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第一章 符號研究的起源與基本概念
第一節 索緒爾的符號學論述
第二節 「符號學」的起源:皮爾斯的符號學理論(Theory of Signs)
第三節 索緒爾與皮爾斯的符號學理論對傳播研究的啟示
第二章 從系譜軸到毗鄰軸的拋物線
第一節 俄國形式主義(Russian Formalism)
第二節 Vladimir Propp的形態學(Morphology):俄國民間故事研究
第三節 Levi-Strauss的結構主義符號學與神話研究
第四節 Roman Jakobson的結構詩學:傳播模式與詩學效用
第三章 敘事分析、文類研究及其運用
第一節 Gérard Genette的敘事論述分析
第二節 Gerald Prince邁向語意層次的敘事功能分析
第三節 Tzvetan Todorov的文類研究:符號系統的開放與創新
第四章 從文本到圖像:圖像符號學
第一節 Roland Barthes的圖像修辭
第二節 其他學者的圖像符號論述
第三節 Beasley與Danesi的廣告符號論述
第五章 從文本到超文本:網站符號研究
第一節 網頁介面的構成元素
第二節 網站的文本特質
第三節 網站文本分析:以房地產建案網站為例
第四節 迷思:傳播符號的「自然化」
第六章 符號、敘事結構與公共關係中的「說服」:以九一一事件布希演講稿為例
第一節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研究方法及目標
第三節 布希演講稿的基本敘事結構
第四節 布希講稿中以呈現對立為宗旨的幾個符號建構原則
第五節 教宗爾本二世的布道結構
第六節 衝突論述與公共關係理論的連結與驗證
第七章 臺灣電視政論節目的議題論述策略與框架分析:以「真調會覆議案大法官關說疑雲」為例
第一節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研究問題
第三節 臺灣電視政論節目分析
第四節 政論節目中的修辭與符號運作
第五節 政論節目的議題論述策略與框架分析
第六節 政策建議:媒體的社會責任
第八章 網路謠言中的「女性」符號運作,以東森新聞台「網路追追追」為例
第一節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與女性相關的網路謠言分析
第三節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九章 被框架的女性意象:上海月分牌廣告畫的圖像符號分析
第一節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分析
第十章 日治時期臺灣廣告宣傳中的女性符號分析
第一節 臺灣廣告史論述的空缺:被忽略的日治時期廣告發展
第二節 視覺設計文獻對臺灣廣告史論述的意義與貢獻
第三節 重述歷史:建立日治時期臺灣廣告發展論述
第四節 從性別觀點反思日治時期廣告論述
第五節 日治時期廣告中的女性圖像所述說的「歷史」:符號分析的觀點
第六節 日治時期的圖像宣傳、女性與社會變遷
附錄一 美國總統小布希演講稿
附錄二 教宗爾本二世演講稿
附錄三 三十則與「女性」符號相關的網路謠言內容摘要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