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近三十年出土儒道古佚文獻在中國思想史上的意義與貢獻
對中國思想文獻的研究者而言,一九七三、一九九三、一九九四年是具有特殊意義的年代,繼一九七二年山東臨沂縣銀雀山兩座漢墓《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尉繚子》、《六韜》⋯⋯等大量古兵書,與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辛追夫人不腐遺體及殉葬物的先後出土,一九七三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前所未有的大量帛書古佚文獻,與定州八角廊西漢中山懷王劉修墓中的竹簡《文子》相繼出土。這不但是中國考古學上的盛事,更是中國學術,尤其是中國哲學史上的盛事。因為在馬王堆三號漢墓中,不但有前所未見的古兵書、醫書、房中保健書、曆書的出土;更重要的,也有不同於傳世本編排順序與書寫工具的帛書《老子》,以及亡佚已久,內藏豐富黃老思想理論的黃老帛書,乃至足以證明先秦真有《文子》一書的2790字殘簡《文子》,都在一九七三年相繼出土。這些文獻的出土,揭開了先秦儒、道、兵學與醫學、哲學研究的新頁。
緊接著是一九七五年湖北雲夢睡虎地11號秦墓大量秦簡的出土,與一九九○至一九九二年間敦煌懸泉二萬多枚漢簡的相繼發現,更開啟中國秦漢歷史、政治、法律、社會,乃至漢代邊關事務研究的新頁。
到了一九九三年,湖北荊門郭店村一號楚墓曾被推斷為戰國中晚期楚太子老師(所謂「東宮之師」)的墓葬中,804枚戰國楚簡又出土了,計共13000多字的三種竹簡本《老子》、十多種儒家文獻,以及被歸為道家文獻的〈太一生水〉,再一次震驚了全世界的漢學界。因為,〈太一生水〉的「水生」觀,有別於中國哲學傳統氣化生成論,固然令人驚艷,而三種竹簡《老子》的出土,更將《老子》的寫定年代推向更早。正當大家陶醉於郭店豐富文獻的研究之際, 緊接著, 如有神助似的,一九九四年,上海博物館購自香港文物市場的戰國楚簡又面世了。1200多支,計共35000多字,涉及80多種典籍的戰國古文獻的出土,更將近代漢學研究,尤其是中國文字學、哲學研究的熱潮推向了空前的高峰。其內容儒、道、兵、雜各家文獻都有,它量大,內容豐富。本文因就上述出土文獻中,相關於儒、道兩家哲學思想者,加以論述。
一、道家古佚文獻
從馬王堆帛本《老子》、黃老帛書、郭店簡本《老子》、〈太一生水〉、八角廊竹簡《文子》,乃至上博簡〈亙先〉幾種文獻中,讓我們對於先秦道家學說,尤其是黃老學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豐富資料,也有了突破性的了解,開啟了《老子》、黃老乃至宇宙生成論研究的新頁。
(一)《老子》文本的重新檢視—帛書《老子》與竹簡《老子》
馬王堆三號漢墓帛書《老子》與郭店三種竹簡《老子》的出土,揭開了近代老學研究的新課題與新熱潮。就帛書《老子》而言,有別於各種傳世本《老子》,它不但鈔寫在絹帛上,而且有兩種本子,一以隸體鈔寫,一以篆體鈔寫。兩種鈔本《老子》不僅字體不同,且從內容看來,是各自根據不同鈔本鈔寫,而非隸篆相鈔。兩種鈔本並且都是德經在前,道經在
後,又不分章。有學者認為,它極可能是《老子》書的原樣,或認為是法家傳本的《老子》,因為在它們的前後,各自都有四篇古佚書相伴隨。隸體《老子》文前的四篇古佚文獻,甚至被以唐蘭為代表的學者認定為亡佚已久,漢志卻有載錄的黃老道家之作─《黃帝四經》。由於三號漢墓的墓葬年代是在黃老治術盛行的漢文帝年間,這隸體《老子》及其卷前古佚書因此被推稱為黃老合卷。黃老之學是《老子》學說的外王統御之用,兩種德經在前的帛本《老子》因此被推定為法家傳本的《老子》,因為《韓非子‧解老》也是以「上德不德⋯⋯」的詮解為始。它與嚴君平《老子指歸》所呈現的狀況也一致,所引《老子》次第也相合,其內容相較於傳世本,不但多用假借字,章次、文字也不同。其多用假借字的現象,是近代出土戰國楚文獻的普遍現象;其相異於傳本的章次、文字,可以校訂傳本之謬誤。
至於1993年的郭店簡本《老子》,不但章序和傳世本、通行本完全不相同,既不分章,也無「道經」、「德經」的區分,該簡本分別鈔寫在三種形制不同的竹簡上,其內容除第一種與第三種有相當於傳本《老子》第十章的幾十字雷同外,俱不相重 ,學者稱之為甲本、乙本、丙本。甲本共1090字,乙本389字,丙本270字,都是殘而不完的不足本。它們與帛本《老子》雖有不同;與傳世本關係更遠。學者據帛本以補其殘缺,仍可補甲本16字,乙本46字,丙本20字。甲本鈔寫屬於帛本「德經」的有十一章,屬於「道經」的有九章。乙本共鈔寫《老子》九章;丙本僅鈔寫《老子》五章。丁原植認為,竹簡《老子》嚴格說來,只能視為傳本《老子》編輯的原始資料,尚非完善的文本,其中誤字、脫文仍然不少。竹簡《老子》的出現,說明了:1.《老子》的原始資料至少在戰國初期已經以不定型的方式在流傳,而有了不同的鈔本。2.竹簡《老子》和帛本《老子》儘管編定形態不一,但可能鈔自同一來源的資料 ,因此內容較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