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 論 當代中國的政治發展
第一節 基本制度的建構
一、革命的意義
二、統治秩序的確立
三、制度建設和法律建構
四、成功的經驗
五、政治特徵
第二節 政治的曲折和衰退
一、制度的曲折時期
二、政治的衰退
三、政治特徵
第三節 制度的恢復與發展時期
一、從1978年到1991年
二、從1992年到2002年
三、政治特徵
四、優勢與問題
第一章 黨和國家的領導體制(上)
第一節 黨和國家領導體制的形成與發展
一、黨和國家領導體制的形成
二、經濟改革與黨和國家領導體制
三、黨和國家領導體制的改革
第二節 黨的中央組織
一、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
二、黨的核心決策機關
第二章 黨和國家的領導體制(下)
第一節 歸口管理體制
一、組織人事口及其運作方式
二、宣傳教育口
三、政治法律口
四、財政經濟口
五、軍事口
六、外事口
第二節 政黨制度
一、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制
二、政治協商會議制度
第三章 立法體制
第一節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發展、性質與原則
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產生與發展
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性質
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 選舉制度
一、中國選舉制度的歷史發展與選舉原則
二、中國選舉的程序
三、選舉制度的改革
第三節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組成與任期
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制度
四、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第四節 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及其專門委員會
一、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地位、產生和組成
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職權
三、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
四、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
第五節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一、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地位、組成和任期
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三、地方人大的立法權與監督權
四、特別行政區立法會
第六節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一、完善黨和人大的關係
二、健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第四章 政府體制:中央政府
第一節 政府的設置原則和領導體制
一、「議行合一」理論
二、中國政府的「議行合一」原則
三、政府領導體制
第二節 國務院
一、關於國務院的制度規定
二、國務院的行政機構
三、行政立法
第五章 政府體制:地方政府
第一節 省政府和省管市政府
一、省級政府
二、特別行政區
三、省管市政府
第二節 基層政府
一、基層政府的基本結構
二、基層政治的問題
三、中國政府體制的結構特徵
第三節 中央與地方的關係
一、中央與地方的經濟關係
二、中央與地方的政府關係
三、完善中央與地方的關係
第六章 市場經濟中的政府
第一節 市場經濟中的政府職能
一、政府職能理論
二、推動市場經濟的建構
第二節 市場經濟中的權力主體
一、中央政府
二、地方政府
三、行政機構
四、推動進一步的行政改革
第七章 國家與社會的關係(上)
第一節 高度一體化的國家與社會(1949-1978年)
一、國家經濟職能的極度擴展
二、國家對社會的滲透與控制
三、一體化結構的評價
第二節 經濟轉型中國的國家與社會的關係(1978年至今)
一、經濟改革促使國家與社會關係的重構
二、民間組織的發展及其特徵
三、民間社會的興起與治理
第八章 國家與社會的關係(下)
第一節 單位體制
一、單位的政治性質
二、市場經濟中的單位體制
三、單位組織的政治功能
第二節 農村基層民主
一、農村基層政權結構的演變
二、村民自治的實踐
三、村民自治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