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5 項符合

恨意清單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22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作者用第一人稱的方式來寫這本書...
轉載自博客來  很差  2011/05/18
作者用第一人稱的方式來寫這本書,而這女主角的個性又不夠陰暗怪異,實在不太適合放在這類主題上。 整本書的故事舖陳鬆散,看來乏味,作者把原本應該可以寫得好看的書,寫得無聊了。 好的文學作品必須要懂得化繁為簡,並能在精簡的故事舖陳中又能傳神的把要表達的情緒表現出來,...
恨意清單 恨意清單

作者:珍妮佛.布朗(Jennifer Brown) / 譯者:李馥名 
出版社:尖端
出版日期:2010-09-07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400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圖書名稱:恨意清單

內容簡介

[加文縣太陽報,二○○八年五月三日,記者安琪拉.黛許]

  週五早上在加文高中的學 生餐廳爆發一起瘋狂槍擊事件,前來辨認罹難者身分的鑑識人員形容事發現場簡直慘絕人寰。

  「我們的人員正在現場著手進行地毯式清查,」警官潘.馬榮 表示。「警方已確實封鎖昨天上午這起事件的案發現場,過程進行不容易,即使是一些資深的員警,一走進現場都感到非常震驚。實在是太悲慘了。」

  槍擊 案發生的時間點正是學生準備上第一堂課的時候,造成至少六名學生死亡,受傷人數難以估計。瓦納瑞.萊福特曼(十六歲)是本起事件的最後一名受害者,之後據 稱嫌犯尼克.賴維爾即舉槍自盡。

  瓦納瑞腿部遭近距離槍擊,需進行大規模手術治療以便復原,加文縣縣立醫院將她列入「傷勢危急者」名單……


「…… 有沒有希望誰最好去死,最後卻一語成讖的事呢?凶手還是你的心上人?」
「……我們得讓這個世界知道自己錯了!」
「……對尼克好一點的話, 說不定根本不會發生這種事。所以整個重點才不是……」
「能活下來真的很幸運……」


恨意清單確實是我的點子,
但我從來沒想過要讓誰賠上性命,
也不想當什麼英雄……
你願意原諒我嗎?


作者簡介

珍妮佛.布朗Jennifer Brown

  跟丈夫及三個小孩定居於密蘇里州堪薩斯市,並在那裡從事創作。除了書寫嚴肅的議題,珍妮佛還曾經兩度獲得「爾 瑪.邦貝克世界幽默獎」,更是《堪薩斯市星報》的專欄作家。《恨意清單》可說是她的處女作。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043432
  • 叢書系列: 潮流文學
  • 規格:平裝 / 400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圖書評論 -   評分:
 作者用第一人稱的方式來寫這本書...
轉載自博客來  很差  2011/05/18
作者用第一人稱的方式來寫這本書,而這女主角的個性又不夠陰暗怪異,實在不太適合放在這類主題上。



整本書的故事舖陳鬆散,看來乏味,作者把原本應該可以寫得好看的書,寫得無聊了。



好的文學作品必須要懂得化繁為簡,並能在精簡的故事舖陳中又能傳神的把要表達的情緒表現出來,而不是像本書一樣,把所有的事件都以平舖直述的方式來做交待,像這類書只能算是順利把故事交待好,稱不上什麼文學,更談不上什麼魅力。



這本書的翻譯倒是翻得不錯,這一顆星就獻給他了。
 凡事發生必有徵兆! ...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0/09/27
凡事發生必有徵兆!



《恨意清單》裡的書封清楚寫著:『恨意清單確實是我的點子,但我從來沒想過要讓誰賠上性命,也不想當什麼英雄…你願意原諒我嗎?』

 

寧靜的週五早晨,加文高中卻爆發一樁驚人的連續槍擊案件,造成死傷無數。部份的受害者雖然倖存下來,但人生卻從此巨變。除了做惡夢不時驚醒、懼學、害怕接觸人群、甚至無法走出槍擊陰影的創傷後遺症外,有的女孩慘遭毀容、有的人賠上運動生涯、有的人從小立志的夢想志業告終…活著的人,得要不斷面對和回想為什麼會發生這齣悲劇,釐清現場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警方更是不斷蒐集資料和約談相關的老師和學生,企圖想要拼貼出來造成這件意外的主因?

 

瓦納瑞是最後一位受害者,她以肉身擋在潔西卡和尼克的中間,當她腿部遭到近距離槍擊後,嫌犯尼克.賴維爾隨即舉槍自盡。 瓦納瑞是阻止這場悲劇漫延的英雄嗎?



另一個面向,尼克其實是瓦納瑞的男朋友,槍擊事件的受害者們在事發前就時常嘲諷和欺負尼克和瓦納瑞,他們的恨意有跡可尋。警方更從尼克家中搜出一份「恨意清單」,清單裡臚列了許\多的人名和事件…這份清單的共同創作者是瓦納瑞也是尼克。重傷的瓦納瑞是罪魁禍首?共犯?還是幫兇?

 

事發一年過後,瓦納瑞鼓起勇氣回到校園,重新面對…有的師長們選擇原諒了瓦納瑞,歡迎她重回校園;也有倖存者看到她後,崩潰奪門而出;更有原本的好友選擇和她劃清界線、冷言冷語的嘲諷著:「憑什麼其他人的人生毀了,你卻可以回到校園繼續發展自己的未來?」就連瓦納瑞的爸媽也選擇以冷漠態度提醒瓦納瑞:「不要再犯錯,不要再製造麻煩!」

 

傷害一直在無形中造成。到底是誰?要原諒誰?原諒?又談何容易。

 

瓦納瑞只是校園霸凌問題裡的代罪羔羊。活著的人,得要承擔和面對這場悲劇後的結果,但大家卻不願意仔細探究真正的核心問題?甚至只打算快速歸因到某人-瓦納瑞。大夥對於悲劇的起因心知肚明,卻假裝沒看見,也沒打算處理。

 

現代校園霸凌不再只是刻薄的惡作劇、集結成小圈圈的派系之別,而是人身攻擊、蓄性排擠、毒打、鬥毆甚至到虐待!國外的校園槍擊慘案更是頻傳,令人怵目驚心。也許\是因為國外的法令對於合法擁槍的規定較為寬鬆,但台灣本島出現的校園霸凌卻也是層出不窮,甚至肇事者還引以為傲的將虐待過程錄製成影片,轉po上網分享,絲毫不以為意;虐待小動物的出軌行為也多有所聞。究竟,整體的社會價值觀是哪裡出了問題?

 

校園出事了,有的人會責怪家庭教育出問題,認為家長應該全權負責。但也有人認為老師應該負起傳道授業解惑的重責大任,如果老師有提早發現問題徵兆,通報給相關單位,那麼也許\事情仍有轉圜餘地。也有人會歸因為教育體系出問題、社區治安出問題、暴力電玩盛行害得社會價值觀被扭曲。甚至前陣子發生的少年仔殺手也是口口聲聲的說著:「都是臺灣教育害了我。」要歸因於別人都很容易。我們其實最不敢想的是:『如果我們當初有再多做一些什麼,也許\可以阻止這件悲劇的發生?』



大人的世界裡,充滿了現實與妥協;孩子們的世界裡,卻有可能因為對生命的絕望而瞬間崩解。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為什麼年輕的孩子們會誤入歧途?有的小孩會學壞是因為家人疏於關心,有的小孩則是想要尋求同儕間的認同,好確定自己的存在是重要的。為什麼瓦納瑞和尼克會擬出這一連串的恨意清單,其實都其來有自。如果當初父母親、師長或是同學們願意留心那不對勁,而非粉飾太平,或藉故視而不見、漠視那老早存在的問題,以求自保,也許\不會讓校園付出如此慘痛的代價。而八卦噬血的新聞報導究竟是挖掘真實讓世人知道?還是只有片面傳達某些人物想要呈現讓大眾看到的校園形象?多年後的追蹤報導和週年紀念,是否反倒揭開大家尚未復原的創傷瘡疤?社會問題,其實都是連鎖效應。



我們該學習的是關心別人,也尊重生命。我喜歡那位美術班紫色控的老師-阿比,和一路走來願意包容傾聽的精神科醫師-赫爾勒,至少,他們願意緩下腳步聽著瓦納瑞的心聲,認識她的人和想法、思考,聽她分享她所認知和理解到的世界,而非只是想要規訓和掌控瓦納瑞的行為舉止是否脫離常軌。

 

當遇到生命裡不順遂的事情,除了怨天怨地、抱怨別人、擬定恨意清單之外,也許\我們只是希望能有個溫暖的胸膛提供擁抱,有個人願意傾聽你的內心話。就像赫爾勒醫師提醒的:「看清事物背後的真相」和阿比老師所說的:「時間沒有什麼到不到的,就好比說雖然痛苦永無止境,但總是有好起來的時候。機會總是有的。」心念一轉,總還是有路可以繼續走下去!
 一看到書介,我想那不過又是一本...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0/09/27
一看到書介,我想那不過又是一本事發的19分鐘吧!(揚眉,冷笑狀)



誰知一翻開書頁就超黏手,再也放不下書本。(揪眉,小瓦上身狀)



一起事件發生,我們往往著眼於兇手是誰,受害者是誰,表面浮泛的誰是誰非,對因果關係鮮少深度體解,牽扯到教育這等百年大計,更是相互推諉有之,一提到深入檢討根本改進,則雷聲大雨點小,終化入煙塵中小雨點自人間蒸發,待下起事件再度發生。



坊間許\多教養書,只給予理念,不斷告訴讀者該如何如何,這本寫實之作,不說教,不咬文嚼字,留白予讀者發想,作者藉瓦納瑞觀點出發,以少女的角度看平常世界的扭曲失序,讀者自然隨著小瓦的視野看出問題所在。老殘聽王小玉說書,體會到何謂繞樑三日,我讀「恨意清單」,亦有三日不絕之感,揪心之餘,思量無限。
 這便是一切的濫觴,眾所周知的恨...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0/09/24
這便是一切的濫觴,眾所周知的恨意清單,它的誕生只是個玩笑而已,純屬發洩工具…看到這段告白,我不禁閃過~米蘭昆德拉在〝玩笑〞一書中的諸多詰問…玩笑是什麼?在決定的剎那是人為還是命運?生活該是嚴肅待之還是遊戲看之…角色的拿捏如何不越界又恰如其分?你真的了解自己嗎?真清楚的以為誰是敵人誰是朋友嗎?



恨意清單的起始者瓦納瑞玩笑開大了…這份清單引爆一起校園槍擊事件,造成多人傷亡,槍聲響起血染校園,〝我們有時也該贏它一把阿…〞尼克用手中的槍賭上這一把,清單上的名字成了槍下魂,瓦納瑞在震驚中試圖釐清發生什麼事…原來他是認真的,他真的在執行這個計畫~恨意清單~阻止已經來不及了,最後一顆子彈,尼克解脫了,開槍的雖然不是她,但是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還有死的不明所以的師生,傷者劫後餘生的陰影,這個錯誤無可避免她必須認真看它一回…



同樣來自失溫家庭,家人間憎惡懷疑比陌生人還不如,學校裏長期遭受同儕欺凌惡整,這一對戀人有著相同的苦楚,心底壓抑的憤怒怨懟一一羅列在清單上,那是彼此擁有屬於〝我們〞的秘密…在瓦納瑞覺得…清單是情緒的轉移發洩,從沒想過真要誰的命;而尼克瘋狂偏執實現願望,把自己化身莎翁筆下的悲劇英雄,恨意清單成了一道索命紙…



作者以新聞媒體陳述記錄事件始末,佐以女主角記憶片段的回顧,結構佈局紮實平順,讀來輕鬆又深感遺憾,悵然若失。瓦納瑞為恢復常態生活的心情起伏,與家人朋友關係互動的重整掙扎,道盡徬徨年少的疑惑,愛恨價值觀的盲點,愛一個人很難,恨一個人不難,游移在愛恨間的最大公因數,終歸是人的私心…瓦納瑞學習看清事物背後的真相,勇敢面對眾人異樣的眼光,終能走出內心牢籠重拾生活方向,給別人一個機會也給自己一個希望…
 『人不該總是甘居下風,瓦納瑞小...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0/09/21
『人不該總是甘居下風,瓦納瑞小姐。或許\有人會想讓我們覺得自己很廢,但實際上我們一點都不是,我們也是會贏的。』

『有時候能把一天好好過完就已經算是妳贏了。』---《恨意清單》



瓦納瑞‧萊福特曼加文高中校園槍擊事件的最後一名後害者,同時卻疑是整起事件的共謀者…?她的男友尼克在周五早晨帶著槍無預警血洗校園,憑著她所擬的那份恨意清單,最終了結了自己;而同在現場的她,卻奮而以身擋槍救了本該死於清單上之人……這是她的主意,可她未曾殺害任何人;這是她的主意,可她當真希望看見任何人死亡?加害者與受害者同時並存的她,究竟該算是幫兇,亦或是英雄?是無辜受累,亦或是合該背負罪責?尼克真如外界所感是個冷酷瘋狂的殺手,亦或才是其中最大的受害者…?



《恨意清單》在題材結構上其實與《事發的十九分鐘》極為相似,在閱\讀時我總忍不住將兩本拿來做一個比較,同是看待校園槍擊事件,相對於《事》的多重視角,《恨意清單》專注於故事中備受爭議的瓦納瑞,藉由她的視角映照出身旁人事在事件經過後所產生的衝擊效應;不同於《事》對於兇手心理動機的透徹頗析,《恨意清單》所探討的則是與此相反的受害者心理,而此處的受害者並非只侷限於案發當時受害的學生,而是包含了其所有的朋友、家庭、大眾輿論,及身處於矛盾中的瓦納瑞的自處,《恨》著重在於青少年的自我認同與環境認同,也因此它讀來極為輕鬆順暢,有著青少年的輕快調性,題材微微沉重但卻不黑暗隱誨,可若說它完全就是部青少年小說卻也不竟然。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前幾年曾在新聞報導上看過的美國維吉尼亞州理工學院槍擊案,當時事件一出大家一窩風的就開始討論兇手是為何而殺人,一群自稱是專家學者的人士紛紛跳出來指出兇手定是精神異常、憂鬱症、躁鬱症,甚至是自閉症、心理有問題等芸芸,乃至學校的師長校長督導不周竟讓此種學生入學等說法紛紛出籠,將一切責任一股腦的全推向於兇手及他的家庭,卻沒有反過來想過這些在事件中遭到攻擊的人,究竟為何成為他人的目標?是否最終造成類似事件一再發生的始作俑者,也該算上總是暗暗默許\著群體分階、恃強凌弱的社會及你我?而當人們在發出此等言論之時,是否也正是對其他擁有相似條件處境的學生、家庭的一種霸凌?



我很喜歡故事裡作者以「騎著壁紙上的小馬逃走」所做的比喻,一般情況下人在遇見不如意時,總是下意識的希望閉上眼後所有的不順遂便會自動消失,如同瓦納瑞在面對父母無止休的爭吵時,總望著房裡牆上的壁紙小馬,希冀牠能帶她遠走高飛逃離一切,在睜開眼後便會是身處一處合諧安寧的家庭,但壁紙上的小馬永遠不會動,就像她之後所列上清單的名字,不可能在眨眼間自動轉化為良善好人,環境不會牽就於人,唯有自己去牽就環境,而無法牽就時就只有起身去扭轉。



那時的瓦納瑞不懂,但尼克懂了,他懂得該鼓起勇氣去抵抗扭轉,但卻忘了在起身去抵抗他人之前,最先扭轉的該是自己。否則當你強將自身的意識壓在他人身上時,你對他所造成的傷害,讓你與造成自己傷害之人又有何區別?反其互害的正義並不是正義,只是以他投擲給你的傷害來更加腐蝕自己而已。作者以瓦納瑞與尼克來展現相同處境下,做出不同選擇會有何不同結果的強烈對比,兩者的微妙反差處理的極為漂亮,瓦納瑞總帶著遲疑的光明面與尼克所留下未解的灰色地帶,讓故事充滿著引人深想的寓意感,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看這都是本漂亮精彩值得一賞的動人佳作。
 乍看這本直接破題訴求的書名,給...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0/09/20
乍看這本直接破題訴求的書名,給人一種冷冽又害怕的感覺,卻也勾起探求到底是那些源由造就這份清單的好奇心,畢竟,現代人的生活模式,或多或少都會列一些清單,如大賣場採買的日常用品清單,過年過節採買贈送親友的禮品清單,登山旅遊前打包行李的物品清單,生日列出的許\願清單,幫好友實現未完願望的心願清單….等等,以上這些都是具有正面、溫馨、樂觀、善意的意念,實在無法想像到底要積聚多大的嚴重憎惡與深仇大恨,才會萌發出「恨意清單」這種反常的名單來?



《恨意清單》講述的是一樁美國校園恐怖槍擊案發生前一些小事情的故事,以及之後傷痛復建、檢討反省、珍惜擁有、痛失所愛等等的效應,瓦納瑞的男朋友-尼克,某天毫無示警的帶一把槍到加文高中,射殺同學與老師後,自己舉槍自盡,在命案現場也遭受槍擊受傷的瓦納瑞,從醫院傷癒返家療養後,她開始回想怎麼會走到這種玉石俱焚地步的種種回憶,並不斷質疑她自己是幫兇?還是捨己救人的英雄?



在心理醫生幫助修復創傷症候,不斷鼓勵瓦納瑞繼續學業,她好不容易提起勇氣回到母校,面對受傷同學的強烈反應、其他同學與她劃清界限、或被她所救的同學伸出善意援手的冷暖情誼,她深深感動也履履遭受打擊,周遭的親友其實也不好過,在這彷彿惡夢一場的困境中仍是想辦法重新站起,但是家裡父母親與弟弟對她過度保護或忍讓她的任性,好幾次家人也受不了,爆發嚴重的衝突行為與言語傷害,對心境悽苦悲涼的瓦納瑞雪上加霜,她該如何力圖振作,走出陰霾呢?



個人覺得這本《恨意清單》裡,最可怕的幾句話不是隨口詛咒別人去死或是湧起一股想報復他人的心態,反倒是:「眾所周知的恨意清單。它的誕生只是個玩笑而已,純屬發洩的工具。P.124。」或是「這根本沒有甚麼大不了的。P.161」讓我興起一陣冒冷汗的雞皮疙瘩。



劉備留給阿斗的遺言中:「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簡直一語中的,天底下很少生來就是大奸大惡之人,許\多鑄成大錯的人們,是從縱容一丁點小惡開始的,像是這本小說中的尼克,他愛看莎士比亞的作品,對女朋友瓦納瑞百般呵護,有誰預料他會因為同學不斷找碴惡整,而做出這麼恐怖的喋血事件來呢?



若是尼克的家人與同學朋友,平日肯多關心他,花時間與他培養正面善意的興趣嗜好,轉移被惡整欺負的負面影響,或是多留意不要助長惡意成長茁壯的念頭,悲劇絕對是可以避免的;而瓦納瑞最後能順利高中畢業,並做出反抗媒體對此事件不實報導的反擊,就是她留下許\多人伸出善意的愛,去縫補她稍有裂縫的心,也把握住「上帝關上你的一扇門,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從繪畫中,她釋放悲痛與壓力,轉化傷害為創作的正向動力。



人生下來是張純潔的白紙,善與惡的各種小種子,隨著年齡不斷灑出不同的種子,總會有幾顆種子,著床在逐漸增加複雜度的人心中,因為家庭親人與學校同學朋友滋養養份-愛與恨-的比率不同,培養出天南地北差距的價直觀與認同感,進而塑造出正常或偏差行為的青少年,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家庭、學校與社會得灌注愛心與關懷,多留意他們的言行舉止,一有走岔才能迅速矯正回來。
 題材當然要有爭議性,小說才有發...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0/09/20
題材當然要有爭議性,小說才有發揮的空間,但校園喋血?我懷疑有人真的能探究出背後是什麼讓一個孩子拿著槍對準身旁的臉孔扣下扳機,哪一個關鍵時刻促使他決定把濃濃的恨意付諸報復行動?驚嚇之餘,搖著頭我無法理解。只是,總記得在某個眾人喧嘩的時刻,驟然發現自己竟隔絕於外,那孤寂彷彿是無法治癒的。



被放大再放大的,其實是青少年對於不被同儕接受的恐懼,害怕成為別人眼中特立獨行的怪咖。而且愈覺得自己被異樣眼光對待,愈學會用異樣眼光看人。『有人說我的名字也在那份恨意清單上,可是我根本就不太認識你們。』嘿嘿,是誰說一定要知道你,才能把你貼上標籤?



小孩對待同儕是殘酷的,而殘酷正是邁進成人世界前的準備。



原本我以為,在幫助小瓦重新面對生活這件事上,阿比與赫爾勒醫生的角色似乎重疊了,一個應該就夠了。但後來想想,如果非要一個領有精神科執照的人才能代表這世界願意不做任何價值判斷,單單來傾聽,一個瘋癲的美術老師怎會不能代表我們生命裡平白出現的美好?他的重要性並不亞於任何人。



我得說這書的出版品質不錯,並不是封面太美,或書頁沒被折損。是看過後沒有任何錯別字的印象,這在小說出版品裡也算少有了。再者就是用語,例如教會的『退休會』也正確譯出,值得拍拍手。
 這是一啟校園槍擊事件,不過承擔...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0/09/20
這是一啟校園槍擊事件,不過承擔肩負起整個後果的,卻不是扣下扳機的那位始作俑者,而是他身旁女友成為眾人的箭靶指向,成為代罪下的那隻羔羊,一切只因為他男友最後順手也在自己的腦袋上轟了一槍。當全世界都認定你是罪人也是幫兇的情況下,她究竟該如何祈求別人的諒解?而我們又為什麼要選擇原諒?壞人真的會受到所謂良心上的苛責嗎?或這只不過是生存條件下的另一種妥協而已?翻開這本書,將為我們掀開潘朵拉盒子裡的神秘面紗。



  這本書幾乎可說是一開頭就絕無冷場,校園裡不意外的話,總是會有幾個強出頭的風雲人物,而讓人較為印象深刻的,若不是太好則是太糟。凌霸或是欺負菜鳥也似乎成了一種不成文的規則,而眼看著不合理的欺壓層出不窮,卻因害怕受到波及,而默不出聲的我們又何嚐不是幫兇呢?而撻伐著某人就能藉此逃避自己內心的罪惡嗎?這幾乎是揉合了所有負面情緒所端出來的一道菜,卻又異常好吃的矛盾糾葛。就有點像是《料理鼠王》裡,我們腦海無法拋開對老鼠的偏見印象,覺得牠們天生就該注定要骯髒的躲藏,牠們幾乎是所有不乾淨的代名詞般,偏偏被拿來與飲食作為強烈的對比衝擊。這本書便是給我這樣的印象,雖然同情心痛加害者所遭遇的處境,但另方面又理智的很難原諒他失控的行為。我想,也許\那同樣是因為我們對於所謂的好人與壞人,刻板又鮮明的印象所致吧?



  這本書也可以說是精彩的莫名其妙,因為長久以來接觸新聞訊息,我們都習慣會從同情受害者的角度出發。而難得的是作者藉由劊子手身旁的親密戀人,來詮釋這一切憎恨與怨仇,好似以臥底的身份來犧牲,並讓我們瞭解事情的始末,原來都從看似沒什麼大不了的芝麻綠豆小事,緩慢累積而爆發。而事實上,人活著確實也是如此啊,比如看似不會馬上致命的壞習慣,吸菸或嚼檳榔等,卻是一種慢性的將自己推向懸崖。而若平常習慣性的愛欺負弱小或逞口舌之快,而遭致這種下場,就某方面來說也不能把責任全推卸給別人吶,這不是推給倒楣或隨機的機率問題而已,而是那些大難不死的人們,是否又能從這次危機中自我反省呢?或只是一昧的責怪他人?啊~這根本是一場道德的兩難拔河,公理就留給每個人的內心吧!亦或許\我們都是大環境下的受害者呢?不管是加害或受害的那方皆兩敗俱傷。看完只能祈禱所有的小孩都不安健康的長大吧,做任何事之前希望能三思而後行,才不會惹得自己一身腥。



  雖然這是作者的處女作,但我還是想稱讚,故事人物的出場處理都安排相當得宜,對於一些人與人相處間的微妙情誼,也有非常細膩的觀察與捕捉。真希望作者往後能繼續朝著這種極具爭議的話題去書寫、去推陳,這種衝擊完全刷亮讀者們的眼界啊!
 瓦納瑞和尼克是一對在學校時常受...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0/09/19
瓦納瑞和尼克是一對在學校時常受到欺凌的情侶,每當受到惡意對待之後,他們便將欺負他們的人名寫在筆記本上,名為【恨意清單】,恨意清單羅列的除了時常欺侮他們的同學姓名,還有嚴格的老師、瓦納瑞那對失和的父母。



某天清晨,尼克在學校的學生餐\廳大開殺戒,瓦納瑞為了阻止尼克繼續殺人時也被槍擊中腿部,並且救了同學一命,而尼克最後以自殺結束自己生命也結束屠殺事件。



警方調查後發現尼克並不是隨機挑選殺人對象,而是根據他和瓦納瑞共同擬寫的【恨意清單】一個一個地去槍殺同學,瓦納瑞究竟有沒有參與這場屠殺計劃?



縱然瓦網瑞阻止了尼克繼續殺人,也救了一個同學,然而這份恨意清單卻讓她永遠無法置身事外,她是受害者,也是受害者及其家人眼中的加害者!





瓦納瑞和尼克是高中生,在學校裡是被戲弄的對象,他們遭受到的對待,以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校園霸凌事件,被取了難聽的外號、在走廊被推擠、挨打,憤怒無處可發洩並寫了一本恨意清單,羅列這些欺負他們人名和罪狀,想像著要怎麼報復、咀咒這些人去死。



當瓦納瑞傷勢復原後,回到學校,面對是極為艱難的處境,大部份的同學都視他為兇手之一,沒有人想要接近她,就連原本的好友也不想和她扯上關係。





故事以瓦納瑞為第一人稱,敘述事件發生的起因,藉由重返校園,作為瓦納瑞心理復原的療傷之路,重建人生並不容易,身為兇手的女友更是原罪;瓦納瑞雖然寫了恨意清單卻從沒真正希望誰死掉,對那些逝去的同學更是滿心歉意;然而她也沒辦法去恨尼克讓她置身於這種艱難的處境,尼克對她的好曾經是她的一切,尼克曾經受到的處境,她也感同身受。



故事最終,瓦納瑞一一拜訪了那些逝去還有受傷同學的家人,了解到這些曾經被她痛恨的人,也有她和尼克所沒發現的一面,好的一面,令家人朋友喜愛的一面。





相信不少人也都有自己的一本恨意清單,將討人厭的同事、機車的主管、欺負人的同學狠狠地罵了一遍,這本恨意清單也許\是有形的也許\是無形的,是一個發洩的管道,大部份的人情緒發洩過後回頭再看當初的心境,約莫都是覺得好笑吧。





書中令人省思的是家庭失序及校園霸凌事件,對小孩都是影響劇深的事,當家庭不能給小孩提供溫情,父母無暇關心子女時,小孩發生脫序行為,父母著實難辭其疚。



而校園霸凌者不論在父母師長眼中是多麼良善可愛,卻在施霸他人的同時,對他人造成難以抹滅的傷害。
 一看到這本書的封面,著實就被震...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0/09/19
一看到這本書的封面,著實就被震撼了一下,一個人低著頭,雙手相握,配上陰暗的背景,讓人馬上就有悔恨、不知所措的感覺,這個封面,真的是很有震撼力。

 

    2008年5月2日早上,在加文高中的學生餐\廳裡,發生了一件槍擊慘案,兇手是裡面的學生尼克,他在傷害了多名學生之後,最後舉槍自盡。這件慘案造成包含老師與學生在內多人死亡,多名受傷者甚至有毀容者,而尼克在舉槍自盡前,最後一個被他擊中的則是他的女友,瓦納瑞。

 

    瓦納瑞在醫院醒來後,發現整個世界都變了,他的男友殺了好多人,而死傷的名單,跟一份「恨意清單」幾乎雷同,而這份清單,卻是自己跟尼克一起擬定的,在兩人來往的電子郵件中,也都是充滿恨意與殺意的文字,而尼克死了,所有的矛頭通通指向了瓦納瑞,是主謀?還是幫兇?雖然瓦納瑞一槍未開,卻更是受到所有人的質疑,她該如何面對這一切。

 

    實際讀下去才知道,其實故事並不是那麼簡單,瓦納瑞為什麼要列出這樣一份「恨意清單」,我想這只是半開玩笑,甚至只是對校園霸凌事件的一種消極式反擊,只是看在男友尼克的眼中,認知未必相同,甚至開始會想要怎麼制裁這些人。其實這樣的一份清單,或許\你和我心中都有,我們是否也因為某些事情討厭某些人,只是我們會在心中埋怨、謾罵,卻不會有實際的行動,而瓦納瑞跟尼克,或許\就是因為所想的不同調,而造成了這樣的慘劇。

 

    故事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是在於瓦納瑞醒來後,如何去面對這殘酷的一切,警方的調查、同學的不信任與敵視、媒體的報導,甚至連母親都只是害怕她再去傷害別人。她必須找出屬於自己的路,從瞭解到這件慘劇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去面對死者,去面對活著的人,而真正的再次站起來,重新走入人群。

 

    這個故事讀起來有點沈重,但是的確很能夠發人省思,思想是自由的,但是行為會不會發生偏差,自己還是必須對自己負責,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
贊助商廣告
 
博客來 - 今日66折
【1書+1日記】3分鐘未來日記:寫下的願望真的都實現了!
作者:山田弘美、濱田真由美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期:2021-11-01
66折: $ 211 
城邦讀書花園 - 今日66折
【生活小麻吉】OK繃雨果愛幫忙:好朋友要互相打氣!(中英雙語+線上朗讀)
作者:茱莉.布里耶(Julie Bullier)
出版社:水滴文化
出版日期:2024-01-02
66折: $ 211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善待自己的一年: 12個月的療傷練習×生活提案,從最簡單的小事開始照顧自我
作者:布莉姬.勞瑞
出版社:大好書屋
出版日期:2023-11-03
66折: $ 231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塔木德:猶太人的致富聖經[修訂版]:1000多年來帶領猶太人快速累積財富的神祕經典
作者:佛蘭克.赫爾
出版社:智言館
出版日期:2014-04-01
$ 187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WOW! SCREEN 6月號/第662期(原世界電影)
出版社:視影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29
$ 131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WIND BREAKER—防風少年—(06)首刷限定版
作者:にいさとる
出版社:尖端漫畫
出版日期:2024-02-05
$ 179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長照4個90歲老人的我,將如何面對老後生活?
作者:小梶沙羅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4-05-29
$ 300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紅磚精神:以家為起點的創業路
作者:游沛淇
出版社:唯尊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6-01
$ 300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神奇筆記本:輪盤與信仰的神奇交會
作者:劉駿豪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4-06-06
$ 284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高效人生工作法圖解:GTD、子彈筆記、原子習慣、PDCA,重新理解30個生產力實作方法
作者:趙胤丞
出版社:PCuSER電腦人文化
出版日期:2024-06-01
$ 331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未必故意的戀愛史上部1
作者:Uzutokkeng
出版社:平心出版(欣燦連)
出版日期:2024-06-13
$ 277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