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為八個單元及三篇短文。前四單元屬於「聖經詮釋」的心得,兩篇舊約兩篇新約。第五單元談到「會幕美學」,同時涵括「經典詮釋」與「藝術反省」兩個層面,並以第六單元音樂的探討與第七單元「藝術救贖」的內容作為銜接。第八單元則是從「宗教諮商」的角度對基督教與佛教作一初步的比較。每一單元不僅是一篇獨立的文章,其中更有邏輯的相關性。另外三篇短文則是針對「苦難與公義」、「基督教節期」與「崇拜現象」進行簡單的反省。
作者整理了近幾年對《聖經》詮釋與純哲學思辨的文章,以及在期刊、研討會與讀書會提出的研究與反省之心得,集結成書,盼能在學術研究與宣教工作上,不僅能找到「平衡點」,更能找到「重合線」。
作者簡介:
現職:真理大學校牧、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專任副教授
學歷:輔仁大學哲學博士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臺灣神學院道學碩士
經歷:新竹聖經學院、臺灣神學院、關渡基督書院兼任哲學助理教授
淡水工商管理學院宗教系兼任助理教授
學術專長:社會批判理論、基督宗教研究、宗教哲學研究、心靈哲學與美學研究
著作:《心靈哲學導論》
《永恆與心靈的對話——基督教概論》
〈全球化趨勢下臺灣宗教之演變〉
〈從分配正義的觀點看臺灣宗教捐獻現象〉
〈基督宗教藝術發展簡介〉
〈宗教哲學的研究領域與方法〉
〈臺灣基督教客家教會喪葬儀式之變遷〉等與多篇期刊論文
目錄
第一章 神聖與暴力--「申命記史典」中的聖戰觀
第二章 所羅門與生命意義--<傳道書>「虛空」意義的再思
第三章 「因信稱義」的福音--<羅馬書>一:17釋義
第四章 感恩的景幕--<路加福音>一:67~79「撒迦利亞感恩之歌」釋義
第五章 「會幕」中的美學
第六章 喀爾文與改革宗教會音樂關係初探
第七章 悲劇與救贖--對尼采「藝術救贖論」意義之再思
第八章 宗教信仰與心理諮商--基督教與佛佛的初步比較
信仰短文(一)上帝是公義的嗎?--「人的苦難」與「上帝的公義」
信仰短文(二)話說歲未三節期
信仰短文(三)臺灣教會禮拜中現存緊張性的分析與建議
參考書目
第一章 神聖與暴力--「申命記史典」中的聖戰觀
第二章 所羅門與生命意義--<傳道書>「虛空」意義的再思
第三章 「因信稱義」的福音--<羅馬書>一:17釋義
第四章 感恩的景幕--<路加福音>一:67~79「撒迦利亞感恩之歌」釋義
第五章 「會幕」中的美學
第六章 喀爾文與改革宗教會音樂關係初探
第七章 悲劇與救贖--對尼采「藝術救贖論」意義之再思
第八章 宗教信仰與心理諮商--基督教與佛佛的初步比較
信仰短文(一)上帝是公義的嗎?--「人的苦難」與「上帝的公義」
信仰短文(二)話說歲未三節期
信仰短文(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