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20年,新編.臺灣原住民文學選集
原住民族委員會 × 山海文化雜誌30週年 × 聯經出版 50 週年
▉文論(一)
《臺灣原住民文學選集.文論》(一)以「口傳文學」為題,精選收錄10位名家的擲地有聲之作,包含浦忠成、鄭光博、劉秀美、陳孟君、楊南郡、林和君、徐國明、劉育玲、魏貽君、陳敬介。
沒有文字符號的年代,原住民以歌唱和誦讀開天闢地,歷經不同世代的傳遞、轉譯,生根和開枝散葉,促生了各族豐富、多變而獨特的口傳文學,映照出早期部落即景。10位學者在這些吟詠紀錄裡,抽絲剝繭、謹慎梳理原住民族文學和歷史的脈絡――自部落神話裡,剖析文化儀式的起始和轉型,追蹤族群歷史和政治中心的建構和更迭;從敘事歌詩中,描摹身分意識認同曲線的起伏變換,踏查人與土的互動和聚散。
不同於文字文學的審美觀點,體現了文學內涵幅度更廣的價值性;為識讀原住民文學的樣貌砌基,並深入思索文學之於人類群體的意義。
▉文論(二)
《臺灣原住民文學選集.文論》(二)以「漢語文學――作家作品與文學史研究」為題,精選收錄10位名家的擲地有聲之作,包含孫大川、謝世忠、劉智濬、黃季平、黃惠禎、董恕明、劉柳書琴、馬翊航、蔡佩含、陳伯軒。
從民族文學踏進虛實交錯的精神領域,摸索著其中個人、群體、文化交纏的剪影。10位學者在身分認同、書寫主體、語言運用劃出的多重疆界裡,以作家與作家的作品為起點,打破過去對臺灣原住民的想像框架,探尋他們的生活和場域的連結、投射出的精神、與漢人社會的碰撞,發掘山海民族如何藉著文學這條路徑,真實寫下了向內的目光、向外的視野。
不同於文字文學的審美觀點,體現了文學內涵幅度更廣的價值性;為識讀原住民文學的樣貌砌基,並深入思索文學之於人類群體的意義。
▉文論(三)
《臺灣原住民文學選集.文論》(三)以「漢語文學――原住民文學的世界視野」為題,精選收錄10位大家的擲地有聲之作,包含下村作次郎、陳榮彬、黃心雅、楊政賢、楊翠、王應棠、黃國超、林芳玫、邱貴芬、陳芷凡。
文學橫跨時空的尺幅,從不劃地自限。而在傳統歌謠和當代文體裡,更充分凸顯出原住民從自己的身體出發,對於每一種自然環境和每一種人群所輻射出的豐沛意識。10位學者從生態、翻譯、政治、性別、歷史等視角切入,觀看這些意識如何翻山越嶺、飄洋渡海,抵達不同的文化大陸扎根與衍生,形成「原住民的世界――世界的原住民」之互文。
不同於文字文學的審美觀點,體現了文學內涵幅度更廣的價值性;為識讀原住民文學的樣貌深化,並深入思索文學之於人類群體的意義。
▍本書特色
✽原住民族委員會 × 山海文化雜誌30週年 × 聯經出版 50 週年巨獻!2000年後,最佳亦是最全面的原住民作家文論讀本,一套三冊。
✽囊括30位原住民作家,收錄30篇文論作品,以作家與作家的作品為起點,發掘山海民族如何藉著文學這條路徑,體現文學內涵幅度更廣的價值性。
✽山海文化雜誌.原著授權.新編新選!編選中外作家的文論作品,重新取得作品授權及收錄,是讀者一窺原住民作家展現文學力量,最全面的作品選集。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孫大川(paelabang danapan)
卑南族。1953年生於臺東縣卑南鄉的下賓朗部落(Pinaski)。「山海文化雜誌社」創辦人。比利時魯汶大學漢學碩士。曾任教於東吳大學、清華大學、輔仁大學、政治大學、臺灣大學等校。曾擔任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所長、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系主任、財團法人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董事、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董事等。2009年擔任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2014年擔任監察院副院長。現為總統府資政、東華大學榮譽教授、臺灣大學與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以及臺東縣立圖書館總館名譽館長。
著有《久久酒一次》、《山海世界——臺灣原住民心靈世界的摹寫》、《夾縫中的族群建構——臺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搭蘆灣手記》、《姨公公》、《BaLiwakes,跨時代傳唱的部落音符——卑南族音樂靈魂陸森寶》等書。並曾主編中英對照《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系列叢書10冊、《臺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7冊,且與日本學者土田滋、下村作次郎等合作,出版日譯本《臺灣原住民作家文選》9冊。
章節試閱
▉楊南郡 /〈踏查半世紀─―臺灣矮黑人的傳說與調查〉
楊南郡,一九三一年生於臺南龍崎鄉番社坑(現中坑),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任職臺南美國空軍基地時,在美軍士官鼓勵下開始登山。一九七六年六月完成臺灣百岳後,開始調查臺灣山區的古道近四十年,並譯註日本時代早期臺灣調查文獻,撰寫報導文學。曾獲中國時報報導文學首獎、教育部原住民文學翻譯甲等獎、國史館文獻貢獻獎、吳三連獎報導文學獎。並以學術成就獲國立東華大學頒贈榮譽博士學位,二〇一二年更獲臺灣大學傑出校友。
二〇一四年罹患食道癌,在治療手術期間持續譯註鹿野忠雄《東南亞細亞先史學民族學》兩大冊,以及撰寫日治時代最大的對原住民族戰爭《合歡越嶺道─太魯閣戰爭與天險之路》。二〇一六年逝世,獲頒原住民族甲等獎章及總統褒揚令。
(本文出處:二〇一〇年十二月,《興大中文學報》二七期增刊篇目,頁一─一五,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踏查半世紀─―臺灣矮黑人的傳說與調查〉
一、前言
臺灣的矮黑人傳說由來已久。千百年來集居於平原及河口地帶的平埔族,和選居於山地的各族群(以上均為臺灣原住民族),不斷的傳述:他們祖先所住的區域,以前住著一群身高不滿三、四臺尺,臂力很強,擅用弓箭的矮黑人,不但能指出矮黑人舊居的位置,還親自查訪過,也能夠描述他們的祖先與矮黑人亦敵亦友,維持過往來互動的故事。
矮黑人故事不只是代代口傳,也屢次出現於歷代史冊上,好像是森林中的精靈,忽現忽隱。我們從原住民老人家口中聽到,或在文獻上看到的,感覺矮黑人無所不在,卻始終無法親眼目睹。
一向有那麼多人指出矮黑人遺址,和矮黑人自己製作或使用過的石斧、小陶甕等器具,卻沒有人確切地證實那些是矮黑人的物品。據說,矮黑人是臺灣的先住民,最先占居臺灣島近海岸的山林中,曾經與後來遷居的原住民各族接觸,或教導農耕,或互相爭戰。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的矮黑人故事流傳於各地呢?
中國古書《山海經》記載:「大荒之東,有小人國。」東方的小人國應該是指臺灣吧。日本古書《古事紀──神代の卷》也提及:「一個小矮神從父神的手指間溜出去,下凡時跌落於粟葉上被彈起,飛到常世之國。」臺灣在不同年代口述者的心目中,是矮黑人常住之島嗎?
實際上,地球上自古以來就有「矮小人種」聚族而居。這些矮小人種的主要特徵是:身高一百五十公分以下,膚色較黑,顴骨突出,臉部圓闊,短頭型,頭髮卷縮如毛毯狀、使用長矛與弓箭狩獵⋯⋯和臺灣所傳的矮黑人特徵很接近,只有一點不同,那就是:臺灣的矮黑人和原住民族,都不曾使用吹箭筒和毒矢狩獵。
總體而言,有關臺灣矮黑人的傳說,各年代都有,尤其流傳於臺灣中、南部,其中,東南海岸及恆春半島疑似矮黑人的遺址最集中,而從西北部賽夏族到南部斯卡羅族(Suqaro-qaro)的地界,竟然有那麼多迷人的矮黑人故事在流傳。但願將來終有一天,我們能夠找到真正的臺灣矮黑人和確切的證據。現在,讓大家先看看有關矮黑人的文獻,再聽聽我本人進行初步探查的經過,作為探索的出發點吧!
二、清代史冊上的矮黑人傳說
完成於清代康熙五十八年(一七一九年)的《鳳山縣志》〈番俗篇〉有如下記載:由淡水入深山,番狀如猿猱,長僅三、四尺,語與外社不通,見人則升樹杪,人視之,則張弓相向。臺灣史學先驅伊能嘉矩在臺灣割讓予日本後立即來臺,研究臺灣舊史。一八九八年,他評論這一則史冊記載:「臺灣蕃界直到今日仍然呈現混沌狀態,外人只知道十之一、二的真相而已。因為生蕃地仍是一片黑暗,是我們知識所不及的荒蕪之地, 不能因為傳說內容離奇,在沒有查證之前,就把它斥為無稽之談。即使無法找到活生生的矮黑人,也要有信心找到矮黑人的遺址和遺物才對。」
三、日治初期對矮黑人遺址的探查舉例
(一)臺灣總督府林學技師小西成章
最早從事臺灣森林調查,綽號「第一蠻勇」。他寄給《東京人類學會雜誌》的通信稿中表示:郡大溪畔的布農族郡大社與巒大社之間,有 Tatsipan 社,其下方有矮黑人廢屋。小西成章命斗六辦務署林圯埔分署的主記吉田貫六郎前往調查,發現疑似矮黑人的舊居,屋頂已坍塌,牆壁仍在。屋內地面用板岩鋪蓋,四面牆壁也是用石板構築。屋子東西長九尺,南北長六尺,牆高二點七到二點八尺左右。根據附近布農族的指證,那是矮黑人 Saruso 的廢屋。小西氏後來親自前往開挖遺址,只找到三個殘破的陶器出土而已。
(二)臺灣總督府舊慣調查會補助委員小島由道
他曾經報導過自己調查賽夏族著名的矮黑人傳說與遺址的成果。「現在賽夏族每隔兩年舉行『pas-taai』大祭,這是為了安撫矮黑人亡魂而舉行的。相傳,古時候 Taai 住在新竹縣上坪溪上游右岸,麥巴萊山(Barai)的西北山腰Rai-taai 岩洞內。他們身高只有三尺,但是臂力很大,善於使用妖術,所以賽夏族懼怕他們。他們很會唱歌謠、跳舞, 所以我們賽夏族收穫稻米時舉行祭典,一定會邀請矮黑人一起來唱歌跳舞。然而,Taai 天性淫蕩,常常姦淫賽夏族婦女。我們族人想出奇計,在西熬溪岸一個叫做 Ailuha 的地點,砍斷木橋,使走在木橋上的矮黑人墜落而淹死於溪中。只有兩個倖存者想要逃離岩洞住家,他們不接受賽夏人的挽留,逕自朝東方去了。」賽夏族朱姓族老 Tabe- Kale 說:「數年前我們還能夠進入岩洞遺址。入口處大約三點六公尺寬,裡面很寬,可住數十個人,而且有石椅。現在岩崩路斷,成為斷崖地形,再也沒辦法進去了。」從前這個岩洞高出溪面約六尺,如今水位變低,岩洞高出溪面約三、四百公尺。賽夏族把矮黑人Taai的岩洞居住處視為聖域,不准別族前往觀看。
四、日治初期,人類學者與醫學解剖教授的論辯
日本京都帝國大學醫學部足立文太郎博士,從事體質人類學研究多年。他曾經把存放在臺灣總督府醫學校(臺灣大學醫學院前身),臺灣陸軍病院及東京帝國大學收藏的「臺灣蕃族頭蓋骨」做過比較研究。
關於矮黑人,一九〇六年足立博士在他所寫的〈關於臺灣古棲土人(Negritos)〉,文章中提到:「菲律賓小黑人(Negritos)曾經分布於臺灣。Negritos 平均身高一百四十五公分,身體瘦小,頭髮捲縮如毛毯狀,皮膚黝黑而乾枯,講自己的方言,使用弓箭。與臺灣蕃人所傳的矮黑人傳說對比,不難發現彼此相似。荷蘭人還沒來到臺灣以前,已有Negritos 居住,他們是臺灣的先住民。」
對於足立博士大膽的假設,原任東京帝國大學教授的鳥居龍藏博士於隔年,(一九〇七年)提出反駁。很多人一聽到矮黑人,立即聯想到住在菲律賓群島的Negritos,以為是具備黑皮膚、頭髮捲縮、身體矮小等特徵的人種。只是令我疑惑的是:海峽對岸的中國苗族,身體矮小,分布於貴州省全部和廣西、雲南、廣東等三省的部分地帶,以及海南島。古時候,苗族曾經分布到福建、湖南、江蘇及浙江各省,由於漢人入侵,其分布地區逐漸縮小,演變成今日的狀態。現在,福建省福州東方三天行程處,有個地方叫羅源縣,據說還有苗族殘留在那裡。
古時候的臺灣,是不是有苗族住過?是不是可以推斷臺灣蕃人所傳的矮黑人故事,和漢人文獻的記載,都與苗族有關?假定口碑傳說是事實,那麼,臺灣所傳的矮黑人,與其說是Negritos,毋寧說是像苗族那種矮小的人。我的理由是:傳說中的矮黑人,在體質上和風俗方面,與現今臺灣蕃人相似,但是缺乏Negritos的特徵──鬈髮和全身極黑。
不過,各族之中,都有身軀矮小的蕃人混雜在內,當然我也拍照存證了。其特徵有兩種:⑴頭部比例大,但身軀矮小;⑵身體各部分比較均勻發達,但身軀矮小。這兩種人的頭髮都是直毛。
五、鹿野忠雄博士的發掘調查臺灣矮黑人遺址
從一九三〇年代起,由博物學研究轉向民族考古學的鹿野忠雄,於大學三年級、二十五歲的年齡,發表第一篇非自然科學的論文〈臺灣島矮黑人居住的傳說〉。
臺灣原住民各族的傳統領域,都有矮黑人傳說或遺址的分布,延續到平原地帶的族群居住地,包括巴宰族和馬卡道族。但是,比較集中分布於⑴賽夏族與其東鄰的泰雅族居地,⑵布農族祖居地─郡大溪流域,以及⑶恆春半島排灣族與斯卡羅族居地。本人認為矮黑人的起源地,在恆春半島東岸的觀音山(位於牡丹灣之北),遺址面臨太平洋。
鹿野忠雄,這位臺灣最活躍的學術探險家,在山區調查時,從南鄒族四社群排箭社(Paitsiana)、排灣族甘那壁社(Kanapi)、大板鹿社(Tabanak)等地,採集了很多有關矮黑人的傳說,發現各族的傳說有共通的內容,認為原住民的傳承,必定有種種事實作為根據。他歸納出以下幾個要點:
⑴矮黑人身高二至四尺餘。
⑵頭髮的描述不清晰。部分蕃人說:矮黑人的頭髮是紅色,而且捲縮如毛毯狀。
⑶穴居或半穴居,住屋是石板屋構造。
⑷種植芋頭為主食。
⑸善用弓箭,用的是強弓,而箭鏃是用石頭、獸骨或鐵製作的。
⑹部分矮黑人使用陶器、石臼、石杵。
⑺部分矮黑人有出草獵頭的習俗,有些則沒有獵頭習俗。
⑻群體居住,一間房子住很多人。
⑼身軀矮小,但是臂力強,行動敏捷、伶俐。
⑽頸飾是用紅、藍、黃等不同顏色的珠子串連製成的。
⑾大部分的矮黑人,是比泰雅族、布農族更早移入臺灣的先住民。
⑿蕃人曾經一度被矮黑人加害而受苦,但是最後把矮黑人驅趕到別處。
⒀矮黑人所居住過的地方,被視為禁忌之林,各族都不敢擅入,否則會生病。
⒁大部分的矮黑人是現今蕃人尚未移入臺灣之前的先住民族。
鹿野忠雄引用了很多屬於東部太麻里溪以南,各社所傳的矮黑人傳說,以及遺址上 parisi(禁忌)之林的描述,覺得矮黑人曾經住在那一帶,一直到「比較晚近的幾年前」。鹿野強調:矮黑人有其人種學的特徵與習俗。他認為矮黑人的存在不是出自於想像,而是有歷史事實的記述。
早期的學者曾論證過臺灣矮黑人是否屬於 Negritos。鹿野傾向於肯定說。他以現在保存於國立臺灣博物館,排灣族用山豬背部剛毛製成的「腳箍」為例,說:菲律賓群島先住民Aeta族(住在呂宋島中部Pinatubo火山西麓,屬於Negritos,但自稱Aeta)也曾經使用此類腳箍,而其他Negritos種族,則是不使用的。
東京帝國大學體質人類學教授宮內悅藏,曾在高雄市那瑪夏區南鄒族居住地發現少數的鬈髮人。他同意鳥居博士的說法:「臺灣蕃人來臺以前,已有部分的人和 Negritos混血過。」
鹿野曾經引述上述人類學者發現少數鬈髮人為例,做出了一個結論:臺灣本島曾有Negritos生存的可能性很大,與其說「可能有」,不如說「必然有」較為適當。Negritos矮黑人的物質文化脆弱,一旦埋沒於土中,即使被找到,也不容易恢復其原狀。所以,只剩一個辦法,那就是:尋找絕對不會和別種物品混淆的,特異的Negritos族頭骨。
六、個人的矮黑人遺址踏查舉例
(一)雪山西峰下的遺址
一九八一年夏天,本人與登山隊曾在雪山西峰下的營地過夜。當我走向志樂溪源頭取水時,發現溪崖崩壁的邊緣,有二十五間傾圮的石屋群,已崩落溪底的可能還很多。
石屋群占地大約八百平方公尺,位於海拔兩千九百五十公尺高處,屬於高寒地帶。石屋群在一片鐵杉林中,每一間石屋的四壁是用自然石砌成,高度約一至一.五公尺,牆壁上方及屋頂已塌毀,原來所用的材料不明。我和隊友做了地面上的發掘,沒有發現人骨或疑似矮黑人的生活用具。
(二)那母岸遺址及清水遺址
一九八三年五月,本人和友人組隊,從花蓮縣卓溪鄉卓麓出發,前往調查被傳為矮黑人遺址的「那母岸」及「清水」兩處遺址,進行比較研究。那母岸遺址位於那母岸山稜線上,海拔七百七十公尺的地點,有廢棄的石板屋群,石材很考究。部分屋內遺留著石柱,上端尖銳,有橫溝刻紋在上端,另有半圓型石盤及紅色陶片出土。遺址最高處有一塊大石壁,壁面上溝紋縱橫,似乎是人工雕刻的。據當地布農族嚮導的說明,此遺址不是布農族那母岸舊社,是族類不明的人種所遺留,很可能是矮黑人的遺址。嚮導又說:「我們的祖先未曾住在全部用石板構築的房子。」
接著前往清水溪對岸的清水遺址調查,此遺址的海拔高度是六百公尺。除了已傾圮的石板屋群占很大的空間外,還有大量的陰石、陽石、有孔石盤、陶器破片及其他石器出土。最令人驚異的是,還發現很多小型石板棺(棺內的骨骸已不見,或已腐化)暴露於地面上。石板棺全是小型的,長約三、四尺,似乎是矮黑人的墓葬群。清水遺址的範圍很大,可以想見此遺址上曾有大量人口,文化程度不低。不過, 除非進行詳細的遺址開挖,看看有無疑似矮黑人遺骸出土,否則從我們的初步調查,無法做出正確的推論。
(三)浸水營古道附近的矮黑人遺址
浸水營古道是臺灣最古老的東西方向橫越道路。日治時代,居住於排灣族地界最久、戰後才離臺的總督府舊慣調查會雇員小林保祥,曾經報導:矮黑人的原居地在臺灣東南海岸,其中一支從大武出發,沿著浸水營古道越過中央山脈,途中,在古道東段出水坡社(Rilao)的南側,茶茶牙頓溪北岸居住。他們後來分散到古道西段北側下方的力里社(Rarukruk),以及古道南方的率芒社(Kasuvongan)、割肉社(Koabal)等地居住。據傳,曾經遷至茶茶牙頓溪畔的割肉社人(西部舊古華的排灣人祖先)自承:「我們的祖先是矮黑人。」相傳,矮黑人身軀矮小,某次出獵時,捕獲了一隻山羌,就背起來回家。回家後發現山羌因為被拖行於地上,背後的毛都磨光了。
二〇〇三年三月,本人和高雄登山會山友林古松,在加羅板社(Karapang)排灣族嚮導陳田光的帶領下,沿著茶茶牙頓溪溯行一天,才到達位於茶茶牙頓社(舊社)上方的矮黑人遺址,地名叫Congurui,位於北岸Rosakal 支流的上方,海拔四百二十公尺的寬平山脊。遺址分為三層平臺,高度四百到四百二十公尺,每一層都有整排的廢屋群,大部分已傾圮,另外有散落的石板,部分仍屹立如初,似乎是廢屋的牆壁,均面向東南。最高點有一株大榕樹,山頂風大,日照充足,適於作物的生長。矮黑人的屋式,與一般的排灣族屋舍不同:
⑴ 排灣族所用的石板,取自溪底的水成岩,石板為深灰色的薄片。但是, 矮黑人的建材,取自山坡砂岩,石板較厚,而且呈土褐色。
⑵ 矮黑人的住家都在地面,不是這一帶排灣族的半穴居屋式。
同行的陳田光說,他的祖父 Kasao 和祖母 Vais,曾經對他說起矮黑人的故事:「矮黑人建部落於山頂,主要原因是懼怕排灣族的馘首習俗。祖先曾與矮黑人接觸,因為語言不通,完全靠手勢溝通。後來,排灣族人口愈來愈多,勢力範圍擴大,矮黑人心生恐懼而逃往北方,不知所終。」
據其祖父母的描述,「矮黑人的身高不到排灣人的胸口,和排灣人一樣種芋頭、小米和蕃薯,也獵捕動物。」陳田光的祖父 Kasao 年輕時,曾經看到半倒的矮黑人石屋,對於矮黑人身材矮小,住屋卻寬敞而感到很奇怪。因為是禁忌的關係,排灣人不敢隨便造訪此處。
七、結語
臺灣和離島上,千百年來住著四十多種語言和文化古俗互異的人種,其中, 矮黑人的來歷與身世最不清楚。但是,在過去的歷史年代,史冊上記載著種種的矮黑人傳說,也曾經有不同身分的人去探查遺址,迄今始終未能找到真正的矮黑人骨骸和其他有力的證據,使得矮黑人傳說撲朔迷離、真相不明,而永遠停留在神話傳說的領域裡。
本人曾經將日治時代有關臺灣矮黑人傳說的文獻記載,全部譯成中文稿, 加上清代文獻,以及自己在田野調查所得,累積了不少無法證實的資料,因為缺乏科學上的驗證,還沒印成專書。
或許,從臺灣山區全域的實地調查,來驗證傳說的真實性,是唯一可行的辦法,但是,是否値得到處開挖可疑的矮黑人舊居,仍有疑問。臺灣矮黑人的傳說與遺址,並沒有引起近代人類學者和考古學學者的重視,而繼續停留在神話傳說的階段,委實令人感到遺憾。
▉楊南郡 /〈踏查半世紀─―臺灣矮黑人的傳說與調查〉
楊南郡,一九三一年生於臺南龍崎鄉番社坑(現中坑),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任職臺南美國空軍基地時,在美軍士官鼓勵下開始登山。一九七六年六月完成臺灣百岳後,開始調查臺灣山區的古道近四十年,並譯註日本時代早期臺灣調查文獻,撰寫報導文學。曾獲中國時報報導文學首獎、教育部原住民文學翻譯甲等獎、國史館文獻貢獻獎、吳三連獎報導文學獎。並以學術成就獲國立東華大學頒贈榮譽博士學位,二〇一二年更獲臺灣大學傑出校友。
二〇一四年罹患食道癌,在治療手術期間持續...
作者序
總序
文學做為一種民族防禦
孫大川 paelabang danapan
介入書寫世界應該是臺灣原住民近半個世紀以來,最突出的文化現象。藉由文字書寫的形式,原住民終於能以第一人稱主體的身分說話,與主流社會對抗、溝通甚而干擾、豐富彼此的內涵,這實在是整體臺灣千百年來最值得讚嘆的事。我們終於能擺脫「半調子」的本土化口號,與島嶼的「山海世界」面對面的相遇。原住民嘗試使用文字符號進行書寫,當然並不是現在才開始,早在和西班牙、荷蘭接觸的時代,即以拉丁羅馬拼音符號翻譯、記錄自己的族語。清代的漢語、日據時代的假名,甚至戰後初期國語注音的使用,都曾經是原住民試圖介入臺灣主流社會,渴望和外來者彼此認識、溝通的手段。可惜這些努力,都沒有形成一種結構性的力量,讓原住民的主體世界真實敞開。
對原住民或所謂少數民族而言,「介入」之所以困難,主要是因為介入的行動是兩面刃,是藉由離開自己來找回自己的一種冒險。原住民或少數者的聲音要被聽見,必須用主流「他者」的語言或符號來說話才行。說它是冒險,是因為這樣的介入極可能要付出自己文化、語言和認同流失的代價,清代的平埔族群就是明顯的例子,當代臺灣原住民面對著同樣的挑戰。不同的是,清代「土牛」界線的漢番隔離,以及日據時代特殊化的理蕃政策,使廣泛的中央山脈一帶和花東地區的原住民各族,即使到戰後,雖面對許多同化力量的衝擊,但仍大致保留了各自的族語、祭儀和風習。「介入」的風險雖然巨大,但底氣猶存。如何掌握臺灣內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意識型態的變遷,以及國際大環境總體趨勢的發展,在夾縫中找回自己民族的能動性和創造力,正是這一代原住民族人共同的使命和實踐目標。
「介入」牽涉到許多不同的方面,也包含著各個不同層次的問題,文學創作當然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主體說話了,它是原住民自我的直接開顯,宣示自己的存在與權力。我們曾經說過,對原住民或少數民族來說,真正的介入是一種冒險,一種離開自己朝向他者的路。從目前有限的資料來看,具民族主體意識,藉他者語言說話的例子,並不是現在才開始,早期受日文教育的泰雅族樂信.瓦旦、鄒族的高一生、卑南族的陸森寶、阿美族的黃貴潮(Lifok 'Oteng),以及戰後以漢語寫作的排灣族陳英雄(Kowan Talall)、鄒族的伐依絲.牟固那那、泰雅族的游霸士.撓給赫、魯凱族的奧崴尼.卡勒盛等等,都是藉他者的語言來說自己的故事。一九八〇年代,原住民運動興起,接受比較完整漢語教育的原住民知識青年,有了更大介入書寫世界的實力。文學方面胡德夫、拓拔斯.塔瑪匹瑪、瓦歷斯.諾幹、莫那能、利格拉樂.阿和夏曼.藍波安等人,在文壇漸露頭角。不過,這段時期原住民的文學書寫大致上是零星的,也比較是伴隨政治運動的產物。一九九三年「山海文化雜誌社」成立,原住民文學的運動與隊伍,才逐漸以組織的型態集結、運作與成長。這種語言混用的情況,在部落即興歌謠或所謂林班歌曲中,有著非常豐富的創作傳統,至今不衰。
我在一九九三年《山海文化雙月刊》創刊號的序裡這樣說:「語言文字的問題,也是《山海文化》必須克服的難題。原住民過去沒有嚴格定義下的『書寫』系統,因此『雜誌』的呈現,對原住民原來的『言說』傳統,其實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通常,我們可以嘗試兩種策略:或用漢文,或創製一套拼音文字來書寫。《山海文化》的立場,願意並同時鼓勵這兩種書寫策略;而且為尊重作者本身所習慣使用的拼音系統,我們不打算先釐訂一個統一的拼音文字,讓這個問題在更充分地實踐、嘗試之後,找到一個最具生命力的解決方式。漢文書寫方面,在語彙、象徵、文法,以及表達方式的運用上,我們亦將採取更具彈性的處理原則。因為,我們充分理解到原住民各族皆有其獨特的語言習慣和表達手法;容許作者自由發揮,不但可以展現原住民語言的特性,也可以考驗漢語容受異文化的可能邊界,豐富彼此的語言世界。」
鬆開族語的顧慮,大膽介入漢語書寫,目的不是要拋棄族語,而是想激發原住民創作的活力。從現在的眼光來看,當時對語言使用的彈性策略,應該是有效的。《山海文化雙月刊》雖因經費困難而於二〇〇〇年停刊。但自一九九五年起至二〇〇七年止,「山海」共籌辦了七次原住民文學獎,其中兩次與中華汽車合辦,另五次皆由「山海」自辦。二〇一〇年之後,由於原住民族委員會的政策性支持,每年皆以標案的方式由「山海」承辦「原住民族文學獎」、「文學營」與「文學論壇」三項活動,至二〇二二年止共十三屆。二〇二三年之後,則由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續辦。這一連串的文學推動措施,深化了原住民文學創作的質量,不但培育了三十多位成熟的作家梯隊,也拓寬了原住民文學的內涵和題材。作家們的成就,受到多方的讚賞,迭獲各大獎項的肯定。教學和研究的現場,文學外譯的挑選,都有我們原住民作家活躍的身影。
二〇〇〇年以後,之前的關注焦點雖然仍是作家們持續反省的主題,但觀點更深入了,寫作的技巧與手法也更加細膩。尤其值得欣慰的是參與的作者不但增多了,而且陸續有年輕的世代加入了寫作的行列。巴代大部頭系列的歷史小說,奧崴尼.卡勒盛或霍斯陸曼.伐伐的《玉山魂》,有著完全不一樣的風格,毫無疑問的,歷史的原住民詮釋,是原住民文學二〇〇〇年之後,以不同的筆法、角度和切入點,思考歷史對原住民的意義。他們明顯受到線性時間系列的影響,對事件的解釋,徘徊於神話傳說和歷史考據之間。前輩作家夏曼.藍波安,二〇〇〇年之後其創作力更為雄健。大作陸續出版,將海洋的書寫推向極致。同樣地,瓦歷斯.諾幹也不遑多讓,他的《當世界留下二行詩》和微小說,不但是一種新的寫作形式之嘗試,也作為他推廣文學教育的實踐手段。年輕世代的乜寇、Nakao、沙力浪、馬翊航、程廷、黃璽、林纓,以及參與歷屆原住民文學獎的寫手,有些作者雖還未集結出書,但都有亮麗的表現。他(她)們創作的興趣和關心的議題,已與主流社會共呼吸,性別、科幻、政治、醫療、生態、族語、部落變遷與都市經驗等等,都是原住民作家要去面對、處理的課題。因為族群的特殊視角,對這些議題的理解和想像,自然與主流社會有著不同的判斷。
簡單地回顧這半個世紀以來,臺灣原住民介入文學世界的情形,特別著重二〇〇〇年前後的對照,是想讓讀者對原住民文學發展的能動性能有一個概括的掌握。從集體到個人、時空環境的變化,都反映在原住民作家的作品中。不同於以往,這些作品一篇篇串連成一道民族的防禦線,取得另一種客觀的存在形式。為保持原住民文學歷史發展的完整性,本選集盡可能收錄有明確作者掛名的最早作品,如鄒族高一生的〈春之佐保姬〉、〈獄中家書〉、阿美族黃貴潮的〈日記選粹〉和卑南族陸森寶的〈美麗的稻穗〉、〈思故鄉〉等。但,為避免和二〇〇三年印刻版選集重複,我們不得不對若干作家的精彩作品割愛。
此套選集分《小說》四冊、《詩歌》二冊、《文論》三冊、《散文》三冊,共十二冊。《小說》由蔡佩含、施静沂負責選文,蔡佩含撰寫導論;《詩歌》由董恕明、甘炤文負責選文,董恕明撰寫導論。《文論》由陳芷凡、許明智負責選文,陳芷凡撰寫導論;《散文》由馬翊航、陳溱儀負責選文,馬翊航撰寫導論。編選的過程,經過多次的討論,考慮文章的代表性、文學性、主題的開拓與篇數的平衡等等,為容納更多作品,小說以短篇為主,長篇則徵得作者的同意,做精彩片段的節選,並節制選錄。為鼓勵創作新手,我們也大量選錄參與各類文學獎的作品(包括山海及其他單位舉辦的獎項)。
編輯的過程中,我們都驚嘆於原住民作家創作的熱情,短短的幾十年,卻能生產出這麼多質量兼備的作品,原住民多麼渴望訴說自己的故事啊。感謝原住民族委員會夷將.拔路兒主委的全力支持,沒有他的首肯,我們根本無法進行這項工作。感謝聯經出版公司的林載爵兄及其編輯團隊的盡心協助,能與像聯經這樣具有學術聲望的出版公司合作出版,是原住民作家的福氣。謝謝山海的林宜妙以及所有參與選文、撰稿、校對、編輯的老師與同學們,你們的辛勞成就了這個有意義的工作。我們將這一切都獻給每一位原住民作家朋友,你們創作的無形資產會是原住民未來文化的活水源泉。
導論
陳芷凡
《臺灣原住民文學選集.文論》三冊三十篇文論的編輯,是為了盤點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研究的方向與脈動。作品的生成,除了作家所思所感,也在於明確或者是幽微地回應當代文壇的論述;文學評述雖然是因應作品而成,然而,我們也不能忽略論述觀點具備召喚作家作品書寫的可能。因此,文學作品與文論之間,彼此影響、互為參照,同樣是臺灣原住民族文學建構的重要推手。
確認了文論編輯目的,我想談談文論的選文過程。我和臺大臺文所學生許明智一起合作,我們先以幾個關鍵詞:原住民、原住民文學、原住民族文學、口傳文學、神話傳說、臺灣十六族族名(如:泰雅族、撒奇萊雅族)、平埔族族名(西拉雅族、凱達格蘭族)進行期刊論文、專書、會議論文集的蒐集;另一脈絡為政大臺文所學生彭翰霆,他以同樣的關鍵詞進行碩博士論文整理。統整之後,工作小組開始密集閱讀,並在其中挑選我們各自心中的三十篇文論。我們希望有更多學者的論文可以放進選集,因此,基本上一位學者收錄一篇文論。工作小組每位委員都有心中的那三十篇文論,為了說服其他委員放進或放棄一篇文論,耗費的心神不亞於文學獎評審。確認了這三十篇文論之後,我們依照論述重點分成三個向度:口傳文學與知識、作家作品與文學史論述、原住民族文學的世界視野。這三個向度不僅是臺灣原住民族文學論述的趨勢,也意謂著作家作品內涵的跨度與豐富性。
《臺灣原住民文學選集.文論》第一冊的主題為口傳文學與知識。口傳文學不僅是原住民族文學的基礎內涵,亦為重要的表達形式。
第二冊主題為作家作品與文學史。一九八〇年代原運興起,族人第一人稱表述成為身分認同的具體實踐。後續雜誌刊物與作品的出版,得以在此強而有力的自覺之中確認「我(們)是誰」。孫大川〈捍衛第一自然:當代臺灣原住民文學中的原始生命力〉一文說明捍衛第一自然,便是確認「我(們)是誰」的重要方式。相較於逐漸人工化的世界,孫大川指出第一自然的原始生命力可視為一種認同、一種身體儀式,甚至是一種書寫策略。這是原住民族文學與環境、與生命連結的重要視角。
有關作家作品與文學史論述的十篇文章,勾勒了作品主題、文學場域與文學史連動的複雜關係。在這個脈絡中,「我(們)」怎麼寫,「你(們)怎麼閱讀與詮釋」包覆在一個個與時俱變的文學場域和社會想像之中。這幾篇文論的提問,包括原住民作家作品如何被接受?如何觀察第一自然、性別、戰爭記憶、創傷敘事與原住民族文學的交織性?「我(們)」與「你(們)」持續對話,開拓了原住民族文學史的長河。
第三冊主題聚焦於原住民族文學的世界視野。本書呈現臺灣原住民文學的世界視野有兩個層次:一、作品與世界的各式交會。二、文學作品中有關世界感的呈現。在第一個層次,翻譯作為一個中介的意義顯得特別重要。臺灣原住民族文學有許多外文譯本,最有規模且穩定的日譯行動由下村作次郎等師長進行。
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的世界視野,在翻譯與文化翻譯、跨原住民性的建構以及作品所揭示的「世界感」論述達成。除了具備世界視野,我們也期待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的世界之路能更加茁壯。原住民族文學邁向世界的過程中,外譯實踐、國外駐村作家活動、國際出版社與國際讀者的認可機制,與族人們持續書寫的努力同樣重要,也同樣地值得期盼。
在二〇〇三年孫大川老師編選《臺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的基礎上,二〇二三年以更大規模的人力與心力,持續著《臺灣原住民文學選集》的完成,身為選集團隊的一員,我感到無比榮幸。謝謝原住民族委員會、聯經出版公司的幫忙,以及文學選集這三十位學者的大力支持。期盼三冊《臺灣原住民文學選集.文論》能展現臺灣原住民族文學論述的深度與廣度,這不僅是我們對《山海文化》三十周年最有感情的回應,也是研究者們對原住民作家作品最深的支持與敬意。
總序
文學做為一種民族防禦
孫大川 paelabang danapan
介入書寫世界應該是臺灣原住民近半個世紀以來,最突出的文化現象。藉由文字書寫的形式,原住民終於能以第一人稱主體的身分說話,與主流社會對抗、溝通甚而干擾、豐富彼此的內涵,這實在是整體臺灣千百年來最值得讚嘆的事。我們終於能擺脫「半調子」的本土化口號,與島嶼的「山海世界」面對面的相遇。原住民嘗試使用文字符號進行書寫,當然並不是現在才開始,早在和西班牙、荷蘭接觸的時代,即以拉丁羅馬拼音符號翻譯、記錄自己的族語。清代的漢語、日據時代的假名,甚至戰後初...
目錄
▉文論(一)
孫大川/總序:文學做為一種民族防禦
陳芷凡/導論
浦忠成/阿里山鄒族神話樹
鄭光博/泰雅族囗述傳統Lmuhuw的研究
劉秀美/日治時期花蓮阿美族群起源敘事中的撒奇萊雅族
陳孟君/從馬淵東一〈パイウン族に於ける邪視の例その他︿〉一文談排灣族palji 傳說在臺東流傳的異質性與地域性
楊南郡/踏查半世紀――臺灣矮黑人的傳說與調查
林和君/臺灣跨族群山林傳說之關係――魔神仔與屏東縣旭海、東源部落傳說考察
徐國明/當神話變成了歷史――一九九〇年代臺灣原住民族歷史建構與文化政治
劉育玲/口傳文學與作家文學的三重對話――以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為考察中心
魏貽君/敘事性族語歌詩及其族裔意識認同的線索――巴恩.斗魯、吾雍.雅達烏猶卡那、巴力.哇歌斯的生命敘事
陳敬介/文學與文化觀光行銷策略――以南庄鄉賽夏族實例觀察
▉文論(二)
孫大川/捍衛第一自然――當代臺灣原住民文學中的原始生命力
謝世忠/《山海文化》雜誌創立與原住民文學的建構
劉智濬/田雅各如何被接受?
黃季平/臺灣原住民族「舊.新文學」的唯一作家陳英雄
黃惠禎/陳英雄與盧克彰的文學關係
董恕明/直直地去,彎彎地回――臺灣當代原住民漢語詩歌中的「畸零地」初探
劉柳書琴/被圍困的敘事――泰雅族北勢群達利.卡給的隘勇線戰爭敘事
馬翊航/幽黯山徑─瓦歷斯.諾幹作品中的白色恐怖記憶
蔡佩含/想像一個女獵人――原住民山海書寫裡的性別/空間
陳伯軒/寫出,活出文學――臺灣當代原住民漢語文學「美學」的兩個面向
▉文論(三)
下村作次郎/在日本的臺灣原住民文學研究――以翻譯、出版和書評為主(王惠珍譯)
陳榮彬/星球性、反全球化、地方知識――臺灣原住民文學英譯與世界文學
黃心雅/跨太平洋原住民的生態想像――夏曼.藍波安與太平洋原住民文學
楊政賢/來自「巴丹」?――蘭嶼達悟族人的「南方」意識及其「北方」論述
楊翠/兩種回家的方法――論伊苞《老鷹,再見》與唯色《絳紅色的地圖》中的離/返敘事
王應棠/跨文化理解與翻譯――魯凱族田野經驗與閱讀原住民漢語文學之間的對話
黃國超/番人之眼的理論旅行――論Walis Nokan(瓦歷斯.諾幹)文學中的「理論」及運用
林芳玫/從地方史到東亞史與世界史――巴代歷史小說的跨文化與跨種族視野
邱貴芬、陳芷凡/當代臺灣原住民族文學
陳芷凡/以「南島」為名――原住民族文學中的認同政治與島嶼想像
▉文論(一)
孫大川/總序:文學做為一種民族防禦
陳芷凡/導論
浦忠成/阿里山鄒族神話樹
鄭光博/泰雅族囗述傳統Lmuhuw的研究
劉秀美/日治時期花蓮阿美族群起源敘事中的撒奇萊雅族
陳孟君/從馬淵東一〈パイウン族に於ける邪視の例その他︿〉一文談排灣族palji 傳說在臺東流傳的異質性與地域性
楊南郡/踏查半世紀――臺灣矮黑人的傳說與調查
林和君/臺灣跨族群山林傳說之關係――魔神仔與屏東縣旭海、東源部落傳說考察
徐國明/當神話變成了歷史――一九九〇年代臺灣原住民族歷史建構與文化政治
劉育玲/口傳文學與作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