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詁是由「解釋經書」而來,因此訓詁學主要是在於明訂詞義以解釋書面語言。從清代乾嘉時期到現在,由於小學興盛,訓詁學有長足的發展。清代學術大師戴震認為不知天文地理,是讀不通《尚書》〈堯典〉、〈禹貢〉的;當代學術大師聞一多則主張從民俗學和社會學來研究《詩經》,因此一切有關人類活動的學科都是訓詁學可能涉及的。而在《爾雅》、《方言》、《說文解字》、《釋名》出現後,訓詁學的範圍增廣,方法也增多了。
本書從訓詁學的發展史來闡述訓詁學的對象、法則及其範圍,既總結了前人成果又提出新的研究方向,資料豐富、例證充實,並使用語言學理論來分析,可幫助讀者了解訓詁學的方法及其理論研究。
本書分上、下編:
上編內容為訓詁學概論,對傳統訓詁學的內容做了系統而扼要的介紹。〈訓詁的方法〉介紹訓詁亦即釋詞的規律。〈常用訓詁術語〉介紹各式訓詁術語的涵義和用途。〈訓詁工作必備之知識〉介紹對訓詁工作很重要的古人遣詞造句的一般規律,即古書詞例、文例、錯訛條例等知識。
下編內容為訓詁學發展簡史,對訓詁學的產生和發展作多方面的探討,闡述各時期其他學科對訓詁學的影響,並全面系統性地介紹各個發展時期各類訓詁書的基本情況與知識。
目錄
上 編 訓詁學概論
第一章 緒 論
第二章 訓詁的體裁與格式
第三章 訓詁的內容(上)
第四章 訓詁的內容(下)
第五章 訓詁的方法(上)
第六章 訓詁的方法(中)::聲訓
第七章 訓詁的方法(下)
第八章 訓詁常用術語
第九章 訓詁工作必備知識::古書有關條例
下 編 訓詁學發展簡史
第十章 訓詁的葫芽時期(先秦)
第十一章 兩漢的訓詁學
第十二章 魏晉南北朝隋唐的訓詁學
第十三章 宋元明的訓詁學
第十四章 清代的訓詁學
附:歷代傳注訓詁書目
上 編 訓詁學概論
第一章 緒 論
第二章 訓詁的體裁與格式
第三章 訓詁的內容(上)
第四章 訓詁的內容(下)
第五章 訓詁的方法(上)
第六章 訓詁的方法(中)::聲訓
第七章 訓詁的方法(下)
第八章 訓詁常用術語
第九章 訓詁工作必備知識::古書有關條例
下 編 訓詁學發展簡史
第十章 訓詁的葫芽時期(先秦)
第十一章 兩漢的訓詁學
第十二章 魏晉南北朝隋唐的訓詁學
第十三章 宋元明的訓詁學
第十四章 清代的訓詁學
附:歷代傳注訓詁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