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孔子的悅樂人生
孔維勤(國家文學博士?孔子七十八代子孫)
《布衣孔子》是一本有生活經驗背景的好書,閱讀起來有一種扎扎實實的感覺,作者娓娓道來,耐人細細尋味,無書卷氣,無香火氣,反而還原了孔子生處那個時代,生命的卑微,人性的溫暖,生活的苦難,人生的智慧,盡在其中。
孔子是一位好爸爸,也是一位好老師;更有著君子的人格,深諳中庸之道;在待人接物的時候,總是言之有物、言之有味。
人生情感經驗擴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不同的範疇,內聖而外王,孔子稱之為「禮」。情感擴大以後自我安頓的心態,孔子稱之為「詩」。
「不學禮,無以立」,「不學詩,無以言」,「詩」、「禮」互相為用,是孔子禮樂教化的依據。
《論語》記載了孔子的一生,裡面有說不完的故事。
《布衣孔子》也有作者歷經人事滄桑以後,發自內心對於孔子的尊敬與嚮往。以歷史為軸心,旁徵博引,加上生命深刻的擷取,《布衣孔子》是一本經過生活實戰的好書,讓孔子在字裡行間活生生的展現他的人生智慧。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人間何等的胸懷。
「中庸之道」用在人事的對應上,正是因材施教的有教無類。
孔子是一個心中快樂的人,他溫溫暖暖的說出「唯仁者能愛人」,他一生追求的是「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孔子稱這種情懷是「志」。
「盍各言爾志?」這一問,在《論語》的記載下,我們才知道人生志氣的追求,子路的「車馬衣裘與朋友共,蔽之而無憾」,顏回的「願無伐善,無施勞」,令人千年一嘆,再聽聽孔子的「願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更是千古絕唱。
孔子是好老師,他懂他的學生,他與學生分享彼此成長的故事,他總是說了自己的看法以後,再問問學生,想一想,是否有同樣的感受,孔子和學生的溝通永遠是「傾聽」與「對話」。
《論語》開宗明義,孔子與學生的第一堂課,反省的是「人生自己」,每個人生活經驗的學習與思考,朋友交往的快樂,人生有自信,堅持理想,雖然孤單,卻不懊惱,這都是重要的人生態度。
雖然生活有苦難與挫折,孔子仍然堅持,「飯疏食,飲水,屈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以人間少有的自信,面對生命快樂的追求,他在五十歲以後,漸漸悟得了「天命」,學生顏回死了,他說:「天喪予,天喪予」,那是多麼痛苦的心情,後來陪伴他一生的學生子路,也在他晚年時被殺,加上過去的喪子喪妻之痛,孔子一生坎坷,超過許多人承受的苦難,任何人都垂淚不已了,孔子卻在他一生的最後,留下千古名言:
「吾十有五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他的「不知老之將至」,多麼不容易。
君子「知天命」所以不怕。孔子一生,不止生活在年齡的增長中,更生活在「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情懷中,美好的生活,正是人生的恰到好處,君子的心情如一灣流水,「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一點也不多餘。
如果說,《紅樓夢》的讀者,不同年齡感受的意境不同:青年人遐思,中年人悲傷,老年人淒涼,讀《論語》的人一定是:青年人溫暖,中年人感動,老年人若有所悟,這本《布衣孔子》在作者的夾史夾事夾議,很入世的筆觸中,讓人忍不住一口氣讀完它,心中有感,也添增了人生苦難的力量。
推薦序2
一個平凡之身的偉大靈魂
─超越時空,重新認識孔子
陳美儒(親子教育家∕建國中學資深國文教師)
孔子,可說是我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與感染力的偉大人物;他的思想直入世界每個華人的生活哲學中,其人格精神更被視為中華文化的最佳代言人。
出生於西元前五百五十一年(周靈王二十一年,魯襄公二十二年)的孔子,比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約年長四十八歲,較古印度的釋迦牟尼晚生六年,跟崇高的基督耶穌合稱為世界文化版圖中的四大聖哲。
本身並非諸侯王公出身的孔子,史學巨擘司馬遷卻特地為他立傳,且破例放在《史記》(世家第十七),寫成數千言的〈孔子世家〉。
考據孔子的生命歷程還真是一路顛簸,一生坎坷;然而這番一般人都難以忍受的辛酸苦難,卻反而堅強了他的意志、淬鍊了他的智慧。孔子的一生,其震古鑠今的成就,驗證了一個卑微的出身、平凡的個體,卻可以運用自己的努力與百折不輟的精神,創造出不平凡的過程與兩千多年後依然閃耀的光芒。
有一回,大弟子子貢跟大宰炫耀式的讚美孔子:「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不久,孔子聽到了,即如此回應:「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論語?子罕》)從這句話,可以明白看出孔子幼年家境的貧寒,也隱隱透露出他艱辛的成長過程。
依史書記載,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是位大力士,驍勇善戰有功於國,卻也不過當了個小縣令。第一次結婚,元配為他生了九個女兒;後又娶妾,如願以償生了個兒子(孟皮),足部卻有些殘缺。
一直到六十三、四歲了,卻遇見未滿二十歲的顏徵在,兩人相差四十多歲,結果生下孔子。《史記》對這段不為鄉里、世人接納的婚姻,寫下這樣的文字:「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孔子三歲時,父親過世,母親只好帶著他回山東曲阜娘家撫養;十七歲那年,年輕的母親也撒手西歸;少年孔子就在無父無母、無依無靠中,投入人生的波濤大洋裡獨自成長。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論語?為政》),在窮苦中依然立志求學的少年孔子;一輩子「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的孔子;「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
的孔子;「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論語?公冶長》)的孔子;由於他的努力與好學,因此也使他的生命有不斷成長、轉換的契機。在那樣遠古封建,只有貴族才有資格上學受教育的年代,這個「少也賤」的孔丘,靠著勤勉與堅持,曾長途跋涉跟師襄習樂,遠征風塵問禮於老子,他努力自學且四處請益學有專長的人。
「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史記?孔子世家》)這位大個頭又飽蘊學識、充滿熱情、滿腹理想抱負的孔丘,一生仕途卻是抑鬱不得意。
二十歲的孔子結婚了,生了個兒子名孔鯉,為了養家照顧妻兒,結果在季氏家,只謀得管理倉庫的小小會計;雖然不過是個小小基層公務員,一年下來,他還是認真勤奮的為季氏把牛羊繁殖得又多又壯。
在我國的教育史上,孔子可稱是開私人「教學」的先河,是平民教育的創始者,他把教育推廣到社會上每個角落、各種不同的階層;他開啟不論貧富、老少,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史記?孔子世家》:「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齋、戰、疾。」「其於鄉黨,恂恂似不能言者,其於宗廟朝廷,辯辯言,唯謹爾。」「三人行,必得我師。」「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是日哭,則不歌,見齊衰、瞽者,雖童子必變。」
孔子大概在三十歲左右正式開班授課,從司馬遷的文字裡,我們更可以清晰的看到,孔子的教學不止於經書的傳授研讀,更是一種人性美好情操的實踐,他注重的正是品格教育、心性修養。透過他「學而不厭」、「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誨人不倦」的理念與身教;他循循善誘的造就了各種不同類型的英才,他的教育方式簡直就是創造人才的夢工廠。
孔子一生在魯國擔任官職大約只有四年左右(五十一歲至五十五歲),雖然他使魯國得以大治,甚至「路不拾遺,男女分途」,卻終敵不過魯定公的沉迷犬馬聲色美女中而疏遠冷淡了孔子。失望之餘的孔子於是帶著眾弟子,開始周遊列國,流離顛沛近十四年之久,直到六十八歲才重返家國;這時,他的妻子已過世了;回到魯國的孔子,還是繼續他終身執著熱愛的教育;以文學見長的子游、子夏便都是孔子晚年所收的弟子。
七十一歲那年,他最疼愛、寄望最深的顏回以四十一歲壯齡去世;隔年,跟他相處最久、年紀與他相近、「革命」情感最深的子路也死了;不到半年,七十三歲(魯哀公十六年,西元前四七九年)的孔子在哀傷中過世。
司馬遷在〈孔子世家〉最末寫著:「天下君王至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也,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是呀!古今多少聖君大王、名將賢相,活著的時候多榮耀、多威風,死後卻什麼也沒了,還有多少人記得呀!唯有孔子,雖僅僅不過是個布衣平民出身,其光風霽月的人格精神與教化感召,並不因肉體的消逝而成灰燼;縱使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在人類文明嬗遞遽變中,他留下來的智慧言語、他的行為典範依然是璀璨震爍、歷久彌新、宜古宜今。
春風化雨任教建中紅樓,轉眼歲月匆匆三十載;在教學裡,我始終最在乎的是健全人格、美好品德
的養成。對青春兒女、驛動不定的心靈而言,孔子平凡的出身而造就出不平凡的一生,正是他們學習智慧、修鍊德行最好的對象。
我願全力、衷心推薦正中書局出版的《布衣孔子》(風骨百代、思想千年上、下冊)給所有的青青子衿、父母師長;透過李木生學者十多萬字、鉅細靡遺的莊嚴撰著與考證,讓我們更近距離親澤拜望這位偉大的至聖先師。
此書尤其難得的是,引述了不少魯迅、南懷瑾、錢賓四等當代大師的語錄和角度來探看孔子;其中對孔子更提出不少質疑與批判,為讀者呈現了豐富多采、與眾不同的孔子面向與思維,頗值得讓人玩味與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