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位文壇名家以心淬鍊而成28篇散文
一字一句熬出香濃動人的真情滋味
閱讀名家散文,足以豐滿自己的寫作心田
使我們能以文字創作出心神感悟的好作品
梁實秋 蘇偉貞 鄭明娳 簡媜......
名家經典散文 滋潤你我生命的沃土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7 項符合
蘿蔔湯的啟示的圖書 |
蘿蔔湯的啟示 作者:正中書局 出版社: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9-06-01 語言:繁體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二手書 |
$ 56 |
TAAZE 讀冊生活 |
二手中文書 |
$ 126 |
誠品網路書店 |
中文現代文學 |
$ 127 |
蝦皮商城 |
Social Sciences |
$ 140 |
TAAZE 讀冊生活 |
中文書 |
$ 141 |
iRead灰熊愛讀書 |
現代散文 |
$ 144 |
三民網路書店 |
文學作品 |
$ 144 |
五南文化廣場網路書店 |
小說/文學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13位文壇名家以心淬鍊而成28篇散文
一字一句熬出香濃動人的真情滋味
閱讀名家散文,足以豐滿自己的寫作心田
使我們能以文字創作出心神感悟的好作品
梁實秋 蘇偉貞 鄭明娳 簡媜......
名家經典散文 滋潤你我生命的沃土
Ⅰ 在生活裡──體會
蘿蔔湯的啟示 ◎梁實秋
泥炭蘚的聯想 ◎劉墉
純樸人情 ◎簡媜
沒有一盞燈火 ◎蘇偉貞
無言的友誼 ◎蘇玲娜
爆竹 ◎梁實秋
配眼鏡 ◎張健
也可以拒收 ◎?涵
Ⅱ 在文學裡──萌發
文學可以滋潤生命 ◎鄭明娳
梅雨溫書 ◎方瑜
花裡的祝福 ◎?涵
在文學中成長 ◎鄭明娳
詩 ◎張健
Ⅲ 在旅行時──開闊
公園是都市的縮影 ◎張寧靜
綠色的心臟 ◎張寧靜
莫斯科的糖蘋果 ◎褚士瑩
悲傷的萬寶路 ◎褚士瑩
傳說之城 ◎張寧靜
Ⅳ 在生命中──感悟
安心的旅程 ◎劉墉
快樂 ◎陳亞南
與寂寞為友 ◎?涵
悟理 ◎陳亞南
從跌倒的地方站起來 ◎劉墉
回饋 ◎張健
弱點 ◎陳亞南
磨練 ◎陳亞南
Ⅴ 在自然裡──遨遊
泉之開闔 ◎黃秋芳
小溪 ◎陳亞南
滋潤人生與寫作的沃土
選編散文集時,要在每一位作家多年豐厚的優秀創作中擷取收錄少量數篇,取捨之間,盡是難捨的為難。
在引發青少年讀者對文學作品閱讀興趣與欣賞理解的選編原則下,《蘿蔔湯的啟示》精心選出十三位文壇名家以心淬鍊而成的二十八篇散文,一字一句細火慢熬出香濃動人的真情滋味,篇篇都像一缽簡單的蘿蔔湯,乍看之下是不起眼的家常菜色,但一入喉,那溫潤甘甜的滋味,卻讓人久久無法忘懷、時時回味再三。
《蘿蔔湯的啟示》就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從散文體裁的主樹幹往上生長出五根各具性情的樹枝。第一根粗枝上連接的是「生活」,每位作家生活裡真實的體會,透過文字平和地娓娓道來,雖沒有急風驟雨的震天聲勢,但內心受到的感動卻不亞於浪濤的澎湃。
在劉墉〈泥炭蘚的聯想〉裡,「面對記憶中的龍骨山,我發覺那就像是一座泥炭蘚的山丘,只是重疊的不是泥炭的苔蘚,而是一代代的人類──以他們的身體做地基,建築起子子孫孫的城堡。」短短不到百字的一段話,卻讓我們感受到代代傳承與奉獻的真實意義。
簡媜的〈純樸人情〉裡看到「這默默無名的一群,也許跟他們每個人的交集,一輩子僅有一回,可是我知道他們認認真真地活著,尊重自己的工作,還慷慨地與陌生乘客分享純樸的人情。」每天與我們擦身而過的陌生人,也許不記得對方的長相容顏,但彼此間偶然傳遞的善意與交流,卻自然而然留存在記憶裡,偶爾想起,嘴角會不自覺上揚形成一抹微笑。
第二根樹杈吸收了根部輸送的充足養分,結出了「文學」的果實,這是常見的多種類果子,一般人對它的外觀習以為常,總自以為熟知它的味道,可是每一顆多汁的果實不入口品嚐,又怎能真正分辨其中的酸甜滋味呢?
「忽然想起梵谷畫布上流瀉而下的金黃:那無邊的麥田、大朵的向日葵花;莫札特指間傾瀉而出、如天籟般美妙的樂音;米開蘭基羅巨臂下頑石逐漸賦形如生。極樂與深悲,痛苦與狂歡,清醒和沉醉,逃遁和投入……似乎世間一切難解的糾纏、矛盾,在天才的創作中,都獲得了最後的和解。」方瑜的〈梅雨溫書〉為我們提供了開闊而豐富的文學欣賞世界,其中不單只有文字描述,還有音符組成的樂音、色彩揮灑的畫面,以及巨石細雕的形體,多姿美感接二連三,宛若繁花朵朵盛開。
張健的〈詩〉裡說:「詩是由人的心坎中流出的一條河。」、「詩是歷盡千辛萬苦,然後以輕鬆、悠閒、優雅的姿態豐收。」詩人的情感像豐沛的河水奔流傾洩,而詩體的寬闊包容一如大海容納百川的胸襟,給予每一種悲喜、每一種憂樂、每一種苦甜……合適的安身之處。
第三根枝幹上的葉片喜好自由,乘著風勢脫離了枝枒,到處飄飛去「旅行」,好奇的用全身感官去見識世界各地的景觀與風土、去品味不同國家的飲食與人情、去增廣見聞、去尋幽冒險。
張寧靜在〈綠色的心臟〉中寫道:「盧森堡市真的是一顆綠色的心臟,她非但藏在歐洲內陸的中心,而且全城都是一片青翠的綠色,在歐洲,絕沒有另一個國家的首都有那麼多綠地,也絕沒有另一個城市有她那麼青翠。」即使我們沒有真正踏進盧森堡的國境,在閱讀裡深呼吸一大口氣,彷彿肺部裡都充滿了當地綠樹林中的芬多精。
「排了一整天隊,總共只吃到了一只橙子;四片乾麵包夾成的三明治,裡面有一小片火腿、燻肉與一點點酸黃瓜,還有一杯又淡又酸的蘋果汁……當我拎著小紙袋,坐在莫斯科河邊,仔細地啃著蘋果汁裡那枚皮皺皺的、軟軟的、沒有味道的小糖蘋果時,竟覺得那才是真正的美食。」只看褚士瑩〈莫斯科的糖蘋果〉標題,很容易誤以為寫的是一種甜蜜的旅行滋味,通篇讀完對物資缺乏國家的生活艱難則有了另一番體會。
第四根樹枝昂首伸向「生命」本質的探索,作家在文章裡談生死、談悟理、談寂寞、談挫折、談弱點,都是生命中必經的種種過程,然而在行進中,卻能因此累積更多面對人生磨練的能量。
「快樂是一種內心的輻射,是滿持愛心的胸懷,時時助人益人,尤其胸懷天下,擁有至高至上的精神恬適和心靈享受。」陳亞南的〈快樂〉,道理很簡單易懂,實際去行事也不難,相對獲得的歡樂與回饋,更是帶來物超所值的滿足感受。
琴涵〈與寂寞為友〉中說:「再絢爛的生活會歸向平淡,再熱鬧的場所也總有冷清的一刻。當我們接納了寂寞,反而更能明白自己,在努力中,也造就了自己。」寂寞並不是你我的宿敵仇寇,非得去之而後快;相反地,寂寞時刻會出現難得的清明,有助於釐清思緒、恭身自省、回歸本心。
樹梢的頂端最靠近天空,最接近「自然」,承接最多來自天地甘露的洗禮。上天大地對人類一向慷慨,總是將自身最美好的溪澗河流、森林田野、鳥鳴花香……全部無所保留地奉獻出來與人分享。
「那樣一小方石穴圈圍出來的溫泉,浮滾著大大小小的無數泡沫,看起來不算起眼的山凹,只能算是寬闊的風景大地上,一個平凡瑣碎的句號;誰知道,隔著固定的時間之後,這些沸騰的泉水會怒然竄起,而且一躍,就是擎天拔高,夾帶著熱燄蒸氣形成噴柱,沒多久,這所有眩目的壯觀又倏然隱伏下來,十二分鐘以後,重新再噴竄一次。」黃秋芳筆下〈泉之開闔〉對間歇噴泉的描寫淋漓,讀著彷彿也被噴竄的溫泉水淋了一身似的溫暖暢快。
書中每位名作家出自真心、真情、真性的文筆一揮,百千字的散文中,即刻出現開懷、落淚、振奮、幽思等各式飽滿的文字情緒,讀者逐字閱讀陷溺其中,往往隨之動容、動心、動念。
閱讀品味名家經典散文,足以豐滿自己的寫作心田及增添人生感悟,我們若能善加學習其寫作精髓,以文字創作出心神感悟的好作品之日,當在不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