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學習外語的動機不外乎外在(instrumental)及內在(intrinsic)兩類:外在動機旨在以語言作為工具,完成工作任務;內在動機則是希望透過外語學習達成自我探索及自我實現的目標。若人們在語言學習上能有所成,則此成就也必然是雙方面的;一方面完成工作任務而得到實質上的利益報償,另一方面則因達成溝通、了解對方文化及想法而得到豐富的感受。
現今每個人都是地球公民中的一員,而語言則是自我與世界的連結工具。今日網路科技的發展在彈指間就可以連結到我們想要的網站,人類的學習心與天性因刺激而產生對未知的好奇心及行動力,使我們對於異國語言文化自然產生嚮往;增進對這個世界的了解已不是所謂的個人特色或美德,而是身處現代地球村的每個人都該具備的一種責任與義務!
用自己的腳走出去,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世界其他國家人們的生活方式,用自己學得的語言當工具,與不同國家的人們交談;或許我們的母語、種族、膚色、性別不同,或許我們的衣著、宗教信仰、喜好以及對事情的看法、做法不同,但人與人之間善意的眼神、微笑、肢體動作、互相尊重、善待他人的同理心,加上適切的語言,對世界和平、國際友邦間相互扶持的共同渴望,使我們深深體會到精彩動人的外語學習旅程其實是自我發現的旅程!只有自己親自走過的旅程、完成過的任務、通過的關卡、遇到的人們、累積的智慧經驗、開拓的視野、體驗過的人生,才是無可替代的真實感受。世界有多大、個人想為自己及世人貢獻的事有多少,學習外語完成自我實現內在動機的收穫就有多豐富!
今日有機會將自己所學與用腳走世界、用心親感受的經驗交付五南出版社出版叢書,誠摯感謝前實踐大學張光正校長慨為本叢書作序、前鄧景元主編催生本系列書,眾五南夥伴使本書順利完成,及親愛的家人朋友學生們的加油打氣。若讀者大眾能因本系列叢書增進英語文實力,並為自己開啟一道與世界溝通的大門,便是對作者最大的回饋與鼓勵!
願與所有立志於此的讀者共勉之。
推薦序
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於上世紀六零年代首度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當時他原本用這個新名詞來說明電子媒介對於人類未來之衝擊,實不亞於古騰堡(Johann Gutenberg)印刷術對西方文明的影響;曾幾何時,「地球村」在今天有了新的涵義:天涯若比鄰!
現代科技進步昌明,往昔「五月花」號上的新教徒花了六十幾天,歷經千辛萬苦才橫渡大西洋,今日搭乘超音速飛機只要四個多小時就可完成;網際網路的普及,世界上任何角落所發生的事情對千里以外的地方都會有不可思議的影響,亦即所謂的「蝴蝶效應」;語言文字的互通理解;東方的「博愛」和西方的「charity」使得普天下心懷「人溺己溺」之心的信徒,都能為營造開創一個由愛出發、以和為貴的世界而一起努力!這一切都說明了一個事實:人與人之間不再因距離、時空、障礙和誤解而「老死不相往來」!
當然,在這一片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隱憂依然存在。「全球化」(Globalization)對第三世界的人而言,竟成為新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同義字!造成這種誤解,甚至於扭曲的主要原因是對不同於自己的文化、風俗、傳統及習慣的一知半解;是不是用法文就顯得比較文明?使用義大利文就會比較熱情?德文,富哲理?英文,有深度?而美語,就「財大氣粗」?是不是有一套介紹書籍,雖不一定包含了所有相關的資訊,但至少對那些想要知道或瞭解異國風物的好奇者,能有所幫助的參考工具書?
放眼今日的自學書刊,林林總總,參差不齊。上者,艱澀聱牙或孤芳自賞;下者,錯誤百出或言不及意!想要找兼具深度和廣度的語言學習工具書,實屬不易。現有本校應用外語學系黃靜悅和唐凱仁兩位老師,前者留學旅居國外多年,以國人的角度看外國文化;後者則以外國人的立場,以其數十年寄居台灣的經驗,合作撰寫系列叢書,舉凡旅遊、日常生活、社交、校園及商務應用,提供真實情境對話,佐以「實用語句」、「字句補給站」讓學習者隨查隨用,並穿插「小叮嚀」和「小祕訣」,提供作者在美生活的點滴、體驗與心得等的第一手資訊。同時,「文化祕笈」及「旅遊資訊站」更為同類書刊中之創舉!
學無止境!但唯有輔以正確的學習書籍,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本人對兩位老師的投入與努力,除表示敬意,特此作序說明,並寄望黃唐兩位老師在教學研究之餘,再接再厲,為所有有志向學、自我提昇的學習者,提供更精練、更充實的自學叢書。
前實踐大學校長 張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