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台灣原住民族各族群的語言
了解印度洋、太平洋國家語言狀況
送給南島語言學界的珍貴禮物
白樂思(Robert Blust)教授是國際知名南島語言學權威學者,《南島語言》專書是近年來南島語言學極為重要的論著。白樂思教授著作等身,備受推崇,本書是他集大成的論著。
南島語言北起台灣,南至紐西蘭,西至馬達加斯加島,東至復活節島,地理分布最廣,佔全球約三分之二的面積,共有一千多種語言,總人口已超過四億三千萬。南太平洋的上萬個島嶼,語言和方言的分布錯綜複雜,相關的調查研究報告散見於世界各地,白樂思教授都鉅細靡遺的敘述說明。
2009 年本書首次正式出版,而後作者又陸續修訂補充,於 2013 年推出電子版。本譯著由六位南島語專業的學者李壬癸、張永利、李佩容、葉美利、黃慧娟、鄧芳青分工翻譯並補充註釋。
這是第一本由單一作者執筆,試圖描述整個龐大南島語族的著作,不管在廣度與深度都很難有其他書可以超越,在南島語族 1250 個語言中,本書所提及的語言就有 812 個,在內容方面則是涵蓋了南島語族的環境及文化介紹,南島民族所居住的各個地理區塊都有涉及,並有語言結構的介紹(包括語音、音韻、構詞、句法等)、關於南島語研究的發展史、原始南島語音韻構擬、分群的假說等重新評估,作者亦提出其看法。
本書特色
對於首次接觸南島語的讀者:提供全面的介紹和深度的內容。
對於本身從事南島語研究的學者:本書幫助讀者能從中理解其所研究的語言在龐大的語族中所處的位置,並檢視其所研究的語言結構在廣大語族中的獨特性或其與其他語言的共通性。
對於非從事南島語研究的學者,特別是從事歷史語言研究的讀者:本書以實例說明一個語族的親屬關係如何建立,如何構擬原始語言,在當中所需要考量的細節,以及在過程中,不同學者對於相關現象的解釋及論證。
作者簡介:
白樂思 Robert Blust
白樂思教授是南島語學界最具權威的學者之一, 1967 年自夏威夷大學獲得人類學學士學位,之後改攻讀語言學, 1974 年取得夏威夷大學語言學博士學位,在進入夏威夷大學任教之前,亦曾服務於澳洲國立大學以及荷蘭萊登大學。自 1969 迄今發表超過 200 篇的期刊論文、七本專書,以及 29 篇關於南島語研究專書的書評,專長研究領域涵蓋語音學、構詞學、原始語言構擬、分群假說以及語言與文化等方面的議題,是為多產的著作家,其所發表文章的質與量,可說當今無人能及。其所親自調查過的南島語共有 100 種,區域涵蓋台灣、菲律賓、婆羅洲、東南亞大陸、蘇門答臘、爪哇-峇厘、蘇拉維西、東印尼、麥克羅尼西亞、美拉尼西亞,調查時數從 6 小時到 450 小時不等。其中,白樂思教授所調查過的台灣南島語包括:邵語、噶瑪蘭語、巴宰語、阿美語、排灣語以及賽夏語,其中整理出版的邵語辭典,內容精深、詞彙豐富,為台灣南島語詞典中的曠世巨作之一。
此外,白樂思教授於 2010 年開始與 Stephen Trussel 合作建置南島語比較辭典(Austronesian Comparative Dictionary, www.trussel2.com/ACD),共有兩萬多筆構擬的原始形式(proto forms),這是截至目前為止最龐大的南島語研究計畫,也是白樂思教授書寫本書第八章及第九章時的基礎。白樂思教授者對於整個南島語的認識,在當今世代下幾乎無人能出乎其右,本書可謂是作者數十年研究的精華。
譯者簡介:
李壬癸
美國夏威夷大學語言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中央研究院院士。
張永利
清華大學語言所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研究員。
李佩容
英國艾塞克斯大學描述語言學博士,現任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教授。
葉美利
台灣師範大學英語所博士,現任清華大學台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黃慧娟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語言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鄧芳青
澳洲國立大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章節試閱
8.1.1 探索時代
雖然很難知道南島語言比較研究史始於何時,但也許我們可以說,在 van der Tuuk(或 von der Gabelentz)之前寫的任何東西都是「近代科學出現以前」的。那些收集資料的人(通常是船長或其船員)沒有接受過語言研究方面的專業培訓,儘管評論過「在馬拉加斯語中有很多馬來語」的 de Houtman 對馬拉加斯語與馬來語的關係得出了有效的結論,Cook 也很快地看出波里尼西亞語言的一致性,這些見解是基於大量的詞彙相似性,即使沒有特殊的訓練,也很難錯過它們在歷史上的關聯性。雖然 Reland 及 Hervas y Panduro 是古典學者,但他們缺乏在南島語言學領域的專業知識。儘管如此,Reland 還是編纂了馬拉加斯語和馬來語的簡短比較詞彙,甚至注意到馬拉加斯語 v 和馬來語 b 的對應關係。然而,他對馬拉加斯語和馬來語之間 v:b 的語音對應的精準描述,在那個以模糊「相似性」觀察為主導的時代是一個單一的例子,以更嚴謹方法描述南島語言之間在語音上多變的對應關係,即我們今日所知的「語音法則」則要到十九世紀下半葉才開始。
8.1.2 Von Humboldt 和 von der Gabelentz
von Humboldt 及 von der Gabelentz 是從探索時代過渡到比較分析早期時代的代表性人物,這時期的學術仍多是著重於對既有研究的重新分析或綜合,而非提供新的訊息或發展。Von Humboldt 處於過渡階段:他所介紹的新穎見解和方法使他不可能與 Reland 或 Hervas y Panduro 同屬一類,但同時這些成就也沒有使他能夠被納入下一時期的學者。他巨大的學術成果,Über die Kawi-Sprache auf der Insel Java, nebst einer Einleitung über die Verschiedenheit des menschlichen Sprachbaues und ihren Einfluss auf die geistige Entwicklung des Menschengeschlechts(1836-1839)對古爪哇語研究是一項重要貢獻,也是對南島語比較研究及語言與人類智力發展關係相當著名的研究。在 1800 多頁的文字和表格中,他列出了他那個時代最完整關於南島語言的描述性和比較性知識。然而,與後來的荷蘭學者著作相比,這個作品膚淺且缺乏獨創性。Von Humboldt 對世界語言的全面思考不僅引用了 Kawi(古爪哇語),而且還提到了梵文、希臘語、華 語、 緬 甸 語、 各 種 美 洲 原 住 民 族 語(Cora、Nahuatl、Mayan、Arawakan、Delaware),以及其他「馬來語言」(Malayischen)。對於馬來語和爪哇語,他大量引用英國學者 Raffles、Marsden,尤其是 Crawfurd 的作品。同時,他廣泛地利用了馬拉加斯語、塔加洛語和波里尼西亞語言中的可用資源。數以百計的篇幅致力於描述各種語言的「字母」和「助詞」(=語法詞素)、動詞和名詞形態學、數詞系統等等,以及無數的比較評論。他的許多比較評論是有效和有見地的,但也有許多其他的言論並不是,由此顯示在比較跨語言詞素時,von Humboldt(如同跟他同時期的印歐學者)對於語音變化的規律性仍不敏銳。他引用了許多他能清楚識別到重覆規律性的詞源,其中馬拉加斯語的 h 對應到多數其他語言中的 k,或馬拉加斯語的 f 對應到多數其他語言中的 p,但同時他也願意訴諸不明確的語音相似性來比較看起來有歷史相關的形式。例如他注意到下述語詞的同源關係:馬來語 laki-laki、爪哇語 laki、馬拉加斯語 lahy、塔加洛語 lalaki「雄性動物、男人」,但是他也加上了並不相關的形式:東加語 lahi、大溪地語及毛利語 rahi「大、多、偉大的」,這些不僅是語意上的偏離,而且也缺乏和非波里尼西亞語言間的反覆出現的語音對應關係(1838: 219)。這樣的例子很有啟發性:由於馬拉加斯語 h 在大部份的「馬來語言」中對應到 k,von Humboldt 顯然不管是否有重覆性,都認為假設一個 k: h 對應是有理的(如果上述波里尼西亞形式是同源的,我們將預期看到東加語 k : 大溪地語 ʔ : 毛利語 k 的對應關係)。從詞彙比較的角度來看,von Humboldt 作品的一個亮點是用九種語言(馬來語、爪哇語、布吉語、馬拉加斯語、塔加洛語、東加語、毛利語、大溪地語、夏威夷語)、131 個單詞組成的摺頁表格。因為這些顯然是作為語言親屬關係的證據,所以很容易掉入相信它們被當作同源詞集合的陷阱,但事實上這些單詞只包含常見於德語的如天空、土地、水、海、鹽等詞彙。拚出同源詞形和清楚區分同源詞與非同源詞的時代尚未到來。
毫無疑問,von Humboldt 的專著在多個領域都是學術界的里程碑。然而,對於南島語言的比較研究,似乎可以很公平地說,他站在科學時代的邊緣而尚未跨入。他關於語言與思維關係的哲學論述遠遠領先他的時代,但是他對語言學比較研究的方法在許多方面並沒有比早他 130 年的 Reland 來得先進。
在 von Humboldt 的 Über die Kawi-Sprache 出版約 20 年後,另一個德國語言學家,Hans Conon von der Gabelentz(1861-1873)發表了一篇令人印象深刻、資料豐富,關於美拉尼西亞多個語言的研究,從過去 20 年間私人流傳的學校入門書、聖經翻譯和教義簡要中取得的語料,von der Gabelentz 整理歸納、資訊豐富的十種語言的音韻和語法概要。其中不僅包括斐濟語和 Bauro 語(東南索羅門群)等相對「簡單」的語言,還包括一些「困難」的語言,例如 New Hebrides (萬那杜)南部的 Anejom(Aneityum)語,和忠誠群島(Loyalty Islands)的 Nengone 語及 Dehu 語(分別稱為「Maré」和「Lifu」)。這項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確定美拉尼西亞各語言是否有親屬關係,或是像 Förster 時代以來所普遍認為的,它們構成多個孤立語或無關語群。如前所述,von der Gabelentz 堅信美拉尼西亞的大多數語言是南島語。他的結論主要基於語法相似,特別是在人稱代名詞和領屬結構,他觀察到詞彙相似性也會發生在「困難」語言,雖較不常見。雖然 von der Gabelentz 對比較音韻輕描淡寫,但他確實有注意到(1861: 69)在一些明顯的同源詞上,Anejom 相較於斐濟語會多出一個詞首元音。如 epeg:bogi(boŋi)「 夜 晚 」、etmai:tama「 父 親 」、ateuc:tico(tiðo)「坐」或 ero:rua「二」。然而,他沒有進一步建立規律的語音對應關係(且不正確的同源詞,例如 ateuc:tico 等亦被參雜在有效的同源詞中)。最後,為了比較的目的,von der Gabelentz 還列舉了馬來語言和波里尼西亞語的形式,例如比較斐濟語 laŋi、波里尼西亞語 laŋi 以及馬來語言 laŋit「天空」。儘管他能辨識有效的同源詞集,但他並沒有將這些組合放在一個共同的「馬來波里尼西亞」原型下,正如同隨後在 Kern 的廣泛比較中所出現的情況。
8.1.1 探索時代
雖然很難知道南島語言比較研究史始於何時,但也許我們可以說,在 van der Tuuk(或 von der Gabelentz)之前寫的任何東西都是「近代科學出現以前」的。那些收集資料的人(通常是船長或其船員)沒有接受過語言研究方面的專業培訓,儘管評論過「在馬拉加斯語中有很多馬來語」的 de Houtman 對馬拉加斯語與馬來語的關係得出了有效的結論,Cook 也很快地看出波里尼西亞語言的一致性,這些見解是基於大量的詞彙相似性,即使沒有特殊的訓練,也很難錯過它們在歷史上的關聯性。雖然 Reland 及 Hervas y Panduro 是古典學者,但...
目錄
第 8 章 構擬
8.0 導論
8.1 學術史
8.2 原始南島語音韻:一個關鍵的評估
8.3 低於原始南島語層次的音韻構擬
8.4 詞彙構擬
第 9 章 音變
9.0 前言
9.1 常見的音變類型
9.2 罕見的音變類型
9.3 音變的定量分析
9.4 規律假設
9.5 漂移(Drift)
第 10 章 分類
10.0 導論
10.1 親屬關係的建立
10.2 南島語言的對外關係
10.3 分群
10.4 遷移理論
第 11 章 南島語研究學界
11.0 簡介
11.1 學者數量與主要的南島語學術中心
11.2 定期會議
11.3 期刊著作
11.4 各語系學界指標
11.5 南島語言學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索引。
人名索引
第 8 章 構擬
8.0 導論
8.1 學術史
8.2 原始南島語音韻:一個關鍵的評估
8.3 低於原始南島語層次的音韻構擬
8.4 詞彙構擬
第 9 章 音變
9.0 前言
9.1 常見的音變類型
9.2 罕見的音變類型
9.3 音變的定量分析
9.4 規律假設
9.5 漂移(Drift)
第 10 章 分類
10.0 導論
10.1 親屬關係的建立
10.2 南島語言的對外關係
10.3 分群
10.4 遷移理論
第 11 章 南島語研究學界
11.0 簡介
11.1 學者數量與主要的南島語學術中心
11.2 定期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