種近乎軍事控制式的權力支配方式,較諸日本殖民體制毫不遜色。從歷史發展的觀點來看,將這個階段概稱為再殖民時期,可謂恰如其分。
進入戰後的再殖民時期,台灣作家的創造力與想像力都受到高度的壓制。這種壓制,既表現在對台灣歷史記憶的扭曲與擦拭,也表現在對作家本土意識的歧視與排斥。就像日據時期官方主導的大和民族主義對整個社會的肆虐,戰後瀰漫於島上的中華民族主義,也是透過嚴密的教育體制與龐大的宣傳機器而達到囚禁作家心靈的目標。這樣的民族主義,並非建基於自主性、自發性的認同,而是出自官方強制性、脅迫性的片面灌輸。因此,至少到一九八○年代解嚴之前,台灣作家對民族主義的認同就出現了分裂的狀態。認同中華民族主義的作家,基本上接受文藝政策的指導;他們以文學形式支持反共政策,並大肆宣揚民族主義。這種文學作家,可以說是屬於官方的文學。另一種作家,則是對中華民族主義採取抗拒的態度。他們創造的文學,以反映台灣社會的生活實況為主要題材,對於威權體制則進行直接或間接的批判諷刺。這是屬於民間的文學。
官方文學與民間文學,一直是戰後文學史上的兩條主要路線。這兩種文學經歷過規模大小不等的論戰,而終於在一九七七年的鄉土文學論戰中發生了對決。通過鄉土文學論戰之後,民間文學開始獲得台灣社會的首肯。無論這樣的民間文學在此之前,稱為鄉土文學也好,或是稱為本土文學也好,在論戰之後都正式以「台灣文學」的名稱得到普遍的接受。如果說,戰後文學發展的軌跡便是一段台灣文學正名的掙扎史,應該不是過於誇張的說法。那種掙扎,毋寧是延續日據時期台灣作家的抵抗與批判的精神。
不過,戰後作家從事的抵抗工作,較諸日據時期作家還來得加倍困難。因為,日據時期台灣作家所投入的去殖民化(de-colonization)運動,純粹是針對日本殖民體制而展開的。戰後作家的去殖民工作,則不僅要批判日本統治者所遺留下來的殖民文化殘餘,同時也要抵制政治權力正在氾濫的戒嚴體制。這雙重的去殖民化,構成了再殖民時期台灣文學的重要特色。
文學史上的後殖民時期,當以一九八七年七月的解除戒嚴令為象徵性的開端。所謂象徵性,乃是指這樣的歷史分水嶺並不是那麼精確。進入八○年代以後,以中國為取向的戒嚴文化已開始出現鬆綁的現象。在政治上,要求改革的聲音已經傳遍島上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階層。在經濟上,由於資本主義的高度發展,台商突破禁忌,逐漸與中國建立通商的關係。在社會上,曾經被邊緣化的弱勢聲音,例如原住民的復權運動、女性主義運動、同志運動、客語運動等等都漸漸釋放出來。因此,在正式宣布解嚴之前,依賴思想檢查與言論控制的威權體制,次第受到各種社會力量的挑戰而出現傾頹之勢。
解嚴後表現在文學上的後殖民現象,最重要的莫過於各種大敘述之遭到挑戰,以及各種歷史記憶的紛紛重建。大敘述(grand narrative)指的是文學上習以為常的、雄偉的審美觀念與品味。在中華民族主義當道的年代,文學的審美都是以地大物博的中原觀念為中心。這種審美是以中華沙文主義、漢人沙文主義、男性沙文主義、異性戀沙文主義為基調。具體言之,大敘述的美學,不免是一種文化上的霸權論述。文化霸權之所以能夠蔓延橫行,乃是拜賜於威權式的戒嚴體制之存在。在霸權的支配下,整個台灣社會必須一律接受單元式的、壟斷式的美學觀念。這種一致性的要求,使得個別的、差異的、弱勢的審美受到強烈的壓制。然而,緊跟著戒嚴體制的崩解,大敘述的美學也很快就引起作家的普遍質疑。
後殖民文學的一個重要特色,便是作家已自覺到要避開權力中心的操控。這種去中心(decentering)的傾向,與後現代主義的去中心有異曲同工之處。因此,有人常常把解嚴後台灣文學的多元化現象,解釋為後現代狀況(postmodern condition)。不過,這裡必須辨明的是後殖民與後現代之間有一很大的分野,乃在於前者側重強調主體性的重建(reconstruction of subjectivity),而後者則傾向於強調主體性的解構(deconstruction of subjectivity)。後現代主義者並不在意歷史記憶的重建,後殖民主義者則非常重視歷史記憶的再建構。以這個觀點來檢驗解嚴後文學蓬勃的盛況,當可發現那是屬於後殖民文學特徵,而非後現代文學的精神。有關這兩種文學的發展概況,當於本書的最後一章詳細討論。
在此有必要指出的是,曾經被權力邊緣化的弱勢聲音,在後戒嚴時期所形成的挑戰格局是相當多元化的。中國大敘述的文學,開始遭逢台灣意識文學的挑戰。然而,台灣意識文學不免帶有大敘述的色彩時,也終於受到原住民作家與女性意識作家的挑戰。同樣的,當女性意識作家開始出現異性戀中心的傾向時,也不免受到同志作家的質疑。這說明了後戒嚴時期的後殖民文學之所以特別精采的原因。台灣意識文學、女性文學、原住民文學、眷村文學、同志文學都同時並存的現象,正好反證了在殖民時期與再殖民時期台灣社會的創造心靈是受到何等嚴重的戕害。潛藏在社會內部的文學思考能量一旦獲得釋放以後,就再也不能使用過去的審美標準當作僅有的尺碼。所有的文學作品,都應該分別放在族群、階級、性別的脈絡中來驗證。
每一個族群,每一個階級,每一種性別取向,都有各自的思維方式與歷史記憶。彼此的思維與記憶,都不能相互取代。不同的族群記憶,或階級記憶,或性別記憶,都分別是一個主體。在日據的殖民時期與戰後的再殖民時期,主體似乎只有一個,那就是以統治者的意志作為唯一的審美標準。在單一標準的檢驗下,社會內部的不同價值、欲望、思考都完全受到忽視。但是,在後殖民時期,威權體制已不再像過去那樣鞏固,劃一的、全盤性的美學也逐漸讓位給多樣的、局部的、瑣碎的美學。因此,在後殖民時期,有關台灣文學的定義概念也有著相應的調整與擴張。
在日據時期,台灣文學是相對於日本殖民體制而存在的。那時期的台灣文學,是以台灣人作家為主體,文學作品內容則充滿了抗議,甚至是抗爭的聲音。到了戰後,台灣文學則是相對於戒嚴體制而存在。這段時期的台灣文學,乃是以受威權干涉或壓迫的作家為主,文學作品如果不是與戒嚴體制保持疏離的關係,便是採取正面或迂迴的抗拒態度。進入解嚴時期之後,台灣文學主體性的議題才正式受到檢討。這個階段的文學主體,就再也不能停留在抗爭的、排他的層面。沒有任何一個族群、階級或性別能夠居於權力中心。在台灣社會裡,任何一種文學思考、生活經驗與歷史記憶,都是屬於主體。所有的這些個別主體結合起來,台灣文學的主體性才能浮現。因此,後殖民時期的台灣文學,應該是屬於具有多元性、包容性的寬闊定義。不論族群歸屬為何,階級認同為何,性別取向為何,凡是在台灣社會所產生的文學,便是台灣文學主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正是站在這種後殖民史觀的立場上,台灣文學史的建構才獲得它的著力點與切入點。更確切地說,本書所依據的後殖民史觀,便是通過左翼的、女性的、邊緣的、動態的歷史解釋來涵蓋整部新文學運動的發展。
重新建構台灣文學史
豐碩的台灣文學遺產,誠然已經到了需要重估的時代。自一九八○年以降,台灣文學被公認是一項「顯學」。然而,這個領域逐漸提升為開放的學問時,它又立即成為各種政治解釋爭奪的場域。從這個角度來看,它其實也是一項「險學」。淪為危險學問的主因,乃在於台灣文學主體的重建不斷受到嚴厲的挑戰。
挑戰的主要來源之一,便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在最近十餘年來已出版了數冊有關台灣文學史的專書,例如白少帆等主編的《現代台灣文學史》、古繼堂的《靜聽那心底的旋律—台灣文學論》、黃重添等的《台灣新文學概觀》(上)(下),以及劉登翰等的《台灣文學史》(上)(下)。這些著作的共同特色,就是持續把台灣文學邊緣化、靜態化、陰性化。他們使用邊緣化的策略,把北京政府主導下的文學解釋膨脹為主流,認為台灣文學是中國文學不可分割的一環,把台灣文學視為一種固定不變的存在,甚至認為台灣作家永遠都在期待並憧憬「祖國」。這種解釋,完全無視台灣文學內容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不斷在成長擴充。僵硬的、教條的歷史解釋,可以說相當徹底地扭曲並誤解台灣文學有其自主性的發展。從中國學者的論述可以發現,他們根本沒有實際的台灣歷史經驗,也沒有真正生活的社會經濟基礎。台灣只是存在於他們虛構的想像之中,只是北京霸權論述的餘緒。他們的想像,與從前荷蘭、日本殖民論述裡的台灣圖像,可謂毫無二致。因此。中國學者的台灣文學史書寫,其實是一種變相的新殖民主義。
現階段台灣文學史的重建,並不只是受到來自中國的挑戰,存在於台灣學界的還是有很多障礙。其中以族群與性別的兩大議題,仍有待克服。在族群議題方面,漢人沙文主義事實上還相當程度地瀰漫於知識分子之間。原住民文學的書寫,在八○年代以後有盛放之勢。不過,在一些文學選集與學術會議裡得到的注意,與其生產力似乎不成比例。族群議題中的另一值得重視的問題,便是外省作家或眷村作家的作品,常常必須受到「本土」尺碼的檢驗。在威權時代,本土也許可以等同於悲情的、受難的歷史記憶。但是,在解嚴後,本土應該是跨越悲情與受難,而對於島上孕育出來的任何一種文學都可劃歸本土的行列。
更擴大一點來說,既然是經過台灣風土所釀造出來的文學都是屬於本土的,則皇民運動時期的日本作家如西川滿、庄司總一、濱田隼雄等人的作品,也都可以放在台灣文學的範疇裡來討論。同樣的,戰後的官方文學,或少數被指控為「御用作家」的作品,當然也可以納入台灣文學史的脈絡裡來評估。歷史原是不擇細流才能成其大。有過殖民經驗的台灣,自然比其他正常的社會還更複雜,因此表現出來的歷史記憶與文學思考也來得出奇的繁複。從後殖民史觀的立場來看,代表不同階級、不同族群的文學,都是建構殖民地文學的重要一環。
性別議題帶來思考上的障礙,可能較諸族群議題還嚴重。對於同性戀或同志文學,台灣學界似乎還未能保持開放尊重的態度。異性戀中心觀念的支配,使得同志文學長期被邊緣化。事實上,同性戀的存在,乃是構成台灣歷史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擦拭同志文學的重要性,等於也是在矮化、窄化台灣歷史的格局。九○年代同志文學點燃了前所未有的想像,也挖掘了許多未經開發的感覺。那種細膩的書寫,早已超越了異性戀中心的文學傳統。
世紀的大門就要啟開,重新回顧台灣文學史,為的是要迎接全新的歷史經驗。在前人辛勤建立起來的研究基礎上,這部文學史試圖做一些可能的突破。日據時期的左翼文學,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本書希望提升其能見度。皇民文學的爭議,到現階段仍未嘗稍止,本書將以後殖民的觀點進行討論。反共文學的評估,至今也還是猶豫未決,本書固然不在平反,但必須做某種程度的翻案。台灣意識文學長期受到霸權論述的打壓,現在也似乎應該給予恰當的定位。然而更重要的是,女性作家的書寫在過去都一直被刻意忽視,本書將予以審慎評價。沒有一成不變的歷史經驗,自然也就沒有一成不變的歷史書寫。建構這部文學史,既然是在挑戰舊思維,那麼,新世紀到來時,這本書也應該接受新的挑戰。歷史巨門已然打開,就沒有理由不勇敢向前邁出。
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是在一八九五年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之後才發生的。大清帝國在甲午戰爭挫敗後割讓台灣給日本,等於是全盤改寫這塊島嶼的歷史。島上的原住民社會與漢人移民社會,在一夜之間,被迫迎接一個全新的殖民社會。在日本殖民體制的支配之下,不僅使台灣與中國之間的政經文化聯繫產生嚴重的斷裂,也使島上住民固有的生活方式受到徹底的改造。原是屬於以農業經濟為基礎的傳統封建社會,在殖民政策的影響下,急劇轉化成為以工業經濟為基礎的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台灣社會的傳統漢文思考,也正是受到整個大環境營造的改變而逐漸式微...
作者序
十週年新序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
《台灣新文學史》出版於二○一一年十月,當年出版時,曾經非常擔心不會有任何市場。仍然記得那年十一月舉行新書發表會時,竟然有四百餘人湧入現場參加,地點是國家戲劇院的頂樓大廳。有太多參與者是我從未認識,卻都因為文學史的出版而從不同城市湧來。這部文學史的書寫,是從二○○○年到達政治大學校園後才正式動筆。一旦開筆書寫,就無法停止下來。中間穿越過太多的政治起伏,也穿越過兩個世代的學生。從最初在靜宜大學開授台灣文學史,又經過在暨南大學的九二一大地震,最後才在政大的山上校區安頓下來。持續不斷地閱讀,再加上連綿不絕地書寫,那樣的苦讀苦寫,可以說不分晝夜。
那年夏天的七月,終於全稿殺青之際,我一個人在研究室裡發出驚聲尖叫。那是我長期壓抑著情緒,而終於獲得心靈的解脫。那是一種卸下枷鎖的喜悅,也是一種閉門慶祝的解放。如果人生可以捲土從來,我絕對不會選擇文學史的書寫。尤其最初開始動筆撰寫時,就引來陳映真先生的挑戰。雙方大約有三個回合的來回辯論,那是我生命中刻苦銘心的記憶。打完那次論戰時,我對自己的思維方式與感覺結構已經充滿了信心。
這部書出版之前,中國曾經為了展開對台的統戰,從一九八○年以後就出版十幾冊的「台灣文學史」。每本書的前言永遠都出現固定的兩句話:「台灣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台灣文學是中國文學的支流」。他們把文學史當作政治史來處理,等於是矮化台灣文學的美學高度與深度。這些粗糙而氾濫的抄寫,正好彰顯了他們的心靈是多麼幼稚。如果台灣學者無法寫出自己的文學史,就只能平白接受北京的踐踏。台灣文學有其主體性與整體性,殖民地時期的台灣作家,就已經意識到為台灣留下自己的感覺與美學。縱然他們使用日文,絕對不是日本文學的下游或支流。只有北京的御用學者,才會如此輕蔑台灣文學主體性的存在,如此貶抑台灣文學的豐富美學。
因為接受過歷史訓練,從輔大歷史系到台大歷史研究所,一直到美國華盛頓大學對宋代歷史的投入,已經讓我養成對原始資料的重視。在書寫《台灣新文學史》的時刻,我非常注意作家的出生年代與他的社會背景。所有的文學作品,不僅是作者生命的產物,也是時代精神的產物。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每位作者能夠發揮出來的想像力,自然有其獨到之處,也有他時代背景的限制。重新回顧當年在撰寫這部作品時,總是會特別注意到作者的時空環境。每個歷史階段,都決定作家的創作風格與藝術精神。這部作品出版了十年之後,仍然還可以察覺當年書寫時的心情。面對不同歷史階段的文學作品,還是不能不對每位作家致以最高敬意。他們為自己的時代留下最佳的美學演出,也為自己的社會留下非常特殊的風格。無論是個人創作或是通過結社而形成流派,都已經在流動的時間過程中留下印記。
十年,幾乎就是一個世代。這部文學史作品,能夠讓許多年輕讀者仔細閱讀,那應該是我的榮幸。以我現在的思考能力與健康狀況,似乎已經不可能重新填補或改寫。我強烈感受到自己正篤定進入晚年,已經無法勝任龐大的論述。如今我只剩下撰寫散文的能力,或只是勝任書評與書序的工作。十年來,見證年輕的世代已經誕生,也見證新的文學技巧與批評範式不斷崛起。歷史地平線不斷在我前面浮起時,讓我對台灣文學的發展感到喜悅。我這輩的知識分子,基本上都經歷過二二八事件的血洗,也經歷過五○年代白色恐怖的威嚇。那樣的大環境形成了我這個世代的人格與風格,這是一種先天的生命條件,也決定了我們對文學與審美的態度。穿越過那麼多政治陷阱,在發言之際,總是需要拿捏分寸。我曾經在海外參加過反對運動,返台之後又參加了反對黨的政治活動。這些生命經驗自然而然也形成了我靈魂深處的美學,在撰寫文學史的過程中,也將這樣的美學融入歷史書寫。這也說明了為什麼我一直期待新世代可以寫出一部新的文學史,在不受政治恐嚇的情況下,應該可以更從容品評前人的文學作品。
在校園裡,我仍然在開授「台灣文學史」的課程。我從來不會以這部《台灣新文學史》為課本,而是另外撰寫講義分發給學生。這樣在授課之餘,才有可能對文學作品挖掘出額外的美學與風格。在授課之際,我會介紹最新出版的年輕作家作品,讓他們可以發現並感受當代的文學風景。就像我常常說過,文學史是一種往後看的閱讀。欣賞年輕世代的作品,則是一種往前看的閱讀。年輕作家的創作技巧與文學風格,似乎是帶著我去看未來的風景。出現在我眼前是一片遼闊的水域,新的地平線不斷浮起。每一片波浪都向我強烈暗示,更新的世代正持續不懈地湧來。
完成這部歷史作品已經屆滿十年,不免讓我感到驚心,稍縱即逝的感覺竟是如此強烈。距離當初動筆時,二十年已經過去,內心不免浮起這樣的感覺:「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這部作品能夠持續讓台灣讀者閱讀十年以上,身為作者自然感到非常幸運。書中對每位作家、每部作品的評價,應該只是屬於我個人的美感。我深深相信,不久以後會有一部嶄新的文學史出現,取代我在上個世紀所表現的美感。非常感謝聯經出版公司與我長期的合作,非常感謝我的學生在閱讀這部作品時也給我意見。
十週年新序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
《台灣新文學史》出版於二○一一年十月,當年出版時,曾經非常擔心不會有任何市場。仍然記得那年十一月舉行新書發表會時,竟然有四百餘人湧入現場參加,地點是國家戲劇院的頂樓大廳。有太多參與者是我從未認識,卻都因為文學史的出版而從不同城市湧來。這部文學史的書寫,是從二○○○年到達政治大學校園後才正式動筆。一旦開筆書寫,就無法停止下來。中間穿越過太多的政治起伏,也穿越過兩個世代的學生。從最初在靜宜大學開授台灣文學史,又經過在暨南大學的九二一大地震,最後才在政大的山上...
目錄
【上冊】
十週年新序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 陳芳明
序 言 新台灣.新文學.新歷史 陳芳明
第一章 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
後殖民史觀的成立
台灣新文學史的分期
重新建構台灣文學史
第二章 初期台灣新文學觀念的形成
殖民體制的建立
新興知識分子的角色
台灣文化協會:大覺醒時代的到來
文學觀念的奠基
語文改革的發端
第三章 啟蒙實驗時期的台灣文學
政治運動的蓬勃發展
張我軍:批判舊文學的先鋒
賴和:台灣新文學之父
第四章 台灣文學左傾與鄉土文學的確立
《台灣民報》的文學成就
鄉土文學論戰及其影響
文學運動中聯合陣線的構成
第五章 一九三○年代的台灣文學社團與作家風格
文學結盟風氣的興盛
台灣文藝聯盟的成立及其意義
第六章 台灣寫實文學與批判精神的抬頭
楊逵與一九三○年代的左翼作家
王詩琅、朱點人與都市文學的發展
一九三○年代的新詩傳統
第七章 皇民化運動下的一九四○年代台灣文學
戰雲下的文學社團:《文藝台灣》與《台灣文學》
呂赫若:以家族史對抗國族史
龍瑛宗:虛無的自然主義者
第八章 殖民地傷痕及其終結
台灣文學奉公會與台灣作家
張文環:台灣作家的苦悶象徵
西川滿:皇民文學的指導者
皇民文學考驗下的新世代作家
第九章 戰後初期台灣文學的重建與頓挫
再殖民時期:霸權論述與台灣特殊化
日據時期作家與文學活動的展開
來台左翼作家與魯迅文學的傳播
二二八事件對台灣文學的衝擊
第十章 二二八事件後的台灣文學認同與論戰
吳濁流:孤兒文學與認同議題的開啟
戰後第一代作家的誕生
認同焦慮:台灣文學定義與定位的論戰
第十一章 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
戒嚴體制下的反共文藝政策
戰鬥文藝與一九五○年代台灣文學環境
反共文學的發展及其轉折
第十二章 一九五○年代的台灣文學局限與突破
鍾理和與《文友通訊》的台籍作家
陳紀瀅與反共文學的發展
林海音與一九五○年代台灣文壇
第十三章 橫的移植與現代主義之濫觴
聶華苓與《自由中國》文藝欄
夏濟安與《文學雜誌》
第十四章 現代主義文學的擴張與深化
現代主義路線的確立:「藍星」與「創世紀」詩社
《現代文學》的崛起
從《筆匯》到《文季》:現代主義的動力與反省
張愛玲小說中的現代主義
新批評在現代主義運動中的實踐
第十五章 一九六○年代台灣現代小說的藝術成就
流亡小說的兩個典型
內心世界的探索
現代小說的轉型
留學生小說蔚為風氣
另類現代小說的特質
第十六章 現代詩藝的追求與成熟
詩的高速現代化
現代詩的抒情傳統
【下冊】
第十七章 台灣女性詩人與散文家的現代轉折
台灣女性詩學的營造
台灣女性散文書寫的開創
台灣女性散文的現代主義轉折
第十八章 台灣鄉土文學運動的覺醒與再出發
《台灣文藝》:日據時代與戰後世代的傳承
鍾肇政:台灣歷史小說的創建與擘劃
葉石濤:本土文學理論的建構
笠詩社的集結:從現代主義到寫實主義
挖掘政治潛意識
第十九章 台灣鄉土文學運動中的論戰與批判
鄉土文學之匯流成為運動
新世代詩社與新詩論戰
新詩論戰的延續:《秋葉》與《家變》受到批判
蘋果與玫瑰:帝國主義的批判
一九七七年:鄉土文學論戰的爆發
季季的意義:鄉土與現代的結合
一九七○年代台灣小說的前行代
第二十章 一九七○年代台灣文學的延伸與轉化
宋澤萊小說藝術的成就
戰後世代本地作家的本土書寫
鄉土文學運動中的詩與散文
一九七○年代朱西甯、胡蘭成與《三三集刊》
第二十一章 一九八○年代台灣邊緣聲音的崛起
台灣文學正名論的展開
一九八三:性別議題正式登場的一年
台灣同志文學版圖的擴張
台灣政治小說崛起的意義
原住民意識的覺醒及其文學
散文創作與自然書寫的藝術
第二十二章 眾神喧譁:台灣文學的多重奏
一九八○年代後現代詩的豐收
後現代小說的浮出地表
一九八○年代回歸台灣的海外文學
馬華文學的中國性與台灣性
第二十三章 台灣女性文學的意義
施叔青小說的歷史巨構
台灣女性小說的崛起及其特色
一九八○年代台灣女性詩的特質
從漂泊旅行到自我定位的台灣女性散文
第二十四章 下一輪台灣文學的盛世備忘錄
齊邦媛與王德威的文學工程
一九九○年代至新世紀的文學造詣
迎接新世紀的文學盛世
台灣新文學史大事年表
歷史事件與專有名詞索引
作品與文獻索引
人名索引
【上冊】
十週年新序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 陳芳明
序 言 新台灣.新文學.新歷史 陳芳明
第一章 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
後殖民史觀的成立
台灣新文學史的分期
重新建構台灣文學史
第二章 初期台灣新文學觀念的形成
殖民體制的建立
新興知識分子的角色
台灣文化協會:大覺醒時代的到來
文學觀念的奠基
語文改革的發端
第三章 啟蒙實驗時期的台灣文學
政治運動的蓬勃發展
張我軍:批判舊文學的先鋒
賴和:台灣新文學之父
第四章 台灣文學左傾與鄉土文學的確立
《台灣民報》的文學成就
鄉土文學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