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8 項符合
臺灣傳統戲曲劇場文化:儀式‧演變‧創新(初版)的圖書 |
![]() |
臺灣傳統戲曲劇場文化:儀式‧演變‧創新(初版) 作者:石光生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3-09-30 語言:繁體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二手書 |
$ 145 |
![]() |
二手中文書 |
$ 405 |
![]() |
藝術、設計、文創 |
$ 405 |
![]() |
表演藝術 |
$ 418 |
![]() |
中文書 |
$ 419 |
![]() |
高等教育 |
$ 428 |
![]() |
戲劇 |
$ 428 |
![]() |
傳統戲劇 |
$ 428 |
![]() |
藝術設計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歷經兩百餘年不同政治時期的更迭,
主流京劇地位急速下降,
地方戲劇日漸抬頭,成為官方輸出臺灣文化的代表項目之一,究竟是怎麼回事?
臺灣傳統戲曲又如何走出新路?
臺灣傳統戲曲主要區分為人戲與偶戲兩大類。人戲包括京劇、豫劇、歌仔戲、客家戲、北管戲、南管戲等;偶戲則包括傀儡戲、皮影戲與布袋戲三種。現有的傳統戲曲,大多於清代與日據時代隨著泉漳移民,或應邀演出而傳入臺灣。歷經兩百餘年不同政治時期的更迭,仍能屹立不搖的劇種,僅有當下依然活躍的京劇、豫劇、歌仔戲、客家戲、北管戲、傀儡戲、皮影戲與布袋戲。
本書特色:
臺灣傳統戲曲劇場文化的歷史縱深,本書自儀式、演變與創新三個面向,探索臺灣傳統戲曲劇場文化特質。儀式篇從大陸儺戲定義出宗教導向儀式劇場,進而論述臺灣傀儡戲與皮影戲的儀式劇場文化。演變篇論述臺灣偶戲、歌仔戲與高甲戲的形式與內容的變遷,實與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觀賞品味關係密切。創新篇自偶戲、歌仔戲、京戲與豫劇的展演與研究的成效,解析當代臺灣傳統戲曲的困境與可能的突破,並闡揚傳統戲曲必須確立「奠基傳統,發揚創新」,始能開拓新局。
作者簡介:
學歷:
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美國愛荷華大學戲劇碩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戲劇博士
經歷:
國立中正大學外文系副教授、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教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系兼任教授、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教授兼系主任、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教授
現職: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專任教授
著有《高雄縣立文化中心皮影戲館籌建專輯》、《重要民族藝術藝師生命史(I) ─皮影戲張德成藝師》、《皮影戲藝師許福能生命史》、《蔡龍溪皮影戲文物圖錄研究》、《南臺灣傀儡戲劇場藝術研究》、《尋找南臺灣傀儡戲生命力》、《中國儀式劇場藝術的發展與變革》、《馬森》、《永興樂皮影戲團發展紀要》、《屏東縣布袋戲的流派與藝術》、《合興皮影戲團發展紀要暨圖錄研究》、《跨文化劇場:傳播與詮釋》、《鍾任壁布袋戲技藝與傳承》、《照光弄影─影藝文化展》等。
|