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第一章 團體諮商概論
第一部份 理論
第一節 心理團體
第二節 團體型態
第三節 團體類型
第二部分 Q&A
第二章 團體的領導者與領導
第一部分 理論
第一節 領導者與領導之定義
第二節 領導之理論
第三節 領導者之權利基礎與類型
第四節 領導者之技巧、意圖與訓練
第五節 協同領導
第二部分 Q&A
第三章 團體成員
第一部份 理論
第一節 成員組成的整體性質
第二節 團體成員的角色
第三節 成員的個人心理特質
第四節 成員在團體中的問題
第五節 成員階段性的改變與挑戰
第二部分 Q&A
第四章 團體發展的階段
第一部份 理論
第一節 團體階段的定義與重要性
第二節 團體發展階段之理論
第三節 團體發展階段介紹
第四節 團體發展階段之常見問題與處理
第五節 各理論學派對團體階段中主要問題之處理
第二部份 Q&A
第五章 團體方案設計
第一部分 理論
第一節 特定心理成員
第二節 特定理論架構
第三節 特殊方案研究
第四節 特定議題
第二部份 Q&A
第六章 團體評估與療效
第一部分 理論
第一節 評估之定義
第二節 評估之原則
第三節 評估之向度
第四節 療效因子
第二部份 Q&A
第七章 團體倫理
第一部分 理論
第一節 諮商倫理之內涵
第二節 一般諮商倫理守則
第三節 團體諮商倫理守則
第四節 團體諮商之困境與面對
第二部份 Q&A
第八章 團體動力
第一部份 理論
第一節 團體動力的定義
第二節 團體動力的歷史發展
第三節 團體動力相關理論
第四節 團體動力的影響因素
第五節 團體動力的內容
第二部份 Q&A
第九章 團體輔導諮商之理論基礎與比較
第一部分 理論
第一節 團體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 團體的心理學基礎
第三節 諮商心理學之團體理論
第二部份 Q&A
第十章 班級經營
第一部分 理論
第一節 團體氣氛
第二節 團體規範
第三節 教師領導
第四節 合作學習
第二部份 Q&A
第十一章 歷屆考題試答
第一部份 本書章次與配合題目總覽
第二部份 考題解析
附錄
A.小團體領導力評量表
B.團體諮商活動計畫
表次
表1-1 團體的功能與限度
表1-2 使用個別諮商與團體諮商的建議
表1-3 團體輔導、團體諮商與團體心理治療三種心理團體之區分
表1-4 「治療團體中兒童復原歷程」之相關研究
表1-5 「青少年的哀傷反應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
表1-6 「老人與生命意義感」之相關研究
表2-1 領導力行為的兩個基本向度
表2-2 特質與領導之間的關係
表2-3 領導者類型與權力基礎之間的關係
表2-4 團體領導者技巧總觀
表2-5 團體領導者意圖與意圖內涵
表2-6 Authur的顯微諮商訓練
表2-7 諮商團體領導者的訓練模式
表2-8 領導者成長歷程之發展重點與內涵
表3-1 團體成員之角色及其對團體動力之影響
表4-1 以Erikson及Freud之發展階段理論為基礎的團體發展階段模式
表4-2 心理分析學派(團體治療)團體階段發展之摘要表
表4-3 各學者之階段分類整理
表4-4 學者吳秀碧提出之團體諮商的階段
表4-5 各學派對團體中的問題處理模式之比較-團體初期的沈默
表4-6 各學派對團體中的問題處理模式之比較-團體對領導者之攻擊
表4-7 各學派對團體中的問題處理模式之比較-持續保持距離之成員
表4-8 各學派對團體中的問題處理模式之比較-某一成員選擇離開團體時
表5-1 民國88-97年「團諮方案設計」相關之碩博士論文摘要表
表5-2 特定心理成員分類篇數
表5-3 許玫倩於「一位藝術治療團體之ADHD成員在兒童發展中心之歷程與效果研究」設計之團體方案
表5-4 特定理論架構分類篇數
表5-5 認知行為團體治療方案團體歷程摘要表
表5-6 特定理論架構分類篇數
表5-7 社交技巧訓練之策略
表5-8 蔡孟倫於「社會技巧訓練團體對國小害羞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設計之團體方案
表5-9 特定議題架構分類篇數
表5-10 黃雪瑛於「焦點解決團體諮商效果與療效因素研究─以人際困擾大專生為例」設計之團體方案
表6-1 解決式諮商技巧檢核表
表6-2 學者對療效因子之發現
表6-3 Yalom十一項療效因子之主要內容
表6-4 焦點解決團體諮商療效因子與Yalom所提療效因子之比較
表6-5 國內「療效因子」相關碩博士論文與期刊研究摘要表
表7-1 團體倫理之內涵
表7-2 心理團體領導者之倫理檢核表
表7-3 諮商倫理的限制和困境
表7-4 實務情境中的倫理議題與建議
表8-1 團體動力的歷史發展
表8-2 與成員狀態有關的非語言行為
表8-3 各類團體溝通網絡比較表
表8-4 影響心理團體動力的變項
表10-1 班級氣氛說明
表10-2 民國93-98年有關班級經營研究論文摘要一覽表
圖次
圖1-1 團體輔導、團體諮商與團體心理治療之比較
圖2-1 Hersey & Blanchard的情境領導型態
圖2-2 路徑-目標理論
圖3-1 人格的人際向度
圖4-1 衝突策略
圖8-1 Hill互動矩陣表
圖9-1 周哈里窗示意圖
附錄
附錄A 精神分析學派-「自我畫像」方案設計
附錄B 阿德勒學派-「家庭會議」原則
附錄C 榮格-「內外傾向人格測驗(MBTI)」方案設計
附錄D 存在治療-「觀呼吸」方案設計
附錄E 「同理心訓練」方案設計
附錄F 焦點解決心理諮商-「實例與演練」方案設計
附錄G 完形學派-「解夢」方案設計
附錄H 人際歷程-「人際依附探索活動」方案設計
附錄I 「呼吸、覺察與動功」方案設計
附錄J 「家族排列」方案設計
附錄K 「關係和解」方案設計
附錄L Satir溝通姿態-「身體雕塑」方案設計
附錄M 「社會劇」方案設計
附錄N 生涯敘事-「生命的故事」方案設計
附錄O 「藝術治療體驗」方案設計
附錄P 繪畫治療-「愛情的樣子」方案設計
附錄Q 生涯探索-「職業興趣組合卡」方案設計
附錄R 小團體領導能力評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